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11课:《邓稼先》杨振宁 人物传记 宰(zǎi)割(gē)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衰(shuāi)微(wēi) 群蚁排衙yá:这里指整齐的排列着。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重点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重点与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重(zhòng)荷(hè):重负。沉重的负担。愁(chóu)苦(kǔ):忧愁苦恼。深(shēn)邃(suì):深奥。踌(chóu)躇(chú):犹豫。巴(bā)望(wàng):指望。锁(suǒ)闭(bì):关闭。像锁一样被关闭。磐石(pán)石(shí):厚而大的石头。惹(rě)人(rén)注(zhù)目(mù):引起人们的关注。杂(zá)乱(luàn)无(wú)章(zhāng):又多又乱,没有条理。不(bù)见(jiàn)天(tiān)日(rì):比喻社会黑暗。门槛kǎn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博(bó)学(xué)多(duō)识(shí):学问很多,见识很广。一(yì)拍(pāi)即(jí)合(hé):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寻(xún)欢(huān)作(zuò)乐(lè):寻找欢乐,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忘(wàng)乎(hū)所(suǒ)以(yǐ):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义(yì)愤(fèn)填(tián)膺(yīng):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白皙xī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 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4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6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7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8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10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 11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 开卷有益 12 文中的“ 卿言多务,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 见往事耳 14、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5、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16、说说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1)写出鲁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 (2)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 6、与《伤仲永》比较阅读: 相同: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规劝“乃始就学”,才略有惊人的长进。 (2)《伤仲永》写方仲永幼年才资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不同: (1)两文一正一反,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2)写法不同:《孙》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四、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七)《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延长,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世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特色〕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无限感慨。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交代与友人相逢的季节——暮春,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还暗指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八)《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暝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向着青山深处去了。 2、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是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请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代诗人) 〔主题〕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上人返回竹林寺,抒发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 〔特色〕全诗纯为写景,是诗中有画的佳作。 答: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答: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