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州的記憶--古城墙城門(图文)

 阿生记图书馆 2012-10-17
广州城墙历史沿革广州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据广州旧志记载,周惠王令楚熊子恽统治岭南,南海臣服于楚,作楚庭以朝,所以广州又称楚庭(或称楚亭)后秦使任嚣在此筑城——番禺城,后人称之为“任嚣城”。《史记?南越列传》载,任嚣临终语赵佗:“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公元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即当今广州),自称为南越武王。据考,任嚣在靠近越秀山的地方依山傍水筑城,除考虑军事上借地理优势外,并因便于取得流入城内的淡水。后因赵佗建南越王国后,城址面积未能适应南越王国都城需要,遂将原有任嚣城扩大为周围十里的都城,即后世俗称为“赵佗城”的基址。此后及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攻陷南越国都城,赵佗城被毁(则此前旧城存在可能不大),在岭南地区先后设九郡,现广州当处于当时南海郡所在。及至建安15年,东吴使步骘为广州刺史,于旧赵佗城废墟上修城,称番禺城。此后直至咸通三年(863年)五月,改岭南节度使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天佑年间,清海军节度使刘隐称雄岭表,广州成为重要藩镇,于是筑城以镇。(乾元元年,即758年,改郡为州,南海郡复称广州,此后不复更变。)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广东地方官员上书朝廷报告广州“城壁摧塌,乞差人夫添修”,朝廷同意派当地兵士对城墙的重要部分修整。庆历五年(1045),进一步修筑广州统治机关所在地的“子城”。《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当时魏瓘知广州,“遂城之,环五里”,“雉堞三百”。子城也称“中城”,以南汉旧城为其基础。熙宁元年(1068年),在子城东面、南越赵佗城故基上加建城墙,称东城,“环七里,赋功五十万”。据《广州简史》记载“东城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更需要城墙护卫的是城西番汉杂居、宝货汇聚的商业区。熙宁四年(1071年),建筑西城任务落到了知广州程师孟的肩上……他让转运使向宗道、转运判官卢大年、提点刑狱陈倩、周之纯设计绘画城墙图纸,奏报朝廷。神宗即令左藏库副使节张节爱带着岭南欠缺的先进技术和建筑材料到广州指挥筑城。西城比子城、东城的总和还大,环十三里,历十月而筑成……建好三城,北宋广州城墙的基本格局就确定了” “明初,永嘉侯朱亮祖与征南将军廖永忠领兵平定广东……朱亮祖认为已经将宋城三城(中城、西城、东城)连为一体的广州旧城仍旧过于'低隘’,因而'辟东北山麓以广之’,并'拓北城八百余张丈立五层楼,为会城壮观’,广州城规模大为扩展。以后,又经成化三年、弘治十六年、嘉靖十三年、嘉靖四十二年,万历二十七年多次修葺或扩建,广州城便扩展到后倚越秀山,南临珠江。明清时期广州城的规模基本奠定。” 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后,始拆城筑路。 广州古代城址变迁示意图《广州市文物志》、清朝广州城区图 将另外独立展示。 上述史料,粗略的阐述了广州城墙的演进,类型,组成及成因。而从中亦可推测出广州筑城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秦朝的任嚣城到宋朝的三城格局,可说是基本经历过了从夯捣版筑到砖石筑的演化。但由于岭南偏安一隅,在功能上来说,城墙对于战火纷争不断地中原地区来说更为重要,于是广州城墙的技术发展相对于全国来说,有明显的滞后性。 资料搜集后,最好将文字化为表格,方便工作的开展及文本中与会审核者阅读了解。 朝代 年份 具体动作秦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南海郡守任嚣率兵平定南越后,修筑任嚣城。南越 公元前204左右 将原有任嚣城扩大为周围十里的都城,后称“赵佗城” 汉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汉武帝攻陷南越国都城,赵佗城被毁。建安15年(210) 广州刺史步骘于旧赵佗城废墟上修城,称番禺城。唐 天佑末年(907) 清海军节度使刘隐筑城。宋 熙宁元年(1068) 加筑子城,修建城堞。复筑城门。熙宁四年(1071) 修筑西城,广一百八十步,高二丈四尺,为门七(一言九)嘉定三年(1210) 知广州陈岘增筑雁翅城,东长90丈,西长50丈。上建二楼。明 洪武十二年(1379) 永嘉侯朱亮祖,以旧城低隘,请连三城为一城 因旧浚濠,周二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唯北一面枕山,未浚。成化二年(1465) 总督左副都御使筑南城归德二门,月城各延三十八丈。成化三年(1466) 总督韩雍、巡抚陈廉,议欲连北山凿之。太监陈瑄考旧志,以府城地脉发迹在北,凿之恐非宜,遂寝其议。宏治十六年(1503) 三司以东西月城渐颓,请于巡抚都御使潘藩命广州知府袁熑指挥韩雄协同修之,增高七尺。嘉靖十三年(1534) 筑定海门月城。嘉靖四十二年(1563) 总督御史吴桂芳自西南楼以及五羊驿,环绕东南角楼,以固防御。万历二十七年(1599) 于正南门迤东,辟门,一曰文明。清 顺治四年(1648) 总督佟养甲筑东西二翼城各长二十余丈,直至河旁。高二丈,厚一丈五尺,各为门一。其东南曰正东,其西南曰安澜。顺治七年(1651) 闭(文明门)康熙八年(1670) 复开(文明门)康熙九年(1671) 筑城台马路,共颓三百余丈,平南王尚可喜修复。是年,洪水,五仙门复倾一十余丈。知县陈万言、高去奢修葺。康熙十一年(1673) 归德门城颓三十余丈。知县桂冲云、王之麟修复。康熙十三年(1675) 因滇逆吴三桂兵变,复闭。(文明门)康熙二十五年(1687) 巡抚李士桢捐葺,以郡学前门,文明宜启,复开。(文明门)乾隆八年(1744) 修葺。乾隆十二年(1748) 修葺。乾隆十六年(1752) 修葺。乾隆十七年(1753) 修葺。嘉庆五年(1801) 修葺。嘉庆十二年(1808) 修葺。咸丰六年(1857) 洋人入寇,五仙门城塌。同治二年(1864) 总督劳崇光,劝捐并内城各楼同时修葺。民国 1918 广州设市公所后,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仅余现段。 广州城墙修筑年代表了解同类型建筑在上一级别范围上的历史沿革,对于本项工程来说,就是城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历史。 中国城墙发展概况中国的城墙发展时期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阶段包括夏商周至隋唐时期,成熟阶段包括宋、元、明、清时期,衰退阶段为清末时期以后至民国初。从建造城墙的材料上说,据考察,早期中国的城墙,多是夯土版制,有些还只是土墙,只有少数重要的城市才在墙基或墙外贴筑砖石,普遍使用砖石的城墙则出现在明清时期。在秦之前,中国古代的制砖技术虽然已经萌芽,但比较落后,所以土便成为主要的城墙建材。而在汉代,制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于是砖就被用到了城墙砌筑之上。四川广汉发现的东汉雒城遗址中,城墙主体用泥土分层夯筑,外部用砖包砌,砖长约45cm、宽22cm、厚9cm,砖上多印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铭文,铭文篆书,从铭文字体分析,这些砖显然是用同一模子成批制作的。汉代和曹魏虽然南北方都出现在城墙修筑中用砖的实例,但直到明代以前,砖砌城墙并没有成为普遍发展的一项技术,其间大量使用的依然是夯筑城墙,著名的元大都城墙夯土筑就,为防止雨水对城墙的冲刷损坏,元大都土城每年用芦苇覆盖,故有“黄蓑城”之称。直到明清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砖的大量生产,大多倾圮的土城墙,在封建政府组织的城墙再修工程中得到了修复,并由土墙变成了砖墙,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仅次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修城墙的热潮。广州的城墙属于明制,在技术上应该可用北宋《营造法式》印证,然而事实上却非如此。在元末时,许多城市的城墙几已破败不堪了,这给明朝以后重筑完备的城墙创造了条件。明朝建立以后,由于推翻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他们逃到大漠北,并未被消灭。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很有必要大规模地筑城。加上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多年的征战中,深知筑城的重要性,他认为“非深沟高垒,内储好备,不能为安”。于是建国初期派诸子和亲信大将,在全国掀起了修筑城墙的高潮,这时的城墙在长期的防御经验积累和文化积淀下,不论从型制变化,还是建造技巧都迎来了最为成熟完备的辉煌时期。明朝不仅在全国各郡、府、县所在地建造城池,而且在南北边境建造南北“边墙”,这就是著名的南方南长城和北方的明万里长城。明清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攻城器械、火炮、攻城技术不断翻新,城墙为了防御这些攻城手段的攻击,不断地加宽加高,大多采用夯土筑城外加砖石包砌技术。各地建城因地制宜,并不一味模仿旧制。比如北京城、南京城和西安城就是截然不同的城墙造型。南京城因长江地势而造其型制是不规则的,北京型制为品字形,西安则是比较方的城墙型制。城墙上女墙、垛口、敌台马面、敌楼、角台、角楼十分完备。城门则一改前面各朝代防火性差、土木结构过梁式城门,而采用砖拱式门道,增加其实用性。许多城门都有瓮城,较大的城墙则有几重城的防御体系。如南京城有多重的城门密集的藏兵洞和瓮城、敌台、护城河西安城墙四重城门的整体防御堡垒。城门上的城楼也出现了2至3层,较大城市的城门则有城楼、箭楼之分,城门前有吊桥与闸楼。而至于广州的城墙虽无城楼与箭楼,但在旧地图中依旧能找到瓮城的做法。 通过历史分析可得:越秀山段城墙始建于明朝,清朝经过数次修缮,其用料已非是明朝流传至今。说明《营造法式》对广州越秀山段城墙只可提供参考依据。一方面《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年代上离越秀山段城墙已有一段时间;另一方面,《营造法式》以中原为核心,辐射越远影响越小,广州偏安中国南隅,在形制上具有独特的一面。 此告基础资料搜集及有关材料阅读整理完毕,方可开始现状调研工作。 越秀山城墙现状现越秀山上保存下来的这段明代古城墙分为西、中、东三段:从大北门到镇海楼为西段,环镇海楼所在的小盘龙岗山头为中段,从广州美术馆到小北门为东段。现存总长度为约1137米。现状古城墙大多已被拆毁,残长约1100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高出地面部分1米到10米不等。以镇海楼段200余米的城墙保存最为完好。越秀公园古城墙西段,西起于越秀公园盘福路门,东到镇海楼接连处,全长约400米。据史料记载,该段城墙原应延伸至大北门。从清代广州城市地图看来,整个西段城墙是在广州城北面偏西的位置上,只是原有广州城墙的其中一段。 建材主要是砖石,在西段城墙,由于历史上经多次修复,由大小,材料不同的几种砖石砌作。城墙下部为红砂岩条石砌筑,上部为青色城砖。另外,还有一些近代修复后砌的小灰砖,或普通红砖。红砂岩条,尺寸750×250×200 或 860×120×220 青色城砖,尺寸450×200×120(两顺一丁)(但在后期工作开展中发现,用以作为参考对象的城墙段,即镇海楼段城墙是现代修复,在历史图片档案中发现雉堞形制并不一样,重新对东段城墙作出调查取样,发觉城砖大小不一,而最古旧的城砖基本如镇海楼段城墙尺寸,若干修补或可拟为清朝修复新砖,年代未可考,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广州城图老城 (8门) : 大南, 大西, 归德 – 不闭 大东, 小南, 大北, 小北, 文明 – 夜7时闭, 黎明启.新城 (8门) : 小东, 永兴, 永汉, 五仙, 靖海, 油栏, 竹栏, 太平 – 均不闭
 
1760年的条幅画局部:
 
1858年在英国出版的地图,应是根据二次鸦战前的资料所绘。而且是到广州后才标注英法联军兵力部署。大北门为外瓮城(弧形),瓮城门设偏西。城西门(弧形)和大东门(方形)有瓮城。
 
清代(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从五层楼上西望观音阁(现中山纪念碑处)。
 
其实秦统一岭南,到赵佗建南越国后,曾被称为“番禹城”的广州历来都有修建城墙,而那段明代的古城墙迄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本来这段古城墙分为分西、中、东三部分:从大北门(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一带)到镇海楼为西段,环镇海楼所在的小盘龙岗山头为中段,从广州美术馆到小北门(今小北花圈)为东段,共1000余米。城墙上的雉堞敌楼等早已荡然无存,保存较完好的是镇海楼附近的一段,长达200米。
 
清代(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从清真先贤古墓处远望越秀山城墙。
 
越秀公园的古城墙
 
1907年火药局大爆炸后的废墟现场。
 
火药局就在小北门附近
 
1907年,廣標火藥局(在現越秀山體育場位置)大爆炸後震塌的城牆(五層樓西側那段)。
 
建筑在越秀山上的五层楼和古城墙 不过怎么老是说北城墙呢?其余的部分呢? 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洋务派的张之洞已经提出兴建马路,以改善广州的交通,但是修路的最大阻碍就是城墙,由于商贾们总是害怕城墙拆掉后官府势力会逐渐深入自己的经营地盘,不时就找拆迁人员的茬,城墙拆拆停停,到了20世纪初,终于等到了广东首届省议会的议员120票通过拆成的决议,可是当时国家形势动荡,钱都不够打仗的花,哪里来资金拆东西,于是只能拉残兵败卒,或正在服刑的囚犯去从事拆城墙和修马路,拆拆停停,城墙不断在拆,道路却停滞不前———1918年,广州市只有马路6公里。1918年正在拆除的城墙(围住老城区城墙全部拆晒)
 
到了1918年10月22日,在广州育贤坊禺山关帝庙内终于诞生了了第一个从事市政建设的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政公所总办的是广东省财政厅长杨永泰,协办是省警察厅长魏邦平,坐办是省财政厅官产处主任曹粲三(汝英)、会办是孙科。公所的头等大事就是拆城墙铺马路,至于钱嘛,就是变卖满清八旗子弟霸占民众的财产而来的。
 
城墙拆除时搭建的临时独木桥
 
以及铺在城墙遗址上的轻便铁路路轨
 
当时拆的古建筑,何止城墙,拆下来的砖木,估计大部分都是贱卖掉了。尤其20年代初,孙文为了筹措军饷,拍卖了广州许多文物古建筑,大都被承买者拆掉,或作废料卖掉,或改作其他用途了。当时汪兆镛目击耳闻,叹息流涕:“不及十年,名迹荡尽,如疾风吹箨,可谓浩劫也已。”
 
拆城墙后的镇海楼
 
1919年,广州最早拆的是西城墙,这是拆西城墙后待建的丰宁路(今人民中路),远处可见六榕塔和光塔。
 
古时广州的城墙,环绕整个广州城,古色古香。特别是残破的城墙,这是我们曾经的广州,城内城外,地平线在天边。那一种让今日居住在大都市的广州人,倍感震撼!!虽然,每一位都知道此景不再,但是我们竟然很喜欢这种景色的城市,到底为什么?我想并非一味地怀旧,而是,需要找回某些东西。正是:“远山近水东流去,古城广州梦归来。” 古城广州并非浪得虚名,位于今日盘福路与解放北路交界的【大北门】,其瓮城两侧还开有门洞。沧海桑田,岁月变幻,此番景象荡然无存。时代要前进,不过让历史成为历史的同时,能否想象广州这个大都市,能否与自身建筑文化相结合?让广州更像广州?
 
因为广州的古城基本是依傍越秀山而建,所以每次打仗越秀山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守卫北城的中国官兵曾利用古城墙作掩体,用土枪土炮及冷兵器打退敌人。1923年,桂军首领沈鸿英等在花县发动叛乱,进犯广州,前锋兵至越秀山北,当时任大元帅的孙中山是坐镇五层楼(镇海楼)指挥军队利用古城墙布防。地理优势加人心所向,孙中山除了击退叛乱军,还乘胜追击,收复了新市和石井等地。
 
 
小北城墙。
 
大北门的外瓮城不高,也没有城楼,
 
广州古城曾经有18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旧城8门,分别是正北、小北、正东(大东)、正西、正南(大南)、定海、文明、归德;外城5门分别是太平、五仙(明代名五羊)、靖海、油栏、竹栏;新城3门分别是永安(小东)、永靖(东便)、小南。另水门2座是东濠口的东水关和西濠口的西水关。1918年10月,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全部城墙被拆。
 
1906年的大北门
 
 
约翰柏比隆拍摄的广州城北门(1858-1859)
 
1870年的大北门。今日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
 
这张大北门图,应是在象岗上摄的,也可见瓮城全貌。
 
1860年4月菲利斯·比亚图拍摄:在小北门内西望观音山、五层楼,图中右面建筑是小北门城楼
 
此大北门图,可见瓮城两侧开有门洞。
 
这张似是小北城墙的,图中好象可见小北门瓮城,但城楼没有了。
 
 
民初时的大北门。(在现解放北路同盘福路交界)
 
大北门。今日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在大北门遗址建有花圃,仍俗称“大北花圈”。当年的广州城,别样的恬静,阳光洒落麻石上,斑驳无声。
 
大北门前“土地”
 
大北门
 
大北门
 
1870年,大北门城墙根下的轿夫。
 
看周围的环境,这张应是小北门城外。
 
1858年西洋铜版画: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占领下的大北门。
 
老地图判断,这张应是从嘉应义庄看小北城墙,图中右上方是小北城门楼。近景是东濠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大北门。图中可见其瓮城的全貌,近处可能就是双山寺建筑群。
 
从五层楼望观音山,右面是象岗炮台.(1918年)
 
这明信片的正面和背面都写是广州北城门,和象岗炮台.大北门是明代初期劈开象岗山修建的,所以这里还是象岗山。据一回忆录说:1930年象岗炮台拆除以前,有一段时间,象岗炮台每天都放一响午时炮。
 
象岗炮台的大炮现今移到镇海楼了
 
这口就是象岗炮台(水塔位置)的德国克虏伯大炮。
 
象岗山上拱极台.
 
大东门.旧址在今中山四路与越秀北路交界处。
 
1858年3月27日英国报纸上有一幅关于广州东城门的手绘画
 
大西门城楼
 
西门。
 
1910年广州寄出的实寄片,左上角是西门口
 
大西门。旧址在今中山六路与人民北路交界处。
 
大西门。
 
广州西门內,城楼在战争中被破坏.
 
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网站也有大西门。
 
1850年代西人水彩画,广州城西门:
 
1999年,挖掘中山七路口【西门瓮城遗址】现场老照片。
 
 
 
1999年,挖掘中山七路口【西门瓮城遗址】现场老照片。這段路原叫石岡街,隱約見對面騎樓的【祥珍茶樓】和藏在内街的【宝生大押】。
 
约1860年时的广州老城【正南门】,旧址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文明路交界处。
 
1860年时的广州老城【正南门】,
 
大南门城楼上北望老城景,隐约见正北方向远处的拱北楼。
 
 
从大南门城楼远眺(西北向)老城八旗地界。远见禁钟楼和光塔。
 
 
 
清末的广州城墙【水关】。水关即城墙的出水口,设有可开关的栅闸,主要功能是作城内向城外排水的通道和通舟楫。疍家船艇可通过水关闸口,进入城内的渠濠运输货物和停泊。广州城有几个大小水关,主要是西水关、东水关和铜关(铜造的关闸)。
 
 
广州的一个 【水关】。
 
护城河
 
 
1858年广州城墙和水关
 
 
 
 
城门前小休
 
1860年时的广州老城【正南门】
 
广州城图
 
1857年,西洋木刻印画:广州老城归德门。
 
1857年,西洋木刻印画
 
1885年出版的《基督教与中国:广东基督教传教》一书的插图──广州新城太平门。原址在今人民南路状元坊口。   这是罕见的可确定城门名的新城城门图画。若此图是写实的话,图中可见城楼是单层单檐的。老城城楼是双层重檐的。以此,可确定一些标注不清的城门,究竟是老城城门,还是新城城门。
 
1858年英人绘制的地图。
 
广州新城的城门
 
 
 
 
 
 
靠越秀山的那段明代古城墙,鲜见其他城墙的遗址了。
 
旧拱北楼。拱北楼原为唐代始建的清海楼。宋代重修时,建有双门,后多次重修。拱北楼一带俗称“双门底”。
 
1913年在拱北楼(今北京路)向北拍摄的承宣直街【大司成牌坊】(在今青宫门口靠北一点位置)。
 
 
而近至07年的5月中旬,大南路因道路施工,在离地面1米多的地方挖掘到了一片古代城墙。可能属于宋或者明或者清代,专家说有待考据,呵呵,或者这里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
 
好奇围观的民众
 
小北门旁重建的城墙。   两层城楼样式的小北门气势恢宏。 2000多年前南海郡尉任嚣就在广州修筑城池 诸多城门虽已消失却变成了鲜活地名   小北路、大东门、西门口、大北立交、大南路,乃至文明路、朝天路、靖海路……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越秀山上保存下来的明代古城墙是昔日的见证。虽然上世纪初由于开辟马路拆除了各城门令人惋惜,可这些古城门化作了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活在广州市民的生活里。   虽然广州的城门至今已基本不存在,但消失的城门变成了鲜活的地名。   文/图 记者廖靖文   广州城门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现存广州最早的地图出现在明代,但关于广州城门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早在2000多年前,南海郡尉任嚣就在广州修筑城池。赵佗于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他建筑了具有王国都城气派的城池,史称“赵佗城”。   赵佗城北至今越华路一线,南至今西湖路一线,西至今小马站一线以东,东至旧仓巷一线,规模和范围比任嚣城要大,至少有东、西、南三个门。   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大将步骘,把交州刺史治所迁到番禺城,在被焚毁的赵佗城基础上重建起宫殿城池。当时文溪东西支水道已较以前狭窄,珠江北岸也已向南推移,面积比赵佗城有所扩大,三个城门的位置,与赵佗城相去不远。在现在的中山路南面,开始出现民宅商贸区,城门开始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成为百姓免受外敌侵扰的一道屏障。   凿低番、禺二山 城市南拓至珠江畔   步骘城建成后,约800年间基本规模没有大的改变,城门位置也没有发生大改变。直到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番山、禺山的凿平,南城门开始南移。据记载,番山位于现在文德路第十三中学内高地一带,禺山则约位于如今广州百货大厦一带,约为越秀书院街以南的地方。番、禺两山并非孤立的山峰,而是丘陵起伏,彼此相连,成为屏障。   但到了唐末,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南城门外形成繁盛的商业区,这二山反成了城市南拓的屏障。南汉国开国君主刘隐驻节广州,他率先凿低番、禺二山,重建南门城楼。在北京路的“千年古楼遗址”,仍可看到下面层层叠压的门楼遗迹。后来在清代,这里曾建拱北楼,成为当时的地标。   到了南汉刘龑继位,再次凿低二山,城区突破了唐城的南界,扩展到约现在大南路、文明路一线,称为“新南城”。新南城的南城门叫鱼藻门,约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文明路相交处。   宋代城中有城 穿越朝天门景致大不同   宋代是广州城大规模扩建的时期,重修了中城,增筑东、西两城,史称“宋三城”。东约至今芳草街一线,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北至今百灵路一线。在约为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6个城门。   当时,“宋三城”连在一起,又相对独立,三城之间,有厚实的城垣与宽阔的濠涌相隔,城门便成了相连的通道。中城和东城,靠行春门连通;中城和西城,靠朝天门连通。城内有城,从东往西,穿过城门,三城气象迥然各异:东城是新建的城区,还保留着一派田园风光;中城最古老,既有守备森严的官衙,又有书香氤氲的书院、学宫;西城是繁华商贸区,又是众多寺观的清修地。   明代广州城大拓展 城门上建城楼   广州的城市扩展在明代迎来大开拓,将“宋三城”合为一体,扩筑了旧城,并建起新南城,城区范围比原三城扩大一半以上。同时伴随了城垣的北扩,原位于今百灵路、越华路、豪贤路南侧一线的城墙北界,向北扩展到越秀山上。把原位于芳草街一线的城墙东界,扩至今越秀路一线,与扩展了的北城墙相连接。   原来“宋三城”之间的城门被拆去,合成一个完整的城池,四面开辟八个城门,建筑更坚固雄伟,城门上均建有城楼。   明代的广州城已经具备了今日越秀区的格局,明代旧城北面是大北门(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和小北门(今小北路与越秀路相交处)。南面城门从东至西,共有四个门:定海门、文明门、正南门和归德门。   其中,定海门又称小南门,在今德政路与文明路交界处。归德门,又叫小市门,在今解放路和大德路相交处。东面的城门,叫正东门,位于今中山路与越秀路相交处。正西门即现在西门口。   此外,随着珠江北岸继续南移,明代还建有新南城,是相对于旧城来说的。比旧城更加繁荣,于是新修筑了城墙来保卫南城商业区。共建有8座城门:永安、小南、永清、五仙、靖海、油栏、竹栏、太平。   小北门旁依明城墙样式重建小北城门   在广州博物馆碑廊,至今保存着一块珍贵的文物:横书篆体刻着“归德”二字的城门石额,这是广州仅存的明代城门石额。   在18个城门中,归德门的地位尤为特殊。当时,广州分属南海县、番禺县管治,归德门正好是旧城两县的分界。归德门外建有归德桥,南北向跨于玉带濠上,门内有归德直街,街的东面,是番禺县属地,西面就是南海县属地。因此广州人把“归德”借代为“门”的意思,把门关上,就叫“闩埋度归德”。   虽然广州的城门至今已基本不存在,但消失的城门变成了鲜活的地名:直接以当年城门命名的地名,有靖海路、大南路、文明路、朝天路、小北路、西门口、素波巷等,大东门则出自昔日的正东门。此外,人民路和北京路原本也出自城门,人民路本叫太平路,因明清的太平门得名。北京路本名永汉路,这里曾是清代的永清门,辛亥革命后,把“清”改为“汉”。   循着这些地名不难找到明清广州城门的位置,追古溯今。去年,在小北路越秀公园的东门,即历史上小北门的旁边,依照明城墙的样式重新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小北城门。高高的城墙以灰色为主色调,城楼上有两层建筑,门楼中间采用大拱门设计,城楼两端则各连接一段仿古城墙。人来熙往穿过“城门”,颇有羊城古韵。   话你知   直接以当年城门命名的地名有靖海路、大南路、文明路、朝天路、小北路、西门口等,素波巷大东门则出自昔日的正东门。   人民路和北京路原本也出自城门,人民路本叫太平路,因明清的太平门得名。北京路本名永汉路,这里曾是清代的永清门,辛亥革命后,把“清”改为“汉”。
 
常常听说广州过去的管理者为了建设城市而破坏古迹,但结合历史背景,有些决策实为民心所向,从现在的观点看,城墙很有历史价值,但当时的人又有哪位远目至今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