分享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续)

 图书 馆员 2012-09-09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3 气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黄帝内经》

注释:营气与津液调和,注于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中医认为,汗液就是营气推动与卫气共同作用,使津液流出汗孔的。受寒时浑身发冷,毛孔闭塞,就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推动营气与卫气奋起抗邪。所以,中医不是治病,是治人,使人本身潜能激发出来,达到病去自安的目的。

指人体的卫气、营气、中气,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这里的气是存在于人体的无形的精微物质,维持着脏腑功能,常常与“血”对举,并称“气血”。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3 气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黄帝内经》

注释:营气与津液调和,注于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中医认为,汗液就是营气推动与卫气共同作用,使津液流出汗孔的。受寒时浑身发冷,毛孔闭塞,就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推动营气与卫气奋起抗邪。所以,中医不是治病,是治人,使人本身潜能激发出来,达到病去自安的目的。

指人体的卫气、营气、中气,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这里的气是存在于人体的无形的精微物质,维持着脏腑功能,常常与“血”对举,并称“气血”。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4 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

注释:阴平阳秘意为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是中医学用阴阳学说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概括,是对人体健康态的表征。一直以来,阴平阳秘作为中医学判断人体健康态的标准而被广泛应用。就阴阳学说而言,严格讲来它是一种哲学方法,是用阴阳的关系,即以阴阳的盛与衰、平衡与失衡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其应用和分析是科学的。实践证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实地反映着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客观现象和规律,两千多年的临床检验说明它们基本符合事实,理论的预见大多能够得到证实。

阴平阳秘是对人体健康态的表述,它的评判依据是人体外象,即证候的变化。但从古代到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已经从整体深入到结构,从外象走进微观。现代人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已经不限于古代的整体观,更多的是对人体内部结构和机制的了解。现代中医临床对现代检测仪器的接受和利用,足以说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已自觉从单纯依靠外象逐渐走向与人体内在生理病理观察的结合。同时也表明,在世界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医仅靠外象来说明阴平阳秘这一健康态,显然是不够的了。

  阴平阳秘是对事物和谐规律的归纳,是哲学层面的表达。但这种说明因为限于对“象”的观察,则是不具体、不深刻的,也是不完全的。从现代临床看,以象测出(唯象的)的阴平阳秘作为健康态的评判标准至少有以下两种状况容易被忽略。

  一种状况是某些疾病的初期,外在证候尚未显现,疾病处在无证可辨的阶段,病人外象一切如常人。此时从外象按中医阴阳运动规律看,当属阴平阳秘。其实,在这个阶段病理已经在体内形成。如某些肿瘤疾病的早期,往往在症状表现上一如常人,毫无异样,多是在查体时意外发现。这说明在某些疾病中,外在症状表现与内在病理改变的发生时间上存在着时间差,许多疾病的症状表现晚于病理改变。有时就因为这个时间差,足以导致治疗时机的丧失。古代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惟一依靠的只能是以“象”测内。而现代医学已相当发达,许多先进检测仪器已为临床观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果阴平阳秘的评判仍限于对外象的推测,现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另一种状况是某些疾病的稳定期,如果病人平素体质强壮,也往往表现出与常人相同的状态,毫无病象可察。这一阶段中医也一般判断为阴平阳秘。其实,病情稳定并不意味着病已痊愈,达到了健康态。如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青壮年患者,在稳定期时常出现无证可辨的情况。如果不参照现代仪器的检查,仅凭外象很难发现内在病理,所以极易忽略对这些疾病的防治。上述两种状况,可以称为“病理状态下的阴平阳秘”。

  从外象认识人体的健康态,是宏观上的把握。阴平阳秘仅从宏观上把握是不够全面的,这种宏观上的把握凭借的只是疾病的现象,与疾病的病理实质存在着距离。现象是客观的,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但仅仅是现象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认识,才能抓住事物的全体,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未来。

 

中医每日经典名篇--185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6 气虚

劳则气耗。《黄帝内经》

注释: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7 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

注释:汗是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伤寒论》论汗的条文达一百余处,从中可揭示汗与人体阳气和阴液(津、血、精)的关系。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汗证对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重要临床意义。汗法是治疗疾病的第一大法,汗法有适应证、禁忌证及误汗变证数端。

资料:

1 病理性汗出分类及其机理

  病理性汗出,因其特点、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病机亦不相同。

  1.1 从汗出特点分

  (1)无汗:即病中全身不见汗出。其病机有二,一为风寒之邪束表,腠理闭塞,津不得泄而无汗,太阳伤寒证无汗即是。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说:“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二是素体正虚液亏,无汗可出,如201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2)自汗:指病中体表不自觉地出汗。营卫不和、里热炽盛皆可自汗出。营卫不和所致自汗出,如太阳中风证,风邪外袭,而风性疏泄,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不和而自汗出。论中明确指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12条)。虽未感受外邪,但机体“卫气不共荣气谐和”(53、54条),亦可常自汗出;里热炽盛,蒸腾津液外出而致自汗出,如阳明病里热炽盛,迫津外泄之自汗出(48、187、188条)是也,故208条云:“阳明病本自汗出。”

  (3)盗汗:寐则汗出,寤则汗止为盗汗。太阳中风,营卫不合,本应自汗出,若见“微盗汗出”(138条),说明邪已及里。阳明热炽,阴为所迫,寐则卫气不致,阴不内守而盗汗(206条)。三阳合病,证见少阳亦盗汗(268条),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主疏泄,目合则阳入于阴,卫阳减弱,里热加盛,热迫津泄,故盗汗。

  (4)战汗:病中全身战栗同时出汗为战汗。正邪交争较剧,正能胜邪时,可见战汗。如正气不足而患太阳病,在正气来复时将战汗而愈(96条)。少阳病小柴胡汤证,误用下法,下后正气受损,若柴胡证不罢,再服小柴胡汤,机体得小柴胡汤之助,正气振奋,抗邪于外,将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104、154条)。

  (5)狂汗:狂躁不安同时出汗为狂汗。197条“奄然发狂,濈然汗出”,为水湿之邪郁滞不解,浸渍关节,郁而化热,然胃气尚强,正能抗邪,但湿郁日久,不能遽化,正邪剧争所致。

  (6)漏汗:汗出如水,漏泄不止称漏汗。为卫阳大虚不能固表,腠理开泄所致。如太阳病发汗太多,即可出现“遂漏不止”(21条)。《内经》亦有“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之说。

  (7)冒汗:头目如物蒙蔽,识物不清,外见汗出称冒汗。95条“冒汗”为太阳病误下伤里,复汗伤表,表里俱虚,邪乘虚而入,待里阳振奋,阳气达表,逐邪外出所致;365条“冒汗”,为厥阴病戴阳证,此乃不足之阳振奋与邪相争达邪外出所致。

  (8)红汗:外感病出现鼻衄称红汗。为邪郁太阳肌表,阳邪郁遏太盛,走窜血络,迫血妄行所致。太阳伤寒证鼻衄有未经治疗而衄(47、55条)与服药之后致衄(46条)之别。

  1.2 从汗出部位分

  (1)额汗:发际之下,两眉之上汗出称额汗。其机理有虚实之别。阳明病误用火攻,湿邪郁于里,热无从出,湿热上蒸(205条)之额汗出属实;三阳合病,胃热炽盛,津液被灼,再误下则阴竭,阳无所附而上越(224条)之额汗出属虚。

  (2)头汗:颈以上头面部汗出称头汗。论中云:“齐颈而还”可知。太阳中风,本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若以火劫发汗,火热之邪上蒸(114条);阳明病下后,邪热留于胸膈,蒸发津液于上(231条);阳明病热盛,下后邪与热相合,邪热蒸腾于上(221条);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不畅,阳气不得宣发,郁而上蒸(152条);伤寒不解,邪热与水饮互结胸胁,津液不得充达全身,而郁蒸于上(140条);皆可导致头汗出。

  (3)手足汗:两腕关节至五指端、两踝关节至五趾端部位汗出称手足汗。四肢禀气于脾胃,故脾胃病证可见手足汗出。阳明病燥结成实,津液被蒸外出(213、223条),及胃阳素虚,复中寒邪,阴寒内盛,阳气不固(196条)皆可导致手足汗出。

  1.3 从汗出程度分

  (1)微汗:汗出缓慢且量少称微汗。太阳病发汗不彻,邪气入里化热,热迫津出,由于外邪初入化热,热尚不盛,故“自微汗出”(48条)。

  (2)大汗:汗出速度快且量多称大汗。为阳气虚弱,卫外失固,腠理疏松所致。服桂枝汤不得法,卫阳受伤(25、26、27条);阴盛于内,阳虚于外(352、353条)皆可出现此证。

  (3)汗出不止:为长时间不停地出汗。是阴盛于内,阳脱于外,腠理开泄所致。如346条“汗出不止”是也,此即《灵枢·经脉》所谓: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的亡阳之汗。

  2 辨汗出意义

  汗出是机体阴津、血液、阳气在外的病理反映,故辨汗出证对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至为重要。

  2.1 分析病机

  太阳病误下,造成里阳虚证,若自汗出,为“津液自和”(49条),病趋痊愈之佳兆。太阳病见“手足濈濈汗出”为转属阳明之征(190、193条)。阳明病法多汗,反不见汗出,为正虚液亏,无津达表(201条)。少阴病见脉紧,不应有汗,若反汗出者,为阴寒太盛,阳虚不能卫外的“亡阳”之征(283条)。阳明病是否发黄,有否汗出是关键。若发热汗出,热有出路则不发黄;“若不得汗”(234条)或“但头汗出,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38条)。

  2.2 辨别证候

  论中以汗证辨别证候者较多,仅举伤寒与中风、阳微结与纯阴结两例。太阳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出现脉脬,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证又有有汗、无汗之别。汗出与否是辨别伤寒与中风的重要依据。尤在泾指出:“伤于寒则表实无汗,伤于风则表虚有汗。”故太阳病有汗为中风(12条),无汗为伤寒(35条)。

  病中有无汗出亦是辨别阳微结与纯阴结的重要见证。阳微结证为阳热上蒸,必见头汗;纯阴结证,为少阴寒盛,不得有汗。故阳微结证除见恶寒表证及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等热结在里之证外,必有“头汗出”一症。纯阴结不汗出,“以阴不得有汗故也”(153条)。

  2.3 指导治疗

  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赛,若见脉浮缓,汗出者,为营卫不和之中风证,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12条);证见脉浮紧,无汗而喘者,为寒邪束表之伤寒,治用麻黄汤发汗解表(35条)。后世有“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之说。论中也强调指出:“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7条)。桂枝汤的服法,更是以汗出情况而定,如桂枝汤方后云:“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用于邪实于表、热郁于里的不汗出而烦躁证。若脉弱汗出恶风,为表里皆虚,慎不可服。故38条指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

  2.4 判断预后

  太阳伤寒证衄乃解:太阳伤寒证热盛致衄,无论是不经用药或服药之后,热都可随汗而解,病告痊愈(47、46条)。自汗出而愈:如太阳病误下致里虚,表虽未解,不经发汗,若患者自汗出,示体内津液已和,病将告愈(49条)。战汗而解:如少阳误下,造成正气虚弱,抗邪乏力,得柴胡汤之助,使正气振奋,邪正交争,正能胜邪,必战汗而解(104、154条)。狂汗而解:如阳明中风证,出现小便不利,骨节痛,翕翕如有热状,为水湿郁滞,郁久化热所致。这时病人正气尚强,邪正交争,出现发狂之状,同时汗出,湿邪亦随汗泄,病乃愈(197条)。冒汗而解:见于太阳病误汗下致表里俱虚证和厥阴病之戴阳证。太阳病,先下伤其里,复汗伤其表,表里俱虚,此时病人若眩冒,同时自汗出者,示表邪已解,病将自愈(95条);厥阴病戴阳证,为阳微阴盛,若见冒汗出,说明阳气渐复,与邪相争,正胜邪劫而病愈(365条)。汗出不止者预后不良:如伤寒六、七日不利,反在发热时下利,下利的同时若汗出不止者,说明病已到了阴阳即将离绝之危境,预后不良。故346条曰:“其人汗出不止者死”。

  3 汗法的运用

  3.1 汗法六种

  凡外感风寒,肌表受邪的太阳病证,都可用汗法祛邪。即论中所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145条)。但机体素质有强弱,感邪有深浅,兼证亦各异,故具体汗法又有不同。

  (1)开腠发汗法:适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太阳病无汗,为风寒束表,卫阳闭塞之伤寒证。治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使邪从汗解。

  (2)调和营卫法:适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太阳病自汗出,为营弱卫强,营卫不和的中风证。治宜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使邪通过微汗而解。

  (3)发汗清里法:适用于寒实于表,热郁于里的病证。临床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38条)等症,治用大青龙汤解表发汗,兼清里热。

  (4)解表化饮法:适用于伤寒表邪不解兼心下有水气的病证。临床见“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等(40条),为表寒外束,水饮内阻所致。治用小青龙汤外散寒邪,内蠲水饮。

  (5)温里解表法:适用于里寒挟表热的协热下利证。168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为太阳病误下,导致的协热下利,因表邪未去,故用桂枝人参汤行阳解表,温中止利。

  (6)助阳解表法:适用于少阴感寒的病证。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条)。此为少阴病里阳已虚,复感外邪,表里皆寒,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使里阳振奋,驱寒外达。

  3.2 汗法禁忌

  阳气鼓动津液从肌表而出谓之汗,汗与津血同源异名,故阳气不足,卫阳不固常自汗出的“汗家”(90条),及少阴病脉微的里阳虚衰证(286条),不可发汗者,为阳虚禁汗;“咽喉干燥”(85条),素患小便淋沥的“淋家”(86条),不可发汗者,属津亏禁汗;素有衄血的“衄家”(88条),有出血史的“亡血家”(89条),不可发汗者,乃血虚禁汗。他如气血两虚之久患疮疡的“疮家”(87条),亦不可发汗。

  3.3 误汗变证

  误汗指应汗而过汗,不当汗而汗,温针、烧针迫汗等导致的汗出。误汗必伤阴津和阳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1)误汗伤津液:中焦津伤可出现“胃中干”(71条);津亏于下可出现“小便难”(114、128条)。正如59条所说:“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津伤失濡而出现“小便已阴痛”(90条)。阴伤热炽,迫血妄行,进而出现“便血”(86条)。阳明误汗是导致大便硬的原因之一,如208条所说:“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太阳病,以熨法致大汗出,胃中水竭,可出现“不得眠”(71条),此即《内经》所云:“胃不和则卧不安”。阴伤热炽,热邪上扰而出现“口伤烂赤”(335条)。阳明病妄行发汗(226条)、少阳病误用汗法(226条),津伤热炽而“谵语”。阳明病若用温针迫汗,以热助热,热扰心神,则出现“惊惧,烦乱不安,不得眠”(226条)等症。误汗伤津液,筋脉失养,可出现“痉”(87条),“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臱”(88条)等症。

  (2)误汗伤阳气:伤卫阳则恶风(21条),伤中阳则腹胀满(363条),伤心阳则“两耳无所闻”(75条),“恍惚心乱”(90条),“烦躁”(122条)。

  (3)误汗阴阳两伤:阴虚失濡养,阳虚失温煦,出现“身体则枯燥”(114条),“四肢微急,难得屈伸”(21条),“寒栗而振”(89条),甚则“惊狂”(123条)等症。

  (注:文中条文号依据《伤寒论选读》,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

  黄志杰,男,1943年生,副研究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8 胖

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肉坚,皮满者,脂。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黄帝内经》

注释:即把肥胖病者分为“脂人”、“膏人”、“肉人”等3种类型,它是中医肥胖病学的最早分型,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资料:

1.1 膏人

    膏人,依《内经》所言,其特点是:“纵腹垂腴”、“皮缓”、“肉不坚”。丹波元简《灵枢识.九针十二原》“腴者,脐下腹也”。可见,膏人肥胖的主要临床表现:形体肥胖,纵腹垂腴,且皮肤纵缓,肉不坚,质地绵软。膏人肥胖当属脂肪之肥,其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为主,故有“大腹垂腴”,局部皮肤纵缓,肌肤质地绵软。

    丹波元简《灵枢识.卫气失常》谓:“膏者纵腹垂腴,脂者其身收小,是膏肥于脂也”。可见,“膏人”的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其腹部外形,远远大于“脂人”。膏人肥胖与近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同。膏人常见于“堆金积玉,腹若悬箕”的尊荣富逸之士。运动量减少,是脂肪在腹部积蓄的主要原因。

    1.2 脂人

    脂人,依《内经》所言“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肉坚,皮满”。可见,其人虽肥胖,但形体匀称,体形协调,没有某一部位的比例特别过大。其主要表现是:形体肥胖,虽肥而腹不大,各称其身,肉坚

    满,皮肤饱满,质地中等。

    不难发现,脂人肥胖者,介于膏型与肉型之间。脂人之身形,其人虽肥而腹不能大,更不能垂,而肌肤质地中等。可见,脂人中,脂膏成分均匀地分布全身,而并非象膏人一样以脂膏集中腹部为主。总体来说,脂人总体肥胖度较膏人为大,且体质较好。“脂人”肥胖与近代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病”类型相同。

    1.3 肉人

    《灵枢.卫气失常》谓:“肉者,身体容大,……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肉人者,上下容大”。可见,肉人肥胖是肥胖之正格而已,其人精神内旺,肉人肥胖并不是脂肪之肥,而是以肌肉之肥为主。主要表现:形体肥胖,肥而壮盛,上下均肥,皮肉结实,精神内旺。

    可见,肉人之形,皮肉相副,充形一体,故有别于膏人之“纵腹垂腴”,又非脂人之“虽肥(腹)不能大”,而是“皮肉不相离”,均匀相称,属于壮实体格。正如丹波元简《灵枢识.卫气失常》:肉人“其皮肉脂骨气血,各有品格,故不相加,亦不能相多,而形体大小,皆相称而已”。

    肉人肥胖是一种正常体重超常之人。其体重的超标是体内肌肉发达所致,而体内脂膏含量并不超过正常体脂含量。因此,并不属于近代医学所说的“肥胖病”范畴,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等。严格来说,本型体重超标,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不少体重增多而体脂比例正常者,也要求减轻体重。

    2 《内经》分型原则

    《内经》虽成书于数千年以前,但其肥胖的分型原则,对探讨“脂肪分布与疗效、预后的关系”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内经》三分法,是对肥胖病的一种最为简明分型方法,它是以肥胖病理特点为主,并结合辨证预后的一种分型。

    2.1 常人(众人)标准

    诊治肥人,必须明确常人(众人)的标准。《灵枢.卫气失常》提出了“众人”的概念,“黄帝曰: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可见,其标准强调:皮肉(筋骨)与脂膏,各自称其身,比例协调(不相加也),体重正常(不能相多也)。

    这里,《内经》所说的“脂膏”,后代医家对常人“脂膏”作了明确阐述。丹波元简《灵枢识.九针十二原》中谓:“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是津液注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盲丰满,……膏者,神之油也,……膏即言其油,乃属于脾。凡化为水谷,皆是膏油发力以薰吸之,所谓脾主利水化食者如此,……脂即膏也”。可见,正常脂膏,为人身生理所需要;脂膏过多,则可引起疾病。据此,作者认为:脂肥来源于水谷精微,为人体所必需;脂肥过多,则为“肥气”,为津液积蓄而成,为血之浊气,表现为痰湿之症;脂肥过多,为瘀血之因;脂肥过多,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1]。皮肉筋骨(瘦体重)与脂膏比例协调,且各无相多,分布各自称其身,是常人的标准,也是区别于肥人的要点。

    2.2 三分法原则

    肥人是指体内脂膏过多。《内经》三分法始终以脂膏作为诊断的主要线索,以病人的形体大小及上下称身作为分型标准。《灵枢.卫气失常》所谓:“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可见,《内经》三分法以脂膏分布为主,结合脂膏称身为原则,对肥人的脂膏的分布以及脂膏与瘦体重比例进一步分析和分型。

    2.2.1 脂膏分布

    皮肉(瘦体重)与脂膏不能相加,是常人的标准。而脂膏的过多,是肥人的病理特点。脂膏的分布是肥人分型的主要原则。膏人,“纵腹垂腴”,以脂膏集中分布于腹部为主;脂人,“虽脂而(腹)不能大”,表示脂膏虽多,但脂膏均一地分布全身,故其人虽肥而腹不大(身收小);而肉人,“上下容大”,说明脂膏也是均一性分布全身,而事实上,肉人脂膏比例并不增高,仅是总量增多而已。

    2.2.2 脂膏称身

    皮肉(筋骨)是人体的瘦体重,而脂膏是脂肪组织为主的成份。《内经》三分法,首先以“皮肉脂膏不能相多”作为常人标准,再以此区别肥人的分型原则:膏人、脂人者,皮肉(筋骨)与脂膏比例失调,且脂膏偏多,不能相称其身。故膏人其“肉不坚”、“皮缓”,脂人其“肉虽坚而不实”;而肉人,脂膏虽多,但皮肉(筋骨)与脂膏比例正常,唯身体容大(体重增多)而已,所谓“各自称其身”。显然,《内经》三分法是以“脂膏是否称身”,也就是以人体脂肪与瘦体重比例,作为区别膏人、脂人与肉人的鉴别要点。

3 《内经》三分法临床意义

    3.1 指导辨证施治

    关于肥胖治疗,《灵枢.卫气失常》提出了辨证施治原则:“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明确提出了先分型后辨证,具体来说,先确定病者属于膏脂肉3型中何种类型肥人然后辨别气血之多少,血气之清浊,再循证施治,使之病体恢复正常。

    3.1.1 膏人

    《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可见,膏人有肌肤强弱之辨,寒热之分。肌肤弱虚、偏寒者,肌肤疏而粗理,必畏风,身常寒;肌肤致密、偏热者,肌肤细密,阳气偏盛,不畏风寒,身乃常热。

    后人发挥《内经》原意,以《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偏寒膏人肥胖者;以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膏人肥胖偏热者。

    3.1.2 脂人

    脂人以皮肉脂膏中,脂膏相对多于皮肉,且身体大小,各称其身,虽肥而腹不大。《内经》认为,其“血清,气滑少”,古代有学者认为:“血清者,营精阴汁不足,气滑者,阳精浮泛而不实,是故其人虽肥而腹不能大,更不能垂”。

    治疗方面,多抓住“血清气滑少”,以益气养血为主要治则。近代有人以防己黄芪汤和二陈汤加减治疗。

    3.1.3 肉人

    肉人虽皮肉与脂膏不相加,但体重(气血)相加较多。《灵枢.逆顺肥瘦》中谓:“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可见,肉人“血黑以浊,气涩以迟”,以实证为主。

    肉人的治疗,应以泄浊血,行涩气,清泻攻下为主。《灵枢.逆顺肥瘦》谓“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述其针法以深刺为主。近人以特制超长针灸针治疗肥胖,实源于此。

    3.2 预测疗效预后

    3.2.1 肥贵人者,多有暴忧之疾

    肥胖是某些急发疾病的早期信号。《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疾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

    而以腹部脂膏积蓄为主的膏人,更易暴发危及性命的疾病。民谣有“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之说。近代更是有人以腰臀比值代替血压、血脂,作为预测心脏猝死的指标[1]。

    3.2.2 肥人肉不坚或肉弱者,善病风、厥证、痹证、积聚

    膏人其“肉不坚”、脂人“肉坚”、肉人其肉坚实,是《内经》三分法的主要区别点之一。《灵枢.五变》:“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理粗而肉不坚者,善病痹;……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积聚乃作,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畜积留止,大聚乃作”。《灵枢.论勇》也有同样记载:“薄皮弱肉者,不胜虚风;……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内外皆然,乃病”。可见,膏人肉弱,易并发他证;肉人肉坚,必犯重邪,才能为害。《内经》三分法的意义,不但在于辨证施治,而且在于审察预后。

    4 现代医学分型方法的研究

    4.1 分型源流与争议

    近50年来,现代医学对肥胖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防治的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脂肪分布”类型与其并发病和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最早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Vague[3,4]提出了以腹部脂肪为主的肥胖病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可能增加。30年来,对脂肪分布与患病率和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这个预测[5~7]。通过横断面的研究也表明:在男性和女性中,对葡萄糖不耐受,对胰岛素有抵抗性、血压升高和血脂升高的发生率,都与腹部脂肪(或上身脂肪)的增加成正相关[8,9]。

    据此,现代医学以“脂肪分布”作为线索,把肥胖分为许多类型:有以脂肪是否向腹部集中为主,分为腹型肥胖与周围性肥胖;有以脂肪是否集中在上身或下身为主,分为上身性肥胖与下身性肥胖;有以脂肪是否向内脏集中为主,分为内脏性肥胖与皮下性肥胖。凡此等等,经过几十年临床研究证明:腹型肥胖、上身性肥胖与内脏脂肪型肥胖,为同一疾病[10]。虽然分型名称有所争议,但近年来有比较一致的观点:①腹型肥胖(又称内脏脂肪积蓄性肥胖、上身性肥胖、男性肥胖):以脂肪向腹部集中为主。②均一性肥胖(又称皮下性脂肪积蓄性肥胖、下身性肥胖、女性肥胖):以脂肪均匀分布全身为主。

    4.2 脂肪分布指标

    4.2.1 腰臀比值(WHR)

    即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80年代由Kissembah Bjorntovp等[3]提出,并作为脂肪分布类型的主要指标。高WHR者,说明脂肪向腰腹部集中,临床称为腹型(中心型)脂肪分布;低WHR者,说明脂肪向臀部靠拢,临床称为均一性(周围型)脂肪分布。以女性WHR大于0.85;男性WHR大于1.0时,即可称为腹型肥胖病。

    4.2.2 腰身比值

    即腰围与身高之比,它能反映脂肪分布。如果肥胖病脂肪沉积于腹部过多,则腰身比值高,称为腹型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地分布于四肢,则腰身比值较低,称为均一性(周围型)肥胖。比值以0.6为临界值,腰身比值大于0.6者,为腹型肥胖;腰身比值小于0.6者,为均一性肥胖。

    4.2.3 腹腔内脂肪面积与腹部皮下脂肪面积之比(V/S)

    临床应用CT和MR技术,测量腰椎间(L4/L5间)平面的腹腔内脂肪面积和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并将二者面积之比(V/S)作为区别肥胖病类型的指标。即:V/S≥0.4者,称为内脏型肥胖(VFO);V/S<0.4者,称为皮下型肥胖(SFO)。

    4.3 肥胖分型及临床意义

    4.3.1 腹型(内脏型)肥胖

    常见于成年以后发胖者,多坐少动的“白领阶层”,且嗜食肥甘酒酪之品,大都体质较差。其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腹型肥胖患者,并发症多,寿命自然也短,所以又称为“恶性肥胖”[11]。但本型对药物反应良好,只要经过节食、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等措施,疗效较为满意。

    4.3.2 均一性(周围型)肥胖

    多见于少年时期开始发胖者,其脂肪以均匀性分布全身为主,并发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等症的危险相对较少,且对药物反应相对不敏感。节食等措施容易产生酮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

    5 《内经》三分法与现代分型的异同

    《黄帝内经》(脂人、膏人、肉人)三型法,它是以“脂肪分布”为主要分型原则的一种方法,并明确阐述了各型肥人的并发症和预后的不同。现代医学在1956年由Vague首先提出肥胖病的“脂肪分布”与疾病预后直接相关[3,12]。此后30余年,各国学者相继提出“脂肪分布”的分型原则、分型指标以及各型与疾病疗效、预后的关系。

    《内经》分型与现代医学分型的关系:①膏人:肥而大腹垂腴,肌肤质地绵软,脂肪分布以腹部为主。属现代医学中“腹型肥胖病”。并发症较多,疗效较好。②脂人:肥而腹不大,肌肤质地中等;脂肪分布均一。属现代医学中“均一性肥胖病”。并发症较少,疗效一般。③肉人:皮肉相等,肥大而壮实,脂肪与瘦体重相称,不属“病态”。属现代医学仅体重超标,不属现代肥胖病范畴。常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

    6 结语

    《内经》三分法,是世界肥胖医学最早以“脂肪分布”为原则的分型方法。它是分型与辨证相结合,疗效与预后相统一的科学分型方法,在当今肥胖病学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言“善言古者,必验于今”,这是《内经》肥胖三分法的现实临床意义之所在。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刘长波 男,1961年出生,主治医师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bbs./)

“实胖”或“虚胖”?

虚胖体质

  1、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2、身体容易疲累。

  3、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4、脸色偏白或带青,讲话虚弱无力,怕冷;不易流汗、多白痰。

  5、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比较松垮虚浮。

  6、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7、睡觉时经常做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虚胖体质)

实胖体质

  1、平时吃得比较多,而且很容易又感觉肚子空空,又想吃了。

  2、容易便秘,可能一个星期只有少于3次的大便。

  3、外表看上去比较多肉,比较壮实。

  4、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多浓痰、黄痰。

  5、脸色较为红润。

  6、小便的尿液较热,颜色浓、浊、黄、深。

  7、晚上睡觉时常会做噩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实胖体质)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1 疾病的传变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人六腑,阴受之则人五脏。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诸痹不已,亦益内也。《黄帝内经》

注释: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组织之间,有经络气血相互沟通联络,因而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其他脏腑传变,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这种疾病传变的理论,不仅关系到临床辨证沦治,而且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健康与疾病,阴阳平衡与阴阳失调,二者共处于同一机体内,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健康与疾病,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邪正交争是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对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即疾病的传变理论。这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步系统完备起来,成为病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一)疾病传变的含义

疾病传变,简称病传。所谓“传变”,一般认为“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起着性质的转变。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紊乱依次递传的表现。疾病传变是指疾病的传变规律和过程。转化和传变不同,转化是指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病理变化之间的互相转变,如阴证和阳证、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之间的互相转化。而传变,则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传移变化。疾病的传变和转化称之为传化。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组织之间,有经络气血相互沟通联络,因而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其他脏腑传变,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这种疾病传变的理论,不仅关系到临床辨证沦治,而且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和病性转化。病位传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经络传变和脏腑传变两端。如就外感和内伤而言,一般说来,外感疾病的传变是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内伤杂病的传变则为经络之间传变、经络脏腑之间传变,以及脏腑之间生克制化传变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无论哪种传变,都是以脏腑经络功能失常为其基本病理变化。病性的转化,则有寒热转化和虚实转化两端。

二、病位传变

病位,指病变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脏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因此,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称之为病位的传变。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脏腑之间传变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人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所以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内伤病起于脏腑,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患病脏腑波及影响其他脏腑,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之间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势发展趋向,从而抓紧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一)表里出入

表里出入,又称表里传变、内外传变。它代表病变部位的深浅,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表里传变可分为表邪人里(或由表人里)和里病出表(或由里出表)两种形式。

表与里,具有相对的含义。以整体而言,则肌肤为表,内在的脏腑组织器官为里。以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以脏腑相对而言,腑为表,脏为里;以经络而言,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在三阳之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但作为辨证纲领的表证和里证,一般是指肌肤和脏腑而言的。

六淫之邪,首先犯表;七情过激,饮食劳倦,则病起于内。即所谓:“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人六腑,阴受之则人五脏”(《素问·太阴阳明论)),病在表,多见邪在经络肌腠的症状;病在里,多见脏腑的症状。一般而言,病在表者多较轻浅,病在里者多较为深重。

人体的脏腑经络,原是表里相通的,疾病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病在表的可以入里,病在里的也可以出表。病邪由表人里,一般都是按皮毛一络脉一经脉一脏腑的规律而依次相传的:如“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诸痹不已,亦益内也”(《素问·痹论》)。反之,扁在里,也可出表。如温热病变,内热炽盛,而汗出热解或疹病透发于外,即为里病出表。

表里互传的机制,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势力的对比。正不胜邪,则表邪可以入坚内陷;反之,正胜邪却,则里证可能出表。因此,以外感疾病而言,病邪由表人里者,多为病进之象;由里出表者,多为向愈之兆。故曰:“伏温由阴而出于阳,于病机为顺,若病发于阴而溃于阴,不达于阳,此病机为逆”(《温热逢源》)。

此外,在伤寒病机传变中,其病邪之出入,尚须经过半表半里阶段,即外邪由表内传而尚未人里,或里邪透表又尚未至表的病理阶段。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邪传少阳,则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于阳明之里,故少阳病变亦称半表半里之病变,其病机即为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进而影响及胃。故临床常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千、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为特点。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1.六经传变:关于六经传变规律,《素问·热论》仅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阳,厥阴受之”,以示为之次第。故曰:“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序也。大要譬如计程,如此立个前程的期式约摸耳,非计日以限病之谓”(《伤寒论条辨》)。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完整的六经传变理论。本节所说的六经传变就是指此而言。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以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人里,渐次深入。即太阳一阳明—>少阳—>太阴一少阴—)厥阴。如风寒初客于表,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为太阳病。若邪气人里,出现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则为少阳病。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人三阴:如脾虚湿胜而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称之为太阴病。如病及心肾而现“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之为少阴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蜷卧等;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病人厥阴,及于肝、胆、心包、三焦,以寒热错杂为其病机特点,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疾病由表人里,由阳人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六经传变的特殊规律:六经传变不完全按着六经次序循经相传,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

①越经传:越经传是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②表里传:表里传是表里两经相传。如由太阴而传至阳明。

③直中:凡病邪不经三阳经传人,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症候者,称直中。如直中太阴或少阴,以直中太阴为多。因素体脾胃阳虚,所以发病即现太阴症状,称之为直中太阴。

④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因而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

⑤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者,称为并病。与合病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经症候还在,而后一经症候又具备的条件下,两经交并为病,而有先后次第之分。

2.卫气营血传变:温病学中关于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有顺逆之分。

(1)顺传:在卫气营血传变中,顺传是指病邪由卫传气,由气传营,由营传血。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温热病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人深,由轻而重的疾病演变过程,揭示了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一般来说,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病位在皮毛和肺,以发热恶寒为其临床特点。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病位在肺、胸膈、胆、胃肠、脾,以但热不恶寒为其临床特点。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病位在心和心包,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其临床特点。病在血分为邪更深入一层,最为严重,病位在心、肝、肾,以舌质红绛及耗血、动血、阴伤、动风为其临床特点。

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不同,温病在传变过程中,亦有不出现卫气营血全程传变者:有初起邪在卫分,治后即愈,不复传里的;有起病不从卫分而直中气分或营血的;还有卫气同病、营卫合邪、气血两燔的;更有病邪先人营血,后传出气分,但未得清解,又复人营血等。如春温、暑温、伏暑等,卫气营血传变过程的阶段性表现很不明显。至于湿温,湿多热多,化热化燥,传变无定。

(2)逆传:在卫气营血传变中,肺卫病邪,邪不外解,不传气分,由肺而径自内陷心包,称为“逆传”。其病剧变,病势凶险。;

3.三焦传变:在温病学中,三焦病变的传变规律,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由此而传人中焦为顺传,如由肺而传人心包则为逆传。中焦病不愈,多传人下焦肝肾。故温病由口鼻而人,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脾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肾。始于上焦,终于下焦。这是一般的规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传变过程中,有上焦证未罢而又见中焦证的,亦有中焦证未除又出现下焦证的等等。

(三)内伤杂病的传变

1.经络之间的传变:经脉之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一经有病必然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联的其他各经,如足厥阴肝之经脉,布胁肋,注肺中,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循经上犯,灼伤手太阴肺经,即所谓木火刑金,而出现胸胁灼痛、咳嗽痰血、咳引胸痛等肝肺两经之证。或直接影响表里相合之经,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心火炽盛,可移热于小肠而致小肠实热,出现小便黄赤或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

2.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一为由经脉传至脏腑。“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人,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缪刺论》)。这是邪气由浅人深,由经脉而脏腑传变的一般规律。如风寒之邪客于手太阴肺经等,必内舍于肺而致肺失宣肃,发生咳嗽、喘促等。故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咳论》)。一为由脏腑传至经脉。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灵枢·邪客》),故心肺有病会通过其所属经络的循行部位而反映出来,出现胸痛、臂痛等。

3.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传变:脏与腑互为表里,二者之间的传变,或由脏及腑,或由腑及脏。一般说来,由腑及脏,其病较重,脏病难治;由脏及腑,其病较轻,腑病易医。关于脏与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前已述及,不再重复。这里只就五脏之间的病理传变规律概述如下:

五脏疾病的传变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有密切联系。其传变的一般规律不外相乘、反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四个方面,再加上本脏自病,则为五种不同情况。故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难经·五十难》)。所谓“后来”、“前来”,就是生我、我生的母子传变关系:后来为生我之母,即母病及子;前来为我生之子,即子病及母。“所不胜釆”,“所胜来”是克我、我克的关系:所不胜为克我者,“所不胜来”即相乘传变;所胜为我克者,“所胜来”即相侮传变。“自病”则为病邪直中本脏,并非由于他脏传变而来。

五脏之间的这种病理传变形式又可分为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

顺传:一般地说,母病及子和相乘传变谓之顺传。如水能生木,若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而肝阳上亢,出现眩晕、眼花、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之候,即属母病及子,称之为水不涵木。因肾水能滋养肝木,病情虽有发展,但邪气挟生气而来,所以其病虽进而易退。木能克土,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则肝脾不调,而现胸闷胁痛、纳呆腹胀等症。木来乘土,属相乘传变,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脏气本已受制,邪气又挟其相制之力而来,贼害必甚。但其病虽甚而易却。

逆传:一般地说,子盗母气和反侮传变谓之逆传。如土能生金,在虚损劳瘵病中,其自上而来者,一损于肺,过于中则不治,故曰:“久咳,损及中州,食减神倦,则肺无所资”(《临证指南医案》)。“久咳便溏,脉虚而数,为肺脾俱病,培补中气为要”(《静香楼医案》)。此为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肺主一身之气,脾乃生气之源,脾虚则生化之机日惫,使虚劳趋于难复之境。故曰:“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医旨绪余》),所以说子病及母为逆。土本克水,土虚则水反侮土,则土益虚。五更泄泻谓之“脾肾泄”,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水寒侮土,故下利不已。故曰:“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素问·阴阳别论》)。辟,反克之义。可见反侮相传亦为逆。

总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之间,亢则害,承乃制。所以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乃其传化”(《素问·玉机真脏论》):这是五脏疾病按生克制化规律传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体质有强弱,受邪有轻重,病情有万变,治疗有正误,所以疾病的传变也有不以次相传者。因此不能把这种传变规律当作刻板的公式,按图索骥,必须全面观察、灵活运用。

三、病性转化

(一)病性的概念

病性,即病变的性质,它决定着病证的性质。一切疾病及其各阶段的证候,其主要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种。这四种病证的性质,是由其相应的病机性质所决定的,即寒的病机反映出寒的病证,虚的病机反映出虚的病证等。虚实寒热的病机是由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所导致的。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病变始终保持发病时原有的性质,只是发生程度的改变;二是改变了发病时原有的性质,转化为相反的性质。病性的转化,就是指第二种情况,其内容包括虚实转化与寒热转化。

(二)病性转化的形式

1.寒热转化:寒与热,是对病变性质的概括,在病理性质上各具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寒多属于病理性衰退,热多属于病理性亢奋。故曰:“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

寒与热,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的体现。“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篇》)。“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调经论》)。由于阴阳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阴阳的偏盛偏衰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热可以由于阳盛,也可以由于阴虚;寒可以由于阴盛,也可以由于阳虚。一实一虚,一寒一热,最当分辨。

病变寒热属性的一般规律是,感受阴邪,或阳虚阴盛,病势沉静所表现的证候,多属于寒;感受阳邪,或阴虚阳亢,病势亢奋所表现的病变,多属于热。寒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一般而言,由热转寒者,多由于正气损伤,病多难愈,由寒转热者,多是正气来复,病较易治。故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灵枢·论痛》)。在疾病过程中,阴阳的消长盛衰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阴阳的盛衰,疾病或病证的病理变化也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转化成与原来性质相反的属性,或由寒化热,或由热转寒。

由寒化热:由寒化热是指疾病或病证病变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成为热性的病理变化。如太阳表寒证,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以后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而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又如哮喘病开始不发热、咳嗽、痰稀而白,继则转化为咳嗽、胸痛、痰黄而粘稠,即表示病性已由寒而化热。

由热转寒:由热转寒是指疾病或病症病变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成为寒性的病理变化。如便血病人,初起则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或不爽。若日久不愈,血去正伤,阳气虚衰,继则转见血色紫暗或黑,脘腹隐痛,痛时喜按喜暖,并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则表明当此之时其病性已由热而转寒。

2.虚实转化:虚与实,是由邪正盛衰所导致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经常在发生着变化。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虚与实的病机也就随之发生转化,出现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情况。

由实转虚:由实转虚是指本为实性病理变化,由于病情发展至后期,或失治、误治等因素,使病程迁延,虽邪气已去,但正气耗伤,因而逐渐转化为虚性病理变化:如外感病初、中期的病机属实,主要表现出邪气亢盛的一些症状和体征,若至病的后期,或因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出现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和体征,说明病机已由实转虚。

因虚致实:因虚致实是指本为虚性病理变化,由于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而产生气滞、痰饮、内湿、瘀血、食积等病理变化或病理性产物,或因正虚抗邪无力而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形成虚实并存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因虚致实是虚性病机仍然存在,因其虚而复增邪实的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疾病传变虽有——定规律,但由于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很多,所以疾病的传变也是错综复杂的。疾病的传变主要与体质因素,病邪的性质、地域、气候、生活状况、治疗当否等有密切关系。

(一)体质因素

体质对疾病的传变作用,其一是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与传变的速度,素体盛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素体虚者,则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其二是影响病邪的“从化”,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演变,体质不同,对病邪的反应不一,可表现为不同的疾病过程,所谓邪气因人而化,疾病因人而异,“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由于机体正气有个体差异,脏腑组织,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因而可以改变疾病的传变过程。

(二)病邪性质

病邪的种类和受邪的轻重也影响疾病的传变。如伤寒和温病同为外感热病,因病邪性质有寒温之别,故其传变规律也不尽相同:伤寒按六经传变而温病则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即使同一病邪,因机体感邪轻重不一,其传变也不一致。

(三)地域气候

地理环境和时令气候对疾病的传变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居处势高而干燥,或久晴少雨季节,病变多呈热重于湿,且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居处卑湿,或阴雨连绵季节,则病变多呈湿盛热微,湿重于热,且易于伤气伤阳。而且,某些阳微湿盛患者还可转化为寒湿病变。

(四)生活状况

生活状况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房事等。其对疾病的传变亦有一定的影响,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进程。情志内伤,可通过干扰气机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过劳则耗伤人体气血,而致正虚不足;过逸则气机不利、气化衰弱而致正气虚损;过饥则正气匮乏,气血不足,刚正不胜邪而病情转重;过饱则内伤脾胃,积滞内停,而致病邪兼挟宿食积滞为患;过食辛辣炙博则可助长热邪;过食寒凉.则损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生,影响传变而加重病情;房室过度则可致精气亏损,下元虚衰,易致正虚邪实,引邪深入,并易酿成水亏火浮。虚阳上亢,以及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等病变。

此外,治疗护理当否和意外因素等亦直接影响疾病的传变。正确的治疗,可及时阻断、中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或使疾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反之,若用药不当,或失治、误治,损伤了人体正气,则可致变证迭起,坏证丛生,甚至预后不良。如风寒表证当用汗法,若误下则伤肠胃,病邪即会迅速人里而现协热下利等;风温邪在肺卫,误用辛温发汗,则热邪极迫,窜入血络或内陷心包,发生斑疹、神昏。若护理不当,患者饮食失宜,情绪波动过大,劳倦房事等。都可造成新的气血失调,影响病变发展,突然而来的意外因素,能使正气暴虚,其病可不按规律传变,或改变疾病的传变次序,乃至难以预测其传变之序:故曰:“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素问·玉机真脏论》)。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2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三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黄帝内经》

注释:“五行”为何称“行”,是“欲言天行气之义”。“天”即自然界,可见到或见不着的气,是变化运行的,“行”即事物运动变化。

肝为木之气,旺于春,春属木,所以肝主春。足厥阴肝经,为阴木,足少阳胆经为阳木,故,所主经脉足厥阴少阳。

夏为盛阳,火之气,心亦为火之气,故心主夏。所主经脉为手少阴心属阴火,手太阳小肠属阳火。

长夏指六月,土气旺的季节。所主经脉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以天干分,戊日为阳土胃也,己日为阴土脾也。

肺属金,秋属金,故肺主秋。所主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以天干分,庚日为阳金,主大肠,辛日为阴金,主肺。

冬属水,肾为水之藏,与冬气相适应。所主经脉为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以天干而言,壬日为膀胱之阳水,癸日为肾之阴水。

附天干地支读音:

十天干:
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 (xīn)、壬(rén)、癸 (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戍(xū)、亥(hài)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3 辨肺病之虚实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揣、衎、足皆痛。《黄帝内经》

注释:肺主气,痰、饮、气、躁等邪皆可致肺喘咳气逆。背为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肩背为痛。肺合皮毛,病则皮毛疏泄,故汗出。尻---尾骶骨,阴----阴部、髀---上半部髋骨、揣--小腿肚、衎---脚胫。痿病根在肺,肺弱不能治节,而成以上因燥所出现的诸症,或母病及子,肺燥伤少阳肾经,而为下半身之病。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3 肾病之虚实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黄帝内经》

注释:水湿盛也,肾不纳气而喘咳,肾主骨,骨病为身重,盗汗,一种是湿久化热汗出,另一种肾病之人寝后卫外表疏所致,恶风肾之经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胸中痛,肾之经脉自下而上,至俞府而止,若肾阳亏,所过大腹小腹就会痛,精虚则气虚,肾之阳衰,神不足而不乐。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4 脾病之虚实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黄帝内经》

注释:善--多也,不收---不用,瘈---读翅音,手足掉掣也,是脾之藏气病。湿重留于关节肌肉而身重,湿热重则痿,虽脾之经脉起于足大趾,但上述之病证皆为风湿热重所致,故仍属藏气病。脾阳不足,不能健运而为腹满肠鸣;湿不运化而食不化飧泄。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5 心病之虚实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黄帝内经》

注释:此属在经之病,手少阴心经,起于胸中,从心系上肺,下出腋下,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濡内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又,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脉绕肩胛,交肩上,故有以上实邪引起的痛证。心心为阳中之阳,阳虚而逆气不行,故胸腹痞满。心主血脉,血虚则不能荣养经脉,故腰胁相引而痛。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6 肝病之虚实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荒荒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听,颊肿。《黄帝内经》

注释:肝病有在经与在脏之分,在经之病,则两胁下痛引少腹,因肝之经脉布于两胁,少腹;在脏之病则肝气郁久,肝主怒,肝阳盛而令人怒。此乃肝之邪气实也。荒荒,目不明也,目为肝窍,肝受血而视,肝血不足视物不明此属藏气病。肝与胆相表里,肝病影响胆,耳为胆经脉所过,胆之阳虚而致耳不闻。因此,临床上诊得脏病还应注意表里之府是否有病。胆虚则恐,乃胆之阳衰也。肝气逆于上而为上实病,因为肝之经脉上于颠顶,此属肝气上逆之厥阴头痛。肝经影响胆经,所以胆经脉所过之耳、颊为病。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7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春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黄帝内经》

注释:阴阳失调,在四季皆会发生疾病。所以,春季风木旺时,人不能适应风木之气,称“春伤于风”。在内肝气弱,不能适应邪气,流连于肝,其结果是肝之少阳气失常,肝木邪气克伤中土而发生洞泄。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8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夏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黄帝内经》

注释:夏为火气盛时,阳损不能固于外,随时可受暑热侵犯,秋气内敛,暑热郁于内,伏郁之阳,暴发于外为热,秋阳内敛在外为寒,一热一寒为疟疾。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99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秋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黄帝内经》

注释:秋金虽燥气旺,但秋在长夏六月之后,长夏为土气旺湿重,湿在肺停而不降为咳。肺气弱,亦宗气不足,故,宗气不能使营卫之气正常运行,卫气不行于四肢为厥,营气不营与四肢为痿。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0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冬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黄帝内经》

注释:冬寒水盛的季节,若肾之阴阳失调,肾阳衰,寒邪入侵,久而化热,等到春季一阳之气上升,从寒而化的热,随之而上病温。

阳不固于外,,春伤于风,是春之气伤肝;夏伤于暑,夏之气伤心;秋伤于湿,秋之气伤于肺;冬伤于寒,冬之气伤于肾。说明内之阴阳失调,可以受四时气候的影响。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1 金匮第四真言论 风病【一】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黄帝内经》

注释:东风即春风,木之气旺于春。肝木之气不足,外春木之气便伤肝,即本气伤本藏,故病在肝。

若经俞之气不足,病在颈项部的经俞,因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于巅,督脉过项。再者,春木之气升发荣于上,颈项为上,风气居上,所以病在颈项。

火之气旺于夏。若心火之藏气不足,外夏火之气便伤心,是病在心。

若经俞之气不足,则夏火之气病在表,胸胁为表,同时少阴心脉也循胸出胁。

肩背为肺之所系。肺居上焦,附近为肩背。

腰为肾之府,股与腰接,以气相连。

脊---脾系脊中,应于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2 金匮第四真言论 风病【二】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黄帝内经》

注释:鼽【读求】--鼻出水;衄【读nv】---鼻出血;,春木之气旺于春,阳气上升,在经之邪热从上故多为头面之鼽衄。

仲夏指夏季四、五月。夏火之气盛,阳亢阴微,病在心,心在胸胁。长夏指六月。湿土之气盛,此时若中焦脾阳不足,往往病洞泄、寒中。秋以凉折暑,内敛阳气,夏之阴暑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冬主收,藏阳,阴寒之气盛,故为痹厥。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3金匮第四真言论 藏象阴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黄帝内经》

注释:想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冬天是阴中之阴气,往往病在肾,肾为阴中之阴藏。夏天是阳中之阳气,往往病在心,心为阳中之阳藏。春天是阴中之阳,病在厥阴肝,肝为阴中之阳藏。秋天是阳中之阴,往往病在肺,肺为阳中之阴藏。针石---指治疗,临床医生察病邪与藏气所在进行治疗,或针石,或药物。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4 金匮第四真言论 木气之分属

岐伯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黄帝内经》

注释:东方---自然界阳气初动于东,一阳之气动,便转温为春。青---代表万物之荣。通---交流。肝首先收受五行之东方青色东为木旺之方,肝为木之藏,故交流相通。肝接受春的生发气强,呈现在外就是眼力好;呈现在体内就是肝藏精【肝藏魂】。肝为春木之藏,为柔藏。若东方生发之气太过或因邪气,会致肝病,往往出现惊骇,惊---是肝阳强而不安,以有刺激而发;骇---是肝精不足而恐,以无刺激而发。酸为果之本味,含木之精,能结果实,其木气强。草木表示生发气象。鸡属木,鸡鸣代表天亮。谷为广义,麦在五谷中最先收获得木气最多而早熟。岁星--木之星。春气---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居于上,头是清阳之气所在之处,木气病在头故风之病多在头。角---触也。角属天籁,为自然界春气初动的音响。八为木之成数,三为木之生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为单数是阳数,八为偶数是阴数,说明阳生阴成。肝主筋关节能屈能伸在于肝之春气。臊【读音骚】臊是木气不能生发,病显臊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5 金匮第四真言论 火气之分属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阳,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黄帝内经》

注释:南方---盛阳之方。赤---火之色。心为阳中之阳藏,居南方,火之精最易收受南方之气。耳乃肾之窍,手足少阴经都汇于耳。心火交于肾,肾阳之气养耳窍,使其聪。精---心藏的精是神,心将南方之气收受,心之神更强。五藏---指心。心为五脏之首,火热病必伤心之阴。苦---火之味,焦味。羊肉---大辛热物,阳气盛。黍---红色小米。荧惑星----火星。心主血脉,血血的运行在于心之阳气,反之,心得不到阳气就病。徵【音指】火声,心之音,相当简谱“5”。七---火之成数。二为火之生数,七为单数为阳,二为偶数为阴,火生于阴成于阳。臭---嗅也。燥气所化为焦。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6 金匮第四真言论 土气之分属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黄帝内经》

注释:黄色----土之色。土旺四季居中央,脾为属土之藏,其气相通。口--脾之窍。土之精气藏于脾,脾收受土气,脾藏意就能藏得好。舌本---会厌。脾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舌本能否很好的收缩在于脾。土之味为甘。脾在五行属土。牛是土畜,稷--黄色小米。镇星---土星。脾主肌肉。宫---中也。五---土之生数。土主生化万物,故独土言生数。土得中和之气故香。土出五谷,土气所化为香,供给人食。而且香味能醒脾。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7 金匮第四真言论 金气之分属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黄帝内经》

注释:白色---金之色。金者杀也,说明自然界收获完毕,生命萎缩之象,故阳气衰于西方。肺属金,主肃杀,其气相通。鼻为呼吸之门户,肺气主降而呼吸,故肺开窍于鼻。肺之神精为魄,肺藏魄。背为胸中之府,肺在胸中,故病在背。辛---金之味。肺在五行属金。马---为乾,肺属乾金而主天,天行健是无休止,马亦健行。稻---坚白而在秋季收获,故为肺之谷稻。太白星---金星。肺不通则皮毛病。商---强也,金之用。九--金之成数。腥---西方肃杀之气,腥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8 金匮第四真言论 水气之分属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黄帝内经》

注释:黑色--阴盛之色,水之色,肾属水其气相通。北方之精充足则能润化二便。水之精气藏于肾为志。溪---肉之小会。所谓八溪,即肘、腕、膝、踝等八关节是精之所会。肾主骨,肾精不足故不能行,病在八溪。水之味咸。肾属水,故其类水,彘---猪也,水畜也。豆--黑色属水,豆者菽也。辰星---水星。骨病在肾。羽---水声。五音中浊者为角,清者为羽,水最清,肾属水藏,其相应。六为水之成数。水不通畅则腐朽。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09 六节藏象篇第九【1】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黄帝内经》

注释:六六之节,讲天地合数则花甲生,花甲一周为六十日,天干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一年之数三百六十日,甲子六周,三阴三阳凡六气,是一岁之六六。天有四方【东西南北】,天体每方九十多一点,四乘九十为三百六十;一年有四季,每季九十天有余四季乘九十亦三百六十。

制,节也。

制会---交会。天地各九九相会合。

度、数、规律三者含义相同。天体之大,如何认识,是以数字辨别天之规律、气之规律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0 六节藏象篇第九【2】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黄帝内经》

注释:天体之大,无法认识,而以四方的星座,计算四方宿度就能认识,即以星辰推其运行,就掌握了天体的运动。

气数---二十四节的气数。纪---记也。纪通记----录也。化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阳之气变化无形,本不易察,但可用二十四气之常数推算,故掌握了气数,就可以认识四季变化的生长收藏作用。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1 六节藏象篇第九【3】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黄帝内经》

注释:因外为阳,因内为阴。火之精为日,日为阳;水之精为月,月为阴。,天地日月运行各有分纪,天行之纪、地行之纪都有分别;日行之纪,月行之纪也都有分别。如天有黄道、赤道,赤道是南北的分水岭,为两极之中,赤道之北,在天文学上称“内郭”,为北极所在,赤道以南,在天文学上称“外郭”,为南极所在。日月循天体运行,各有其道,日行之道是为黄道。黄道之行,春分后太阳行赤道之北,秋分后,太阳行赤道之南。

月行之道有九,与日不同,青道二,在黄道之东,故从立春、春分,月亮运行在黄道之东;白道二,在黄道之西,从立秋、秋分,月亮在黄道西边运行;黑道二,在黄道之北,从立冬、冬至,月亮在黄道之北;赤道二,在黄道之南,从立夏、夏至,月亮在黄道之南运行。此“赤道”指五方五色而言,非天体分南北极之赤道。

以上青、白、黑、赤各二,加上黄道共九,也就是月行此九道。

周---环周。道---轨道。日月环周运行有一定的轨道。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2 六节藏象篇第九【4】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内经》

注释:“十”数中极数,天之“至数”。最早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日表示,十干以纪日。另外,十日为一旬,一月之数为三十,一年之数为三十六旬,均以十为制。十天干六次尽,就是六十天,为一甲子。六周甲往复六次为一岁,即一周甲为六十日,六周甲为六十乘六,得三百六十日是一年。三百六十日从此的来。夫自古通天者---懂得天文阴阳变化的人。阴阳变化为生命之本,在天、在地、在人,皆本于阴阳。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3 六节藏象篇第九【5】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黄帝内经》

注释:五天为一候,因“其生五”。五是天地大数,天地以五计算,宇宙一切生命以五行分之。三候为一气,气---节气,三个候是十五天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六气为一时,时---四时,即春夏秋冬四时,六个节气是九十天为一时。四时为一年,也就是春夏秋冬为一岁。

春主温,温为春之主治;夏主热,热为夏之主治;岁易时更,各有所主之气,以为时之治令。

五运---五行也。袭---承也。五行之气是相互运行不息,一个承接一个,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以春至夏、夏至秋、秋至冬、冬至春,都是持续运动为相袭,阴之终阳之始也。治---主也。五运相承,各主其时,各行各运都有所主,如木主治春即温,火主治夏即热。

终---满也。朞【读机】周也。一年始于春,终于冬,为终朞即为满周期,故一年为朞,一月也为朞。春之终,夏之始,....周而复始。

时立---指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此日、候、气、时、岁建立。

气----阴阳之气。布---“显著”起来。阴阳之气就显著变化起来。

如环无端----没有终止,永恒运动。

候---一岁的起点,气的迭更,所以候亦同法,不论大甲子、小甲子都是永恒的。

加---指阴阳五行。即不懂得一年之阴阳五行之所在。因有甲子就有阴阳、有阴阳就有五行、,故一年二十四节气,每日、每时都有甲子,也就是阴阳五行。甲子放在一年之中,才懂得五行的性质。

样甲子为气盛,阴甲子为气衰。

虚---衰,不足之岁为衰。

实---盛,有余之岁为盛。

工---医生。不知一年甲子,一年阴阳五行,一年候、气、时、岁,就不可以为医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4 五藏生成篇第十【1】五味之伤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骶皴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黄帝内经》

注释:脉---指心。泣---与“涩”同。用咸不当则血能涩,如水寒太过,血脉得寒则凝,此是阳盛阴衰使血变色或发青紫、或发黑,为水克火也。

苦用之不当,化燥伤津,故皮毛枯槁,肺与皮毛合,肺主濡润,此为火克金。

筋、爪---代表肝。急---拘急,痉挛。筋爪病变是肝不能养所致,是指金克木。

骶---读“抵”,手足茧。皴---裂口。唇---代表土。揭---开也。此为脾不能濡养的结果。木克土也。

甘---土之味。骨、发---以上都是反常的·相克。代表肾。土克水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5 五藏生成篇第十【2】痹、泣、厥

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黄帝内经》

注释:凝---障碍。泣---阻塞。血中阳气少。寒风入血,使血流不畅,轻则为麻木不仁或痹,稍重者为经脉淤血或痛证,更重者四肢阳气大虚而厥逆。

反---循环反复。空---读孔、脉中也。痹厥---指痹、泣、厥。由于血脉中少阳之气不充分,就患上痹、泣、厥三种病变。179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5 五藏生成篇第十【2】脾土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黄帝内经》

注释:始---此指病之本,病之因。纪---纲纪。求病之因,必以五藏气色、脉的关系为纲纪来判断。

始---根本。母---五藏中的胃气。要保存脾土,先建万物之母,治疗才好办。

所谓五藏、五决之病,就是指五藏之脉而言,其有常有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6 五藏生成篇第十【3】肾膀胱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黄帝内经》

注释:过---病也,失也。上实----治病之所在。下虚----指内脏正气。头上的病,往往是内脏之虚所致,此处“虚实”不能死解,主要指导医生寻找病因。下虚上实说明邪实于上,是正虚于下,足少阴--指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巨阳---足太阳膀胱经。甚---盛也。经络受邪利害者,可内扰藏府。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7 五藏生成篇第十【4】肝胆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者入肝。《黄帝内经》

注释:徇---眩也。蒙---昏也。招尤---动摇不定。

冥---反常。下实上虚---邪实于下,正虚于上的病变。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都是风木之藏。甚者入肝---经络受邪利害,则病在藏府。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8 五藏生成篇第十【5】脾胃

腹满禛胀,支膈胠邪,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黄帝内经》

注释:禛---读“真”腹胀为禛。满---客观上能摸得出“痞满”。胀---多为病人的感觉。支---支撑、隔塞。胠---读区,指腋下、胁上的软肋部分。以上为腹、膈、胠、胁之胀满证。下厥上冒---冒则见于外。厥者指在内、在下藏器病变,此上冒实质是下厥所致。过在---病在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19 五藏生成篇第十【6】大肠、肺经

咳嗽上气,厥在心中,过在手阳明、太阴。《黄帝内经》

注释:上气---气逆、喘息而言。厥---逆也。心气上逆,肺气上逆,逆在胸中,降不下来,均可致咳嗽,上气。过在---病在肺与大肠经上。(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0 五藏生成篇第十【7】小肠、心经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太阳、少阴。《黄帝内经》

注释:鬲中---膈上。心、头均为膈上之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1 五藏生成篇第十【8】积气在胸中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黄帝内经》

注释:白脉---肺脉。喘而浮----脉来急促。上虚下实---其病变为肺气虚于上(为上虚),无阳气降于下,下得不到阳气之化则下实。惊---积气在胸中,心神不安故惊。有“积气在胸中”不完全指“积聚”证,泛指邪气而言,即病邪在胸中。

喘而虚----是“积气在胸中”,肺气不行而失其治节,令人喘而虚,病在肺痹。寒热----肺气不能宣通,不能畅行于皮毛,肺失去治节而恶寒发热。得之醉而使内----即得之“醉而入房”。相火妄使阴精大伤,肾虚盗及母气,肺为肾之母,故肺病。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2 五藏生成篇第十【9】肝痹

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帝内经》

注释:寒湿===肝病病因之一。腰痛---肝肾同源,肝病令人腰痛。足清---寒湿在下故足清。头痛---肝经与督脉汇于巅,寒湿在头故头痛如吴茱萸汤证。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3 五藏生成篇第十【10】厥气于脾

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黄帝内经》

注释:太阴脾经,有邪气在腹中。厥气---脾要升清降浊,脾虚不运,肝木乘其弱,水无所谓,所以肝肾之气上逆,为厥气。而且,脾肝肾三经皆结于阴器,故名为厥疝,脾肝肾皆有疝证,而以厥阴疝为多,男女无异。

疾使四肢----四肢代表中土阳气所在,四肢为诸阳之本,脾阳之气注入四肢,所以说疾使四肢即疾耗阳气,说明中土之阳大伤。汗出当风---脾主肌肉,脾阳不足则肌表营卫之气不够,就易于伤风。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4 五藏生成篇第十【11】肾痹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黄帝内经》

注释:黑脉之至---肾脏病了。上坚而大----反应石脉有邪,是上为脉之来、下为脉之去,所以,上坚即上之脉来坚硬,说明邪气有余。阴---外阴部。有积气在小腹与阴----病邪在小腹和阴。由于寒湿内侵,肾阳虚,不能蒸化,是真阳不足所致的肾痹。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5 五藏生成篇第十【12】心痹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黄帝内经》

注释:赤脉---心脉也。喘---脉来急促。坚---脉来有力。诊曰---判断。积气在中---心阳不宣、郁积胸中不通。害---妨碍。即不想食。痹----闭塞不通,心痹是气不达为病。外疾----指外邪之风、寒、湿、热所致的痹。心痹可能得之于外疾,也有可能有思虑伤神、心气耗散、心阳不足而使积气在胸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6 五藏生成篇第十【13】面色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黄帝内经》

注释:面青---木之色。目赤---心病。,此心病(火)不生土,木反克土之象。

目白---肺病。面赤---火热旺。此土中火盛化燥亦不生金,金气愈衰,为火克金,是无胃气之象。

目黑---肾病。面青---肝木亢,所以土不能制木,为胃土衰之象。

目白---肺病。面黑---是水反侮土之象,亦胃气衰象。

目青---肝病。面赤---火盛之象。此风火相煽的表现,故土气愈伤。以上都没有胃气,故死。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7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正月二月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黄帝内经》

注释:如何察经脉要领。正月---孟春。阳气初发,生物开始演变。二月---仲春。阳气方盛生物渐发。天气---宇宙阳气,阳气方盛即阳气逐渐上升。地气始发---地气解冻,在下的生命发生起来了。人气在肝,肝主生发之气,也在一天天上升。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三月四月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黄帝内经》

注释:三月---春季。春阳振动,生物长势美茂。四月---孟夏。阳气益为盛壮。正---振也。阳气大大盛壮,生物正什。地气定发---生发之气基本定了。人气在脾----太阴脾土为升降之气,阳不太盛,阴不太衰合乎中,与气候相适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29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3】五月六月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黄帝内经》

注释:五月---仲夏。阳盛阴生。六月---季夏。生物盛长。天气盛---天之阳气盛到极点,故气升则物升。地气高---土气厚则生物盛长,果实成熟。人气在头---头者上也。宇宙阳气极盛,所以,人的三阳之经气亦皆盛于上,与其气候相适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0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4】七月八月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黄帝内经》

注释:七月---孟秋。生物成熟渐收。八月---仲秋。阴气渐盛生物衰老。阴气始杀----“杀”读晒,衰也,肃降也。阳气开始下降而为阴。人气在肺----肺为乾金,是人身天阳之气,也一天天下降。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1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5】九月十月

注释:九月---季秋。生物尽收。十月---孟冬。阴气渐盛于外,阳气潜藏于内。冰---闭合。闭---闭塞不通。人气在心---阳气主疏泄,这时不能外泄,随天气阳之闭合而闭合,阳气在中,故人气在心,与气候相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2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6】十一月十二月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黄帝内经》

注释:十一月---仲冬。十二月---季冬。复---厚也。合---闭而密也。地气合---形容天寒地冻。人气在肾---肾主水,主藏。阴寒盛而藏,与气候相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3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7】春刺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黄帝内经》

注释:散俞---散在俞穴,指诸经之散穴。分理---肌肉之纹理,说明刺得很浅。正月二月,阳气逐渐上升,又,春阳之气主疏散,春气在经脉,病邪皆浅,宜发表,刺经易出血,出点血无妨,阳能排泄即可。传气---布气也。病重者,针刺后必留针,待经气流行布于周身循环,使邪驱除。间---相对于“甚”而言,指病稍轻者。环---周也。病稍轻者针后不留针,环行一周即可。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4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8】夏刺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黄帝内经》

注释:络俞---指各经浮络之穴。夏之气在孙络。夏阳卫于外,阳气更盛,夏宜宣泄,可见血而止。从营分发泄于外。将邪气全部向外排泄尽,才能去针闭腧穴,使其经气循环一周于身,约一刻钟。下---退下。邪气从此而排除。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5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9】秋刺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黄帝内经》

注释:循---指手经。秋气通于肺,肺通皮毛,故可以刺皮肤,按察经脉上下,内外出入之理路。上下---上指手经,下指足经。经脉从手走足或从足走头,都要循理。同法---刺皆同法。神变---神气变化。从神色看其是从好的改变,还是从坏的改变,而决定诊治办法。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6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0】冬刺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黄帝内经》

注释:俞---俞穴。窍---指深在俞穴。冬天病邪深在,应刺内在深的窍穴,如冬气在骨髓中,故应深取俞窍于分理间。病深者,开始就深刺,称之直下。间者---去声,指病不太重者。散下---缓下也。依据得气程度而缓缓下,度其针深度。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7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1】春刺2

刺夏分,脉乱气春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黄帝内经》

注释:病在春应刺散俞,而用“夏刺络俞”之法,就伤了络脉。夏为心之主,心主脉,所以伤心气而脉乱,阳气亦伤故气微,此时不该刺心。骨髓---指肾。病变严重,甚至入肾。病不断变坏,心、肾之阳伤,以致火不生土,而脾土大伤故不嗜食,不食就会少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2】春刺3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失惊,又且哭。《黄帝内经》

注释:肝病误刺肺。肝气上逆,病在肝反而伤肺,肺金气衰,不能行荣卫故筋孪,肝气上逆于肺。环---旋也,一会儿。气逆一会儿变为咳嗽。病演变下去,肝主惊是肝正气伤,肝魂不藏故时惊,肺主悲,是肺气伤而不能肃降令肺郁故哭。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39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3】春刺4

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黄帝内经》

注释:肝病误刺冬【即肾】,肾主藏,误刺肾,邪气内侵闭藏之气使肾阳衰,真阳不能化阴,而令人胀。病演变下去,开始伤藏之气,再进一步演变伤神,而言语错乱,说明病的十分严重了。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0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4】夏刺1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黄帝内经》

注释:解---与“懈”同。堕----与“惰”同。解堕即筋膜不受力,病在心(夏),而误刺肝(春)伤肝所致。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3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7】秋刺1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黄帝内经》

注释:肺病不愈,又伤肝,忘---健忘。肝藏血。伤肝,木不能养火,心失其母则神有不足,故令人惕然、健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4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8】秋刺2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黄帝内经》

注释:肺病而误刺心,夏为心火主,刺夏伤心,心气少而脾气孤脾虚则倦嗜卧。心虚神不守舍而多梦。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5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9】秋刺3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黄帝内经》

注释:误刺冬(肾)不仅肺不愈而肾又病,肾阳伤精耗,故令人洒洒寒栗,乃真武,四逆证。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6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0】冬刺1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黄帝内经》

注释:误刺肝,不仅肾不愈,而又肝病。肝藏魂,肝气受伤,神魂散乱不安,故令人欲眠而不能眠,或眠而如见怪异等物。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7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1】冬刺2

冬刺夏分,病不已,气上,发为诸痹。《黄帝内经》

注释:本为肾病误刺心,不仅肾病不愈,反而心病。气---邪气。上---进也。心应夏,主血脉,脉伤则邪气乘虚侵袭,使营不能行于脉内而为痹。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2】冬刺3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黄帝内经》

注释:肾病误刺肺,不仅肾病不愈,反而肺病,肺病不生津,肺伤必亏肾水,故令人发渴。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49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3】五藏刺1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黄帝内经》

注释:五藏位于胸腹,不能随便刺之而伤藏之阴精阳气,故,刺胸腹不可不查。

中---去声,伤也。环---周,一日也。伤心气很快就死。

伤脾之正气五日死,因地属坤土,土数五。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加六为七,数尽而死。

天数五,地数五,肺属乾金而主天,脾属坤土而主地,故都死于五日。

以上可以看出伤阳藏死得快,伤阴藏死的较慢,藏为本,故,不能伤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50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4】五藏刺2

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黄帝内经》

注释:鬲---隔也。伤胸膈之气则藏气阴阳相乱是为伤中,也等于伤藏。

一岁---一年。

逆从---指生理作用。如肝生在左【肝气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这是从,若伤其从就为逆,即知而避之者为从,不知者为逆。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251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5】五藏刺3

所谓从之,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黄帝内经》

注释:就是鬲连在胸胁四周,脾居于上,肾著于脊,要求不违反,鬲之上、鬲之下是何藏器,一有何藏器,知而避之为从。反之,伤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