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教,郑玄《诗谱》是啥咚咚?(页 1)

 didito 2012-12-07
詩譜全文: (征西的秘書輸入,偶沒有校對過,準確程度不好說)

詩譜序
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大庭、軒轅逮於高辛,其時有亡載籍,亦蔑云焉。《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棄,靡有孑遺。邇及商王,不風不雅。何者?論功頌德所以將順其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各於其黨,則為法者彰顯,為戒者著明。周自後稷播種百谷,黎民阻飢,茲時乃粒,自傳於此名也。陶唐之末,中葉公劉亦世修其業,以明民共財。至於大王、王季,克堪顧天。文、武之德,光熙前緒,以集大命於厥身,遂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時《詩》,風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鳴》、《文王》之屬。及成王,周公致大平,制禮作樂,而有頌聲興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風、雅而來,故皆錄之,謂之《詩》之正經。後王稍更陵遲,懿王始受譖亨齊哀公。夷身失禮之後,邶不尊賢。自是而下,厲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壞,《十月之交》、《民勞》、《板》、《蕩》勃爾俱作。眾國紛然,刺怨相尋。五霸之末,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善者誰賞?惡者誰罰?紀綱絕矣。故孔子錄懿王、夷王時詩,訖於陳靈公淫亂之事,謂之變風、變雅。以為勤民恤功,昭事上帝,則受頌聲,弘福如彼;若違而弗用,則被劫殺,大禍如此。吉凶之所由,憂娛之萌漸,昭昭在斯,足作後王之鑒,於是止矣。夷、厲已上,歲數不明。太史《年表》自共和始,歷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譜》。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於力則鮮,於思則寡,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是與。

周南召南譜
周南召南譜周、召者,《禹貢》雍州岐山之陽地名。今屬右扶風美陽縣,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周之先公曰大王者,避狄難,自豳始遷焉,而修德建王業。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為西伯。至紂,又命文王典治南國江、漢、汝旁之諸侯。於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荊、豫、徐、揚之人咸被其德而從之。文王受命,作邑於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於己所職之國。武王伐紂,定天下,巡守述職,陳誦諸國之詩,以觀民風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教尤純,故獨錄之,屬之大師,分而國之。其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於南國也。乃棄其餘,謂此為風之正經。初,古公亶父聿來胥宇,爰及姜女。其後,大任思媚周姜,大姒嗣徽音,歷世有賢妃之助,以致其治。文王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是故二國之詩以後妃夫人之德為首,終以《麟趾》、《騶虞》,言後妃夫人有斯德,興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於獲嘉瑞。風之始,所以風化天下而正夫婦焉,故周公作樂,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或謂之房中之樂者,後妃夫人侍御於其君子,女史歌之,以節義序故耳。射禮,天子以《騶虞》,諸侯以《貍首》,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為節。今無《貍首》,周衰,諸侯并僭而去之,孔子錄詩不得也。為禮樂之記者,從後存之,遂不得其次序。周公封魯,死謚曰文公,召公封燕,死謚曰康公,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在王官,春秋時周公,召公是也。問者曰:“《周南》、《召南》之詩,為風之正經則然矣。自此之後,南國諸侯政之興衰,何以無變風?”答曰:“陳諸國之詩者,將以知其缺失,省方設教為黜陟。時徐及吳、楚僭號稱王,不承天子之風,今棄其詩,夷狄之也。其餘江、黃、六、蓼之屬,既驅陷彼俗,又亦小國,猶邾、滕、紀、莒之等,夷其詩,蔑而不得列於此。

邶鄘衛譜
邶鄘衛譜邶、鄘、衛者,商紂畿內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大行之東。北逾衡漳,東及兗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為殷後。庶殷頑民,被紂化日久,未可以建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見周公將攝政,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避之,居東都二年。秋,大熟未獲,有雷電疾風之異。乃後成王悅而迎之,反而遂居攝。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復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侯,以殷餘民封康叔於衛,使為之長。後世子孫稍并彼二國,混而名之。七世至頃侯,當周夷王時,衛國政衰,變風始作。故作者各有所傷,從其國本而異之,為《邶》、《鄘》、《衛》之詩焉。

王城譜
王城譜王城者,周東都王城畿內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貢》豫州太華、外方之間。北得河陽,漸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於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周公攝政,五年,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謂之王城,是為東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今洛陽是也。成王居洛邑,遷殷頑民於成周,復還歸處西都。至於夷、厲,政教尤衰。十一世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廢申後,太子宜咎奔申。申侯與犬戎攻宗周,殺幽王於戲。晉文侯、鄭武公迎宜咎於申而立之,是為平王。以亂,故徙居東都王城。於是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其詩不能復雅,故貶之,謂之王國之變風。

鄭譜
鄭譜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內咸林之地,是為鄭桓公,今京兆鄭縣是其都也。又云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皆有驕侈怠慢之心,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帑與賄,不敢不許,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罰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桓公從之,言:“然。”之後三年,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平王於東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鄭是也。武公又作卿士,國人宜之,鄭之變風又作。

齊譜
齊譜齊者,古少皞之世,爽鳩氏之墟。周武王伐紂,封太師呂望於齊,是謂齊太公。地方百里,都營丘。周公致太平,敷定九畿,復夏禹之舊制。成王用周公之法,制廣大邦國之境,而齊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其封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在《禹貢》青州岱山之陰,濰淄之野。其子丁公嗣位於王官。後五世,哀公政衰,荒淫怠慢,紀侯潛之於周懿王,使烹焉。齊人變風始作。

魏譜
魏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此一帝一王,儉約之化,於時猶存。及今魏君,嗇且褊急,不務廣修德於民,教以義方。其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國人憂之。當周平、桓之世,魏之變風始作。至春秋魯閔公元年,晉獻公竟滅之,以其地賜大夫畢萬。自爾而後,晉有魏氏。

唐譜
唐譜唐者,帝堯舊都之地,今日太原晉陽,是堯始居此,後乃遷河東平陽。成王封母叔虞於堯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改為晉侯。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昔堯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萬國不粒。於時殺禮以救艱厄,其流乃被於今。當周公,召公共和之時,成侯曾孫僖侯甚嗇愛物,儉不中禮,國人閔之,唐之變風始作。其孫穆侯又徙於絳云。

秦譜
秦譜秦者,隴西谷名,於《禹頁》近雍州鳥鼠之山。堯時有伯翳者,實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獸,賜姓曰嬴。歷夏、商興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孫非子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為伯翳能知禽獸之言,子孫不絕。故封非子為附庸,邑之於秦谷。至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翳之變風始作。秦仲之孫襄公,平王之初,興兵討西戎以救周。平王東遷王城,乃以岐、豐之地賜之,始列為諸侯。遂橫有周西都宗周畿內八百里之地。其封域東至迤山,在荊岐終南惇物之野。至玄孫德公又徙於雍云。

陳譜
陳譜陳者,大皞虙戲之墟。帝舜之冑有虞閼父者,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媯滿於陳,都於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以備三恪。妻以元女太姬。其封域在《禹貢》豫州之東,其地廣平,無名山大澤,西望外方,東不及明猪。大姬無子,好巫覡镀砉砩窀栉柚畼罚袼谆鵀橹N迨乐劣墓攨柾鯐r,政衰,大夫淫荒,所為無度,國人傷而刺之,陳之變風作矣。

檜譜
檜譜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檜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唯妘姓檜者處其地焉。周夷王、厲王之時,檜公不務政事,而好潔衣服,大夫去之,於是檜之變風始作。其國北鄰於虢。

曹譜
曹譜曹者,《禹貢》兗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曰濟陰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澤之野。昔堯嘗游成陽,死而葬焉。舜漁於雷澤,民俗始化,其遺風重厚,多君子,務稼穡,薄衣食以致畜積。夾於魯、衛之間,又寡於患難,末時富而無教,乃更驕侈。十一世當周惠王時,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變風始作。

豳譜
豳譜豳者,後稷之曾孫曰公劉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屬右扶風栒邑。公劉以夏後大康時失其官守,竄於此地,猶修後稷之業,勤恤愛民,民咸歸之,而國成焉。至商之末世,大王又避戎狄之難,而入處於岐陽,民又歸之。公劉之出,大王之入,雖有其異,由有事難之故,皆能守後稷之教,不失其德。成王之時,周公避流言之難,出居東都二年。思公劉、大王居豳之職,憂念民事至苦之功,以比序己志。後成王迎而反之,攝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徳不回,純似於公劉、大王之所為。大師大述其志,主意於豳公之事,故別其詩以為豳國變風焉。

小大雅譜
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豐、鎬之時詩也。始祖後稷,由神氣而生,有播種之功於民。公劉至於大王、王季,歷及千載,越異代,而列世載其功業,為天下所歸。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下。成徳之隆,大雅之初,起自《文王》,至於《文王有聲》,據盛隆而推原天命,上述祖考之美。小雅自《鹿鳴》至於《魚麗》,先其文所以治內,後其武所以治外。此二雅逆順之次,要於極賢聖之情,著天道之助,如此而已矣。又大雅《生民》下及《卷阿》,小雅《南有嘉魚》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之時詩也。傳曰“文王基之,武王鑿之,周公內之”,謂其道同,終始相成,比而合之,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為正經。其用於樂,國君以小雅,天子以大雅,然而饗賓或上取,燕或下就。何者?天子饗元侯,歌《肆夏》,合《文王》。諸侯歌《文王》,合《鹿鳴》。諸侯於鄰國之君,與天子於諸侯同。天子、諸侯燕群臣及聘問之賓,皆歌《鹿鳴》,合鄉樂。此其著略,大校見在書籍。禮樂崩壞,不何得詳。大雅《民勞》、小雅《六月》之後,皆謂之變雅,美惡各以其時,亦顯善懲過,正之次也。問者曰:“《常棣》閔管、蔡之失道,何故列於文王之詩?”曰:“閔之閔之者,閔其失兄弟相承順之道,至於被誅。若在成王、周公之詩,則是彰其罪,非閔之,故為隱。推而上之,因文王有親兄弟之義。”又問曰:“小雅之臣何以獨無刺厲王?”曰:“有焉。《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之詩是也。漢興之初,師移其第耳。亂甚焉。既移文,改其目,義順上下,刺幽王亦過矣。”

周頌譜
周頌譜《周頌》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頌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無不覆燾,無不持載,此之謂容。於是和樂興焉,頌聲乃作。

魯頌譜
魯頌譜魯者,少昊摯之墟也。國中有大庭氏之庫,則大庭氏亦居茲乎?在周公歸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於魯。自後政衰,國事多廢。十九世至僖公,當周惠王、襄王時,而遵伯禽之法,養四種之馬,牧於坰野。尊賢祿士,修泮宮,崇禮教。僖十六年冬,會諸侯於淮上,謻|略,公遂伐淮夷。僖二十年,新作南門,又修姜嫄之廟。至於夏魯舊制,未遍而薨。國人美其功,季孫行父請命於周,而作其頌。文王十三年,太室屋壞。初,成王以周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勛,命魯郊祭天,三望,如天子之禮,故孔子錄其詩之頌,同於王者之後。問者曰:“列國作詩,未有請於周者。行父請之,何也?曰:“周尊魯,巡守述職,不陳其詩。至於臣頌君功,樂周室之聞,是以行父請焉。”其有大罪,侯伯監之,行人書之,亦示覺焉。

商頌
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有娀氏之女名名簡狄者,吞鳦卵而生契。堯之末年,舜舉為司徒,有五教之功,乃賜姓而封之。世有官守,十四世至湯,則受命伐夏桀,定天下。後世有中宗者,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袛懼,不敢荒寧。後有高宗者,舊勞於外,爰洎小人。作其即位,乃或諒闇,三年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靜殷邦。至於小大,無時或怨。此三王有受命中興之功,時有作詩頌之者。商德之壞,武王伐紂,乃以陶唐氏火正閼伯之墟,封紂兄微子啓為宋公,代武庚為商後。其封域在《禹貢》徐州泗濱,西及豫州明猪之野。自後政衰,散亡商之禮樂。七世至戴公時,當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以《那》為首,歸以祀其先王。孔子錄《詩》之時,則得五篇而已,乃列之以備三頌,著為後王之義,監三代之成功,法莫大於是矣。問者曰:“列國政衰則變風作,宋何獨無乎?”曰:“有焉,乃不錄之。王者之後,時王所客也,巡守述職,不陳其詩,亦示無貶黜,客之義也。”又問曰:“周大師何由得《商頌》?”曰:“周用六代之樂,故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