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组织模式的简介 科学而有效的组织模式,是确保管理效率的基础,是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度平台,即要确定企业要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类型。 企业组织架构的模式主要包括: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制、集团公司制、项目制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和矩阵制模式,而集团公司制在运作方式上与事业部制大体相似,项目制的组织结构有的可以看作一种动态的事业部制,还有的则趋近于矩阵制的组织架构。 一、直线职能式结构 在直线职能式结构中,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管理者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的职权。 在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上下级职权关系贯穿于组织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从而形成指挥链的组织结构形成。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中,管理者的职责与职权直接对应着组织目标。例如比较小的企业不再设诸多部门,领导直接管理。 直线职能式结构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控制严密,信息交流少。所以,适用于劳动密集、机械化程度比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 直线职能式结构的缺点是:它要求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和技能,亲自处理各种业务。这在业务比较复杂、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把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到最高主管一人身上,显然是难以胜任的。 某物业公司的直线职能式结构 某物业公司,其产品和服务范围有限,而且有明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经过咨询,决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公司需要引进专业化的部门经理来领导各职能部门,如财务经理、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和运营经理等等。他们能为发展中的公司带来各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能力,这些也是在简单型组织结构下的公司所不具备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能够与各部门经理之间保持直接联系,对公司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流呈现出较短和垂直状态。这时,公司组织是围绕不同的职能和任务而构成的,它们又由不同的工作任务组成,公司中每个员工都懂得各自工作任务的明确定义。部门经理有短期决策的权力,并协助董事会针对操作层的中、长期决策进行反馈。中、长期决策权力由总经理、董事会掌握。 二、事业部式结构 事业部型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瓦格纳提出的,并被称之为组织管理的一次革命。事业部型是按照产品、地区或者顾客划分,并依据划分的结果成为一些独立的事业部。 事业部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反应灵活,权力适当下放,使各事业部有自己的经营自主权。但是它不是法人,不是独立的公司,不能独立签合同,一定要获得公司的委托才能签合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使事业部有独立核算的压力。它本身是利润中心,自己承担产品的经营责任。 事业部制特别适合规模大、产品多、市场分散的企业,例如中国几个大的家电企业,像“海尔”、“联想”、“长虹”大部分都实行事业部制。例如海尔的洗衣机事业部、电冰箱事业部都是独立发展的。日本、美国大企业,大部分都实行事业部制。 事业部式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针对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来组织事业部。 事业部式结构可以重新设计各自分立的产品部,每个部门又包括研发、生产、财务和市场等职能部门,各个产品部内跨职能的协调增强了。 事业部式结构鼓励灵活性和变革,因为每个组织单元(即事业部)变得更小,更能够适应环境的需要。 此外,事业部式结构实行决策分权,因为权力在较低(事业部)的层级聚合。与之相反,在一个涉及各个部门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职能式结构总是将决策推向组织的高层。 三星的组织架构改革 三、模拟分权制结构 对于大型材料工业,要解决有关组织结构上的问题,这种模拟分权化是唯一可用的组织原则。 IBM的模拟分权式结构 四、矩阵式结构 案 某计算机公司矩阵式结构选择 要完成以上任务,需要涉及公司的多个部门,可以看出,该项目不适合采用其他的组织模式,因为该项目涉及部门多,很难将其归于某个职能部门之下进行管理;同时该公司并不存在多个类似的项目,由于该项目是该公司投资最大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且内容复杂、涉及专业面广,需要尽量缩短项目完成时间,使新品计算机尽快投放市场,综合分析项目要求,可考虑采用矩阵式模式。该公司应任命某个副总经理任该项目经理,从软件开发部、生产部、技术部、市场部、质量部、研发部等部门抽调若干骨干力量组成项目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该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