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私的基因和利他的基因

 居山看海 2012-10-08

一、道金斯的假说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公众理解科学教授、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发表了他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在这本受到无数赞誉和攻击的书中,作者将进化的选择单位从个体定位到创造个体的基因上,这一在1976年显得颇为激进的观点,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进化生物学界的主流。


  

道金斯教授的主要观点是: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而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然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所以,道金斯教授不无悲观地说道“对整个物种来说,普遍的爱和普遍的利益在进化论上简直是毫无意义的概念。”正如作者所言:让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吧!因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让我们懂得我们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因为这样我们至少可以有机会去打乱它们的计划,而这是其他物种从来未能希望做到的。


  

“虽然将自私这样一个纯粹人类道德领域中的词,用来修饰一种分子,有些荒唐,然而这确实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在深受大家喜欢的动物世界中各种动物在求偶期间的各种仪式、战斗,都只是由隐藏在这些漂亮而杰出机体中的自私基因的驱使下完成它们的终极使命,将这些自私的基因延续下去。在这里确实没有什么美德,这些穿越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的分子,都注定了是自私的。”


  

“或许有些读者会提出异议,毕竟我们在这自然界中看到了大量的利它主义,看到了伟大的母爱。这些难道是可以用自私的基因可以解释的吗?这里面涉及到稍微复杂的算计,如果牺牲自己可以拯救更多的自己,那么具有这样行为的动物,将会更加成功。这就是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无数具有亲缘关系的动物中,所表现出动人的利它主义乃至自我牺牲行为,也是我们常说的血浓于水的生物学含义。实际上生命延续到今天,早已进化出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行为模式,不过归根到底它们都不能违背自私这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在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全力阐述的内容。


  

二、利他基因的发现


  

道金斯的观点有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他认为,甚至连"利他主义""利他行为"也是自私的基因在作崇。在"利己""利他"两种可选的策略中,哪一种能使更多的基因生存和复制,生物就会选择哪一种策略。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以色列西伯莱大学心理学家爱伯斯坦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长期研究,从遗传学角度,首次发现了促使人类表现利他主义行为的基因,其基因变异发生在11号染色体上。这一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分子神经学杂志》电子版上。爱伯斯坦领导的研究小组曾经发现过一种冒险基因。这次他们从354个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选取血液标本,向受测试者提问,并按照所获取的信息,划分其无私行为(一种测量利他主义的方法)的等级。由于调查问答和验血采用匿名方式,因此受测试者无需为自己标榜,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为进一步求证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还通过具有奖罚性质的经济游戏,来观测人们是否表现出利他主义的行为,然后再检测他们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大约有2/3的人携带有利他主义基因。


  

  研究人员指出,利他主义基因可能是通过促进受体对神经传递多巴胺的接受,给予大脑一种良好的感觉,促使人们表现利他行为的。这意味着多巴胺在忠实于社会道德准则的利他行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拥有利他主义基因的人可以承担好的工作,因为他们可以从工作中得到更多回报。


  

  这种利他主义基因是第一次被发现,但研究人员认为,一定还有其他利他主义基因有待发现。而且,利他主义基因只是决定人类表现利他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因素则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教育和模仿。


  

对于利他主义基因,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者菲利普·拉斯顿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种基因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他的这种观点,基于他通过伦敦大学精神病学院的成年双胞胎登记项目几十年收集的分析数据。


  

拉斯顿让174对同卵双胞胎回答一套由22个问题组成的问卷——每对双胞胎都具有同样的基因。拉斯顿还找到148对异卵双胞胎——每对只分享一半的基因。实验对象要求对一些陈述作出判断,衡量的等级分成从1(极反对)到5(极赞成)。这些陈述包括逃避个人所得税如同偷窃一样坏我是一个别人可以依靠的人等。同卵双生儿的回答相似率几乎恰好是异卵双生儿的两倍,这让拉斯顿计算得出结论:在个人善恶态度不同的问题上,基因因素占42%


  

这样一来,人的行为,无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都具有了其各自的基因科学根据,这当然证实了道金斯先生的观点是有重大缺陷的。而上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人的自私性和人的道德品质都来自其先天的基因性本能。


  

三、“痛心疾首”与“牵肠挂肚”


  

有趣的是,有两个汉语成语似乎也证明了上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它们分别是“痛心疾首”和“牵肠挂肚”。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多巴胺在忠实于社会道德准则的利他行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多巴胺“对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多。”而人们在为远方的亲人寄托思念之情的时候,恰恰是有一种“牵肠挂肚”的生理反应的。另外,当某人奋不顾身地挽救他人的时候,他在他的冒险行为过后往往会有呕吐的现象,这也说明人的道德行为和腹部的生理反应有某种特殊的生物学关系。而这个研究成果,是对人类的道德思维为什么会造成“牵肠挂肚”生理反应的一个最好的科学注解。


  

为什么当一个人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会觉得“痛心疾首”呢?因为自私基因与肽类激素的生成有密切关系。而肽类激素的分泌器官主要在下丘脑和心脏,这就注释了当人的自私本性受损的时候为什么会让人“痛心疾首”了。


  

看来,在“牵肠挂肚”和“痛心疾首”这两个成语的背后,似乎有各自不同的基因在支持着,这确实很有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