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 石 要为生者争得胜利

 tjhx0526 2012-10-25
1917年夏,毕业于宁海正学小学。次年秋,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10月,参加杭州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23年夏,从“一师”毕业。1924年春,到慈溪县普迪小学任教,同时从事文艺创作。1925年元旦,创作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不久,他到北京大学当旁听生,经常聆听鲁迅先生讲课。由于经济困难,1926年春,离京返浙,先在杭州代课,后到镇海中学任语文教员、教务主任。是年创作揭露旧社会黑暗的长篇小说《日时代之死》。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清党”,他参加国民党镇海县党部会议,得知校内共产党员将遭逮捕的消息,立即告知党员撤离,事后,被反动当局查知,为了摆脱反动当局的追捕,于同年夏返回故乡宁海。参加由共产党人组织的“消夏社”,参与筹办宁海中学,并任教于该校。1928年初,在宁海中共党组织和进步教师的支持下,出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致力改革教育,清除封建势力。同年5月,宁海中共党组织发动亭旁起义,暴动失败后,敌人在搜查中,得知宁海中学是党组织的联络点,他因“预闻其事”受到牵连,被迫出走上海。经友人介绍结识了鲁迅,并与鲁迅等共同创立了“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及《艺苑朝花》等进步刊物。1929年1月,鲁迅事忙,辞去《语丝》编辑,推荐他继任《语丝》编辑。工作之余,又创作了中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集《希望》等许多优秀小说和诗歌,并翻译介绍高尔基等作家的外国文学作品。1930年2月,同鲁迅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后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主持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的编辑工作。5月,由冯雪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以“左联”代表身份参加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向“左联”全体盟员传达了大会精神,鲁迅亲临听取,给予了高度评价。柔石还为这次大会写了著名的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热情地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民。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他还发表了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和诗《血在沸》。1931年1月17日,到上海东方旅社参加党的秘密会议,因叛徒告密,与会同志全部被捕。在狱中,备受酷刑,坚贞不屈。2月7日晚,他与同时被捕的20多位同志被敌秘密集体枪杀于上海龙华。柔石身中十弹,壮烈牺牲。牺牲成员中有五名“左联”成员,被称“左联五烈士”。鲁迅闻讯,万分悲愤。在柔石等牺牲两周年的时候,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深表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