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战硝烟再起?

 文海睿得 2012-11-05

货币战硝烟再起?

 

货币战硝烟再起?

——“影观经济”系列之二十一

 

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貌似乱象纷呈,实则有迹可循,因为历史总是在不停地重复,形势演化大多遵循着逻辑推演的轨迹。早在5个月之前,笔者就预感会在未来某一天写下这篇文章,现在是时候了。2012年6月,笔者曾率先提示了全球宽松货币V2.0时代的即将来临(详见6月8日和25日笔者发表于本报的两篇文章),而在做出这一预判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局势演化也已暗藏于心,那就是当下全球宽松货币浪潮业已成型之后,货币战的硝烟再起。从最新形势演化看,货币战V2.0正初现端倪。

 

笔者无意将经济金融形势解析导入某种脍炙人口的“阴谋论”路数,这里所指的货币战,可以简单但不失严谨地表述为“深度汇率博弈”,即在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国际外汇市场由于政府或市场多国别、多方向、多维度、多目标的施力,而呈现出复杂、多变且影响深远的汇率变化。从这种简明的定义出发,货币战有六种表象:一是汇率水平大起大落,特别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出超出平常的波动性;二是趋势走向模棱两可,多重力量的反复角力使得主要汇率的中期趋势难以判断;三是贬值欲望全面泛滥,竞争性贬值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政府干预频繁出现,非市场之力对市场变量的走势施加非凡影响;五是投机因素大幅放大,投机性资本时常借助异常波动人为放大汇率波幅,甚至通过冲击某种汇率制度大幅牟利;六是口水之争络绎不绝,各国政要屡屡对他国汇率变化口头施压。

 

对照当下国际金融现状,狭义货币战的六种表象虽未全部显形,但在不同维度皆有不同程度的初步显现。例如,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元指数几度转变短期走向,80点大关得而复失、失又复得;欧元汇率则在欧债危机、希腊退欧、欧元存亡等一系列短期问题和长期桎梏相互作用下大幅震荡,难言未来趋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一改5-7月阶段性贬值的态势,以连创历史记录的方式再入升值通道,甚至出现少见的涨停现象;中国香港当局则在港元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压力下,2周内六次进场干预,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多也在汇率阶段性升值背景下表现出意欲竞争性贬值的潜在倾向;而国际资本流动的种种异象也表明,国际投资势力正在悄然蓄力、蠢蠢欲动。

 

山雨欲来风满楼,尽管尚未掀起惊涛骇浪,但货币战已然端倪初现,未来恐将一触即发。说到货币战,很多人将其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笔者的定义就已表明,这只是一场博弈,而非一场战争。但这种博弈和战争却有着些许的类似之处。每个人对战争都有自己的理解,作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笔者对战争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书本或影像,而最让笔者无法释怀的,却是一部并没有直观描写战争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这部电影令人惊讶得湛蓝、干净、平静、纯真,直到影片的最后,震撼的结局才衬托出战争的残酷(笔者向读者们强力推荐此片)。所谓残酷,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逻辑推演的必然,即便知道结局难逃悲剧,很多事情的发生却势在必然、难以回避。就像过去的战争,就像现在的货币战。

 

从逻辑推演看,战争的必然在于民族个体利益冲突的不断放大和不可调和,而与此相似,货币战的成因也与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利益分配和权利博弈密切相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也没有无依无据的货币战争。在笔者看来,导致当下货币战一触即发的原因不一而足:

 

原因之一是全球经济探底V2.0导致复苏利益争夺更趋激烈。如果说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0.57%是次贷危机冲击下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首次探底,那么2012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3.28%则是欧债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二次探底一方面缩小了可供全球各国分配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全球各国的复苏差异性,进而导致各国对复苏利益的争夺更趋激烈。利益的国别争夺主要通过宏观政策得以实现,而2012年全球各国的政策菜单却并不丰富,财政政策受制于债务风险高企,货币政策则受制于有限的政策空间,汇率政策在利益争夺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此外,值得强调的是,2012年的二次探底与首次探底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兴市场增长独立性的缺失,而新兴市场恰恰又是汇率波动程度最大、汇率制度相对更不完善的区域,这为全球货币战可能性大增又多加了一个砝码。

 

原因之二是全球宽松货币V2.0导致竞争性贬值趋势加剧。以2012年8月末杰克逊霍尔央行行长会议为标志,全球宽松货币政策V2.0时代正式到来,欧洲央行推行OMT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高调启动QE3,日本央行随之启动QE9,中国央行进行超常规逆回购操作,印度央行下调存准率,全球各国货币当局先后放松银根、定调货币宽松。宽松货币政策大潮从两个方向助推货币战:一是通过美元贬值效应引发全球各国被动应对,QE3导致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则同步增加了大部分货币,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被动升值压力,进而引发一系列应对式的汇率干预;二是通过保护主义效应引发竞争性贬值,全球宽松货币V2.0导致全球政策环境更趋严峻,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国际贸易增速放缓背景下,保护主义倾向日趋严重,各国竞争性贬值的欲望不断增强。

 

原因之三是全球资本逐利的次优选择导致投机势力聚力汇市。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战的重要推手往往是于金融市场和全球各地游离窥伺的投机资本。资本天然就有逐利性,而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现状:美国股市业已收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全部失地,财政悬崖将至背景下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欧洲股市虽较年初有所上涨,就连希腊股市也有阶段性反弹,但结合欧债危机演化来看,可能并未全然见底;新兴市场股市,特别是中国股市,始终未见起色;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受制于羸弱的实体经济需求,也难有表现空间;在全球通胀压力由于宽松货币政策而再度加大的背景下,一度火爆的债券市场也渐趋黯淡;而全球房市也处于萧条时期。遍观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股市、债市和房市,中期趋势均不明朗,短期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也并不大,投机势力难寻投机标的。而相比之下,全球汇市里,政府干预频繁出现、汇率波幅不断加大、竞争性贬值趋势十分醒目,投机势力借机放大波幅、牟取投机收益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投机势力的可能参与也为货币战的一触即发埋下了伏笔。

 

当然,三大原因仅仅表明,当下已初露端倪的货币战有可能持续恶化,并不意味着必然爆发。国际范围内多边沟通、政策协作的努力也将起到抑制集体非理性的重要作用。但笔者还想强调一点,考虑到当前几个主要国家均处于政治周期轮转的关键节点,且宽松货币政策刚刚推出,政策时滞还有3到6月,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2013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国家政治周期影响减弱、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集中显现、美国财政悬崖现实到来之后,全球货币战可能才将真正进入最危险的时期。

 

回眸历史,在不久之前的2010年四季度,全球曾一度在全球经济首次探底和宽松货币政策V1.0的影响下陷入货币战的阴霾,2010年9月巴西财长曾明确表示“全球已陷入一场货币战争”。两年之后,在二次探底和宽松货币V2.0的影响下,货币战硝烟再起已初露端倪,对此保有未雨绸缪的审慎姿态才是防微杜渐的理性选择。

 

  

 

战争的残酷之处在于,它让悲剧也充满了幸福的甜蜜与苦涩:《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