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上海市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专题辩论会上的发言(关于批评的艺术)

 昵称10993641 2012-11-02

在上海市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专题辩论会上的发言(关于批评的艺术)

 

问题情境:

是“教育的懦弱”还是“批评的艺术”

课堂上,老师请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诵读自己的优秀习作。当小D读完自己的作文时,有位同学举手说:“这篇文章我在一本优秀作文集里看到过的,小D的文章是抄来的。”一时间老师和学生都很尴尬。此时此刻,教师该怎么办呢?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穷追猛打问清原委?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急中生智,说:“感谢小D同学给我们推荐了一篇好文章”,既照顾了当事学生的情面,又化解了众人的尴尬。

这名教师的做法传开以后引起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如此羞羞答答,不敢直言批评,是教育的懦弱;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名教师很智慧地化解了课堂僵局,是一种批评的艺术。

你认为这名老师的做法,是反映了“教育的懦弱”还是体现了“批评的艺术”?为什么?

 

我的发言:

大家好,作为b方一员,我的观点很明确:故事中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批评的艺术,而绝不是懦弱!

判断教育行为的强与弱,不能只看一时,也不能只看一事,更不能只看表面。

如果说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一种“教育”的懦弱,那么我想问:什么是教育的“强大”呢?

与犯错的学生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就是强大吗?

让犯错学生心生畏惧,抬不起头就是强大吗?

对犯错学生穷追猛打,严惩不贷就是强大吗?

如果这些就是强大,恐怕就是把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混为一谈,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为一谈,把教师角色与警察、法官混为一谈,把批评教育和司法审判混为一谈!

什么教育才是强大的教育?我认为,充满智慧、具有人情味并富有实效的教育才是强大的教育!

世间万物都是辩证的。西方有一个寓言故事,说是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扒下来,风先上,使劲地吹行人,可风越是使劲地吹,行人越是把衣服捂得紧紧的,有的人还因为有些冷又加了些衣服,没办法,风退下来让太阳上。太阳不言不语,只是稳步上升,路上的行人一会就因为浑身燥热而把衣服一件件地脱了下来,风只好认输,阳光最后获胜!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强和弱是辨证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种强弱辩证法在教育中无时无处不在表现。教育家陶行知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经典示范:面对一个用泥块砸人的学生,陶行知没有板着面孔抬出校纪校规来彰显“强势”,更没有处罚,反而是用四块糖来奖励他——第一块糖奖励他准时到校长室,第二块糖奖励他及时停止了砸人行为,第三块糖奖励他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第四块糖奖励他知错就改。本应受到批评乃至惩罚的行为却破天荒得到一连串的奖励!按照A方逻辑,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懦弱”的教育行为,可恰是这看似懦弱的行为事实上获得了“极强”的教育效力!

故事中这位老师的做法和陶行知可谓异曲同工:面对极有可能的抄袭,没有勃然大怒、当头棒喝,没有一套一套、义正辞严,而是以“感谢”之词来了一个破天荒!感谢二字,以幽默的智慧给了学生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台阶。聪明的学生自然能从中嗅出批评的味道,感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为学生护短吗?对!这是有意的护短,教育就是要敢于为学生“护短”!这是陶行知说过的话。知短而护短,难能而可贵,这不但不是教育的懦弱,反而是教育者自信的体现!

其实,这里所谓的“护短”,“护”的并不是“短”,而是“长”——学生的自尊心!“护短”的目的不是“留短”,而是要唤醒或激活他的自尊来“去短”。自尊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最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护住了自尊心,也就护住了学生的精神免疫力,使学生的自我拯救成为可能。自尊心的缺失是最大的缺失,自尊心的伤害是最难痊愈的伤害。因此,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就常常在于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在于触及学生的心灵又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当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你善意的保护的时候,他很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也会成为他自己的朋友,向善求真便容易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试想,如果故事中的老师给学生当头棒喝,或者来个彻查并治罪(比如让他当众检讨),其结果,学生可能会“知罪”、“认罪”,但不一定会“服罪”(他会为自己找一大堆抄袭的理由),更不会“悔罪”、“改罪”,他极可能变得自卑、麻木、放任或逆反——不管哪种结果,都是教育的彻底失败。倘若如此,不管教育看上去多么强大,都会沦为一种毫无力量的柔弱!

我的陈述完了。谢谢!

对方2辩补充了关于四块糖的故事背景,这让我们对此印象更加深刻,谢谢!但遗憾的是,你只看到了“四块糖”与抄袭事件之间的表面差异,却明显抹杀了两者之间相同犯错实质!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和各位同仁:这个故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为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并津津乐道奉为经典呢?奥秘就在于它蕴含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则:

一是要重视调查研究,对于学生的犯错的动机和原委要搞清楚。否则一切批评教育都会陷入盲目。

抄袭事件中,由于当时情况突然,老师来不及查清,又必须及时回应,因此采取了幽默的方式来含蓄应对,求得缓冲。

二是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不管怎样,学生身上总有闪光点,教师不但要抓住这些闪光点,还要敢于放大这些闪光点。在四块糖的故事中,陶行知明显放大了学生的闪光点:比如说,学生及时停止砸人、准时到校长室,其原因完全可能出于对校长的惧怕而不是什么“守时”、“守信”之类。同理,情境中的老师表扬那位学生“慧眼识美文”也是一种故意的放大,而不是所谓的“是非不分”。

那么,为什么要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呢?这就是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启示:批评犯错的学生,一定不能简单化、教条化,而是要善于攻心,出奇制胜。陶行知做法“奇”在哪里?奇就奇在用表扬的方式来批评学生:四块糖形式上是表扬奖励,实质上还是批评教育——表扬发挥了攻心之效,引发了学生的自我批评,这是最有效的批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同样道理,情境中的老师表面上是表扬学生,实质上还是在批评,看似“护短”,实乃“攻心”,相信那位学生不至于沾沾自喜,而是会在内心悄悄地反思、自责,知错,改错。由此可见,这位老师的做法不但体现了批评的艺术性,而且具有可以预见的显著效果,而绝不是对方2辩所谓的“丧失了教育性”,更不是对方1辩所胃的“是非不分,本末倒置”!难道对方辩友一定认为老师必须正面、当场、不留情面地批评这位学生才是最有力、最艺术、最有效的吗?请回答!      

对方发问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但同时他也说过,“只有当你的心灵里永远有着良心、羞耻、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你才会变成有道德的人。”这是告戒学生的话,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过错感到羞耻,但羞耻绝不同于侮辱。羞耻感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让自己的心灵更坚强。对方辩友反复强调,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正面批评教育。没有批评教育,请问羞耻感从何而来?又如何培养他的道德感?

回答:首先,我必须强调:我方赞成的绝不是教育不要批评,而是批评必须讲求艺术!我们也不是一味反对正面批评,而是认为一切批评都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其次,我要说,对方辩友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情境中的那位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话本身就包含了批评的意味!这个,我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

第三那,关于“羞耻感从何而来”问题,我想,答案应该是人的内心,而不是外部!只有内心有尊严感,才会产生羞耻感。自尊心与羞耻感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同时,我注意到对方1辩在陈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比较严重的错误”,请问对方辩友,既然是“严重”问题,是不是应该如马老师刚才所说,不宜当众正面批评呢?)

 

对方对我的发问:

对方辩友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请问刘老师:如今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一家人精心呵护下生活,在赏识和表扬声中长大。当孩子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如果确实是犯了一些错误,教师批评教育仍然因为过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使丧失教育的有效,这难道是值得大加推广的吗?

回答: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什么叫“过度”地保护?我方何时主张要“过度”保护学生自尊心呢?我第三次强调:我方赞成的绝不是教育不要批评,更不是主张无原则地“过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坚持的是批评必须讲求艺术!同时,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是不是认为批评不需要艺术呢?还有,在你们看来,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强大呢?谢谢!

 

【总结陈词】下面由我代表本次辩论的B方,做一简单总结陈词:教育需要批评,批评需要艺术,而最艺术的批评是用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巧妙地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批评,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对方观点摘录: 这样的批评教育不能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 /从表面看,教师照顾了当事学生的情面,但他对学生的教育,却丧失了蕴含的教育性,或者说,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这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比较严重的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