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4月20日

 淄水渔夫 2012-09-23

一、风的治法

(一)外风治法

辛平疏解法:用于伤风轻症,外感寒邪,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用葱豉汤。

宣肺疏风法:用于外感风邪初起,症见头痛,发热微恶风,咳嗽等,用宣肺疏风法方。

搜风祛邪法:用于真中风初起有六经形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热微恶风寒等,方用小续命汤。

疏风攻里法:用于真中风兼有里证,症见目赤睛痛,咳嗽上气腹满等,方用防风通圣散。

辛温散邪法:用于重伤风寒之证,证见头痛,发热,微渴,咳嗽等,方用银翘散。

疏风化热法:用于风证,症见目赤,口干耳聋等,方用黄连上清丸。

疏化风湿法:用于伤风挟湿证,症见发热恶寒、呕吐、胸脘闷满,身体重怠,方用藿香正气散。

益胃痹和络法:用于风湿痹痛,症见身重,关节疼痛,方用痛风丸。

祛风消肿法:用于风水证,症见脉浮烦燥,面目浮肿等,方用越婢汤。

(二)内风治法

逐风除痰法:用于真中风初起,症见卒然昏愦,痰涎上壅,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等,方用三生饮。

养血熄风法:用于血虚津伤,水虚木强,症见手足心热,患于手足指,神昏体怠,脉虚大,目闭痉厥等,方用加减复脉汤。

滋阴潜阳法:用于血虚肝阴不足,肝风内动,症见神倦瘛纵,脉气虚弱,舌苔少等,方用大定风珠。

温养肝肾法:用于火不归元,虚风上扰,症见厥遂,语声不出,足萎不用等,方用地黄饮子。

镇肝熄风法:用于肝肾亏损,水不涵木,肝风上潜,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聋,心中烦热等,方用镇肝熄风汤。

导痰定志法:用于风痰证,症见神昏,痰涎壅塞等,方用导痰定志法方。

二、暑的治法

芳香开窍法:用于中暑证,症见头目眩晕,不省人事,方用行军散。

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症见皮肤蒸热,恶寒,头重头痛等,方用香薷饮。

却暑凋元法:用于暑热伤气,症见胸满气促,口渴恶寒等,方用清暑益气汤。

清凉涤暑法:用于暑温证,症见头痛发热,恶寒烦燥,吐泻等方用雷氏清凉涤暑法方。

生津益气法:用于暑热伤气,伤津,症见身热口燥,溲赤,脉伏等方用生脉散。

清暑除秽法:用于暑挟秽浊,症见身热恶寒,身重,吐泻下利等方用叶氏加减方。

清暑和中法:用于暑湿伤脾,症见胸闷不饥不利等,方用六合定中汤。

清化中上法:用于暑邪内伏,湿浊弥漫上中两焦,症见身热,咳嗽,呕吐,胸闷,不思饮食等,方用甘露消毒丹。

清凉暑热法:用于暑热盛,症见身热口渴,溲赤,小便不利等,用玉露散。

三、湿的治法

清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积于表,症见无汗,身重体痛等,方用羌活胜湿汤。

温化湿痰法:用于湿痰多,症见咳痰色白稀等,用二陈汤。

芳香化浊法:用于湿伏中焦,症见胸闷泛恶,苔腻纳呆等,方用藿朴夏苓汤,或加减正气散。

通阳利水法:用于水湿内停,下焦不利,症见发热恶寒而渴,小便不利等,方用五苓散。

苦湿燥湿法:用于内湿重,症见大便濡泻,四肢困倦等,方用平胃散。

辛开淡渗法:用于湿温症,偏于湿重者,症见头痛身重,胸闷不饥,方用三仁汤。

清热除湿法:用于湿温症,偏于热重者,症见身热口渴,身重体怠,方用苍术白虎汤。

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下注,症见小便不通,淋浊等,方用八正散。

辛开清解法:用于中焦热重于湿,症见身热口燥,不利,肛门热痛等,方用连朴饮。

清化湿热法:用于湿热在气分,症见身热体酸,无汗神烦等,方用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

利湿泻热法:用于湿遏热伏,症见身体发热,便秘烦渴,方用茵陈五苓散。

清热燥湿法:用于湿热并重,症见身热口渴,身重胸闷等,方用清热渗湿汤。

清热荡积法:用于湿热挟食,症见腹痛不利等,方用香连丸合凉膈散。

四、燥的治法

苦温散寒、辛甘润燥法:用于凉燥犯肺,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咽干等,方用香苏豆豉汤加减。

辛凉解表,佐吸润肺法:用于温燥,燥伤上焦气分,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等,方用清燥救肺汤。

辛凉解表,化气开泄法:用于秋燥挟暑,而从湿化,症见干咳无痰,胸闷不舒,舌红苔白等,方用桑杏汤。

辛凉清润、滋润坚肠法:用于肺燥肠热,秋燥挟暑,已从火化症见下利,热灼肛门等,方用阿胶黄芩汤。

甘寒救液,凉润胃燥法:用于胃燥肝热,症见目赤口苦,食谷即饥等,方用清燥养营汤。

清燥润肺法:用于燥在肺,症见干嗽无痰口渴等,方用沙参麦冬汤。

滋燥养营法:用于血虚生燥,病在血脉,症见皮肤皱揭筋急爪枯等,方用滋燥养营汤。

润肠通幽法:用于燥在大肠,症见口中和,不大便等,方用五仁汤。

滋液润燥法:用于温热病后,津液枯渴,症见口燥作渴,便秘不通等,方用增液汤。

甘寒生津法:用于邪在中焦,津液耗伤,症见肤燥,溲赤不思饮食,方用益胃汤。

咸寒增液法:用于热邪深入,真阴耗伤,症见心中澹澹,脉细促等,方用三甲复肺汤。

清胃润燥生津法:用于燥在胃,症见口干烦燥等,方用消渴方。

五、寒的治法

辛温发表法:用于伤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紧等,方用麻黄汤。

逐寒通阳法:用于寒邪盛,阳气不通,症见下利脉微等,方用白通汤。

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盛直中三阴,症见四肢厥逆等,方用四逆汤。

抑阴敛阳法:于真寒假热,症见恶寒肢逆,面红如状等,方用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

温中扶脾法:用于虚寒证,症见下利肢冷等,方用理中汤。

温暖肾命法:用于虚寒重证,症见手足肿,腰重等,方用附子汤。

逐寒祛湿法:用于寒湿伤阳,症见恶寒身重者,方用桂枝姜附汤。

宣通胸阳法:用于胸痛、阳为寒遏,方用括蒌薤白白酒汤。

回阳救逆法:于亡阳虚脱法,用通脉四逆汤。

温化痰饮法:于寒痰证,症见痰黑而稀等,方用胡椒理中丸。

温肾化气法:于肾寒证,方用桂附地黄丸。

六、火的治法

苦寒泄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方用黄连解毒汤。

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方用知柏地黄丸。

甘寒清热法:用于阳分不足三虚热证,方用青蒿鳖甲汤。

凉膈散热法:用于风火上炎,中焦燥实,方用凉膈散。

积热泻下法:用于热盛证,方用大承气汤

甘温除热法:用于脾胃虚,心火太盛,方用补中益气丸

引火归无法:用于治阳上越,方用都气丸加肉桂。

清心降火法:用于心火亢盛,方用导赤散。

清肺降火法:用于火郁于肺,方用泄白散。

清脾降火法:用于火伏于脾,方用泻黄丸。

芳香宣窍法:用于热入心包及湿浊蒙蔽清窍,方用牛黄丸,至宝丹。

七、痰饮的治法

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痰饮有表证,方用杏苏散。

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色白痰稀,方用二陈汤。

清化热痰法:于肺有伏热,咳嗽痰粘而黄,脉滑数,方有清气化痰汤。

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证,咳嗽、胸胁支满,目眩,用苓桂术甘汤。

开窍涤痰法:于中风昏仆,痰涎壅塞,用稀涎散。

消磨痰核法:七情郁洁,方用四七汤,消核丸。

降气化痰法:用于痰气博结,气为痰滞,痰因气结,用苏子降气汤。

降气涤痰法:于肺气不降,咳嗽气喘,方用宣白承气汤。

蠲饮行水法:于水停胁下之悬饮证,咳嗽引痛胸胁,用十枣汤。

发汗逐饮法:于溢饮证,方用大小青龙汤。

泻肺逐饮法:于支饮证,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八、脏腑治法

(一)肝证治法

疏肝理气法:用于肝气自郁本经,症见胸腹痞满,两胁刺痛,方用木香顺气丸。

柔肝养血法:血液不足,肝失荣养,症见喉嗌干燥,舌无津液,脉反细弱,方用一贯煎,四物汤加减。

温通肝经法:用于疝气,症见小腹冷痛,坠痛,方用导气汤。

平肝潜阳熄风法:用于肝阳上扰,肝风内动,方用镇肝熄风汤。

疏肝散郁法:用于肝郁不达,气机不舒,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疏肝汤。

补肝养血法:用于肝虚血燥,症见胁下筋急,过劳则甚,忍饥则发,方用滑氏补肝散。

平肝镇逆法:用于肝气上逆,症见呃逆,声高而促,方用旋覆代者汤加减。

清肝泻火法:用于肝经实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

舒肝和络法:用于肝气郁滞,脉筋不和,症见胁痛身胀,方用旋覆花汤,平肝疏络丸。

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症见胁痛脘满,方用逍遥散加减。

培土泻木法:用于肝气乘脾,方用痛泻要方。

泄肝和胃法:用于肝气乘胃,胃失和降,方用二陈汤合左金丸。

育阴柔肝、扶正和胃法:用于肝胃阴虚,肝风扰胃,症见呕吐,舌光红脉细弦数,方用叶氏加减方。

苦辛酸以泻肝法:用于肝气上冲于心,症见心腹胁诸痛,方用金铃子散合左金丸加减。

抑肝泻肺法:用于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症见胁痛而喘嗽,方用抑肝泻肺方。

调肝宁血法:用于肝木偏旺,木火刑金,方用加味逍遥散。

养肝清火宁神法:用于肝胆不宁,方用酸枣红仁汤加减。

清宁肝胆法:用于肝胆虚风,症见惊悸不寐,方用珍珠母丸。

滋阴降火法:用于肝肾阳虚,气滞不运,症见胁肋攻痛胸腹胀满,舌无津,方用一贯煎。

(二)心证治法

养心宁神法:用于心血衰少,症见怔忡失眠,方用天王补心丹。

补心气安神法:用于病后心气衰弱,方用养心汤。

安神固气法:用于心不足,症见怔忡,健忘盗汗方用辰砂妙香散。

清火安神法:心火亢盛,症见少时即醒,睡眠不安方用朱砂安神丸。

益气安神法:用于心脾气虚,症见心悸,饮食不振方用加味六君子汤。

补养心脾法:用于心脾损伤,症见气短不寐,形色憔悴,方用归脾汤。

交通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方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活血行瘀活络法:用于瘀血损络,症见痛楚不安,指甲青紫,方用血府逐瘀汤。

(三)脾证治法

补益气法:用于脾虚气弱,中气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

补中健脾法:用于泻经久不愈,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证见食入即泄,经久不愈,脉缓小无力,舌苔白腻方用参苓白术散。

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症见自利不渴,厥冷腹痛,方用附子理中汤。

补气和中法:用于脾衰肺损,阳气虚弱,方用四君子汤。

升阳补气法:用于胃气不足,脾气下陷,方用升阳益胃汤。

温养脾阳法:用于脾胃虚弱,症见气满中虚之虚胀,按之得缓,方用参术健脾汤。

培土生金法:用于脾虚证,方用加味异功散。

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方用四神丸,八味丸,理中汤。

扶土泻木法:用于肝旺,脾弱,方用痛泻要方。

清热利湿法:用于脾有湿热,症见身重发黄,方用菌陈蒿汤。

(四)肺证治法

清火利咽法:用于风邪化热,上灼肺金,方用清咽宁肺汤。

泻肺火热法:用于火邪在肺,症见咳嗽、口干、气逆而喘,方用泻白散。

温肺散寒法:于寒哮,方用冷哮丸。

散寒清热法:用于寒邪包热,壅阻于肺,症见喘而汗出,方用麻杏石甘汤。

清肺散陈法:用于寒邪入肺,寒伏化热,症见咳嗽气逆,口干、痰中带血,方用麦门冬汤合人参泻肺汤。

保肺清金法:用于咳嗽伤肺,症见咽痛咳嗽,痰中带血,方用百合固金汤或咳血方。

清肺疏风法:用于风热束表,方用桑菊饮。

甘寒清肺法:用于肺阴不足,肺热叶焦而成委,症见咳嗽吐涎,方用甘寒清上法。

泻肺行痰法:用于痰饮内阻。肺气不降,症见喘不得卧,喉中痰响,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温补肺胃法:用于肺胃虚寒,证见胸胁逆满,牵引背痛,用温肺汤。

清化肺胃法:用于浊痰阻于肺胃,症见欠嗽不愈,痰多粘稠,方用小萝皂丸。

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方用生脉散加减。

养肺阴补气血清金降火法:用于肺痿证,方用紫菀汤加减。

(五)肾证治法

滋阴益肾法:于肾阴不足,腰痛脉数无力,用六味丸。

固摄精关法:于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用金锁固精丸。

补肾益气固精法:用于肾气虚,遗精,白浊,方用茯菟丸。

固报肾气、温暖下亢法:用于下元虚寒,肾不摄水,方用八味丸。

温补元阳法:用于老年滑脱不禁,腰以下有冷感,方用鹿茸大补汤。

温阳化水法:用于肾阳方耗,水邪泛滥,水肿心悸,咳嗽短气,方用济生肾气丸或真武汤。

凉心摄肾法:用于肾阴内损,心阳暗炽,方用黄连清心饮。

(六)胆证治法

泻胆实热法:用于胆热实证,方用龙胆泻肝汤。

清胆安神法:用于胆热证,证见心烦,神志不安,方用茯神散。

温胆安神法:用于胆精虚冷,不能独卧,心下澹澹,如人将捕,头昏,遗精,方用远志汤。

养心温胆法:用于心虚胆怯,触事易惊,寐多恶梦,病后胆寒,方用温胆汤。

(七)胃证治法

清胃泻火法:用于胃有积热,症见牙痛,颊腮肿痛,方用清胃散。

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证,方用高良姜汤。

消积和中法:用于食滞胃痛,方用保和丸。

扶正止呕法:用于久病胃虚,脾阳虚弱,方用六君子汤。

温胃理中法:用于肝逆,胃寒呕吐,四肢清冷,温寒即呕,方用吴茱茨汤。

温中降逆法:用于寒证呃逆,胃脘胀满,铁升降,脉迟细,方用丁香柿蒂汤。

清胃火降逆法:用于胃火上冲,症见内热口渴,形不虚,脉实,方用补心汤。

甘凉生津法:用于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耗伤,烦热口干,脉象细数,方用益胃汤加减。

破血逐瘀法:胃有瘀血,痛如刀刺,定处不移或大便色黑,脉涩用桃仁承气汤。

辛香化湿法:用于气阻湿滞,症见霍乱吐泻,食积,食欲不振,下利,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八)大肠证治法

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泻不止,大肠虚弱,脾虚不固,脱肛不收,虚寒腹痛,方用真人养脏汤。

润肠通便法:虚极,新产血去过多,大肠枯燥,方用五仁丸。

清泻热清法:用于面赤身热,口燥唇焦,苔黄便秘,方用凉膈散。

清化温热法:用于脏毒下血,血色紫暗混浊。肛门肿痛流血,脉濡滑或弦缓,苔薄白或微黄,方用赤小豆当归散,脏连丸。

益气养营润肠法:用于老年精血不足,病后元气未复,所致便秘,方用益气润肠丸。

顺气通便法:因气滞而大便不通,心腹痞满,胁肋腹胀,用六磨汤。

祛逐瘀血法:用于肠痈,腹痛,脓未成,脉迟紧,用大黄丹皮汤。

(九)小肠证治法

凉血泻小肠热法:用于小肠火盛,尿血,虚烦不寐,方用导赤散。

温通小肠法:用于小肠虚冷,小腹如刀割,绕脐痛,出冷汗,方用吴萸散。

温肠散寒法:用于小腹受寒,腹痛下重,便痢脓血,用厚朴散。

清利小肠实热法:用于小肠实热,心烦胸闷,小便赤涩,小腹中急痛,方用木通散。

(十)膀胱证治法

活血祛瘀法:用于太阳病,热结膀胱,小腹硬满如狂,方用桃仁承气汤。

逐血祛瘀法:用于太阳病,膀胱蓄血证,症见小腹硬满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洁,方用抵挡汤。

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下注膀胱,用八正散。

温氏利湿法:用于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微热消渴,方用五苓散。

逐散膀胱之寒法:用于寒结膀胱,症见少腹肿硬,下部痒痛,阴汗不止,方用逐寒散。

润肺燥以滋水源法:用于燥在上焦,膀胱气化不及,症见口干舌燥,干咳,小便短涩不利,方用生脉散加减。

清肺热以滋化源法:用于热在上焦,膀胱气化不及,症见口渴,小便不通,或小便点滴色黄,方用黄芩清肺饮。

益气固脬法:用于膀胱虚寒,症见小便频烦或遗尿,方用桑螵蛸散?? 。

细分寸关尺,谓之左主心肝肾,右主肺脾命门,

 

什么是表里辨证呢?

  所谓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脏腑、气血阴阳、骨髓在内属里。从病势趋向论,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渐加重,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表里辨证可以判断病位浅深及病理变化趋势。表证病轻而浅,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掌握疾病的轻重进退,为解表与治里治疗等提供依据。

  一、辨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临床表现] 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机制分析] 由于外邪侵犯于皮毛腠理,阻遏了卫气的宣发,肌表的外侧层失于卫气的温煦,同时机表内侧层又有卫阳之气的郁遏而相对偏盛,故而病人有自觉怕冷的同时又有体温升高的发 热症状。全身肌肉皮肤失于卫阳之气的温煦而不畅,故症见头或者周身酸痛。肺气不宣,所以鼻塞,流清涕,肺主于咽喉,故可有咽喉发痒或疼痛。外邪束于皮毛,肺气不宣,故见咳嗽。舌苔薄白,脉浮都是表证特有的征象,所以有“有一分薄白苔,便有一分表证” 的说法。

  [辨证要点] 对表证的辨证要遵循如下思路:

  ①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②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征。

  ③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

  ④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肺气失宣的兼症。 临床常见的表证有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署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其内容详见“六淫辨证”。

  二、辨里证

  里证是指病位深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它与表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里证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所致;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逆乱而致病;四是病理产物性病因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表现] 因病在里,或病起于里,故其基本特点是无新起之寒热并见,以脏腑气血阴阳等失调的症状为其主要表现,如:高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胃寒肢冷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涎,腹痛,便秘,或泄泻,呕吐,尿少色黄或清长,苔厚,脉沉等。

  [机制分析] 里证与表证相对而言,其概念非常笼统,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病位虽然同属于里,但仍有浅深之别,一般病变在腑、在上、在气者,较轻浅,在脏、在下、在血者,则较深重。 不同的里证,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故一般很难说哪几个症状 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但其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辨证要点] 对里证的辨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病位已不在表及半表半里,病邪已深入于里。

  ②本证以脏腑气血阴阳等失调的症状为其辨证依据。

  ③表证里证的鉴别:主要诊察其寒热、舌象和脉象变化。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或无寒热的属里证。表证的舌象少变化,里证的舌象多有变化。表证脉浮,里证脉不浮。里证按八纲分类有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分类方法,才能进一步明确。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病情较重,故治法较多,一般不如表证之较为简单而易于取效。

  三、辨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非完全入里,介于表里之间的证候。本证多因外邪由表传内,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达于表,邪气留居半表半里,或邪气直犯少阳,正气渐虚,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致。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机制分析] 由于外邪侵犯半表半里的少阳经,若邪入里与正气交争于阴分,致使阴气偏盛,“阴胜则寒”;若邪出于阳与正气交争于阳分,致使阳气偏盛,“阳胜则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这一种特点部位时,就会有恶寒和发热交替发作的特有症状。少阳经循两胁,其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苦满,胆气不利,而致胆胃不和,所以有“喜呕”、“不欲饮食”等症状。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症都是半表半里证的特有症状。

  [辨证要点] 半表半里证的辨证时要掌握以下两点:

  ①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本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其辨证依据。 半表半里证常见证候有:伤寒病的少阳证,温病的邪伏膜原证。

  四、辨表里证的关系

  人体的肌表与脏腑是通过经络的联系而表里相通。疾病发生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出现表里错杂和表里病位的变化。

  (一)辨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大体见于初病 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表证未解,又及于里;旧病未愈,又加新病,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或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劳倦等。表里同病往往与寒热、虚实并见,常见的有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具体内容详见寒热虚实辨证。

  (二)辨表里出入

  表里出入有表邪入里和里邪出表两种情况。

  1.辨表邪入里

  凡病表证,表邪不解,内传入里,称为表邪入里。多因机体抗邪能力下降,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治、失治等因素所致。例如原病表证,本有恶寒发热,若恶寒消失,不恶寒而反恶热,并见口渴便秘、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等症,便是表邪入里的证候。

  2.辨里邪出表

  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多是由于治疗与护理得当,机体正气渐复,抗邪有力的结果,或因某些邪气的性质所致。例如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热退、汗出、身凉;或麻疹、白 透发,都是病邪由里出表的证候。表邪入里说明病势加重,里邪出表多反映邪气渐退,病势减轻。掌握表里出入的变化,对于推断疾病的发展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见,表里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轻重深浅的一种辨证方法。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居外为表,受病统属表证;脏腑骨髓居内为里,受病统属里证。但其中就脏腑而言,脏属里,腑属表;就经络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外感病的病邪是从体表或口鼻呼吸道入侵,由表到里,由浅入深的发展。因此,病在表的病邪浅,病势轻,病在里的病邪已深入,病邪深,病势重,病程也长。表邪入里为病进,里 邪出表为病退。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病重一层;出表一层,病浅一层,病轻一层。掌握疾病的表里,就能掌握其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趋势,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表证与里 证的辨证要点主要是审察病症的寒热是否并重,舌苔变化的多少 及脉象的沉浮。

  本法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对伤寒六经辨证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尤为重要。

2009年8月4日 ( Tue, 4 Aug 2009 22:32:49 +0800 )

Description:

 

切诊理论知识

http://www./bbs/viewthread.php?tid=51783&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61

切诊理论知识1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本节仅论切脉,余未备述。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

    痉挛则呈结代等等。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切诊理论知识2

    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先从气的虚滞言之;气是心脏搏动的动力,心气是由肾系生化的元气,脾系生化的谷气,肺系吸人的清气,注人心脏,成为心脏活动的能源。脾肾功能衰退,心气也就随之衰弱,脉象与心相应也就呈现缓慢或虚数无力。若将这一连锁反应进行逆向推理,脉象无力是因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则是脾肾化气功能衰退所致。气行脉外,营卫和调,则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如果风寒束表,毛窍收缩,脉络紧张,卫气充盛于表,则脉随气浮,呈为轻按即得的浮紧脉。若卫气因寒、内归脏腑,则呈重按始得的沉紧脉,久病气虚,脉伏于里,则呈重按始得的沉弱脉。若阳气虚衰,无力助心行血,则脉呈迟缓微弱。若风寒束表或风热犯肺,气郁化热,心阳亢进,则脉应之而呈洪大有力而数。

    若因气郁引起脉的传导阻滞,则脉应之而涩。若因气郁引起脉络不舒,则脉应之而弦。

    由此可见,脉的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均与气虚、气滞有关。

    次从血的虚滞言之:血行脉中,充盈流畅,才呈正常脉象。若因血的化源不足导致血虚,乃是由实变虚,逐渐减少,脉能与其相应而逐渐变细,所以脉呈细弱。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脉管仍呈原状却脉无血充,遂致形如葱管,按之中空,呈为芤脉。如果血滞、血瘀,脉的传导受阻,微呈挛急,即呈按之犹如轻刀刮竹,大波之内又有细密微波应于指下的涩脉。

    再从津的虚滞言之:脉的形态改变也与津液有关。血中津少,脉失液充,其脉也就应之而细。由于津虚是因营阴暗耗或因热病后期伤津,常常兼有热象,是故营阴亏损之脉常呈细数且与香红少苔并见。若脉外津虚与脉内津虚并存,脉失津濡而呈脉络紧张,即呈指下如按琴弦的弦脉。上述脉象是因肝肾阴虚。若因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饮内停,血中津多而呈舌体淡胖,水停脉管夹层而使脉络紧张,也能呈为弦脉,虽然同属弦脉却有寒、热、虚、实之异。

    综合上述,一切脉象都是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的综合反映;心脏、脉络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又与五脏发生病理改变有关,所以切脉能察五脏盛衰。

切诊理论知识3

    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宜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全面认识疾病。如果片面强调切脉能知病变所在,会将学者引人歧途。脉的形态很多,令人难以掌握,兹将常见脉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难免有误,列出仅作抛砖引玉之想,敬请同仁指正。

    1.浮脉 风寒束表一卫气为御邪侵,充于肌表一脉随气浮于外一轻按即得一谓之浮脉。

    2.沉脉 病在脏腑一脉位深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谓之沉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3.迟脉 阴盛阳衰一心功减退,搏动迟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一谓之迟脉。阴盛为寒,阳衰为虚。

    4.数脉 表卫闭郁,气郁化热,或由气人血,气血两播一心动亢进—一息六至,多于常脉一谓之数脉。亦有心气虚衰一搏动无力一每次输出血量不足,心动加速以求代偿一成为虚数。

    5.细脉 气血两虚,阴虚偏甚一气虚则输出量少一加之血虚脉失血充,则脉细如线一谓之细脉。

    6.微脉 阳气衰微,气血俱虚一脉细而软一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一谓之微脉。

    7.弱脉 气血两虚一气虚无以鼓动血行,血虚无以充盈于脉一极软沉细,按之乃得,轻取难寻一谓之弱脉。

切诊理论知识4

    8.实脉 三焦实热或腑气不通一心动亢进一搏指有力一谓之实脉。

    9.洪脉 气郁化热,气分热盛一心功能亢进一按之洪大有力寸谓之洪脉。若大而虚,按之无力是壮火食气,心气已虚。

    10.弦脉 肝肾阴虚一水津亏损,脉失津濡一脉络紧张一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少阴阳虚,气化失常一水停三焦,充于脉内及其夹层一脉络为之紧张,触之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肝胆气郁一脉为气束,不能舒张一如按琴弦一亦可成为弦脉。

    11.紧脉 风寒束表一脉络收引一脉形如索,轻按即得一谓之浮紧;寒中三阴一脉络收引一其形如索,重按始得一谓之沉紧。

    12.滑脉 痰食妊娠,停阻经隧一所阻部位脉络紧张一血流受阻一聚集如珠,流于脉内一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一谓之滑脉。

    13.涩脉 气滞、血瘀、痰凝一脉络传导受阻,微挛一血流不畅一按脉犹如轻刀刮竹一谓之涩脉。

    14.濡脉 水湿阻滞一脉因受湿而弛一按之无力,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一谓之濡脉。气血阴阳亏损,生化无源一脉无血充一亦呈濡脉。

    15.芤脉 突然大量失血一脉失血充一形如葱管,按之中空一谓之芤脉。

    16.结脉 心系阴阳亏损一脉络痉挛一传导阻滞一脉律不匀,时有止歇一谓之结脉。迟止定期,谓之代脉。


2009年8月4日 ( Tue, 4 Aug 2009 22:28:42 +0800 )

Description:

 

 

五脏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肝病的常见症状有:眩晕、目花、巅顶痛、乳房痛、两胁痛、少腹痛、囊肿疼痛、关节不利、筋挛拘紧、抽搐、四肢麻木、急躁易怒等。

其病机分析如下:

眩晕:多由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的阳气浮动,上扰清空所致。

目花:即视物昏花或一时性视物黑蒙的现象。多由于肝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所养所致。

四肢麻木、关节不利、筋挛拘紧、抽搐:多为肝的阴血不足,筋脉失养,经络气血不和所致。

巅顶痛、乳房痛、两胁痛、少腹痛、囊肿疼痛:上述皆为肝经循行部位。若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或气血互结,而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则可于上述部位出现胀痛或形成肿块。其郁化火,气火上逆,则可致巅顶剧痛。

急躁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肝的阳气升动太过,则性情急躁易怒

2.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喜笑不休、谵语发狂或痴呆,表情淡漠、昏迷、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爪甲紫暗,或面色苍白无华、脉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大无力、或迟涩等。

其病机分析如下:

心悸怔忡:为自觉明显地心跳及恐慌感。多因心阴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心动不安;或因心气心阳虚损,血液运行无力,勉力搏动;或因痰瘀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失常所致。

心烦; 为患者自觉心中烦躁之感。多由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动,心神不安,躁扰不宁所致。

失眠多梦:为不能入睡,或入睡后梦幻纷纭。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内舍所致。有虚实之不同,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而不收。

健忘:为记忆力减退。多由心的气血虚亏,或脾气不足,肾精不充,心神失养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陷心包,神识昏乱所致。

痴呆:即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多由痰浊蒙蔽心包,心神内伏不得外扬所致。

昏迷:即神识不清,不省人事。由于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痰浊蒙蔽心包所致。气机逆乱至极,气火上逆所致的气厥,或因心神被暂时阻遏也可出现昏迷。

心前区憋闷疼痛:胸阳不振,气机郁滞,或为血瘀痹阻心之脉络,气血运行不利,甚则不通所致。

面色爪甲紫暗:心阳虚损,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面色苍白无华:因心的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所致。

脉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大无力、或迟涩等:多属于心主血脉功能障碍在脉象形态上的反映。心的阳气虚损,脉气来去不匀,血液运行节律失调,故脉见结、代;心阴心血不足,阴不敛阳,心阳偏亢,血行加速,则两脉虚细而数;阴寒内聚,心的阳气虚衰,阳不配阴,阴盛拒阳于外,虚阳外浮,心气扰动不安,故脉象散大数疾;心血虚亏,血脉充盈不足而空虚,则可见脉虚大无力;瘀血痹阻脉道不通,血行滞涩不畅,或心阳虚损,寒滞心脉,则血行受碍,脉见迟或涩。

 

3.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或疼痛、食少便溏、黄疸、肢倦乏力,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便血、崩漏、紫癜等。

  其病机分析如下:

腹满作胀或疼痛:多由于脾气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脘腹气滞所致。如因脾不升清,运化受碍,则湿滞或食积不化;若阳虚温运无力,则寒从中生,可使气机阻滞不通,故发胀满,甚则疼痛。

食少、便溏:多由脾虚运化无力,不能升清所致。脾不升清则运化无权,胃纳受阻而食少;脾虚则运化失调,水谷不化,致使小肠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便溏,甚则泄泻而完谷不化。

黄疸:为眼黄、皮肤黄染。多由脾运不健,湿浊中阻,熏蒸肝胆,胆热液泄,泛溢肌肤所致。

肢倦乏力:多由脾的阳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转输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四肢所致。湿性重滞,脾为湿困,则可见周身乏力而肢体困重。

脱肛、阴挺(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维系无力,不能升举,因而下垂。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气虚,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内溢,则为便血或尿血;血溢于肌肤皮下,则发紫癜;气虚下陷,冲仁不固,则发为崩漏。

4.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肺病的常见症状有:咳嗽、气短、哮喘、胸闷疼痛、咯痰、声哑失音、咳血、痰中带血、自汗等。

其病机分析如下:

咳嗽:为肺功能失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于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气短:为自觉呼吸不足,稍事操劳则感困难。多由肺气不足,呼吸功能有所衰减,少气不足以息所致。

哮:为喉中痰鸣如水鸣声。由于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系气道鸣息不畅所致。

喘:即喘促,为呼吸短促而难。主要是肺的气机壅滞,或肾不纳气,以致呼吸短浅所致。

胸闷疼痛:多由肺气郁阻,或肺虚宣发无力所致。气滞或瘀血,常阻滞肺络,而发作胸闷疼痛。

咯痰:肺气宣肃失职,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因脾虚生湿,痰浊内聚上泛所致。

声哑失音: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声道不利而致声哑失音者,称之为“金实不鸣”;由肺虚阴液不足,声道失其滋润而致声哑失音者,则称为“金实不鸣”。

咳血,痰中带血:多由于肺内蕴热,痰热化火,或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

自汗:动则汗出,谓之自汗。由肺气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所致。

5.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肾病的常见症状有:阳痿、滑精、早泄、腰冷酸痛、下肢萎软、气喘、耳聋耳鸣、遗精、骨蒸潮热、健忘、及水肿、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尿等。

其病机分析如下:

阳痿、滑精、早泄、遗精:此皆生殖机能异常的表现。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鼓动而阳痿;肾气虚,失其封藏固摄之权,精关不固,则精液不交自流而滑精或早泄。遗精,多因梦而遗,多由相火妄动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萎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肾气虚弱,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熙滋养腰膝;或寒湿、湿热阻滞少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见腰冷或酸痛,骨软无力。

气喘: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失摄纳之权,气不归元而浮于上,则见气喘。

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肾阴虚,肾精亏损,髓海不充,则脑转耳鸣。虚甚则耳聋失聪。

骨蒸潮热盗汗:是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健忘:多由肾精不足,髓海不充,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健忘。

小便不利、尿闭、水肿:多由肾阳虚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排出不畅,则小便不利,甚则尿闭不通。水湿泛溢于肌腠,则发为水肿。

尿频、遗尿:多由肾气虚衰,封藏固摄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汤药吃有副作用吗,怎么吃? ( Tue, 4 Aug 2009 22:25:32 +0800 )

Description:

 

汤药吃有副作用吗,怎么吃?

http://www.120ask.com/question/2008-3-11/2901935.htm

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这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

  中药到底安不安全呢?

  凡药3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对于中药的毒性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当代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因此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显然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了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太片面.

  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120多种,不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

  据统计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占到了全部药物的10%,大部分还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多.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

  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剂量、服法.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痉、止疼,一般规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大毒莫过砒霜,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30克,连续服用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当然不当食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什么情况下中药会有副作用?

  避免中药副作用要注意药材本身的选择、炮制方法、制剂形式.

  马钱子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麻木瘫痪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若过量服用会发生中毒,出现头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痉挛、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马钱子,怎么去掉其毒性呢?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这是在用沙烫的工艺进行炮制,然后粉碎再和其他药材进行科学配5,混合均匀,再经过干燥等工艺就成了成品药粉.成品药在出厂前还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做有效含量测定,需要借助多种精密仪器保证各种药的含量都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什么情况下服用中药会有副作用?

  以下情况包括1、超量、长期用药.2、用法不当3、滥用补药4、轻信偏方秘方.比如用“斑蝥泡酒”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还有的一些渔民以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结果引起中毒.这些都是听信偏方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为安全合理的.

  要慎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

  重要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因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

  有毒中药对身体哪些部位有损害

  1、心血管系统:蟾酥;2、消化系统:巴豆;3、神经系统:马钱子;4、呼吸系统:桃仁、杏仁、白果;5、造血系统:雷公藤.

 

 

随症加减用药表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

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

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

6、少阳证-----柴胡,黄芩,

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

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头痛

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

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

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

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 ,

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

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耳聋-----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耳内流脓-----银花,连翘,枝子,柴胡,黄芩,防风,荆芥,当归尾,赤芍,

5、耳内生肉-----当归,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黄芩,川连,牛蒡子,生石膏,甘草。

6、耳底疮-----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耳痒-----熟地,生地,天冬,麦冬,玄参,郁金,泽泻,甘草,

十,目疾

1、眼流泪-----苁蓉,熟地,山药,菊花,丹皮,泽泻,

2、眼前黑花-----磁石,菟丝子,远志,神曲,石斛,苁蓉,熟地,

3、肝火上冲-----龙胆草,枝子,黄芩,夏枯草,秦皮,

4、风热目翳-----蒙花,谷精草,草决明,木贼,蝉蜕,青葙子,菊花,

5、肝肾虚-----熟地,女贞子,枸杞,复盆子,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丝子,枸杞,

7、瞳孔缩小-----元参,丹皮,

8、白内障-----菟丝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视上物-----(肾阳不足)酒当归,黄芩,熟地,麦冬,五味子,人参,柴胡,枳壳,枸杞,

10、只能视下物-----夜明砂,石决明,蝉蜕,当归,木贼,

11、肝虚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细辛,防风,甘草,

12、眼不能远视-----(气虚血明)生地,麦冬,枳壳,菊花,

13、眼不能近视-----(血虚气明)人参,远志,菖蒲,茯芩,

14、视物异色-----人参,黄芪,蔓荆子,黄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目眩-----熟地,菟丝子,车前子,杞子,菊花,

十一,胸胁痛症

1、气滞痛-----薤白,瓜萎,枳壳,桔梗,橘叶,乌药,木香,

2、淤血痛-----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

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陈皮,枳实,

4、阳虚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乌,附子,

5、胁痛-----(左痛)柴胡,陈皮,川芎,赤茯芩,枳壳,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陈皮,枳壳,郁金,

十二,呕吐呃逆

1、胃寒-----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吴萸,

2、胃热-----竹茹,批杷叶,枝子,赭石,

3、痰湿-----半夏,陈皮,生姜,茯芩,

4、伤食-----山楂,莱腹子,炒麦芽,炒谷芽,神曲,

5、一般呕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朴,枳实,伏龙肝,甘草,生姜,

6、一般呃逆-----旋复花,赭石,半夏,党参,陈皮,砂仁,甘草,生姜,

十三,腹痛胃脘痛

1、寒痛-----干姜,高良姜,吴萸,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

2、热痛-----川黄连,枝子,黄柏,川楝子,

3、虚痛-----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

4、寒积实痛-----附子配大黄,干姜配大黄,

5、气滞痛-----木香,厚朴,枳壳,枳实,砂仁,香附,乌药,沉香,檀香,

6、血淤痛-----元胡,五灵脂,没药,丹参,蒲黄,

7、虫痛-----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

8、食痛-----山楂,莱菔子,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

十四,消化异常

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

3、痞满腹胀-----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

4、吞酸-----川黄连配吴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

5、嘈杂有佘-----川连,枝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术,

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巴戟,

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

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

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

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

十六,四肢关节痛

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

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

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

十七,部位引经药

1、肩部———姜黄,

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木瓜,

4、膝关节-----牛膝,松节,

十八,四肢痛,关节肿

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

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

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

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2009年4月29日 ( Wed, 29 Apr 2009 15:38:41 +0800 )

Description:

 

中医锦句120条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2009年4月29日 ( Wed, 29 Apr 2009 15:37:56 +0800 )

Description:

常用方剂方歌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汤用桂杏甘,发汗解表且平喘。麻黄加术能去湿,麻杏苡甘风湿餐。

本方去桂名三拗,大青龙加膏姜枣。华盖散治风寒咳,麻杏桑苏苓陈草。

桂枝汤——桂枝白芍姜枣草,解肌发表营卫调,桂加杏朴兼止喘,或加葛根落枕疗。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苍术,细辛白芷川芎入,生地黄芩同甘草,发汗祛湿功效著。

香苏散——香(附)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恶寒发热身无汗,解表又能疏气机。

加味香苏散 + 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川芎、生姜

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麻桂干姜与细辛,五味芍药夏草同。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能治水,辛姜半夏枣五味,紫菀款冬降肺气,痰喘咳逆俱能退。

辛凉解表

桑菊饮——桑菊饮中薄桔杏,连翘苇根甘草进,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此方行。

银翘散——银翘芥豉薄蒡子,甘桔竹叶鲜苇根,辛凉透表清解热,风温初感此方宜。

麻杏甘石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清肺平喘效力彰,风邪化热壅于肺,咳逆气急最相当。

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玄)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