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的德才观

 钟家台 2012-10-10

曹雪芹的德才观

周汝昌先生在谈到《红楼梦》是中华文化之书时,特别提到了小说中的几个人物的“才”。不错,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的几个人物给予了“才”的判定。头一个便是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才说的便是林黛玉。然后是探春,曹雪芹说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第三人是王熙凤,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最后一个是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这里需要加以分辨的是,黛玉之“才”与凤姐之“才”不是一个概念。

凤姐之“才”,是才能、才干之才。用的是“才”的本义:“在地为木,既伐为才”,芟荑了枝叶,准备加工为梁为栋为桌椅门窗的木料为“才”。

黛玉之“才”是才华、文才之“才”。作者说她有咏絮才,堪比晋朝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妙玉的才华就更加了不得:“阜比仙”,非一般人能比,堪比神仙。阜者,高也。阜的本义是“无石之山”。

如果说到曹雪芹的德才观,那么曹雪芹认为女子的德比才更为重要。“停机德”就是夸奖薛宝钗的,称赞她有相夫、教夫之德。

笔者以为,曹雪芹是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里的“才”,是指文才。而且曹雪芹发展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是“女子无才便有德”,把女子的“德”与“才”对立起来:无才,便有德;反过来说,有才便无德。

“女子无才便有德”,是第四回,借李纨之父、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口说出来的。李守中不让自己的女儿李纨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子便罢了,却以纺绩井臼为业”。可以这样说,李纨是李守中教育出来的女子道德典范。在她身上,体现着当时那个时代,也是曹雪芹心目中的道德观。而这种道德观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也不是李守中、曹雪芹的新发明,而是早就有的“三从四德”。哪三从: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什么是妇德,妇德首先是不妒,是对丈夫的宽容;妇言,则要笑不露齿,不能大声言笑;妇功则要求能从事纺绩井臼,会做针黹女红。曹雪芹笔下的李纨、薛宝钗、史湘云,都是按照这“三从四德”的标准塑造的。换言之,用“三从四德”的标准来衡量这三个人物,你找不出她们的缺点来。而林黛玉,则许多地方不符合“三从四德”的要求。就拿针线活儿来说,整部小说她就做过两回针线:一回给宝玉做了一个荷包,还有一回做个香袋,却还没有做完。

如果用这些标准来衡量王熙凤,那可就糟了:贾母开玩笑地说她是“泼皮破落户”,什么意思?说“文”一些,叫做“流氓无产者”,俗一些,便是“地痞无赖”。她的出场,有些像京剧舞台上的“闷帘叫板”: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在贾母面前,“个个敛声屏气”,唯独凤姐,高声大嗓“放诞无礼”,毫不讲究“妇言”;对她丈夫贾琏,“一从二令”,先是服从,后来便大发雌威,设毒计害死尤二姐,妇德扫地。可以这么说,李纨和凤姐,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

笔者以为,改“女子无才便有德”,代表了曹雪芹的德才观。他对女子有才,基本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女子的“德”更为重要。所以,他对自己推崇、肯定的人物,不加“才”的赞誉。薛宝钗、史湘云这两个人,在诗文上的才华上并不低于林黛玉和妙玉,在见识、学问上恐怕还要略胜一筹。但是曹雪芹并没有称赞这两个人的“才”。而且,愈是有才的女子,作者让她的下场则愈悲惨。“才华阜比仙”的妙玉,最后是:“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综观曹雪芹笔下的女子,无才有德的是李宫裁,无才无德的是王熙凤;有德有才的是薛宝钗,无德有才的是林黛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