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夫唯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 什么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说通俗一点,就是“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关键看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这个位置相称,自己的价值观、个性能否与这个团队相容。如果站错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会有危险。站位是否恰当,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个人价值观与团队价值观的相容性,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元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注意: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人能够如鱼得水的话,这个团队的远景不容乐观。姜子牙逃离商朝,陶渊明隐居田园,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证,值得我们借鉴。假设我们服务的公司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敛财,无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应该考虑一下这是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了。还应注意: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绝不是固步自封。人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胜任更重要的工作。一个人满足于已知的知识,让大好年华在平庸中度过,那并不是真正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 什么是“心善渊”?也就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所扰。在红尘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惊扰呢?这需要将一颗心修炼得像磐石一样稳固。 什么是“与善仁”?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和嘉许。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存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 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对强者、弱者都能待 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什么是“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人世间的道理,就像那条物理学上的定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么,也会得到什么。一个人不受信任,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反之,一个人受人信任,是因为他说话算数。
水有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向 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补: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