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蝈蝈和蛐蛐》教学设计

 binglunnongying 2012-10-14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第六单元

《 蝈 蝈 和 蛐 蛐 》教学设计

  型:唱歌课

执教者:成都市双林小学  杨晓珺

教学目标

一、过程目标:学生在学习、表演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歌曲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二、认知目标: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多种形式来表演歌曲。

三、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表演歌曲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体会到做人要踏实,不能吹牛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唱出京韵。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钢琴、自制卡片、快板、小鼓、高胡

学生:快板、小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京剧方式问好(初步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

二、导入

1.快板引入,初听歌曲(感受京剧中的念白,并初步感受音乐,试着听出吹的内容)

师:听我说!一只蝈蝈,一只蛐蛐,吃饱了肚皮在南山坡上吹牛皮!听!吹的什么?(播放范唱音乐)

学生带问题聆听范唱

2.师生交流(初步感受京剧中节奏、韵味的特点)

师:他们吹的什么?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按节奏字正腔圆地读或演唱(解决歌词节奏或拖腔演唱)

3.复听歌曲(再次感受音乐,进一步听出吹的内容)

师:他们真是俩吹牛大王,一个能吹,一个会侃!他们吹的是什么?侃的又是什么呢?随着音乐再去感受下!(多媒体出示歌谱,播放范唱音乐) 

学生视谱聆听,找出吹的内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按节奏字正腔圆地读或演唱(解决歌词节奏或拖腔演唱)    

师:他们的牛吹得真离谱!所以他们最后的结局(师加快板演唱故事结局)。(进一步感受歌曲中的数板部分)

4.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今儿我们要学习的一首以京剧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京韵歌曲《蝈蝈和蛐蛐》。

(多媒体出示歌谱)

本环节重点关注:1. 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2学生对歌曲中重点节奏及拖腔的掌握情况 。

三、学唱歌曲

    1.读歌词(解决歌曲中的节奏,进一步感受京剧咬字的特点,做到字正腔圆)

师:我是蝈蝈。生:我是蛐蛐。

师:我是蝈蝈儿。生:我是蛐蛐儿。(与上句对比,强调儿话音)

师:蝈蝈和蛐蛐吹牛字正腔圆。

师:我是蝈蝈。(加音高唱,钢琴单手旋律)生:我是蛐蛐。(跟琴唱)

师:我是哥哥。(加音高唱,钢琴单手旋律)生:我是弟弟。(跟琴唱)

师:哥哥吹牛真高调,弟弟就比较低调。(强调后句音高不同)

生:我是弟弟。(跟琴唱)

师生交替,字正腔圆地按节奏读歌词

2.口型模唱(了解歌词对位,初步分清间奏)

师:就让我们哥儿俩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自主运用学习歌曲的方法)

(播放范唱音乐)

师在学生演唱过程中提示方法

3.轻声跟唱(再次跟唱歌曲,熟悉歌曲,巩固学习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分清间奏)

师:老弟们真聪明!在演唱过程中用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例举学生所用的方法),还注意到可以用拍腿来表示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带上这些方法来检查下自己学会了没有!

(播放范唱音乐)

4.跟钢琴唱(进一步解决歌曲中音准、节奏等问题)

师:学会了吗?让我们跟钢琴来演唱。

师弹单旋律,生视谱轻声唱歌词,间奏时拍腿。

4.跟伴奏唱(再次感受音乐,检查学生歌曲学习的情况)

师:唱得不错,加上音乐伴奏会更好听!来!

师放伴奏,跟唱

生视谱跟伴奏唱,间奏时拍腿

5.师范唱(通过教师的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京韵)

师:你们不仅学会了,而且有些地方还唱出了京剧的味儿,比如:(抓学生唱的好地方点评并在此体验)。你们唱得很好,我想来PK下你们,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

(播放伴奏)

6.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歌曲中的京剧特点)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好!(预设)

    师:为什么觉得好呢?

    生:唱得有京剧的韵味儿(预设)

    师:小组一起讨论下,看看歌曲哪些地方有京剧的特点?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

7.师生交流、分段处理歌曲(通过交流及演唱,进一步感受、掌握京剧中装饰音、儿话音、念白、拖腔、数板方面的特点,并分段处理歌曲,实现从会唱到演唱的提升)

1)师: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京剧的特点?

  生:有动作。(预设)

教学生简单的京剧动作

学生随音乐模仿教师的动作(播放伴奏)

2)师:除了动作,还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出京剧的特点呢?

①根据学生找出的乐句总结属于京剧中哪种特点并贴出图片(装饰音、儿话音、念白、拖腔、数板)

②每总结出一京剧特点,引导学生按京剧的韵演唱该段,并加入小鼓、快板为适合的乐段伴奏

师:你们太能干啦!正是刚才你们找到的这几大特色让我们这首歌曲更有韵味儿!

8.完整演唱(检查歌曲处理情况,学生在另一种乐器高胡及打击乐小鼓、快板的伴奏中再次感受歌曲韵味)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师用高胡给学生伴奏

个别学生用小鼓、快板为歌曲伴奏

本环节重点关注:1.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及过程目标的达成度;2.学生对歌曲音准节奏的把握;3.学生对京韵的理解和表现;4.学生的模仿、内化能力。

四、PK活动(检测本节课学生的歌曲学习情况)

师:真不错!韵味儿十足!相信你们肯定能PK过我,来试试!

(一)彩排

    师:让我们先来热热身,练习一次!(播放伴奏)

(二)表演PK

    师:准备好没?PK开始!

师:老弟!你们太了不起啦!在和你们的PK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京剧特点,感受到了京剧韵味儿,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你们!

本环节重点关注: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的目标达成度。

五、结束全课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把你们今天体会到的给更多的人们分享吧!(播放《唱脸谱》)

生听音乐出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