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数字化校园优势,走网络教研之路 ——泰安学校尝试变革校本教研纪实 邗江区泰安学校校长室 [前言] [传统教研弊端显现] [网络教研形式多样] 1、网上教科研。这一做法主要针对以往每周一次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而改进。我们在学校网站首页增加了一个模块,由教科处同志牵头负责教研科课题,提前一周公布,针对教学环节的任何一个热点,或如何课前导入或如何收集作业中的错题集等话题,大家可在实践中尝试,再交流反馈。可一人一评,一人多评,多人一评,多人多评。这样就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在线课堂。我们将以往的听课、评课模式加以延伸,克服了以往听完课就不再有印象更无从点评的困惑。我们将教研课堂实录下来,上传至网站视频,听课者可随时再听、再研,执教者可反复揣摩,以便改进。更有学生可自主登陆,填塘补缺,并为教者提供真实意见。 3、资源库建设。传统的备课过程繁琐复杂。仅教案的誊写就会花去广大教师大部分的精力,更别谈修正改进了。从06年底,我们就向老师们推荐资源库建设,鼓励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极富意义的教研活动中来,尤其是熟练计算机操作的年轻同志。大家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制成电子教案、课件、典型习题等多个资源达40G。虽然很辛苦,也确实在首创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但是到了08年再次使用的时候大家都感到了轻松,连思想保守的老年教师也乐于其中。确实,无论是从教案、课件、习题的修改完善还是资源共享来说都是事半功倍的。 4、在线测试。如果说资源库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那么,在线测试模块的推出更是为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若干相关练习测试中随机抽取部分题库,并能及时得到正误的反馈信息,也将教师从大量批阅作业的苦海中解脱了出来,而不必担心检验的效果。同时对于厌倦了题海的学生来说,换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同样的目的,无益于是种全身心的调节。 5、博客、论坛。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建好自己的业务博客,并在全校公开。大家将平时教学的点滴体会,经验教训记录下来,比以往的教后记更多了一个交流和评价的功能,也为教师个人的成长成熟搭上了快车。同时校园网还开辟了各学科论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学研。 6、QQ、MSN群交流。聊天工具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网络软件。我们利用师生的这种积极心理,根据师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特点,专门开辟若干个QQ、MSN群,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当群主,还聘请了资深专家作为特别顾问,增强交流互动,给师生以适当的自由的教与学的空间。实践证明:不仅有教与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生活、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互动作用,班主任的工作也顿时轻松了很多。 7、专题网站。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还开辟了如电脑绘画、机器人、农耕文化等专题网站,配有动态自编教程,为学生的特长培养提供了舞台,又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方法。 8、优质教育资源链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渺小的,放眼外界,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看得更深。首先推广的是由市电教馆组织推出的名师同步课程,我们要求教师每节必看,学生可选择学习。其次是将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工程中的优质课例资源放到服务器上,供大家学习借鉴。还有就是链接了适合新课程的优秀教育资源网站,使大家的眼界更加深远。 [实践成果催人奋进] [遭遇难题设法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