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丹:孝道的时代新意与伦理重塑

 清风7679 2012-11-06


  当前孝道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既是人们的行为标准,也是行为导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尽孝无需技术主义,在亲情缝合和道德重塑等方面具有深层的社会价值,是护卫传统文化的伦理根基

  孝道有了时代新意

  人民论坛记者: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在您看来,当前孝道有了什么新的时代特点?

  于丹:孝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外安其身”。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比如说给他们零花钱、做顿饭、买保险、带他们旅游、带子女回家等。衣食无忧,人才能够安顿。孔子说,我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老者安之”就是让老人有比较好的生活状态。

  其次,“内安其心”。很多子女在“外安其身”这条做得不错,但“内安其心”就做得远远不够。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肯定其自身的价值,不能让老人因为年龄大、离开工作岗位而感觉远离时代。

  国家层面倡导孝道的深意何在

  人民论坛记者:客观地讲,尽孝是较私人化的行为,为什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国家层面提出和倡导?

  于丹: 尽孝是中华民族约定俗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现在重新提倡,恰恰表明当前我们的行为需要重新确立导向。原来老“24孝”里面有很多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提出来的,显然是过时的。今天的“孝”到底怎么落地生根,怎么跟当今人们的行为关联?这需要一个行为导向。现在提出,正说明当今社会缺失了尽孝的行为导向。缺失不是说亲子之情缺失了,而是道德界限模糊了,人伦之情常在,但大家存在选择上的迷惑,孝道的新特点正好给了社会可以参考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导向。

  “论心不论迹”,尽孝未必技术主义

  人民论坛记者:孝道是否需要明确的标准?做到了就叫孝顺,做不到就叫不孝吗?

  于丹:曾经有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叫做“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意思是好的学习能够使人从头脑到整个行为发生改变。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尽孝,首先是内心的愿望,孝道行为标准就是提倡大家要去尽孝,不是说做不到其中20条就不是孝子。理解这件事情,完全不必技术主义,希望大家领会孝道的深层含义。“论心不论迹”,别光看表面上要求你做哪条,很多事情不一定说每个人都要逐条做,但是你要理解,尽孝背后是两代人之间的心意相通。

  孝的标准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些可行的尽孝方式,包括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取舍。我认为,孝道提出的这些标准,都没有“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事情,都是举手之劳。无非就是“为长者折枝”的一些事情,无需技术主义式地一条一条对应。

  破解尽孝困局:内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人民论坛记者:当今的孝文化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局,一面是“重孝”的社会情节,一面是“不孝”和“难孝”的现实尴尬。如何破解这个困局?

  于丹:我一直强调这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教人要善良,是从孝敬自己的老人开始的,有什么样的孝心,比具体的行为更重要。古代子游向孔子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人的心里没有深深的敬意,不存孝敬父母之心,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何区别呢?这句话说出了孝的根本内涵,即内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但是,我们不能不从行为做起,仅有一颗孝心是不够的。《论语》上有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牢牢地放在心里,想起他如此高寿,一方面特别高兴,另一方面也有忧惧,尽孝的日子屈指可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不能等。当自己人到中年、年华老去的时候,才知道内心最深的眷恋是什么。你没办法让老人等我们,时光是不等人的。

  新“24孝”作为行为标准,说的是外在的孝行,内心的这份敬意是没法给定标准的。但是,从外在的孝顺到内在的敬意,从自己的小家到影响整个社会,多一点温暖的成分,少一些偏激、愤怒,无论如何这是善意的起点。

  孝道有助于亲情缝合与伦理重塑

  人民论坛记者:时下,孝道式微,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普遍焦虑,“磕头言谢”、“洗脚示孝”反衬出亲情反哺的贫乏。在此语境下,您认为孝道对家庭建设有怎样的价值?

  于丹:首先,以孝为导向,会让父母子女都快乐。跟老人相处的日子,无非就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巨大的压力之外,全家人共同创造天伦之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孝的标准可能是改善我们家庭生活的一个好建议。尽孝,仅仅是我们在为父母付出吗?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一种收获,获得一种伦理上的幸福感。

  其次,孝的标准对婚姻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我一直认为,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社会群体的事。孝的标准绝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父母,也针对配偶的父母。所以,新标准提出要带爱人和子女回家。不带着自己的小家回来,还不算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因为婚姻里面,爱基于什么?基于交流和建设,而跟爱同等重要的,还有责任。

  第三,孝的标准提供了家庭和谐的具体方式。例如,陪老人聊天。从聊天说孝敬,这也是古训。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给老人一个好脸色看是最难的孝敬,这句话真是经典,好话好好说,说话别甩脸色,这就是孝敬。“色难”这件事情,需要通过多沟通逐渐解决,从在自己家聊天到带老人去朋友圈子,不断加深老人和子女间的交流,彼此增加了解,在不断的交往中,逐渐改变观念。

  人民论坛记者:随着社会工业化、经济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追求也在提升,对精神和道德的追求偏于弱化。您认为孝的标准的提出,对当今社会的道德重构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怎样的意义?

  于丹:首先,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行为。再看孝的标准,教老人上网,带老人出去旅游,给老人买医疗保险,孔子那时候没有,但这就是今天你能够为老人做的事。表达孝道的行为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心的那份敬意是亘古不变的。

  其次,按照孝的标准尽孝,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有一个伦理的根。中国人的伦理不是小事,“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在伦理里面能找到生命所有的安顿,能够找到伦理亲情中的信仰。中国人伦理的源头,是我们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宗族情结。

  最后,孝的标准有助于社会和谐。中国人历来尊重“天地君亲师”。现在,时代变化了,我们进入一个民主、法制的新时代,“君”这个环节过时了,但是“亲”和“师”还是值得我们深深尊敬;对于“天”和“地”应该要有敬畏,不能因为科技发达了就违背自然规律。

  因此,我认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很必要,它更能让我们幸福和快乐。今天我们强调做事,不能只强调它的价值和意义。孝敬父母,除了意义,还有快乐。尽孝付出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因为,尽孝会让我们在老去的年华中不再仓惶,孩子会学我们,像我们那样去孝敬老人。生命温暖,这样往前方走,人的心才会有定力。

  我认为,孝道作为伦理重塑的一个切口,有助于唤回人们的道德觉悟和精神认同。在今天要传承传统文化,要接地气、能扎根,这就是回归伦理、回到自己的家。都市化的进程让我们不能老的小的一起挤在村头看戏,但是跟老人说话、陪老人旅行还是可以的。我们不能在都市文明的急遽变化中,破坏伦理的根基。可以说,孝道是善的起点,是护卫传统文化伦理根基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