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智商的三个境界

 cangyue 2012-11-21

情绪智商的三个境界


曾经在台湾的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文章里看过这么一则故事:-

朋友聚会.某人顺手抓死盘旋在餐桌上空的一只蚊子.这个「杀生」的举动惹来-

与会一位笃信佛教的朋友一阵上纲上线的挞伐.教徒朋友的一番严词厉语倒尽了-

与会人员的胃口.原本朋友间的快乐聚餐最后扫兴收场.(大意如此)-

佛教徒在教化别人「戒杀生」的清规戒律之际,如果不能通情达理,不能权衡时空-

环境,不能以人为本,反而给「引导众生,欢喜生活」的教化功能产生负面教材的-

效果.上述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美国某高科技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林君因涉嫌商业间谍而使职业生涯陷入困境,-

幸赖事业有成的大学同学适时拉一把,将其延揽至麾下的天津公司任职.几年后,-

林君的同学因脑溢血而骤逝,林君顺理成章担任公司总经理.-

林君每周一早上九点从北京住家出发,近中午时抵达天津.每周二约下午四点半,-

从天津办公室出发回北京住家.周三至周五留在北京办公室.期间,林君继续享受着-

同学生前提供的优渥工资与住宿条件.-

又过了几年同学的儿子从美国学成回来.某个周二,这位晚辈第一次来天津拜访林君.-

岂料,到了四点半,林君仍依惯例准时离开办公室,留下这位年轻的董事一脸的尴尬及-

公司员工一脸的错愕.-

于公,这位年轻的董事是林君的老板,林君的行为不但违背职场伦理,也给公司员工-

做了不良示范;于私,这位年轻的董事是林君的恩人的儿子,林君的行为违背了人际-

关系中最基本的人情义理.-

林君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本质上不是坏人,但其恪守生活规律而不懂人情义理的-

人格特质却经常伤人进而导至贻误公事而不自知.这种人格特质也体现在,其带领下-

的研发团队设计出来的产品因为在功能及操作上均「不能以人为本,不懂人情义理」-

而无法被市场接受,而使公司财务逐渐陷入窘境.「甚么样的人设计甚么样的产品」,-

缺乏人本思想的团队设计不出人性化产品.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笃信基督教的林君与笃信佛教的朋友的情绪智商相当糟糕.-

情绪智商包含了三个境界.兹简单的说明如下:-

基础的境界就是具有主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能力,例如,具有自我觉察,自我管理情绪,-

明白基本的是非对错的能力.-

再高一个境界就是具有能够体谅别人的能力,例如具有了解别人情绪,将心比心的能力.-

最高的境界就是具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良好有效的人际互动必须筑基于前两种境界-

之上.这也是任何一位称职的企业领导与称职的产品研发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依这种标准,上述两个例子中,笃信基督教的林君与笃信佛教的朋友显然都在三个境界-

之外,于公,在职场上他们不是称职的员工;于私,在生活上,称他们为教徒,真是糟蹋了-

基督教与佛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