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缤纷生活 2012-10-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晏昭芳

  928上午730,我们学校语文组的全体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郫县岷阳实验学校聆听湖北荆州教研室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的观摩课和讲座。余老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如今能够一睹庐山真面目,正如教研室李玉林主任所言“真是幸运与幸福之极”。

 余老虽年寿已高,但不辞辛劳,从上午800到中午12:00,一共为我们讲授了三节精彩的课:短文长教的《陋室铭》、长文短教的《孤独之旅》、以及“阅读教学设计8字诀”的讲座。听完之后,我最大的体会是:余老把他的“阅读教学设计8字诀” 理念至始至终贯穿于他的教学。

 一、“简”的理念:思路明晰、教程简明、简中求丰。如课文《孤独之旅》,这篇小说在中学课文属于长篇幅,而余老“胸中有丘壑”,化繁为简,把众多的问题集中在“文意把握”和“片段赏析”两个问题上,简化了教学环节,优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深刻透彻。

 二、“实” 的理念:实实在在利用课文增加知识,训练学生能力。他的课堂没有热闹的场面;也没有激情澎湃的表演,更没有花样翻新的课堂形式。但他的课如一缕柔和的轻风,如一股涓涓的细流,柔和而平缓地流进我们的心田。两节课中,多次提醒学生做笔记,“据我观察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没动笔”、“让你们的笔动起来,把思想的律动记下来”、“留下读书的痕迹”、“别呆呆的看着我,做好笔记”……这些细节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很“实”的关注。

  三、“精” 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如《孤独之旅》展示课中的片段赏析:“重点欣赏课文中‘暴风雨到来’的美感和作用。余老循循善诱,让学生理解了小说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在这样的精读训练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他这次所带来的两节课都真正体现了他课堂的“精”:老师精要的提问、精细的品析、精妙的讲析。

 四、“活” 的理念:不拘泥,不呆板,教法灵活,内容灵动,学生活动充分。余老的“主问题”设计有利于整体阅读教学,便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便于激活学生知识积累,有利于课堂教学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情” 的理念:讲究情感、情致、情趣、情味。新课标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因此,余老非常注重学生的美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美之所在。如他举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以声传情”。朗读训练:短短的84字的短文中哪些字要读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品味了这篇文章。特别是余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使文章变形,由一段分成四小段,设计之巧妙,令吾佩服不已。

 六、“美” 的理念:审美品美,美读美写,在美好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他上的《陋室铭》,引导学生欣赏《陋室铭》的表达之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起笔高远,可谓神来之笔,暗示了陋室的“名”与“灵”即“惟吾德馨”,概写一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静为动,写出了环境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客人衬托主人的不凡,表现了交友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身居陋室的志趣之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趣之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巧用典故,类比自己德行高洁;结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匠心独具的点睛之笔。在他的小步轻迈,层层推进中,此文的表达之美就“一览无余”。

 七、“趣”且“丰” 的理念:角度细腻,手法生动,能激起兴趣,能形成活动,并且活动充分。在轻松、快乐中掌握技法、获得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有收获,让学生大有收获”。

 一个上午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给我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思考,深刻的反思: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大胆的探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勇于创新和开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我知道,教学之路虽“路漫漫且修远兮”,但吾仍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