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双节,人们出行难度超过了春运,不敢走远,只能来到苏州太湖休闲休闲······ 渔洋山坐落于太湖之滨,层林叠翠,环境幽静而怡人,登高远望,太湖美景尽收眼底,或波光潋滟,或山峦叠障,十分秀美壮观。渔洋山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歌和书画。 渔洋山风景区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区域,占地300余亩,三面临湖,形如鳌首,东接胥口古镇,北对光福景区,南望东洞庭山,西由太湖大桥联通西洞庭山。 渔洋山的得名源自于伍子胥“赠山报恩”的故事。伍子胥在率军大破强楚、对楚平王掘墓鞭尸、报得血海深仇之后,找到当年曾对他有救命之恩的老渔翁的后人,带回吴国,找了块离王宫最近的风水宝地将他们妥善安置。并将该地取名为渔洋山,表示老渔翁的救命之恩如浩荡海洋,永不敢忘。 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住在与渔洋山仅一水之隔的圣恩寺,二次登上渔洋山,“太湖万顷轩窗下,坐辨洞庭东与西”。民间相传其乳母就葬在渔洋山中。 渔洋山是佛家的福泽之地。从南北朝开始,这里晨钟暮鼓,法音缭绕,花雨缤纷,梵呗不绝,摩尼之光闪耀。渔洋山顶建有四面观音院,院内供奉着一尊石刻四面观音像。 走近渔洋,山色苍茫,烟波浩淼。那苍茫山色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世人所知的故事?那浩淼烟波下掩盖了多少被人曲解的历史真相?在这里,几乎村中所有老人都可以不知疲倦地给你讲述一段段渔洋山的故事,讲述一个个他们心中专属于渔洋山的秘密。 从光福方向看,渔洋山如一尊睡佛,枕卧于太湖万顷碧波之上,烟云缭绕,沉静,空明,充满神秘…… 渔洋山浓缩了太湖的绝世美丽,照见了王朝的蹒跚背影,润泽了书画家的传神笔墨,滋养了一代代的太湖儿女。渔洋山不啻是太湖第一美景,更是一面镜子,一首史诗,一部传奇巨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