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州 开元观

 书楼寻踪馆 2012-09-09


 
 
荆州 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唐开元年间皇帝下诏,在各州置开元寺观,或有肃清武周时期的宗教建制,以服务于维护政权的可能。荆州开元观就始置于此时,以年号为名。至现今全国开元寺尚存有多座,而开元观则极少。荆州开元观位于老城西门内侧,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1949年后尚存有完整的庭院,但现在仅存轴线建筑,依次为山门、雷祖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祖师殿前两侧有耳房,为近代修复。主要殿宇的屋顶青绿琉璃瓦也都是现代修缮时改成的。开元观一直为荆州博物馆的驻地,在荆州三观中保存最为完整,这似乎得利于博物馆的“保护”,当然这也得见过去的博物馆一定是个冷衙门。从博物馆大门进去可参观,主要建筑和高台都不开放,只能看到外观。

开元观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侧有撇山影壁。屋顶为重檐,上为庑殿顶,下为悬山。正面似三屋顶牌楼,为贴面式门楼,后面为廊式。正面上檐平板枋上有九踩如意斗栱六攒,是明清木牌楼中常用的装饰性很强构件,两侧屋顶下各三攒七踩斗栱。山门内单步梁和双步梁为月梁形式,具有早期建筑特点。雷祖殿重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面阔进深均三间,无斗栱硬山建筑,明间设格扇门,两次间设窗。三清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台基高约半米,明间前设台阶,两旁有石狮两尊。明间和两次间设格扇门,尽间设窗。直柱有侧脚,下施覆盆式柱础,柱头施额枋和平板枋,均出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平板枋扁平,显早期形制。斗栱均为倒品字形的五踩斗栱,平身科明间四攒,次间两攒,尽间一攒,斗栱的结构作用尚比较明显。方椽方飞,屋顶覆盖青绿琉璃瓦,为现代改建,歇山顶收山颇类似宋元建筑。殿门紧锁,无法知道内部结构。三清殿建筑整体形制为明代风格,但局部构造有早期特点,或为重建时的模仿,或属建筑形制变革相对滞后之故。天门和祖师殿位于最后的高台上,有台阶通上。沿高台边和台阶两侧有石雕栏杆,栏板内外均有瑞兽、花纹、人物浮雕。勾阑望柱为抹角方柱,柱头为仰覆花瓣托一桃形头。其形制与不远处的太晖观石栏也有较大差别。天门为砖结构,单门道三屋顶。白灰抹墙面,檐下有水波纹、花纹装饰,屋顶红绿黄色彩,对比强烈,很有特点。最后一重的祖师殿只能在台下看到外观,面阔进深各三间,重檐歇山顶。外檐柱头的额枋和平板枋与三清殿大致相似,斗栱三踩。上檐斗栱五踩,双假昂。上下檐多为圆椽方飞,间或有方椽。资料显示该建筑为明万历年间(1598年)遗物,且后世改换较少。

除建筑外,开元观西侧还存有为数不少的石刻,有石鼓、石碑、饮马槽等等。几方石鼓侧面的雕刻玲珑得很。三清殿前有一尊高大的关羽像,为近人所做,不太清楚关公与开元观有任何联系,仅仅是其内存放的饮马槽被传说成关羽所用。荆州开元观的开放目前并没有任何技术性难点,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处于博物馆内。一方面游人可能更关注博物馆本身;另一方面开放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免费的博物馆似乎不再原因花销这样一笔钱。不断使用、不断修葺的动态保护目前仍然是木构古建筑的较好的保护方式之一,很期望博物馆以其临时展厅的方式对外开放,展示一些历史专题性内容也好,但绝没有必要让这处古建筑再次“香火旺盛”。


国保碑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山门正面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山门背面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雷祖殿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三清殿前关羽像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三清殿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三清殿山面斗栱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天门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石栏栏板雕刻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祖师殿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祖师殿下檐斗栱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祖师殿上檐斗栱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西侧石刻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饮马槽
【英华荆楚?荆州】开元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