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程学员考证的心得体会

 志大才不疏 2012-12-04

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资源+刻苦用功,是我考取PMP证书的经验所在,尤其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就个人“学习复习考试”三个环节的经验教训简述如下,望商榷、共勉。

一、正确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做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远程学员,面临着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难拿出大块的时间来集中精力看书。又欠缺学习资源、相互激励、启发,大都经历过浮躁、迷茫……

1摆正心态,先取证再精研   PMP证书的学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考取PMP证书为目的;通过系统学习,提升管理能力。无论哪种类型,当务之急是先取得PMP证书,都应有“先取证再精研”的心态,不至于拘泥于个别问题、钻死牛角尖……

2列出知识体系的构架图,先睹全貌再求精深   每个学员或多或少地有些项目管理的经验,但大都不系统。若想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PMP的知识,首先建立知识体系构架图不失为“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聪明之举。

我当初就很迷茫,总感到无从下手,看前忘后。任倩老师的“弄懂信息流向是关键”一句提醒了我,我便在A3纸上,用密密麻麻的小字,把各程序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工具与技术”列在一起。再看书时,边看书边对照这张图,枯燥、多头绪的教材变成了鲜活的动态信息流,5个夜晚就系统看完了第一遍教材,之后,又用了3晚和2晚看了第2遍、第3遍(期间,对网络图继续补充完善)。

站在战略的高度看问题,容易接受新鲜观点。恰如PDCA循环,通过多次看书,不断升华,“先睹全貌,再求精深”正式我的最大心得。

3、强化复习  在“学习复习考试”三个环节中,复习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我的经验是:

    1注意剖析错题  经过《讲义》、三次模考、考前冲刺的练习,我曾丧失过斗志,倒是阿Q精神麻醉剂般安慰了我。经把错题明显标示出来,抽空就翻阅讲解,潜意识里解决了大部分;

2考前热身  考前5天,独自1人在单位公寓度过。以临考的心态,面对手提电脑里的模考题细细回味(不计时间,只求做对)。我曾把这段时间戏称为“反刍”。

这段时间的目标就是——会的题目,力求熟练地做对;曾做错的题目,力求熟练地回忆起做错的原因。

4注意考试技巧   考试有技巧,但一般人不太重视。根据PMP试题的特点,结合几次模考的体会,我的经验是:

1先看问题,咱看题干  可以做到:对于容易的试题,通过看问题,很容易联想到题干是什么,毕竟我们已经做过1500多道题。有些题目,题干里设有干扰信息,务必排除影响。带着问题看题干,更能集中精力。带着问题看书、学习,已经是前人的经验。

2合理分配时间 我的经验是:50题为一个单元,先通览一遍,在熟题的正确答案旁做个标记。经此过程,约能完成20%的题目,信心大增。通览一遍之后,按顺序,先看问题再细读题干,对于实在把握不准的试题,先标出来(尤其要标出最有可能的备选项),涂卡时再权衡。

 二、充分开拓利用资源    201213~619,我在印度施工现场。由于印度现场的网络极差(QQ还频繁掉线),还比中国晚2.5小时的时差,视频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当初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也仅限于光环发的教材、红宝书等资料。

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到学习资源、利用学习资源,我首先想到“光环”这棵大树。经联系,光环的任倩老师、孙娟老师把强茂山教授的授课音频文件QQ给我(经102次中断才下载完)。结合《考前培训讲义》、知识体系框架图,经反复听了3遍(间隔1周),在看了3遍书的基础上,对“考点”有了初步的感受。

各位学员的学习资源千差万别——有的面授,有的远程;有的网络学习方便,有的同学间释疑便宜;有的喜欢夜间集中时间学习,有的爱好见缝插针看书……

我的体会是:1)光环的师资力量是重要资源;2)与以往通过的考生“谈经论道”也不失为捷径。最重要的是——各位务必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开拓、利用。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望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