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血疗法与养生

 书摘知识 2012-12-01

 

放血疗法与养生

(青岛松山医院 贺孟泉 266021)
 
  放血疗法(blood letting therapy)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证的方法。
  放血疗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石器放血治疗疾病,后来由石器改成针刺放血,放血疗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记载。放血疗法也在民间流传,同时成为“刺血疗法”和“泻血疗法”。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在《黄帝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中医提出的“不通则瘀,瘀则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病必瘀、难病必瘀”的理论。任何顽症、痼疾,均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转机。近代中医又提出,“万病皆瘀的理论”。水之不通,掘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刺之使周于经脉,即“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菀陈则除之者,除恶血也”,“菀”为积也,“陈”为久也。瘀血解除就通,通则不痛,通则功能恢复。这就是中医对放血疗法理论的精辟阐述。西方医学也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和阐述。
放血疗法治疗范围
感冒发烧、急性结膜炎、高血压、颈椎病、脑血栓病、风湿性关节炎、养生保健以及延年益寿。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清肝明目、舒筋活血和活血化瘀等功效。近年来,有专家专门研究老年人经常在大椎穴放血,每次量要少,对于老年人强身健体,延长寿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国内有过多次的报道。
放血疗法穴位:
主要采用大椎穴,也可在足三里、合谷、耳尖以及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等。
放血疗法的方法
每次放血可以选择1-2个穴位,刺入皮肤大约1-2mm深度,每穴放血大约5-10滴,每滴大约如同黄豆大小,一般放血以后再行拔罐出血。
耳尖放血首次为两侧耳尖,以后可以两耳交替放血,隔日一次。
放血疗法注意事项
孕妇、年龄较大者、有出血倾向者和身体虚弱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