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太人的巴别塔

 刘幼民 2012-10-12

圣经是人写的,真正的作者就是犹太人,靠着圣经这本书的魅力,犹太人在文化上独占鳌头,没有人可以分享犹太人的光荣。

在圣经创世记中,犹太人讲了一个故事:远古时代,地球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的(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途径伊拉克境内的一处平原就住了下来,想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要通到天上,以便传扬名声,免得他们会分散开来。

于是,地球人取土和泥,又拿石漆当灰泥,开始建造通天塔。

上帝听说后,就降临人世要看看地球人所建的城和塔。上帝居然害怕起地球人,他说:“看那,他们成了一样的人,说一样的话,动一样的念头,如今既然作起这事来,以后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了。”于是,上帝变乱了地球人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了沟通,有了分歧矛盾,通天塔造不成了,地球人就走散开去,遍布天下。那城和塔就被称为巴别,意为“变乱”。

巴别塔的故事意味深长,首先表现出犹太人对语言的一种敏感,或者是一种体悟。人和动物都有语言,但是又非常不同。动物的语言不仅仅简单,而且意义都是现成的,在场的,只能指向现在和这里,是动物本能的激应性反应。但是,人的语言不仅仅复杂,而且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意义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不现成的,可以指向现在和这里,也可以指向过去和未来,近处与远景。动物有语言,人却要不断学语言。

创世记的故事可能很早就流传于犹太民族之中,但是成书年代根据圣经考据底本说应该不会早于公元前450年,是犹太人经过流放离散的苦难后,为了凝聚民族自信力,重振民族精神由犹太人中的祭司一类的知识分子收集、整理、编辑而成。巴别塔的故事显然是以果为因把犹太人的“走散开去,遍布天下”,归之于建造巴别塔引起上帝的嫉恨所致。巴别塔只是一个“器象”,可以借它“形式显示”出的真相就是犹太人的离经叛道,使自己不再做选民却做了地球人的过程。

犹太人原本就是一个在不断迁徙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在它定居迦南之后又与本地的其他民族交往、摩擦、冲突、汇合,亡国后更是流离失所,对于这个民族而言,感受至深的就是语言的变乱,百人百口百音,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的迷失。犹太民族之所以要使自己与地球人“分别为圣”的真正原因,不是为了上帝,而是为了使自己不被同化,不被消灭不得已而为之的特殊手段。

与犹太人的特殊手段比较,中国的秦始皇推行语言的手段更加硬性,甚至不惜焚书坑儒达到“书同文”的目标。而天主教在几千年中则是硬性推行拉丁语弥撒,不准许天主教徒阅读拉丁文之外的其他语种的圣经。伊斯兰教的诵经则使用阿拉伯语。所有这些做法与犹太人的认识不谋而合,要想不分散,就必须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真正的通天塔就是语言和文化。德里达则说:“语言即是文字”

海德格尔说,“语言乃存在之屋”。语言就是存在论的第一义,语言比什么都早,早于主体的人,早于对象化的世界,甚至早于对象化的自然和时间。当然,哲学所说的存在,就像宗教信仰的那个上帝,或者是老子的“非常道”,是语境式或境域式的存在。老子说:“孔德之容,唯恍唯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就是“说道”,以非对象、非概念的微妙语言说微妙之常道和常名中的常道。

上帝变乱了地球人的语言,用海德格尔的方式理解,上帝不是害怕了地球人,而是不喜欢自己的居所千篇一律,不喜欢有限的方式限制了自己的行至,如庄子所讲:“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