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生命在于运动的质疑

 农艺师农场 2012-09-25
对生命在于运动的质疑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人皆知与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运动可以使人健康长寿。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我却提出质疑。

    一、从语言逻辑来说——运动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的用词是矛盾的。
    假如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运动”(不管是什么运动方式)就一定是个好东西。也就是说“运动”得好的人一定能够健康并且长寿。如此说来,体育运动员天天是干这个的,理所当然就会比一般人健康长寿。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时有人就说了:“体育运动员之所以运动生涯结束后有的人疾病比较多,寿命比一般人短,其原因是他们运动过量了,这叫做‘过犹不及’”。如果加上这些附加词,“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还成立吗?
     一面在说“运动”如何如何好,而另一面又要对“运动”加不少限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况且谁也没有办法给出“适量运动”的标准,那种话说了等于没说。

   二、从大量事实来说——运动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就算体育运动员的情况算个特例,那再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适量运动的人就一定可以健康长寿,而正常生活不搞任何运动的人就不健康长寿?答案是否定的。
     从大量的事实可以看出:爱好运动的人和不爱好运动正常生活的人,其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也仅仅是肌肉发达不发达、力气大一点小一点的区别;但从寿命长短来说是没有区别的,甚至不爱好运动的人的寿命还要长些。世界长寿记录创造和保持者,活到114岁的日本九州岛老人皆川米旨的生活经历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她经常跟护士开玩笑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
睡觉。”看来,她健康长寿的秘诀是睡觉而不是运动。要知道:睡眠是一种不运动。
     有人又会说了:那是个案,不能说明问题。
     那我们就来看看普遍现象。健康长寿的人起码都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胃口好能吃,二是心态好能睡,三是脾气好能忍,四是腿脚好能动。如果没有前面三点,仅有第四点,他们也是不可能健康长寿的。这说明健康长寿是综合因素起的作用,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
    如果从这四个因素来作个比较,看哪个最重要,毫无疑问睡眠比其它三个因素都重要。因为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佐证:那就是健康长寿的人中有爱好运动的人,也有胃口好能吃的人,还有脾气好能忍的人,但健康长寿的人中绝对没有睡眠不好的人。
    为什么睡得多睡得好的人能够健康长寿?其实是一个简单原理起的作用-----那就是平衡。因为睡觉的姿势是平行的(但必须用各种各样的姿势睡),这样
身体内各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就是均衡的,所以睡得多哪怕没有睡着也是有益的。不管人们说出多少条能够使人健康长寿的理由和方式方法,其实都可以从睡眠上反映出来。下面这个图表不妨作参考:
                         由繁到简的
人类健康长寿线路图
                                             健康与长寿
                                                  ↑
                                             使
人体平衡 
                                                  ↑
                                             良好的睡眠  
                       ↗        ↗         ↗       ↖        ↖        ↖           ↖ 

良好的心理  合理的饮食  及时的排泄  洁静的环境 正确的穿戴 适量的运动  其它正因素
       ↑          ↑            ↑             ↑              ↑         ↑          ↑
   
   
       ↓            ↓            ↓              ↓              ↓           ↓         ↓

不好的心情  过饱与过饥  排泄不畅通  污噪的环境 穿戴盖不当 过量地运动  其它负因素
     
                    ↘        ↘        ↘         ↙        ↙       ↙         ↙

                                       出现睡眠障碍
                                                   ↓
                                            使人体不平衡
                                                   ↓
                                           影响健康与寿命

 注:良好的睡眠必须是睡的多(8小时以上),睡的快(半小时内入睡),睡的沉(少梦少呼噜)。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健康长寿老人爱好运动等方面,而看不到他们爱好睡眠(不运动)的一面,那是不全面的。实际上睡眠才是最最重要的。
     我不是说运动不好,运动当然有它的好处,如前面说到增加肌肉、力气等等,但不是我们
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好,不要人为地去夸大它的作用。

  三、从人体内部运转的真实情况来说——运动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我们一些人之所以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是正确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运动可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比如心跳加快了;二是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比如通过流汗排除体内垃圾;三是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这其实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毫无科学依据。下面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分析:
     1、运动实际上没有加快血液循环。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血流速度。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称为血流速度。
    我们用《超声波血流分析仪》对100多名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了运动前后多个部位的血流速度检查,结果发现血流速度与方向有关与运动无关。
     检测是这样进行的:我们设计了一张可以转换上下方向的升降床,让人先平躺在床上,检查人员将《超声波血流分析仪》的探头,放在被检查人身体内任何一个血管的位置,不动探头只动升降床,结果发现: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只要稍微一倾斜,血流速度明显不同;倾斜得越厉害,差距越大。如果采取一个倒一个立,某些部位的速度之差会达到1倍左右。这说明血流速度与方向有关。
     此外,一个人取同样一个姿势,检测同一个血管位置,不管是运动前还是运动后,心脏每搏的血流速度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心率有差别。这说明血流速度与运动无关。
     运动确实可以使心率加快,心率的加快就会使单位时间内的血流量增加,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有人由此就认为和血液循环加快是一个
道理,这是一种误解。速度是速度,流量是流量,不能混为一谈。因为计算血流量有它固定的公式。什么是血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

 计算血流量的公式和计算运动里程的公式基本是一样的,就是:速度(心脏每搏量)×时间(心跳次数)=距离(血流量)。但计算血流量就不能按计算运动里程那样,按速度和时间计算,因为人的血液循环速度和时间不能说明问题。血液循环速度与方向、心脏功能、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特别是方向关系密切,所以只能用心脏每搏量才能说明问题;心率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运动和不运动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按每分钟心跳多少次来计算。
     知道了以上这个公式,我们就明白了运动能增加血液供应量但和加快血流速度不是一回事的道理。
    对于运动增加了血液供应量是好还是坏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绝对是好事,我却不以为然,其理由有三:
     一是心率加快使单位时间内增加的血液量,是一种无谓的消耗,对人体帮助不大。因为心率的快慢,是根据身体的需要来安排的。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营养物质,因此心率必然加快,以便供给营养。这些增加的血液或者说营养,实际上当时就消耗掉了。你不运动也就不会发生心率加快的问题。
     二是运动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正作用就是前面说的那些,副作用就是增加身体的负担,加重心脏和关节等器官的磨损。这是关系到一个人今后能不能健康长寿的核心问题。试想连人体发动机心脏都搞坏了,人还能长寿吗?!别说心脏就是任何一个人体器官损坏了都是大问题。
     三是既然人体血液循环速度与方向有关与运动无关,我们何不多采用调整人体方向的方式方法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做心率不加快关节不磨损,对身体没有任何损伤,其目的又达到了,多好!
     2、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比较轻微。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主渠道在什么地方?不要把运动会流汗这个现象看得非常重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通俗地说:无论是物质代谢也好,能量代谢也罢,新陈代谢都是外因变内因,然后由内因起作用这么一个过程。人体新陈代谢的主渠道毫无疑问是在人体的内部,而不是在外部。如果把运动会排汗看得非常重要,就是主次颠倒了。我们人体新陈代谢好不好,实际上只要看两个方面就非常清楚了:一是吃喝怎么样?二是排泄怎么样?如果这两者都很好,说明我们的新陈代谢是正常的。
    运动为什么会流汗?流汗之后为什么感到口渴?口渴后为什么要喝水?这都是基于人体平衡的需要。因为人体内的水分要保持在75%左右。运动时流失的水分,必须通过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达到平衡,否则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不运动也就不会发生上述问题。   

     3、运动不可能对心肺功能有非常大的增强作用。
     人的心脏就象汽车发动机,只能是用得越多坏的越快。心脏功能的增强必须靠营养等物质,而不是靠外部加力。肺功能的增强也是一样,必须靠它自身的力量。人身体内的任何器官,都象一部机器,而这些机器每时每刻都在运转,我们不要担心它没有使用会生锈,我们所担心的是那些不必要的过度磨损,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它们倍加爱护,说白一点就是要精心维护它,不要损害它。

可以说,我们许多人对于什么是运动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运动的反义词是静止。静止有多种形式,如躺在那里不动,坐在那里不动,站在那里不动,而且我们知道运动会加快心跳。上述三种静止状态心率不可能是一样的,站着不动一定比坐着快,坐着一定比躺着快,而平躺着心率是最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离开平躺状态的直立生活就是一种运动。人类直立生活十几个小时,不存在缺乏运动的问题,缺乏是运动后的调整,就是说没有把人体反向调整纳入重要内容,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不是反对运动,只是觉得人每天直立生活12个小时以上,本身就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运动,就已经非常辛苦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加码搞各式各样的运动,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当然,对于脑力劳动者,还是要增强体力方面的运动,这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增加肌肉和体力是有好处的,但一定要适量。因为这个好处是有代价的,就是心脏和关节的磨损,所以过量并不见得是好事。

  综上所述:我们对“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要重新认识。把它理解成“生命在于人体内部运动”会更恰当。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来的。他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的内涵是指: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要维持生命体存在,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外延是指:生命运动不仅包括植物、
动物、微生物运动,更包括人类生命体运动;对人体生命来说,不仅指机械运动,还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不仅包括宏观的躯体运动,还包括微观的细胞运动、分子运动等诸多运动形式。
     从上面的表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伏尔泰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主要是指物质运动,并不是单指体育运动。是我们一些人按字面狭隘地理解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