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瑁同志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现场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

 宇宙巫师图书馆 2012-12-0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现场观摩研讨会,这既是一次以往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总结会、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新形势下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动员部署会、学习研讨会。刚才,实验小学、二实小、三中进行了典型交流,文峰小学、大众完小、三里河完小、文登二中、泽头中学、侯家中学进行了书面交流,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并且我们现场观摩了实验小学的工作情况,这些学校的做法都很有借鉴意义,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滕书记代表局党委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总结得很全面、很深刻、很透彻,同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由存在与发展。在新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当务之急,也是人心所向。 
     
首先,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教育是民生之基和立国之本,学校是传播、生产和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文化建设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历史使命。 
     
其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迫切需要。当前,文化已经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文化力量正成为抵御经济寒潮的有力武器。文化不仅是推进经济增长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我市也制定了打造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文化建设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放到了重要位置。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可以建设高品位学校文化,从而带动师生、示范家庭、辐射社会,为打造经济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是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实际行动。 
     
第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文化决定魅力,文化塑造灵魂。我市教育事业经过长期以来的大建设、大投入和大发展,目前正在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有优势。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建设是不科学的,是不完整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从国内外一流学校的成功办学实践来看,高品位学校无一不受浓厚文化氛围的滋养和熏陶,无一不受先进文化氛围的激荡和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形成教育的比较优势,才能形成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兼顾,精心打造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品牌 
      教育是育人的神圣事业,学校是师生健康成长的家园。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要紧扣育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文化人,切实营造文化环境、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努力满足师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工作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学校文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二者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总和,形成了学校存在的特色。学校的校园景观、制度建设、各类活动等都属于显性文化,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师生精神风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则属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是表层的、浅层次的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价值目标和审美意象;隐性文化是核心层的文化,是整个文化建设的灵魂,从根本上影响着师生的行为模式。二者是辨证的统一,显性文化推动隐性文化,隐性文化又反作用于显性文化,二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认真把握二者的依存关系,既要加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物质显性文化建设,也要重视那些管根本、管长远、见长效的内在隐性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又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地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急功近利地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考虑,而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按照国家教育法规、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办学,担负的教育任务大致相当,都遵循着共同的教育规律,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普遍适用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学校的历史、传统、类型和所处环境以及办学理念的差别,学校文化建设又有各自的特色和个性。只具备共性的学校文化缺乏竞争力,具有个性特质的学校文化才具有无穷的魅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在坚持共性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特质,形成鲜明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相互雷同。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学校的优势所在、魅力所在和竞争力所在,因地、因校、因生制宜,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挖掘潜能、彰显特色,不盲目跟风,不一味趋同,努力打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使学校文化真正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师生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三要处理好主流与多元的关系。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现象杂然纷呈,文化的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文化也具有多元性特点,体现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新时期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构建主流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先进文化,摒弃落后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学校教育的凝聚和沉淀。要以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爱、乐于助人等主流文化为主导,切实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同时注重保持学校文化的多元性,重视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切实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有效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非法彩票等垃圾文化,切实构建高品位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是发展的,其本质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没有继承,则学校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无从发展;不会创新,则学校文化就没有生机、就会失去良机、就会走向衰败。对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要有分析地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于优良教学传统、优秀校友事迹、学校创业精神等有积极作用的因素,要深入挖掘其内在文化精神,让其在学校发展中焕发青春;对于一些教育理念、校风校训、规章制度等需要修正、补充的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注入新鲜血液,主动地变革运用;对于一些代代相袭而又明显压抑教师积极性的用人制度、分配方案、工作方式等,要大胆否定、坚决改革、积极创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二者并重,既要尊重历史,重视发掘学校传统中可充分利用的积极因素,又要尊重自我,积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立足现实、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加强领导,确保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有序推进 
      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是今后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师生关注、群众瞩目,必须立足实际,坚持统筹兼顾,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在工作格局上要有全局性、导向性,明确目标策略,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专门团队,细化责任分工,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要靠上抓、具体抓,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在规划建设上要有大视野、大境界,紧跟时代步伐,善于整体把握,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在具体实施中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注重扬长避短,积极吸收借鉴,努力创造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品化、特色化工程。在内涵建设上要重品位、重特色,弘扬人文精神,做好结合文章,善于培育亮点,善于找准方向,善于总结经验,进而打造出学校文化品牌,产生强劲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要丰富活动载体。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校精神,重在打造师生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软实力建设,必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全面提升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持之以恒形成学校文化传统,逐步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体现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活动品牌。要广泛开展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礼仪、礼貌教育,引导师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大力倡导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凝聚师生人心,塑造团队精神,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局将继续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进行实地观摩、现场点评,交流研讨、改进工作,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全面展示丰硕成果,推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纵深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新成效。 
     
三要凝聚师生力量。学校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导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自觉地体验,使才华得以施展、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教职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强调平等对话、心灵沟通,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人文环境。要重视培养、树立和宣传学生行为规范标兵和教师职业道德标兵,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学校文化建设。 
     
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实践、重在体验。为使学校文化建设有章可循、落到实处,教育局正在修订完善新学年的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意见,把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作为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思路,明确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权重,推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由、由,切实发挥考核评价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品位和档次。同时,教育局将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现场观摩等形式,翔实了解全市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各学校也要把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纳入到对各处室以及教职工的考核评估体系中,加大管理指导力度,通过现场指导、定期调度和交流经验等形式,不断提升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水平。 
     
五要注重舆论宣传。要加大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开栏、刊板、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和工作成效。要加强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宣传报道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做法、新成效、新气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以开通文登市家长网上学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相互支持、有机结合、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益,推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同志们,文化最值得品味,文化最值得拥有。大力加强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是推动我市教育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希望大家胸怀长远、把握形势,理清思路、创新举措,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推动全市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