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孝道护卫传统文化的伦理根基 ——访著名学者于丹

 指间飞歌 2013-08-12
于丹:以孝道护卫传统文化的伦理根基——访著名学者于丹人民论坛网[ 来源:人民论坛网 | 发布日期:2013-08-12 | 浏览( 11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于丹解读新二十四孝标准与传统文化的发扬

  8月27日上午10:00,著名的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做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思想名人堂·名家专访栏目,对最近引发热议的新“24孝”做出了自己的独到解读。她与人民论坛主持人刘赫博士畅谈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尽孝所应该拥有的坚持与创新,并与网友分享了自己和母亲相处中的趣事和感悟。

  这是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推出的思想名人堂·名家专访栏目的第一期节目,主题是“‘尽孝’之道的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发扬”。之后,人民论坛将陆续推出党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名家专访栏目,敬请关注。

  新“24孝”行动标准近期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向社会发布,包括: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内容,社会各界讨论热烈。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首期人民论坛思想名人堂·名家专访栏目,就新“24孝”的深层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道德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剖析。于丹认为,新“24孝”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它的提出既是行为标准,也是行为导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尽孝无需技术主义,新“24孝”在亲情缝合和道德重塑等方面具有深层的社会价值,是护卫传统文化的伦理根基。

  新“24孝”让孝道有了时代新意

  记者:与传统“24孝”相比,在您看来,新“24孝”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新在何处?

  于丹:新“24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外安其身”。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比如说给他们零花钱、做顿饭、买保险、带他们旅游、带子女回家等。衣食无忧,人才能够安顿。孔子说我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老者安之”就是让老人有比较好的生活状态。

  其次,“内安其心”。老人的恐惧感绝不仅仅源自衰老,而是衰老之后身心落伍的焦虑感。很多子女在“外安其身”这条做的不错,但“内安其心”就做得远远不够。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肯定其自身的价值,要让老人不能因为年龄大、离开工作岗位而感觉远离时代。

  国家层面倡导孝道的深意何在

  记者:客观讲,尽孝是较私人化的行为,为什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国家层面提出和倡导?

  于丹: 尽孝是中华民族约定俗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现在重新提倡,这恰恰表明当前我们的行为需要重新确立导向。原来老“24孝”里面有很多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提出来的故事,显然是过时的。今天的“孝”到底怎么落地生根,怎么跟当今人们的行为关联?这需要一个行为导向。现在提出,正说明当今社会缺失了尽孝的行为导向。缺失不是说亲子之情缺失了,而是道德界限模糊了,人伦之情常在,但大家存在选择上的迷惑,新“24孝”正好给了社会可以参考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导向。

  “论心不论迹” 尽孝未必技术主义

  记者:有人指出,新“24孝”为何要以“行动标准”的面貌出现?标准是什么?是一道杠,做到了就叫孝顺,做不到就叫不孝么?于教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于丹:曾经有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叫做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意思是好的学习能够使人从头脑到整个行为发生改变。这就是我理解,为什么新“24孝”制定的是行为标准,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做什么?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尽孝,首先是内心的愿望,新“24孝”行为标准就是提倡大家要去尽孝,不是说做不到其中20条就不是孝子。理解这件事情,完全不必技术主义,希望大家领会新“24孝”的深层含义。“论心不论迹”,别光看表面上要求你做哪条,很多事情不一定说每个人都要逐条做,但是你要理解尽孝背后,是两代人之间的心意相通。

  新“24孝”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些可行的尽孝方式,包括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取舍。我认为,新“24孝”提出的这些标准,都没有“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事情,都是举手之劳。无非就是“为长者折枝”的一些事情,无需技术主义式地一条一条对应。

  破解尽孝困局:内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记者:当今的孝文化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局,一面是“重孝”的社会情节,一面是“不孝”和“难孝”的现实尴尬。如何破解这个困局?

  于丹:我一直强调这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教人要善良,是从孝敬自己的老人开始的,有什么样的孝心,比具体的行为更重要。古代子游向孔子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人的心里没有深深的敬意,不存孝敬父母之心,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何区别呢?这句话说出了孝的根本内涵,即内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但是,我们不能不从行为做起,仅有一颗孝心是不够的。论语上有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牢牢地放在心里,想起他如此高寿,一方面特别高兴,另一方面也有忧惧,尽孝的日子屈指可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不能等。当自己人到中年,年华老去的时候,才知道内心最深的眷恋是什么。你没办法让老人等我们,年光是不等人的。

  新“24孝”作为行为标准,说的是外在的孝行,内心的这份敬意是没法给定标准的。但是,从外在的孝顺到内在的敬意,从自己的小家到影响整个社会,多一点温暖的成分,少一些偏激、愤怒,无论如何这是善意的起点。

  新“24孝”有助于亲情缝合与伦理重塑

  新“24孝”促家庭和谐,获伦理幸福

  记者:时下,孝道式微,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普遍焦虑,“磕头言谢”、“洗脚示孝”,反衬出亲情反哺的贫乏。在此语境下,您认为新“24孝”的提出对家庭建设有怎样的价值?

  于丹:首先,以新“24孝”为导向,会让父母子女都快乐。跟老人相处的日子,无非就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巨大的压力之外,全家人共同创造天伦之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24孝”标准,可能是改善我们家庭生活的一个好建议。尽孝,仅仅是我们在为父母付出吗?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一种收获,获得一种伦理上的幸福感。

  其次,新“24孝”对婚姻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我一直认为,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社会群体的事。新“24孝”标准绝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父母,也针对配偶的父母。所以,新标准提出要带爱人和子女回家。不带着自己的小家回来,还不算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因为婚姻里面,爱基于什么?基于交流和建设,而跟爱同等重要的,还有责任。

  第三,新“24孝”提供了家庭和谐的具体方式。例如,陪老人聊天。从聊天说孝敬,这也是古训。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给老人一个好脸色看是最难的孝敬,这句话真是经典,好话好好说,说话别甩脸色,这就是孝敬。“色难”这件事情,需要通过多沟通逐渐解决,从在自己家聊天,到带老人去朋友圈子,不断加深老人和子女间的交流,彼此增加了解,在不断的交往中,逐渐改变观念。

  新“24孝”:促社会和谐,护伦理根基

  记者:随着社会工业化、经济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化追求也在提升,对精神和道德的追求偏于弱化,你认为新“24孝”标准的提出,对当今社会的道德重构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怎样的意义?

  于丹:首先,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行为。再看新“24孝”标准,教老人上网,带老人出去旅游,给老人买医疗保险,孔子那时候肯定没有。但这就是今天你能够为老人做的事,表达孝道的行为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心的那份敬意是亘古不变的。

  其次,按照新“24孝”尽孝,我们传承的传统文化就有一个伦理的根。中国人的伦理不是小事,“上阵父子兵”、“出门亲兄弟”,在伦理里面能找到生命所有的安顿,能够找到伦理亲情中的信仰。中国人伦理的源头,是我们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宗族情结。原来中国人多子多福,在农耕文明中学习四季运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后,新“24孝”有助于社会和谐。中国人历来尊重“天地君亲师”。现在,时代变化了,我们进入一个民主、法制的新时代,“君”这个环节过时了,但是“亲”和“师”还是值得我们深深尊敬,对于“天”和“地”应该要有敬畏,不能因为科技发达了就巧取豪夺、坐吃山空,违背自然规律。

  因此,我认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很必要,它更能让我们幸福和快乐。今天我们强调做事,不能只强调它的价值和意义。孝敬父母,除了意义,还有快乐。尽孝付出的同时,是一种收获。因为,尽孝会让我们在老去的年华中不再仓惶,孩子会学我们,像我们那样去孝敬老人。生命温暖,这样往前方走,人的心才会有定力。

  我认为,新“24孝”是一个起点,是参考的坐标,作为伦理重塑的一个切口,有助于唤回人们的道德觉悟和精神认同。在今天要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接地气、能扎根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回归伦理、回到自己的家。都市化的进程让我们不能老的小的一起挤在村头看戏,但是回到家,跟老人说话、陪老人旅行还是可以的。我们不能在都市文明的急遽变化中,破坏伦理的根基,可以说,新“24孝”是善的起点,是护卫传统文化伦理根基之所在。

  (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康培培、陈叶军、刘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