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激情的绽放,人生哲思的沉淀

 采撷天下 2012-09-19

生命激情的绽放,人生哲思的沉淀

——浅谈生成性教学语境下的阅读教学内容的把握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    杨成思

新一轮高中新课程的培训又启程了,带着一学期教学的疲倦和困惑,也带着希望和祈盼,我们又重新坐在炎热的办公室,坐在静静的电子屏前,但我却感觉像坐在远航在大海的巨轮上,坐看朝晖夕阴,俯仰鹰飞鱼跃。因为,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有那么多真诚的心灵在进行着同样的思考,在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行,我们都不再寂寞。

当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近十个春秋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它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怎样的信仰和信念?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教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完善,去开拓?

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永远是一个“真”的问题。正如有的专家讲的,“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只有我们把握好了教学内容,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获得自由。

在新课程生成性教学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学内容,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呢?

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从这里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应该主要来自于教材中的文本。

生成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是在自由、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中学生、教师、文本多主体之间的真诚的交往、心灵的对话。正如马丁·布伯讲的,阅读应该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是一次精神的相遇”,而在这种相遇中,我们的生命整体性地参与其中。正如,巴赫金所认为的“狂欢式”的对话,在阅读对话中,在这意义和体验的“盛宴”中完成自身价值的建构。

在生成性思维中,主客二分的边界被撤除,新课程所倡导的是“我”-“你”式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文本,不应再看成教学的客体,而应是一种“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三维主体之间交往对话的动态生成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走向自己的本真之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文本,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研究专家所关注和研究,北师大的王富仁教授,首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的论题,后来王尚文、曹明海等对教学中的“三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王尚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说道,“文本对读者来说,不是客体,也是主体,阅读是两个主体的相遇相知,即对话。”“阅读具有双主体的主体间性,阅读教学则具有多主体性。”(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这也就是说文本在阅读对话中不再仅仅是一个客体,而应被当作一个主体。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握住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文本,就要明白文本所具有的主体性,并要在教学的动态生成中展开教学主体间的真正对话。

文本是一个怎样的主体结构呢?文学诠释学认为文本一旦被创作者创作出来,就以其自身的方式获得存在。它不应只是作者意图和作家体验的表现,而是一个“自律性”的半成品。以自身的结构和语言的开放性等待着读者对它的阐释,从而获得文本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作品文本既包含确定性,也包含不确定性,确定性为我们的理解提供某种理解的指令,而不确定性则为我们的理解的创造性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文本应该是一个“确定性”和“不确定”的统一体。文本的“确定性”是由作者意图来决定的,文本的“不确定性”就是文本的开放性空间,文本自身言语结构形式是“开放性的边界”,从而规范、限制着学生创造性的解读。

  文本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文本的主体性,还体现在文本自身的规定性及开放性上。

  文本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就表现出这样特性:既依赖作者和读者,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既有广阔的开放性,又有自身的规定和自律性。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阅读关系中,文本不是消极地被理解,而是在双方平等的对话中,在双方主体性的视界融合,互融互摄中,建构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体系。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了文本主体性的基础上,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和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建立在尊重文本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我们完全依从教参中文本作者的意图来进行教学,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文本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和规定性,而不完全听命于作者的意图,我们如此做实际上是没有充分尊重和发挥文本的主体性,未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自主建构的空间,就这样我们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情,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也变成了兴味索然的无有生命激情的存在。

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放的太开了,任凭学生肆意歪曲文本的意义,进行一种所谓的“个性解读”,而忘却了文本主体有个开放性空间的边界,超出了文本的规定性的开放空间无限制泛滥性解读,就会取消文本的主体性,也因而会损害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愚公移山》一文,我们可能会在教学中展开辩论:“愚公是否应该移山?”甚至有的教师竟然引导学生通过《愚公移山》的文本让学生了解家长制的传统取向,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我们却忘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倾向,我们应该通过这篇文章,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将《愚公移山》中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文化意蕴弃置不顾,就是没有注意文本主体性的开放的边界,从而在偏离文本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的备课中,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了解文本,全面深刻地认识教学文本的主体性。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研究文本的教学价值,从提升学生的阅读潜能的生命性高度,审视文本的开放性。认真进行生成性的弹性预设,以期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中,把握学生与文本主体间对话的契机,让学生不断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中,在自主创造的建构中,绽放生命的激情,沉淀人生的哲思,诗意地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