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不孤”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22
“德不孤”
白子超
  白子超

  里仁篇载: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定有人接近他,或和他在一起。其后,荀子说得更加详细:“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荀子·不苟》)絜同洁。埶同势。同焉者合,意谓志同道合的人与君子集结。类焉者应,意谓意见相近的人与君子呼应。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集百家之大成,但说他是儒家传人也并不错。所引这段话就是对“德不孤,必有邻”的最好解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古今皆如此,其势然也。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孔子本人。孔子不仅博学多能,名扬各国,而且是道德的力行者与宣扬者,生前已有圣人之誉,“夫子圣者与”(子罕篇)。故当时天下许多文士纷纷投奔到孔子门下,最终才形成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盛况。

  忽然想到古今层出不穷的道德义举,或见义勇为,或舍己救人,或助人为乐,如“最美女教师”。他们都是有德之人,无不受到广泛的赞扬和支持,成为万众景仰的楷模。

  愚以为,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背后有两个支撑。其一,他认为“性相近也”(阳货篇),“仁者,人也”(《中庸》),人性中饱含仁的因素,也就是说他相信人。后来,孟子说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之耳矣。”(《孟子·告子上》)其二,他说“天生德于予”(述而篇),实际上是认为人的道德之源在上天,也就是说社会道德是上天之德的体现。如同上天本然具有统摄力一样,道德本然具有感召人、感化人的能量。

  此章在里仁篇。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这种地方居住,怎能算是明智呢?但是,倘若居住或工作的环境邪气弥漫,众人皆贪我独廉,还是“德不孤,必有邻”吗?恐怕多半会是德孤无邻的。此时,有德者难在忍受孤独寂寞乃至嘲讽打击,难在继续坚持。道德水平与修养境界之高下,就此立判。能够忍受孤独,坚守洁身自好,已属德高者之列,令人敬佩。不过,还有更高者,即可享受孤独,始终不改心中之乐。当然,此等高人,十分鲜见。如此说来,“德不孤,必有邻”并非普遍真理。

  到底该如何理解?先看一实例。某国自行车运动队,除一人外全都服用兴奋剂,以提高成绩。坚持不服药者受到孤立和排挤。然而,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曾被孤立的人得到高度赞赏,而那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人终遭唾弃。这说明,在小范围、短时间内可能存在德孤无邻的情况。

  可以想见,在大范围的众人之中,“德不孤,必有邻”则是肯定的。因为,即便人性之恶占据上风,也不可能压制所有人,人性之善总会显露光芒。

  假设一种极端状况,一位有德者在糟糕的小环境中被长期孤立,甚至临终还是德孤无邻,该怎么看?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篇),人生的意义亦在身后之清名,那是一种长存的正能量。历史地看,有德者生前虽没有享受到“必有邻”的喜悦,但他的灵魂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所谓的天国,都会有众多朋友。

  人性复杂,社会复杂,终究还是“德不孤,必有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