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组织结构设计

 田德民 2019-05-15

组织结构是为了高效完成任务,对人、职责、目标、相互关系进行匹配和界定,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德鲁克认为,组织结构设计要根据战略来决定,要以人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精心分析和设计后,利用组织结构的分工和责任去完成经营、创新、管理工作。

设计组织结构时,要从单位、部门、岗位三个方面,按照职能分工去设置部门,考虑指令传递和控制幅度、责权分配、规范标准等因素。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1、直线制。

就是垂直领导,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一个人说了算。因此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小、技术和业务简单的企业,且要求领导人能力全面、精力旺盛。

很多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一些部门,实际上都采用直线制,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直线制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在企业里面造成“老板一个人干、其他人都在看”的可怕局面。

2、职能制。

设置一些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的职能管理,体现了分工的思想。但是最容易出现多头指挥,员工不知道听谁的,出了问题谁也不担责。

很多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实质上就是如此,造成没有人对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任的结果。

3、直线职能制。

既保证了重大决策的集中指挥权,也实现了复杂职能的分工,从形式上看似乎做到了“专业的问题由专业的人管”,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结果负责。

实际上是高度集权,重大决策和人财物分配均由最高层决定,部门只有责任,没有权利。要先请示再处理,加重领导负担,影响基层管理人员积极性。部门之间难以协同,部门墙林立,职能边界的空白或交叉处是扯皮推诿高发区。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容易出现管理层级太多、管理幅度不合理、业务流程过长、信息逐级失真和效率降低等问题。

4、事业部制。

大型企业集团因为产品结构多样性、跨区域经营、不同区域管理对象差异性等原因,会根据产品系列或区域不同,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每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独立公司,有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人事决策、财务预算、监督审计等控制权由集团总部把握。

这种结构是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总部无法有效管控时的必然选择。

虽然存在着诸多难度和风险,但它的作用要大大超过直线职能制。

5、矩阵制。

很多企业集团采用矩阵制组织结构,其初衷是解决横向联系与合作、纵向管控、资源共享问题。

最常见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针对某个项目组建跨职能工作团队,项目团队有专人领导,向特定对象汇报,人力、财务等职能垂直管理以增强集团管控能力。项目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职能部门人员参与,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团队继续存在,人却更换了。一个人有时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的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价值。

矩阵制的好处是实现了人的共享,通过项目纽带和考核激励解决了部门横向协同问题。

缺点是人完成一个项目就要去下一个项目,缺少稳定感和归属感;来自不同部门的人难以管理,团队负责人对他们的管理是“深不得、浅不得”。因而矩阵制需要企业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员工有很强的敬业态度和自律素质。

无论怎样,矩阵制都是企业集团进行项目管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方式。

组织结构的设计,取决于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并没有哪一种结构最优或最差。

事业部制和矩阵制,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大大减少了中高级管理人数,加快了反应速度,倍受企业青睐,很多企业做管理诊断时,常常会先提出组织结构扁平化要求,希望减少管理部门数量,增加一线员工比例。

从阿米巴经营思想看,组织结构并不是越扁平越好。

它强调“扁平化只是手段,绝不是目的”,如果通过扁平化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决策速度,实现了经营的透明,那么扁平化就有必要的。反之,过度的扁平化,虽然减少了管理层级,但大大增加了横向管理幅度,会远远超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部门间无法有效协同和信息交流,问题层出不穷却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使决策者远离现场、陷入庞大的杂乱信息中无法判断,疲于指挥协调横向关系。

组织效率,归根结底取决于人。

德鲁克强调“任何管理都是关于人的管理”,如果把人发动起来,通过阿米巴模式让人人成为经营者,那么依靠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可以弥补管理的缺陷,那时候,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就不那么重要了。

(德民原创,转载请说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