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现在己被大家所认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六条就写着“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运动很重要,那么是否能增加寿命呢?
常快走能增寿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近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最多可使寿命延长7年。即使运动时间减半(即每周快走75分钟)也足以使寿命增加2年。
美国政府医学研究机构及哈佛大学的专家们梳理分析了以“健康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研究,其涉及60多万名年龄40岁以上的男女。结果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平均可增寿3.4岁;每周快走5小时,平均可增寿4.2岁;每周快走7小时,平均可增寿4.5岁。其中,与肥胖者相比,体重正常的参试者快走受益更大,每周快走2.5小时可使寿命增加7年。此外,研究还发现,与积极运动的肥胖人群相比,不爱运动的健康体重人群死亡时间提早了3.1年。这一结果表明,无论胖瘦,运动对延年益寿都具有重要作用。
快走对健康的有益作用
身体对不同形式运动产生的反应有所差别,快走可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和一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提高骨密度,保持或增加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不健康的体重增加。这些作用的长期影响可以使生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肿瘤的风险降低2成到3成;有助于延长寿命,预防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和肥胖,改善骨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对调节心理平衡,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抑郁及孤独感,改善失眠,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也有一定帮助。
快走虽好也应量力而行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不同;个人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不同,在选择快走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上也要有不同的分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强度与活动量,才会有益于健康。
一般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心率来控制快走强度,这可以通过运动后即刻计数脉搏10秒,再乘以6得出。中等强度的运动心率一般应达到150-年龄(次/分钟),除了体质较好者,运动心率不宜超过170-年龄(次/分钟)。如果你40岁,那么你运动的心率应控制在110次/分钟至130次/分钟这间。对于老年人这样的心率计算不一定适用,主要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运动中的感觉来确定强度。
如果你平常体力活动很少,开始锻炼时,可以设定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如每天进行15分钟~20分钟或2000步的活动量,选择使你感觉轻松或有点用力的强度,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活动量的变化,再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
坚持才能持久受益,也使运动更加安全
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若停止经常的运动煅炼,一段时间后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就会下降,几个月后心脏功能就会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这些慢性病一般要经过10—20年以上的温长发展过程,身体通常都会给自己纠正的时间。只有坚持煅炼,才能起到预防或延缓它们发生和发展的作用。为此,煅炼应坚持直至养成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有益,适度量力,贵在坚持!更多营养小知识关注新浪微博@营养师周自兴
(原创博文,媒体刊登转载请联系本人)
@营养师周自兴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QQ:5271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