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汤药要记住3个T

 开心果 由飞翔 2012-10-29
       喝汤药不就是把药煎好,等凉得差不多了,一口气喝下去吗,还能有什么讲究?作为一名药师,我发现很多患者对汤药应该怎么吃、什么时间吃并不十分清楚,尤其在服药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次数(Times)这三个方面容易出错。

  Time(时间)

  一看病情二看药性

  病情: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下,比如发生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汤药;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上,比如发生在心脏、肺部等,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

  药性:清热解毒药、润肠的泻药宜空腹服用;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饭后服为好;驱虫药应隔夜服,一般是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安神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

  Temperature(温度)

  不同药有冷热要求

  汤药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把煎好的药液在常温下凉到30℃~40℃时服用。但是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药液应趁热服下;清热解毒的药和止吐类药,则要等药液稍冷后服用。

  Times(次数)

  1天1剂,早晚1次

  一般的汤药都是一日一剂,但要把头煎、二煎药汁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次的剂量以150~200毫升为宜。只是清热解毒药有特殊要求,可每天服3~4次,如感冒高烧不退者,可4个小时服1次发汗解表药(不分昼夜),药液可稍多些。

  另外,不少人对汤药的沉淀物是喝还是丢弃也有疑问。其实,煎好的汤药只要用一层粗纱布或漏网过滤即可。汤药放一段时间后,碗底常有沉淀物,但为了确保药效,服用者最好还是将沉淀物尽可能服下。

  最后还要提示的是在汤药里不要加糖,原因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到温热的药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中都会减弱药性,影响疗效。

  相反,有些药就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发挥疗效,比如黄连,如果加糖服用将达不到治疗效果。

  (据《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