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与社会教案

 LUHUILING 2012-09-28

《从社区看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情感目标:从自己介绍家乡的活动中,了解家乡环境,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尺子、硬纸板、水彩笔。

教师准备──学校平面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由于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为以后的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打基础,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大家一起说一说、想一想、改一改、评一评,从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说一说]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升入初中。步入初中,你们就步入了人生的黄金时期,你们一定又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吧!在这里,我们将一起度过整整3个春秋,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为了方便彼此的了解,老师建议大家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家的位置及环境。大家愿不愿意呢?(学生:愿意)。那好,现在大家分小组,轮流在自己的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家的位置和环境,然后派一个代表到台前向全班介绍。(提示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画图)

(学生分组活动,互相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和环境。)

[承转]请各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给大家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和环境。

各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板书]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从社区看我家

(新课教学)

[讲述]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大家可以发现,现在我们很多同学都住在不同的区域中,这些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我们把这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叫做社区。

[板书]一、社区

[议一议]刚才几个同学介绍了自己家的位置和环境,你能根据他们的介绍准确地找到他们的家吗?为什么?

[承转]因此在介绍位置时,如果距离较远,且被介绍人对这一带较陌生的话,仅仅用语言是很难介绍清楚的。那怎么办呢?(学生:画图)

[画一画]好,为了让老师和其他同学能准确找到你家的位置,请大家画一幅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演一演]找出两张来自同一社区的践线图。

请另外两个同学介绍位置。

[找一找]这两位同学的介绍有何问题,这两幅来自同一小区的路线图有何不同?思考如何修改才能使两图趋于一致。

[小结]看来画简单的平面图,也要注意许多问题。

[板书]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 、图例和注记

 

[板书]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 、图例和注记

[量一量]

请各位同学与同桌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动手量出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学生:长1.0,宽0.5)

[算一算]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它的实际课桌长缩少了多少倍?

[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对动手测量颇感兴趣,让学生充分运用科学、数学学科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认识。)

[比一比]

1.在黑板上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用它表示1.0。比例尺的这种表示方式是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比例尺?这种方式是______。用数字表示这个比例尺为__________

2.展示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和中国地形图。回答,这些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3.写出下列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40000             (          )           (          )

(          )          _______             (          )

0     200

(          )        (          )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由各小组抢答,答对者给该小组加分,学生踊跃举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读浙江省行政区划图,如何算出温州到杭州的实际距离?

5.下列比例尺中,比较哪一个最大?

A15000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千米

C________

0        80千米

(教师启发学生,在比较时要统一换算成A方式,然后再比较。)

(这几道题都由各组学生代表小组集体抢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多题的强化,学生对比例尺的表示,大小比较具体运算,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看一看、议一议]展示三幅地图(经纬网、指向标、一般定向法地图)

问: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在实际中,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如何确定方向?

[板书]方向:经纬网、指向标、一般定向法

[比一比]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123中,AB的什么方向,说明判断理由。

[承转]刚才同学们画的路线图中,很多同学用了不同的符号、文字,这些符号、文字和数字注记,都是地图的语言──图例和注记。

[板书]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文字和数字注记

(通过联想路线图,启发引入,学生容易接受新问题。)

[记一记]看课本上一些常用图例,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

(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画一画]自己动手画一些常用图例。

[猜一猜]各小组将图例分别画在硬纸板上,由一名学生出示,其他同学抢答。

(各小组同学马上分工,有的剪纸板,有的画画,有的已经开始背诵。一两分钟以上,各小组的小考官、小评委、小考生分别走马上任。)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角色扮演,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改一改]出示路线图(代表性)和教师准备好的学校平面图,要求学生修改。

 

三、课堂小结

读地图也好,画地图也好,都不要忘了地图的语言。具备三要素的地图才能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才能知道家乡在祖国的正确位置,以及祖国在世界中的正确位置。

(正确的读图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承上,引出社区是为了启下。)

 

四、布置课外作业

寻宝游戏:给四小组分发四张校园平面图,上面画有教师标好的十个地点。请四小组设计最佳路线到这四个地点取回教师放在各个地点的宝物。

(课外游戏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会阅读地图和应用地图,使学生知道地图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周围环境,提高学生地理素质,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五、课后反思

1.小组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但如何激发小组中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新教材这种开发式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教学中考虑到我校多为农村的学生,他们对明阳小区平面图会比较陌生,因此通过让学生画学校──的路线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通过画路线图,能使学生很自然的过渡到地图语言的学习。

3.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通过大家一起说一说、量一量、演一演、改一改、画一画、比一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动手能力,从而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社区中生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第一课中第二课时,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它的总体构想是以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逻辑起点,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按时间和空间线索加以统整。依现实社会生活领域横向展开:第一单元就是这一主题的切入点和序曲,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在社区中的位置,可以是我们认识在社区出发点,了解社区的生活,也就迈出了认识社区的第一步,《在社区中生活》这一目。我想教材安排意图,就是使学生从相对比较熟悉的社区生活入手,将社区内容深化从多个角度去掌握社区的功能。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想设计本节课目标有以下三点

  1.了解、感受社区生活及社区具有四大功能。

  2.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关心、热爱公益活动,培养一定的社会责任心。

  二、教学思路

  本目篇幅只有125个字,四幅图,但中心明确,即"生活"两字。因此在教学上,我采用三种不同的自然社区生活,以此为情景,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去观察、去探究、从而使新课标提倡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点的三维目标得以初步体现。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以自然村为单位,分组调查本村的一些情况;自定一份调查表(见附录)。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大源镇人民的生活场景录像并布置任务。

观看、思考。

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生活,学会更深刻观察身边的事物。

 

 

 

 

 

 

1.邀请学生上台描叙录像中人们的生活

言语描叙人们生活进行互评互判。

使用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性,用评价面制激励学生。

2.展示秋月小区平面图,设问:假设你是秋月小区的一住户,你对自己生活满意吗?有不便之处吗?

观察思考、探讨。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去观察社会掌握社区各项内功能。

3.让学生展示课前准备调查情况分组讨论。

与他人合作、进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报告,制定简单易行的可行性报告。

关心自己的生活,介入周围的环境,通入收集资料,主动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判断分析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评谁最有资格当村委的文任。

 

 

新课小结

 

 

 

 【附录】  

本村状况

人口

 

家庭

 

人们工作学习情况

 

村里公共设施

 

村里人的业余生活

 

 

村委主任的意见

你对你们村最满意的是什么?

 

 

你对你们村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你认为目前你们村最需要的是什么?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2009-10-25 10:54:47|  分类: 地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总论:

1 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线;北美洲、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线。

B、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地势最高的洲;欧洲是地势最低的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2 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3 的岛屿。

A、分别被哪些大洲包围

B、岛屿: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太平洋  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大西洋------格陵兰岛、冰岛

    印度洋------科伦坡岛、马达加斯加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洋。

4 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A、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26万吨;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为510万吨。

B、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

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150多个,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

二、亚洲

1、季风气候显著:(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海洋性季风)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分析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日本:

1)自然环境特点:

       先熟悉地名:四大岛、濑户内海、日本海、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富士山、北海道渔场。

A、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B3/4为山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森林覆盖率世界第一(68%);水力丰富。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3776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

D、矿产贫乏------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进口。

  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铁矿石、石油、煤炭:

      铁矿石------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进口

      ------中东、东南亚

      ------中国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A、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多港湾、多人力资源优势、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利条件:矿产贫乏、市场狭小。

C、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家市场。冶金、石化、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是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D、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大工业区:京滨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3、东南亚:

1)熟悉东南亚各国的位置

2)熟悉东南亚的物产: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锡(马兰西亚)、石油。------“单一经济

 A、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湿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B、分析东南亚单一经济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因而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新加坡似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扼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且地处东南亚中心,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B、针对资源匮乏,面积小、市场狭小的缺陷,充分利用本国人口多,技术先进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型贸易)

C、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世界花园城市)

新加坡成为世界花园城市的原因?

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

B、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

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4、印度的位置

1)熟悉南亚的位置: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新德里

    主要物产:煤、铁、锰、棉花、小麦、水稻、黄麻

2)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分三季:

 4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温很高,降水稀少。)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洪涝灾害。)

10次年3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温暖干燥。)

 由于热季和凉季同属干季,因此,一年也可分为干季(105)和雨季(69)两季。

3)印度耕地面积1.73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寒较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5、中亚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是亚欧大陆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中亚深居大陆中心地区,远离海洋。

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从中亚南部穿过。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和渭水流域,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上游,直到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在现代,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已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从而形成从我国江苏连运港向西横穿中亚,直到西欧的铁路线------亚欧第二大陆桥。

2)中亚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棉花)

中亚主要的出口物资:小麦、棉花、畜产品(细毛羊、羔羊皮)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只有资源)

1)熟悉西亚地图,掌握主要产油国、海湾、霍尔木兹海峡等。

2)西亚成为战略要地的原因:

 A、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B、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1/3,出口量占世界60%。西亚石油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3)西亚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灌溉农业)

三、非洲

1. 熟悉一组地名2. :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开普顿等。

3.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成因:属于地堑构造,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或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大断裂)

4. 非洲的气候特色:

A热带大陆”------3/4以上面积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0C以上。

B干燥大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C、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并大致对称于赤道

*分析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的原因

先看图,熟悉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

1)赤道横贯中部

2)地形起伏不大,海岸线较平直。

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5. 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

 (1)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欧洲5‰,中国11.2‰

19781988年十年中,非洲人口增长了34%,粮食只增长了24%。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

 (2)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

           长期地发展单一经济。

 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自然环境恶化。

 (3)国家政局不安定,影响生产发展。

5、富饶的大陆----黄金和金刚石产量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南部非洲区是世界罕见得矿产富集区,主要有金、铀、金刚石河多种稀有金属。

6、埃及:(属于北非,属于白非洲)

  1)熟悉地名:开罗、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KM)、阿斯旺大坝、苏伊士运河

  2)盛产长绒棉。

条件适宜:A、肥沃的沙性土壤

          B、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埃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港是著名的棉花市场。

    (3)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附近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7. 南非:

   1)开普顿港口:属于地中海气候。

   2)黄金之国,其他主要矿产有铀矿、煤炭等。

 

四、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 多半岛、岛屿、海湾。(地名:四大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冰岛、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巴伦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峡。) 

使欧洲大陆深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亚洲地区相比,冬季比较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

2、面积第六(1000万平方公里);地势最低(平原地形为主)

3、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A. 欧洲大部分地处盛行的西风带 (B. 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C. 西部沿岸海域有势力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D. 直达北冰洋巴伦支海西部。西风吹过暖流上空,E. 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入欧洲大陆内部,F. 使之温和多雨。

G. 欧洲海岸曲折,H. 山脉多呈东西向延伸,I. 有利于西风和海洋影响的深入。

(2)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有雨,秋冬较多,雨日多,日照少。 

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 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看图时,注意河流与流经的国家,河流与流经的城市,河流与流经的工业区之间的关系。(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

5、简介欧洲联盟

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是欧洲国际性经济组织,成立于1957年,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12国。1991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该条约199311月生效,原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上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6、德国

1. 熟悉德国的位置;德国199010月统一,2. 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3. 首都柏林。

4. 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贸易额与美国不相上下。

鲁尔区是欧洲和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有利条件:

A、煤炭资源丰富(褐煤产量世界第一)

B、地处东欧和西欧、南欧和北欧铁路交通枢纽,莱茵河流贯全区,水源充

   足,航运便利。

C、雄厚的科技力量。

工业部门中以煤炭、钢铁、化工有名。

德国的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发展。如慕尼黑------宇航、飞机和电子工业。

7、英国与法国:

1. 英国与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英吉利海峡

2. 比较英国、法国的主要自然特征

8、俄罗斯

(1)了解其邻国;掌握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冬季不冻港,受暖流影响)的位置。

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2)重要的地理特色:

        A、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B、拥有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C、摩尔曼斯克濒临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北,终年不冻。

D、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E、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F、主要工业区:莫斯科综合工业区、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

G、目前工业、人口正向乌拉山脉以东迁移。

例题:1999年上海地理高考题:将俄罗斯西北工业区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异同点填入表中。

两地工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共同点 ( AC )

A、属于加工型工业区 B、靠近国内有色金属重要矿产区

C、主要工业中心是全国重要海港与外贸中心 D、附近的燃料与原材料价格低

E、着重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主要为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9、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参见附录资料:

材料一: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首府普里什蒂纳,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塞族和黑山族人不足10%。科索沃多山,矿产资源丰富。

  科索沃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中心,是塞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那里有众多塞族人的教堂和修道院。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近500余年,其间大批塞族人被迫外迁,阿族人乘机迁入。1912年科索沃地区并人塞尔维亚版图,后来成为第-南斯拉夫公国的-部分。二战结束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60年代成为南享有较多自治权利的两个自治省之-,其自治地位被写进了1974年的宪法。但是,科索沃省阿族人闹独立、试图建立大阿尔巴尼亚的暴力活动始终未停止过。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科索沃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1989年,塞尔维亚当局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自治省地位,使科索沃的阿族人大为不满,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1992年,在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阿族人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但除阿尔巴尼亚外,新国家至今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一些阿族分裂分子还组建了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达到独立的目的。

五、北美洲(自然地理意义)

1、熟悉四组地名:

1)海洋、海湾、半岛、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纽芬兰岛。)

2)主要地形区(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五大湖(美洲大陆地中海)冰蚀形成、尼亚加拉瀑布)

4)著名城市(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

2、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1)分析三大地形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使太平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使北美洲的降水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

       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南北延伸分布。

 B、中部广阔的大平原:(西部称大草原)

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碍地南下。夏季,南部暖湿气候可长驱北上。

 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显著。

 C、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由于地势低矮 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

       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

3、美国:

1)美国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进口最多的国家。

A. 工农业高度发达,B. 生产消费量大。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属石油农业,能源消费量大。

C. 人口多,D. 高消费,E. 高浪费。

2)美国三大工业区:

*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A.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B.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C. 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D. 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E.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F. 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G. 平原肥沃,H. 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I. 农业基础好。

J. 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K. 市场潜力巨大,L. 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M.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数量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

东北部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有名。也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

底特律------四大汽车城之一。

匹兹堡------著名的钢都

波士顿和费城------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分析美国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原因?

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

A. 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B. 且出现环境问题。

C. 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D. 西部加利福尼亚洲。

E. 西部、南部环境优美,F. 旅游业发达,G. 属于阳光地带

H. 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业。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间研究、发展中心。

旧金山------附近有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海港。其西北郊有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

*分析美国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国内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硅谷现在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海岸山脉,面金山湾。)

  B、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

  D.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E.稳定的军事订货量。(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3)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A、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B、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 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以养牛、猪、鸡为主。)

 C、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D、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主要的专业化农业区和农业带有:(参考地图)

棉花带:位于北纬350以南的美国东南部。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棉花产量最

多的州。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广大低平原地区。这里也是美国的大豆产区和重要的肉牛与猪的

饲养区。

乳畜带:位于五大湖以南的东北部地区。(此处热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发展种植业。)

小麦区:位于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区)和北部地区(春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以种植柑橘、甘蔗和水稻为主。

畜牧灌溉农业区:

4、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了解中美七国的国名;

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为古巴岛(甘蔗)

六、南美洲 

1.熟悉地名:

(1)海洋、海峡、岛屿: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2)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

(3)主要地形区:呈K”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2.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

3.巴西

(1)掌握巴西的轮廓,和阿根廷的相对位置。

(2)主要物产:

矿产:铁、锰的储量占世界前列

农产: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

(3)首都:巴西利亚(政治职能)、圣保罗(南美最大)、里约热内卢(原巴西首都)

 七、大洋洲

1. 熟悉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火奴鲁鲁港的位置。

*注意赤道、180度经线的位置。

2. 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1)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地。

(2)是远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

3. 面积最小,4. 人口最少。-----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5. 澳大利亚

(1)显著特征: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人口------1600

地广人稀(2/平方千米)。

(2)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

西部高原(450~600)

中部平原(200以下)------有大自流盆地

东部山地(800~1000)------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 东北沿海有大堡礁

*大自流盆地的成因:

*自流井水盐度很高,不适合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可作为牲畜的饮水。

(3)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植物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外围的北、东、南三面森林带,向内陆过渡到草原带,到大陆中央和西部沿海为半荒漠和荒漠带。

分析原因:

东部山地东侧面迎东南信风,降水丰富。且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的影响。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丰富。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也较多。

广大的中部和内陆,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又起了降湿的作用。

(4)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小麦出口占重要地位。养羊区和小麦产区基本一致,属于混合农业。 

例题2:分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混合农业特点,回答:

 

1 农场种植(2 的冬小麦,(3 收割期在_________(填写表中数码)

4 该地处于__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5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该地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1)D (2)大分水岭 承压水 水源灌溉

躺在矿车里的国家:东煤西铁北铀。铀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铀原料的主要供应者。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海港---悉尼。注意两者的相对位置。八、南极洲(纬度最高、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

1、熟练标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

 (1)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南极洲轮廓似蝌蚪,头部沿印度洋,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为太平洋、大西洋。

(2)看经度位置判断:印度洋300E~1200E 太平洋1200E~900W 大西洋300W~200W

2、海拔最高的洲:

海拔:2350,冰层厚2000多米。全部融化,全球海面将上升60~70

冰川类型:属大陆冰川,呈盾形,厚度大,体积占世界总体积的90%。大陆冰川向沿海伸出巨大的冰舌,进入海面时就形成在海洋飘浮的冰山,有20多万座,给海上航行带来威胁。有些科学家提出将冰山拖到某些缺水的国家附近海域,以解决其供水合农业灌溉问题的设想。

3、南极洲气候特点:(属典型的冰原气候)

酷寒------纬度高;海拔高;冰面的强反射;西风漂流形成的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

干燥------处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属于极地少雨带,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方。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仍较湿润。

烈风------吹极地东风,最大风速可达为100/秒,被称为风极

4、资源:

1)固体淡水:冰川体积占世界90%

2)矿产资源: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矿。(但开采困难,运输不便,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发。

3)海洋生物资源:磷虾(人类潜在的蛋白质来源)、鲸鱼(20多种)

5、南极考察的意义:

*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等首次到达南极点。

*195912月,《南极条约》签订。中国1983年正式加入这个条约。条约规定:南极洲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洲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

*19852月,中国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尖端附近的乔治王岛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 (在南极圈以北,靠近阿根廷,600W处。)

*19892月,中国又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750E)

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在科学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

1. 其他大洲的矿产和生物资源正在逐步减少,2. 南极洲的资源及其开发将日益显示出极大的重要性。

3. 有利于各有关学科的发展。如对南极古地理和地质学的研究,4. 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5. 南极洲是南半球各大洲的中间基地,6. 弄清楚其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情况,7. 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
    ●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
    ●
教学手段、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
   
二、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讲一讲】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
讲授新课)
   
【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温州市区玩,身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
   
: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是十分重要的。
   
【选一选】如果你是林胜强同学,要了解台湾你会选择什么地图?
   
【比一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1-11-A和图1-11-B,看看它们有哪些异同?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多。
   
归纳:A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
   
【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选一选】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并说说理由。
   
【练一练】比较《浙江行政区划图》和《温州行政区划图》的差异。
   
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
   
情境1: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温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交通图》《温州政区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
   
【比一比】
    1.
引导学生读《中国交通图》,设计出从北京至温州的最短铁路线。
    2.
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温州的距离。
    3.
如果旅游时间为3,最好采取哪一种交通方式?
    4.
根据《温州旅游图》,设计出在温州的游览路线。
   
情境2:如果张京同妈妈想到楠溪江玩两天,该怎样设计路线?
   
【比一比】
   
出示《楠溪江旅游图》确定楠溪江所在的位置,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各自的旅游线路,比比看哪个小组安排的路线最合适,走的重复路线最少(教师可在步骤上作适当的指导)
   
【想一想】
    1.
你准备从哪儿进?哪儿出?(第一步:找到进入风景区的入口。)
    2.
为了缩短行程,应选择哪个饭店?(第二步:由于要在风景区内玩两天,所以必须找一个晚上住宿的地方。)
    3.
你打算第一天游哪些景点?第二天游哪些景点?(第三步:大致确定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
    4.
在图上画出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线路。(第四步:具体确定每天的旅游线路。)
   
拓展: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你能为张京介绍楠溪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吗?
   
请各组派代表当小导游介绍本组的设计路线。
   
情境3:出示图l-14
   
【想一想】
    1.
如果我想去爬山,应该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
    2.
从什么地图上可以获取这些情况?
    3.
你会画等高线地形图吗?
   
【画一画】请学生上台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讲讲为什么这样画?
   
教师出示立体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共同发现:等高线较密的地方,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越平缓。
   
【议一议】
    1.
图上河流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这样分布的?
    2.
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
    3.
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
   
情境4:出示图1-6
   
【想一想】
    1.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农用地非农业用地的含义(教师补充)
    2.1949
年前的非农业用地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3.1985
年前的非农业用地与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1985
年后非农业用地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小结
   
【想一想】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你还有什么问题?
    (
)课外拓展
   
请展示你收集到的教材以外的地图,说说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它们?
   
三、教学反思
   
我在讲等高线地形图时分别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教学方式:直接出示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教师解释其含义并在图上指出陡坡和缓坡的位置。第二种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教师予以纠正并解释其含义,然后在图上指出陡坡和缓坡的位置。第三种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然后让学生对照立体图发现陡坡和缓坡的位置。
   
结果,我发现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第二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有所好转,但学生仍很被动。第三种教学方式,学生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整堂课都了起来。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在第一种教学方式中完全是被动的,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只需进行机械记忆,不需要其他方面能力的发挥;第二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学生仍不是课堂的主角,只是为教师搭好了戏台子”;第三种教学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同时使学生不但能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可见,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而在于指导学生”,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愿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