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武当书苑 2012-11-17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武当山,被道教尊为真武上帝的发祥之地,在春秋至汉朝末期,已是古代宗教重要活动场所,许多达官贵人到此修炼。诸如:周大夫尹喜,著名方丈、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东汉末期道教诞生后,武当山逐步成为中原道教活动中心。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 shengge - 我的博客

武当山山门。摄影/光色巡捕


 

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隋唐时期,武当道场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促进了武当道教的发展。李唐自称为老子的后裔,便扶持和推崇道教,使之成为三教(儒、释、道)之首。此时,许多著名高道隐居武当山修道,如姚简、孙思邈、吕洞宾等。唐末,武当山已被列为道教72福地中第九福地。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 shengge - 我的博客

摄影/光色巡捕


 

宋元时,由于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宋朝时加封真武号为“真武灵应真君”,宋仁宗竟推崇真武为“社稷家神”,使武当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时,道教深受统治者恩宠,武当山成为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武当道教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与天师道本山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 shengge - 我的博客

摄影/光色巡捕


 

武当山的辉煌是在明朝,自明成祖朱棣称帝以后,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由于朱棣是篡位夺得大宝的,因此,极力宣扬自己是秉承上天旨意,真武玄帝“显助威灵”,继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动用江南九省钱粮贡赋,役使30万军民工匠,历时12年建成武当山九宫九观等33处宫观建筑群。目前武当山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朱棣首开中国历史的先河,兴建了一个宗教的皇城—武当。中国人的神自古都在“心中”,西方建筑以宗教建筑而著称,中国建筑则以皇宫称雄,朱棣却在武当山建了一个中国版的梵蒂冈,麦加和耶路撒冷。武当山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陡峭幽邃,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 shengge - 我的博客

仙风道骨,云雾飘渺的武当山。摄影/xinkong


 

明朝还先后加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玄岳太和山”、“治世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和明朝的“皇室家庙”。到嘉靖年间,武当山更是宫观伟丽,皆天下所未有,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交流的中心。这种鼎盛局面一直持续了二百余年。


今天,作为“皇室家庙”,“治世玄岳”的武当及其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已渐渐淡出了历史,然而,她却以自然与文化、山水与人文完美融合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世人向往和热爱。


武当山,风生水起的皇家道场 - shengge - 我的博客

武当山紫霄宫。摄影/xinkong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15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