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数字化校园优势,走网络教研之路

 昵称5474629 2012-10-29

借数字化校园优势,走网络教研之路

——泰安学校尝试变革校本教研纪实

邗江区泰安学校校长室  刘圣

[前言]

    泰安学校组建于二零零四年七月,从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起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四年的时间内,已快速成长为环境优美,文化浓厚,质量攀升,群众满意的地区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龙头。2007年,学校率先出色创建成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并正积极努力地向市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的更高目标迈进。在校园数字化创建过程中,我们更是借数字化优势,强化校本教研改革,尝试创新,逐渐走出一条有效的网络教研之路。

[传统教研弊端显现]

    教研是提升质量的关键。在泰安学校组建初期,教研活动仅停留在听课表面。一提教研活动就是夹着一本听课笔记进课堂完成“课时任务”,然后大家不着边际地或奉承或搪塞一下就算完事。虽然每周也规定了一节课时间的专门教研活动时间,可也都流于形式,形而上学,拖拖拉拉全部到齐就是十分钟,发发牢骚,吹吹牛皮又是十分钟,汇报一下教学进度花去十分钟,还有就是教师接电话,有急事已经提前离场。这些都在根本上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脱节,弊端显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是靠上级程序式的指令进行,缺乏教研管理思路,没有能充分激发起教师本位的主体意识,其教研内容也往往脱离学校、班级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解决教学问题的针对性,缺少师与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和争鸣激情,教学的困惑没能得到及时解决,相关信息不能共享。

[网络教研形式多样]

    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切实扭转这一恶劣形象,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反思。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有实效、有创新?怎样才能让老师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教研?怎样才能关注课堂中的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让学生如何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怎样才能让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产生后续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从狭隘走向宽泛?我们觉得,传统的教研模式亟待改革。数字化校园成功创建成果的优势,为我们开拓了思路,为尝试变革教研模式提供了便利。于是,我们将网络引入到教研中来,不断拓展了教研的时空,而且丰富了教研的主体。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敏感性,促进了师生的自我表现,取得了可喜的教研成果。回顾我们走过的教研改革之路。我们对以下的几种网络教研方式进行了尝试和研究。

1、网上教科研。这一做法主要针对以往每周一次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而改进。我们在学校网站首页增加了一个模块,由教科处同志牵头负责教研科课题,提前一周公布,针对教学环节的任何一个热点,或如何课前导入或如何收集作业中的错题集等话题,大家可在实践中尝试,再交流反馈。可一人一评,一人多评,多人一评,多人多评。这样就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在线课堂。我们将以往的听课、评课模式加以延伸,克服了以往听完课就不再有印象更无从点评的困惑。我们将教研课堂实录下来,上传至网站视频,听课者可随时再听、再研,执教者可反复揣摩,以便改进。更有学生可自主登陆,填塘补缺,并为教者提供真实意见。

3、资源库建设。传统的备课过程繁琐复杂。仅教案的誊写就会花去广大教师大部分的精力,更别谈修正改进了。从06年底,我们就向老师们推荐资源库建设,鼓励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极富意义的教研活动中来,尤其是熟练计算机操作的年轻同志。大家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制成电子教案、课件、典型习题等多个资源达40G。虽然很辛苦,也确实在首创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但是到了08年再次使用的时候大家都感到了轻松,连思想保守的老年教师也乐于其中。确实,无论是从教案、课件、习题的修改完善还是资源共享来说都是事半功倍的。

4、在线测试。如果说资源库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那么,在线测试模块的推出更是为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若干相关练习测试中随机抽取部分题库,并能及时得到正误的反馈信息,也将教师从大量批阅作业的苦海中解脱了出来,而不必担心检验的效果。同时对于厌倦了题海的学生来说,换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同样的目的,无益于是种全身心的调节。

5、博客、论坛。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建好自己的业务博客,并在全校公开。大家将平时教学的点滴体会,经验教训记录下来,比以往的教后记更多了一个交流和评价的功能,也为教师个人的成长成熟搭上了快车。同时校园网还开辟了各学科论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学研。

6、QQ、MSN群交流。聊天工具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网络软件。我们利用师生的这种积极心理,根据师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特点,专门开辟若干个QQ、MSN群,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当群主,还聘请了资深专家作为特别顾问,增强交流互动,给师生以适当的自由的教与学的空间。实践证明:不仅有教与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生活、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互动作用,班主任的工作也顿时轻松了很多。

7、专题网站。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还开辟了如电脑绘画、机器人、农耕文化等专题网站,配有动态自编教程,为学生的特长培养提供了舞台,又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方法。

8、优质教育资源链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渺小的,放眼外界,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看得更深。首先推广的是由市电教馆组织推出的名师同步课程,我们要求教师每节必看,学生可选择学习。其次是将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工程中的优质课例资源放到服务器上,供大家学习借鉴。还有就是链接了适合新课程的优秀教育资源网站,使大家的眼界更加深远。

[实践成果催人奋进]

    在探究网络教研的一年多时间以来,泰安学校累计有2人次获得全国学科教学录像课一等奖,有3人次获得省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有6人次获得市优秀课一等奖,有38人次在区课堂有效教学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十余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形成了《教海拾贝》校本教研通讯录。学校初中“五项”考核,小学“五育”考核均获区一等奖,并获得优胜红旗。学生乐学、博学。校园关系和谐,非本施教区的外来借读学生占到了全校学生数的1/5,并有继续攀升的势头。

[遭遇难题设法解决]

    当然,我们也是清醒地认识到,在尝试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并非都一帆风顺,仍有很多的矛盾需要解决。如我们一味地强调了网络教研而削弱了常规教研,缺少了人与人的直面交流,走进了网络虚拟的怪圈;因为学校的农村特点,硬件设备的比例不足给大家的网络环境使用带来了不便甚至是消极的影响;师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参不齐也在教研目标达成度上打了折扣;另外,学生上网设备略显不足,在校的上网时间偏短给网络教研活动设置了障碍。我们觉得,一方面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硬件设备投入,一方面加强师生技能培训,为顺利进行网络教研克服能力关,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校本课程研究力度,确保每班一天能有一节课的参与网上教研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