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亭街见证苏州沧桑巨变

 苏迷 2012-11-29

周登良:皇亭街见证苏州沧桑巨变

  “及腰深的水,两旁的平房都浸在水中,用钢管和竹排搭成的临时浮桥上走着居民…”这是一张1989年的老照片。照片上反映的是1989年当时的皇亭街内涝的情形。这张照片的主人名叫周登良,今年75岁,他一直在皇亭街居住了整整60年,对于皇亭街这个拥有着众多典故见证姑苏沧桑的地方来说他有着很深的感情。

  昨天,胥江街道团工委的团员青年们来到了周老伯的家中,开始了寻访了胥江历史之旅,听说了年轻人们的来意后,周老伯热情的接待了大家,一打开皇亭街的话匣子周登良的嘴巴就像开闸的流水。

  两代皇帝下江南的繁华地

  说起皇亭街的由来,周老伯告诉大家:“那时皇亭街的‘御道’,清一色的青砖,摆成“人”字,宽约四到五米。”从周老伯口中大家得知。皇亭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而皇亭街的得名与康熙当年南巡苏州有着密切的关系。168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清帝康熙下江南体察民情,他到苏州来的时候,告诫当时的地方官员要廉洁奉公,爱护百姓,激浊扬清,体恤民情,使江南真正富饶起来,人民安居乐业。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专门把康熙这段行程的经过以及口头指示勒石树碑,还为这块碑特意盖了一座万寿亭。苏州老百姓习惯称其为“皇亭”,此处一段窄窄的弹石路也因此得名“皇亭街”,这就是皇亭街这个地名的由来。

  “除此之外皇亭街还有两块御碑,分别是乾隆十六(17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的春天,乾隆帝两次下江南来到皇亭街写下的诗文。”周老伯说道。周老伯告诉大家,因为两代皇帝下江南都曾经过皇亭街,又是在河运的交通要道,皇亭街一时繁盛,“当时可以说与山塘街一样的热闹与繁华。”周老伯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