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为什么总喜欢组织集体学习

 tjwjd126 2012-10-22

体制内为什么总喜欢组织集体学习

因为个人所从事专业的原因,我本人近几年来每年差不多都要受邀给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举行很多场法治讲座,通常这种活动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性的。这自然使我产生一个联想,此种学习方式是能产生预期成效的吗?体制内频繁组织类似的学习活动其初衷是什么?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体制下的国家是否也会如此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活动?

  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体制内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诸种因素合力发挥作用使然:

    中国特殊的行政动员体制和执政党特殊的执政方式,既要求意识形态的整齐划一,又要求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执政党自身的强权力性质,使其有能力运用政党纪律、道德逼迫和国家权力等资源要求所有执政党员、国家机构成员乃至社会全体成员加入集体学习方阵。法制的不健全或法制本身的疲软,以及执政党对战争时期动员方式的路径依赖,使得社会的动员体制高强度地依赖政策领悟和政策实施。从某种意义上,集体学习之风的盛行,还隐含了公务员队伍的中立性和自主性的缺失,以及体制管理的科学分类、因类而异之欠缺。不加区别地对待执政党员和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机构成员。其实也表征了现代国家建构的不成熟,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缺少区隔。建国以后,执政党每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每一次重大政策的颁布,都要使整个权力体制、社会成员投身其中,故为了发挥政策的系统效应,集体学习统一思想,从而达致行动协调,似乎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集体学习是高层学习产生的示范效应。本届中央党政领导在中南海组织集体学习达一两百次之多。中国自身的崛起,并没有与之正比例的独立智库的成长。执政团队在信息采集、知识更新、决策优化、风化示范等方面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驱动。中央的每次集体学习都是有声和无声的动员令,也相应带动全国范围内的集体学习热潮。惜乎这种学习把政治正确作为首要的考量,揣摩上意以娱上听时常成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采纳,造成理性互动、多元发声的严重不足。

 集体学习是体制提升自新能力,应对执政挑战尝试性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既往的执政思维、执政方式,在应对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执政体制努力延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惯行,企图以共同学习收事半功倍之效。但此种学习存在的最大隐忧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在于过去的政治考量所造成对普适性价值的排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以及对技术性问题的过度崇拜。

  中国式的集体学习还隐含着借学习之名的集体考察、出国学习等糜费公怒,浪费纳税人钱财的非正当性行为,其构成社会反应不良的官场不正之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