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笔”之形成之“触笔”的内容

 鸟语花香香 2012-09-24
“触笔”之形成之“触笔”的内容

       既然“右军笺”不存在,也就是说“触笔”不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毛笔与折纸产生的棱线接触所形成,那么,“触笔”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的笔画形状是一种独特的笔法?这种笔法是否在唐以后就失传了呢?这些问题的廓清能给我们在梳理笔法演变史时供一些可靠的依据。我们对笔法的演变史还十分模糊。笔法究竟怎么样从篆隶时代转化今体时代?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还不能详述笔法如何演变,只能笼统地说笔由什么变为什么,却不能明其内容。我们在讲王羲之变法时,也只能笼统地说他变法了,立了新的程式,但具体如何,也是含糊的。历史的记载太少,笔法理论又缺乏,给我们识这段历史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触笔”的内容
    “触笔”作为一个笔法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这要从这类笔画的具体形态进行研究,中找出这类笔画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这种笔法的具体特征,才能辨析出这类笔法与别笔法之差异。
    在对王羲之传本墨迹的研究中,发现这类笔画主要出现在以含有转折为主的笔画上,的出现在笔画的开头,有的出现在笔画的中部,也有的出现在笔画的结尾部位。总的来,这种笔法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行笔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分析王羲之传本墨迹《丧乱帖》的转折笔画,发现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圆转,折笔画的横向线条与纵向线条的夹角大都接近90°角,如“顿1.jpg、首2.jpg、号3.jpg、修4.jpg、毒5.jpg”等字。这些笔画在转折时,毛笔与纸接触的面没有发生改变,类似于小篆的圆转法,只是圆转的弧长要小于小篆。二是方折,这种转折的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的夹角大都为小于90°的锐角,如“墓6.jpg、慕7.jpg、痛8.jpg9.jpg、贯10.jpg、即11.jpg”等字。这种笔画在转折时,毛笔与纸接触的面发生了改变,甚至有了翻转笔锋的动作,真正体现了折的写法。三是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既不方也不圆,就是我们所讲的“触笔”,如“当12.jpg、奈13.jpg、哀14.jpg、毒15.jpg、盖16.jpg”等字,这种笔画在转折过程中大都经历了这样三个步骤:首先,是在横向笔画的行进中间突然提笔,把笔尖放置于横向线条轮廓线的最上沿;再纯以笔尖着纸,形成一条非常细劲的线条,并画出弧线;第三,再顺势按笔,向左下角方向行笔。两个不同方向的线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要比第二种情况更小,几乎接近于180°的急转弯。
    把这种分析方法推广到王羲之具有“触笔”笔画的其他传本墨迹的分析,也会发现同样的规律。这就说明,在这些墨迹中转折的处理上王羲之至少采用了以上这样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中的第三种就是“触笔”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丧乱帖》中,除了在转折上有了“触笔”出现以外,在别的笔画中也有出现。但是,这些笔画的存在方式仿佛就是第三种转折笔法的局部。如“墓17.jpg”的第一横,“慕18.jpg”字的第一横,“奈19.jpg”字的第一横,以及“乱20.jpg、之21.jpg22.jpg、极23.jpg、追24.jpg”等字的最后一笔,都体现了“触笔”的动作。在“墓”等字的第一横中,起笔是很重落笔,马上提笔再往右行笔,使前后形成的笔画粗细相差悬殊,这与第三种转折的第一个步骤一致,只是把这个动作提前到了刚刚起笔的地方,但基本动作相同,因此,可以把这样的笔画归结到“触笔”范围之内。在“乱”等字的最后一笔收尾处也体现了这种笔法特征,即行笔到了一定位置时立即提笔,再向外行笔。只是这时的行笔距离很短,毛笔笔尖所停靠的位置有了变化,既有靠笔画外轮廓线上沿的,如“乱20.jpg”和最后一个“之22.jpg”的末笔;也有靠笔画外轮廓线下沿的,如第一个“之21.jpg”、“极23.jpg”、“追24.jpg”末笔。这种笔法与章草的类似笔法很接近,有人认为这是章草笔法的一种,但这种笔法在动作上与“触笔”一致,更接近于“触笔”的起始动作。同时,这种形式的加入,就使得“触笔”的起、折转、收三个主干部分得到了体现,可见其重要性。因此,也把它纳入“触笔”的形式之一进行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触笔”分成三种情况:一是第三种转折情况的笔法,即先提后转的转折法,即折转法;二是横画起笔时的重按轻提情况的笔法;三是收笔时的提笔奋力出锋情况的笔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