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阶段: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一)

 大道本无边 2012-11-20

第二阶段: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

         (2009224—— 200956

 

          2009,2,24—— 2009.3.9流水日记

2009224

早晨,继续一步功。心窝微胀,肠鸣几次。经常能嗅到随呼气出来的异味。计数300次,时间39分,呼吸越来越和缓了。

中午,练功前有点困了。第一次采取了垂腿坐。从开始呼气就觉得慢。心窝部感到不适。这些天一直胃不太好。渐渐的,胃不适变轻松,并出现了肠鸣。呼吸变得越来越慢,意守变得模糊,无论怎样也拉不回来。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一切都不存在,只有一息尚存。有两次感觉呼吸也停止了,同时眼前又出现闪光。断断续续的又开始呼气注意心窝部。呼气300次,时间一小时。

前辈的指点,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练真法应该越自然越好。晚上练功呼气时,在感到心窝部发热的同时,有一种稠厚的东西在往下走,丹田与颈背部都有热感。练功30分钟。

自我点评:在困乏、疲劳的状态下练功,非常容易出现昏沉、进入混沌。虽然对提高功力作用不大,但可以借此睡去,好好休息,待恢复疲劳后再练。2011.11.23

 

2009225

早晨。因为昨天晚上感觉不错,今天早晨就打算思想解放一把,呼气时把数息的拐棍扔了。开始倒觉得轻松,不一会,老毛病又犯了:意念又守不住了。等到反应过来,再重新呼气注意心窝部,又找不到感觉了。只好草草收功。历时27分。

    反省一下,还是呼气注意心窝部的条件反射尚未建立,方法尚未巩固。因此,稍一放松,就又随心所欲了。在近期内,还是得看紧点,必须将真法要领彻底融入练功行为中,再松绑。

    这几天胃肠的反应一直不见缓解,体重在继续下降,又下降了一公斤。由于前几天练功时胃中总有异味排出,我改为每顿只食一小碗粥。饮食一清淡,呼气时的异味就没有了。虽然进食很少,排便不成形,但体力上反倒觉得很轻松。

下午这次比较自然。虽然数息,但不求准确,时间上不设限。呼气时,心窝部整个都发热,同时背颈也一起热,胃部不适的感觉没有了。半个多小时后收功。打算就这样练下去了。

晚上练功20分钟。比较稳定,心窝微热。胃肠非常舒适,可能病气大部排出,呼气再无异味。收功后热感还残留很长时间。

 

2009226

早晨练30分钟。心窝微热。舌被上颚紧紧吸住。觉得有泪滴溢出眼眶,收功时擦拭又没有了。

中午练25分钟。进食后不到一小时,所以唾液分泌比较多。心窝部微热,且能感觉到内里食物的存在。中午吃饭时,注意了吃饭的一个细节,就是细嚼慢咽。看似小事,其实天长日久,对胃的消化影响是很大的。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练功时的一种约束。

晚上练了20分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然后就睡去了。

自我点评:舌被上颚吸住,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说明有一部分真气已经在任督二脉交会的上鹊桥相互连通。2011.11.23

 

2009227

早晨,练功前用手按了一下心窝。功中有杂念浮起,用意念控制住了。

    吃饭时细嚼慢咽。胃肠的消化机能好转,饥饿感频频出现,进食后腹中舒适,体重有回升。

下午有电话打断,小狗狗又乱叫。断断续续练了一小时。途中突然尾骶部发热,热感持续了很长时间。

晚饭后,本想休息一会儿,一觉就睡到半夜。爬起来开练。子时功的感觉真不错,每一呼气心窝部都明显发热,并伴随着饥饿感。这些天,眼瞅着胃肠功能在恢复,呼吸时再也嗅不到异味了。饮食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体重长了一公斤。这次胃肠出现反复,未用任何药物,完全靠练功加饮食调节。如果能持续稳定下去,体质也就一点点增强了。其实练功功境也好、气感也好,都不是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增强体质,获得健康。

 

自我点评:杂念出现时,虽然用意念能看住,但同时也带来了紧张,影响放松,影响练功效果。练功应该越自然越好,对杂念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2011.11.23

 

2009228

早晨起来,打开电脑,播放古筝名曲《出水莲》,心境也被收了去。一边练功一边享受着。音乐如行云流水,交织着,一会儿又如冰雪消融,小溪潺潺,再进入曲折蜿蜒的小径,一直通向很远。音乐从我心头流过,我被音乐的氛围包裹。我如静静湖面上的一艘小船,缓缓地飘着飘着……。身上软软的、松松的。突然,整个腹部一片温热,我顺势让意念随热流沿心窝无拘无束的弥漫至下丹田。

中午开始进入二步功。感到下丹田像一个深坑,每一次呼气都如同向坑中填土,非常扎实。练功前有点感冒征兆,嗓子有点不适,练功中打了几个喷嚏,流了点清涕,功后轻松了。

 

自我点评:练功时不要播放音乐。练功最重要的是入静,让心情变平静,越没有起伏越好。在静中才能生成真气。听音乐虽然很惬意,但心境会随音乐起伏,干扰入静。(2011.11.23

 

200931

早晨起来,感冒迹象彻底消失。除练功有效外,昨天连续含服五片含片。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早晨练功仍时有杂念起伏。每一呼气入丹田时,都有下沉感。逐渐觉得下实上虚,以脐为中心,泾渭分明。练功40分钟。

 

自我点评:练功期间,大病小病还是要服药的。只是服药是权宜之计,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真气运行法是治本之法,感冒也好,特别是慢性病时,靠真气治病不能期待速效。2011.11.24

 

200932

早晨练功,垂腿坐比盘坐容易放松。呼气时轻松至丹田。丹田没有太明显反应。慢慢储气吧。

下午。练功前有些困了。但练功时并未进入昏沉,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开始时,腹部肠鸣音很明显,接着丹田出现温温发热。后来颈背部与腰部的热感更明显,内衣好像被吸住一样。50分钟结束。

晚上。有些疲劳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昏沉了。气感不强。

 

自我点评:在身体比较疲劳的情况下,垂腿坐往往比盘坐轻松而舒服。丹田有了一定量的真气储蓄,真气已开始逐步、少量流向督脉,所以出现了颈背部与腰部的热感。2011.11.24

 

200933

也许是春天的缘故,早晨起来,觉得心情有些浮动。气感不明显,中途出现饥饿感。一时有股气流向下。练功时间自然延长,历时50分。

下午。感觉入静很深,一点杂念也没有。只有“以息相随丹田趋”这一个念头。周身松软,舒适极了。气感不明显,真气好像潜藏着,不见动静。这几天总是如此。

晚上。气感也不明显,没有变化。越是没有变化,就越孕育着变化。真气的储备需要一个过程。静极而生动,动极而复静。如果毫无止歇的动,再强壮的身体也会被耗垮的。这样想来,内心非常踏实,充满了希望。

 

自我点评:的确如此。气感不明显时,往往正是真气蓄势的最好状态。真气潜藏着,暗暗积蓄着力量,厚积才能薄发。2011.11.24

 

200934

早晨。下丹田仍然是静悄悄的。练功时,体验着静的感觉,也很惬意。没气感不等于没效果,这些天胃肠一直不错,练完功后总有饥饿感。

下午。开始出现阳气来复的迹象,下丹田温温发热,静观其变。

晚上。真气好像翻了一个身,又睡过去了。什么感觉也没有。

 

自我点评:这样的状态是非常好的状态,真气暗暗在蓄积着力量,心神也深沉的收敛着。机体功能呈现一派协调。(2011.11.24

 

200935

这几天有些疲乏无力,早晨也不愿意起床。真气可能都用在修复胃肠功能上了。腹部总能保持很舒适的感觉,久违了。

 

200936

昨晚十分倦怠,连卧式练功的心思也没有,就放纵了自己,睡去了。今早睁开眼睛,懒在床上,不想动。好歹练了功,不用说,没感觉。不过,没有气感还有体感呢。发现这些日子不但胃肠稳定,而且以往这个季节总是手脚发凉,现在手脚却总是热乎乎的。一点点向丹田储气吧,慢慢蓄积气的资本。

中午。春天阳气升发,心神也易浮动。呼气时觉得气轻飘飘的,很难送入丹田。不管怎么说,到了为自己规定的练功时间,就要认真去做。只要做,就会有收获。

 

自我点评:如果感到特别疲劳,连练功的精神头都没有时,就睡去好了,这时候,睡眠是最好的恢复疲劳的方法。若勉强练功,会加重疲劳。(2011.11.24

 

200937

昨晚因家中杂事后半夜才睡。因过了睡眠时间,担心睡不着,就服了一片安定。早晨七点多起来练功。可能是安定的肌松作用,放松与入静特别好。丹田渐渐充实,温温发热。看来平时练功经常有放松不到位的时候,要加强放松意识。

下午。加强了放松意识,丹田很快就出现了温热感。这个时期要把放松再强化一下。

晚上。努力注意放松,感到全身非常舒适。练功结束后,沉沉的睡去了。

 

自我点评:安眠药也只可临时用,为权宜之计。长期靠安眠药维持睡眠节律,会破坏人体生物钟规律,不是治本之法。(2011.11.24

 

200938

早晨。继续加强放松意念,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由心窝至下丹田的道路畅通无阻,舒适极了。

下午。放松非常好,周身舒适。丹田温温发热.练一个小时仍余兴未尽。功后神清目爽,精力充沛。

晚上。睡前练功,结束后立即睡去。早晨起来无论如何想不起来昨晚练功的感觉。这几天注意练功放松后,睡眠质量提高。

 

自我点评:在睡前如果感到很疲劳的情况下,可以练卧式,会促进睡眠。2011.11.24

 

200939

早晨。盘腿坐50分。注意放松,前半时丹田充实感,后半时丹田温热。

下午。加强了呼气时“意息相随丹田趋” 的意识,丹田很快就热了。每呼气一次,丹田都有明显的热感。说心里话,我对丹田发热,真的有点惧怕。前些日子,真气好像被点燃了一样,白天也热,晚上也热,练功时热,不练功时也热,整天被热气笼罩着。精神也处于亢奋状态,影响了夜间睡眠。待热潮过去后,觉得很疲劳。这次顾虑热气卷土重来,练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收功了。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我觉得体感比气感重要,比如,近来胃肠功能改善,手脚发凉减轻,睡眠质量变好,身体变轻等等,我真的很满足。

晚上。杂念很多,放松也不够好。但意念一到心窝部,就有热感。不但心窝部热,整个腹部以及全身都沐浴于温热中。历时50分。关键要放松。气感强与意念过重有关。练功要看体感效果,不能以气感强弱作为判断练功效果的标准。

 

自我点评:的确是这样,有意加强呼气时“意息相随丹田趋”的意念,就会造成真气聚集过度而“壮火食气”。当真气被扰动,出现过热现象后,心神也会被热所扰,杂念增多,影响入静。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可主动加强意念干扰。切记切记。(2011.11.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