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精义:《大学》之道在哪里?

 易之复 2012-09-27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大学》原为先秦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一篇,被宋儒单独抽出编次成书。

相传《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宋朝大儒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说的,由曾子记录,而《传》则是曾子解释《经》的话语,由曾子的学生记录。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的主旨来源于孔子。

何谓大学?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大人”可以理解为长大之人,那么“大学”就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另外,居儒家五经之首的《易经》写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因此“大人”也可以理解为道德高尚,能够天人合一之人,而“大学”就是培养这种人的学问。

“大学”之道在哪里?书中开宗明义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世儒家所说的三纲,为儒家修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大意是:大学之道在于彰明人的道德,在于爱护民众或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三项原则呢?《大学》给出了八个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后世儒家所说的八目,八目之中又以“修身”为根本。书中认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怎样“修身”呢?《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何谓“正心”?书中写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可见得其正者,需要“执中”,要时刻使自己的心境处于中和状态。

书中接着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何谓“诚意”?答案是“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不要自我欺骗,要像厌恶臭恶那样厌恶欺骗,要像喜好美色那样喜好真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慎独”,要不欺暗室,人前人后一个样子,这才是“诚意”的体现,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身”可以指人,而人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因此“正心”、“诚意”也是一种广义的“修身”。如果我们把八目中的“格物”、“致知”视为治学的内容,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用世的内容,那么“修身”就是其中的枢纽,它一边连着治学,另一边连着用世。

关于“修身”与治学的关系,《大学》强调用治学来促进“修身”。书中认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求通过探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真知,获得真知就可以达到“诚意”。其实“修身”与治学的关系也可以反过来用,即通过“修身”来促进治学。《中庸》就指出治学和“修身”之间有“自诚明”和“自明诚”之别。《大学》提倡的是“自明诚”,是通过明了道理来“诚意”“修身”。

至于“修身”和用世的关系,《大学》是把“修身”作为用世的基础。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另一角度来看,用世又是“修身”的继续,是“修身”的升华。因为修一己之身为修小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大身。

如何在用世中“修身”呢?关键在于一个“止”字,《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止”可以获得“定”和“静”,通过“止”可以获得智慧。那么“止”在哪里呢?要“止于至善”,即无论办什么事,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把自己的心止于至善之境。

何谓至善之境?通观《大学》一千七百多字,可以归纳为一个“公”字,就如儒家经典《礼记》所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因此,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把自己的心意止于“公”,才可能“明明德”,才可能“亲(新)民”,才可能“止于至善”。

综上所述,《大学》作为“大人之学”,强调的是三纲八目,其根本在于“修身”,通过“修身”把治学和用世统一起来。因此,《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止于至善”,在于“天下为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