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前急救

 观察员(业余) 2012-09-20

院前急救

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遇到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就会有医院的急救人员乘着救护车前来展开现场急救,然后将病人或伤员送往医院。但是,你是否知道“院前急救”的概念呢?院前急救的英文是First aid,中文意思就是第一救援者,也有人翻译为第一发现者。


院前急救 - 定义

当今的急救医学把急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急诊处置”阶段和“ICU观察”阶段。当然,有些轻微的病人或伤员在急诊室处置之后即可离院了。

所谓“院前急救”阶段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在此期间,第一发现/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守侯在病员身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将会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病员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比如在现场利用便携式心脏起博器、救护车车载供氧系统、气管切开术等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对于外伤施行消毒、包扎;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对可能发生骨折的部位实施临时固定等等。

院前急救 - 重要性

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发现/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处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非专业急救人员不要搬动病员的身体。如果病员因外界因素导致呼吸困难或者伤口出血,我们可以帮助排除阻碍病员呼吸的障碍,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病员止血。然后,守侯在病员身边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非专业人员轻易搬动病员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院前急救应采取的处置步骤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躯干及肢体固定,然后才是搬运至救护车上。尤其是对于脊柱损伤以及骨折的伤员,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搬运,极易导致伤员的二次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伤员高位截瘫或者体内大出血。

视频: 院前急救6

您还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请点击这里安装

视频信息

水电火灾 地震及交通伤害 全部视频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