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论琐语(二十二)

 大地之歌 2012-11-05

读书论琐语(二十二)  

        ————2009年12月9日

书法节奏的构成依靠速度的控制,断续连贯、轻重徐疾和墨色的变化。陈振濂先生在其大著《书法美学》中将之概括为:基本律、回护律、起伏律和间隔律四大类型。执笔运行节奏 指线条在形成过程中,手的松紧、轻重、快慢的运动。这种节奏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以用笔为前提的。在运笔节奏中,便很自然会出现头尾重中段轻、头尾紧中段松、头尾慢中段快的相对效果,一根平的线条变得有起伏了。线条与线条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连贯节奏,它包括线条的律动和墨色的合理使用。“笔断意连”是线条与线条,字与字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概括。

                                                                       (2009年11月18日)

传统书法讲究笔笔中锋,线条要圆要厚要有力,即所谓的“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锥划沙”等等,都有一种特定的模式。而强调形式构成的书法家认为:一切点画和结体的造型价值都取决于整体效果,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就线条来说,中锋是美的,偏锋侧锋,甚至破笔散锋也可以是美的,美产生于整体关系的正确。形式构成的书法继承了碑帖这两种组合形式,对于强调笔势的章法,努力在一气呵成的书写过程中,通过轻重快慢、提按顿挫的用笔,长短粗细、收放开合的线条宋强化书写节奏,让观者感觉到时间的流转。沃兴华先生的形式构成书法观的观点比较新颖,值得一读。

                                                                      (2009年11月18日)

遍读古今法帖,把握其字形结构和用笔方法,领悟其韵味,消化吸收之后,好像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一样全部进行打破,创作时根据内容的需要重新组合。这样既不会陷入某家书体之中,便能进入书法创作的“自由王国”,便可一幅作品一个面貌,一幅作品一个独立的意境。在学习中,不必刻板临摹,更不必临摹得惟妙惟肖。要着重“读”帖,悟其精妙。此老兄的观点“独树一帜”。

                                                                        (2009年11月18日)

怎样欣赏书法作品呢?第一要看有没有意境。如果是个人的书法专集或个人书展,首先看这些作品是否一幅一变,一幅作品一种境界。只有一幅一变,才能把人带到一种新的境界,才能使人把作品看完。这个观点我赞同! 第二看基本功如何。造型美不美。结构上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粗则粗,该细则细,该疏则疏,该密则密。“用笔”,就是必须达到刚柔相济。还要善于把握用墨技巧。“章法布局”讲究韵律美。

                                                                        (2009年11月18日)

一根简单的徒手线条,多半由复杂而微妙的、依循某种动力形式的笔锋运动完成。书法笔法中的诸多技术动作——提按、绞转、平推、涩进、铺毫、裹锋、藏露、顿挫……,诸多技术形式——节奏、连带、方圆、曲直、虚实、弩张……,便是笔锋运动留下的轨迹。这些轨迹与主体的精神世界遘接,径此完成“言说”功能。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便是此意!

                                                                        (2009年11月18日)

用笔、结体和章法是书法艺术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以本无主次之分。但是在这三者之中笔法最难掌握,甚至被某些书家看作是不传之密,所以倍加推重。把握名家行书字体的特征,便于识帖、记帖和默临,也就是说容易入帖。以前大多用九宫格和米字格,近年又发明了回宫格和乾坤格等。以汉字的“方块字型”为基础,以上下左右对边或对角相呼应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为基本造型单元,同时考虑传统结体法则中的“重心稳固、平正、对齐、匀空、避让、穿插”原则,把一个汉字分解为2-3个平行四边形以一定角度相交插的汉字“平行四边形”结字法,更便于理解和记忆。不妨一试!

                                                                         (2009年11月22日)

东汉蔡邕的《九势》指出:“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本文笔者把书写过程各瞬间笔与纸接触并由之向纸授墨留下的“墨迹点”确定为书法线条的生成基元,名之为“笔触元”或“墨迹元”来进行笔法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新颖的观点。文中并指出:上海前辈书家沈尹默先生倡导的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中锋浅毫”笔法和南京孙晓云女士推出《书法有法》介绍和宣传“旋笔走毫”笔法,就其应对笔毫变形问题而言,正是正视要害,更是直接以防止毛笔在书写中走形为核心课题,似乎是一种更有效和更有渊源的笔法。

                                                                          (2009年11月22日)

领会传统唯一的通道就是临摹。临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情,须避五乖臻五合。凡心情不佳时,切莫勉强自己,一定要将自己的心态调到最好,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机械程式化训练,让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胸,才能下笔天成,进入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创作是建立在临摹基础上的,依靠临摹建立驾驭笔墨能力。从临摹到创作,吸收应用很关键,临摹这一关一定要过,当书家必须先当书奴,但当书奴却不一定能成书家。

                                                                           (2009年11月24日)

评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我们往往用“形神俱备“来称赞它。按通常的理解:“形”是指书法中可视的点画结体,章法,墨色等形质;“神”是指这件书法作品的气韵,神采,特别是这件作品所透露出来的个人的气质,风格与学养等。书法里的每一点一画都应该是沉着而鲜活的,扎实而富有生机的。在黑与白,点划,结构与章法等形式的自由运用中处处表现出对统一的和谐关系:提与按,迟与速,轻与重,动与静,方与圆,藏与露,俯与仰,疏与密,开与合,虚与实,浓与淡,枯与润等等相辅相成,相互生发,这正是宇宙中万象阴阳调和的抽象再现。阴阳调和是书法之大本。

                                                                               (2009年11月2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