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之痛

 陈士同 2012-12-03

适逢调休,受县教研室的差遣,我们到乡下进行了一次语文教学的实地调研。正是这样,我有机会走进了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课堂,真正了解了乡村语文的教学现状。如果说“动容”是出于感动,那么对于此次的调研我只能用“震惊”来描述。

虽然公务是调研,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除了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工作外,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关注上。在没有深入课堂之前,我通过与老师交流的方式了解了学校语文教学的情况。不听则已,听后真的有如坠深渊之感。近二百亩的校园只有十一个教学班,而十一个班级居然有九位语文老师。而进一步了解九位老师所学的专业,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九位老师,真正是中文专业毕业的有且只有一位,其他的要么是历史专业,要么是政治专业,要么是英语专业,更有甚者还有化学专业、物理专业及数学专业,当然也不乏体育专业的老师也拿着语文教材面对学生进行着“说文解字”,这真正印证了坊间“凡是识字的都可以教语文”的说法。如此大环境的影响和教师的配备,即使不做更多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断定学校语文教学的状况。至于经过“杂科班”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了解了学校的教师配备情况后,接下来就是深入课堂实地的感受一下语文的教学。两节课,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两种不同的风格,听罢细细品味,心里似有打翻五味杂陈之感。

文本的解读,应该是立足文本并能够适度的拓展,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但是回顾两堂课,教师在处理文本时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因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介入,老师只是把从网络上下载的资源像放电影一样的展示给学生。学生除了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再也没有更多的收获。一堂热闹的课结束后询问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感受,几乎是一无所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固然不错,但是如果都是把它山的石头盲目地搬过来,而不加以甄别,不慎的话会砸自己的脚。文本的解读不是仅认识几个汉字,仅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文本的味道是蕴含在文辞的背后的,如果教学中对文本只是浮光掠影的感受,文本仍然只能是一串死的文字的联缀,学生感受到的除了是生硬的文字,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汲取的有益的东西了。

不错,文本的解读宏观的把握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文本内在东西深层次的挖掘才是更有价值的。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文本不是作为识字的工具,文本是用来咀嚼和玩味的。面对文本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文字的浅层次的理解上,应该从字面义步入“藕花深处”,在曲径通幽中感受其内含的韵味。就《杨修之死》和《风筝》两篇文章而言,它们是最有韵味的文本。作为经典小说的节选,其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对故事的梳理、主题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粗线条的勾勒的层面,原本情味十足的文本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同样作为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其唯美且略带忧伤和自剖的文字本身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加之内藏其中的作者光辉的人格足以值得品读者用心玩味。面对文本,如果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识字、注音、辨义,然后再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看似静态的文字会变成真正死的文字,所有的美与真就消失殆尽,长此以往,语文也就会沦落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如果真的这样,岂不痛哉!

说罢文本,接下来自然应该谈及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新课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之际,各种教学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主流的当属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教学的本质而言,教学的所有手段和工具都是为了把知识传输给学生,使之能够理解和接受,并在此过程中技能可以提高,素养能够提升。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我们人为的强加,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自省式的主动参与到这项复杂的精神劳动中。而这种主动性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羊式的把所有的时空交给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进行课堂活动,而老师就是一个形同虚设的存在。而就所听的两节课来看,两位老师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正好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学生就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吸纳器,学生在教师预先设定的一个个问题的带领下,通过多媒体看着规范而标准的答案。整个过程,信息之多让学生应接不暇。表面看,学生很是忙碌,其实是形动而神静。因为所有的问题已被老师解决,即使有的学生有点杂音也会被老师的标准而主导的思想湮没乃至扼杀,要说有什么收获,也只能说收获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要么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带领学生去分析课文,理解品味文本,而老师在旁边只是一个纯粹的观众,有时偶有言辞,也是无关痛痒的提示。这样一节课下来,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得以最大化的彰显。岂不知,因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局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品味也只能是浮于文字表面的东西。诸如字音、字形、字义,因为有工具书的帮助,学生尚可应付,至于思想情感的把握,关键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语言的品味等有的偶有触及也只能是把手边的教辅资料拿过来进行照搬照抄。一篇文章,学生能够做到这些且不出现错误已经不错的了。因为对于经典,学生如果都能够准确而深度的解读,那需要何等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不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应该是在一种规范的作用下有序实施的。面对文本,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贴近文本的问题,或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或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对于其中特别突出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我们支持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探究,但是什么事情应该有个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应该是在有限的时空中,紧紧围绕教材,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去思考,去探究,然后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发现。只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才会有所得,万不能“热闹在课堂,课下什么也没有”。

谈及教学涉及的三维主体教材、学生和教师的前两者之后,接下来自然要说说教师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最好的注解。而回归到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有千万个答案。但是,去其枝叶,留下主干,在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师是一位施教者,是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人,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充分的调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的运用教学智慧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正确“三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教师要么是扮演保姆的角色,一切都自己去做,而学生只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要么扮演一个看客,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扮演,而自己要么表情木讷,要么偶尔在眉宇间挤出一点笑意,即使开尊口也只是无关痛痒的白话。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这样的语文老师,生产和加工出来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说:“勤快的老师教出懒学生;懒老师教出勤快的学生。”但是在一个多边互动的课堂,如果各个环节不能和谐的运转,其怎么可能弹奏出和谐的旋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是三尺讲台的守护者,但不是一尊静态的雕塑。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灵活的调控课堂,既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能够适时的回收,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在张弛有度的振动中绘出美妙的曲线。如果老师太过专制,或太过民主,课堂要么变成千里坟岗,要么变成繁华的闹市,乱而无效。

语文之美,美在情真,美在味足。而这种美的彰显在于文本、学生和教师能够巧妙的配合,就是科学而规范的以文本为剧本,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演员,坐念唱打,或激越,或亢奋;或哀婉,或低沉。只有这样,语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才能弹出悦耳的强音;而语文之痛,痛在或对文本的漠视,或对文本的肢解;语文之痛,痛在对学生和教师地位的错乱。语文是最有情味的学科,也是最具灵性的学科,我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在语文中都能够找到影子。在语文路上,希望她不要再遭受伤害,不要再独自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默默的流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