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字之初

 闲之寻味 2012-12-11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
    
    
  小序
    
  两个多月前,开始了这个酝酿了四年的题目。起初是想以百余字每段的微博形式写出,但很快发现这不是个好主意,限制字数什么的太讨厌了,每一小节都讲不完整,削足适履,很是纠结。所以,为叙述及阅读之便,现改为章节形式。
    
  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本来我是想直接叫《廿四史札记》的,尽管此题已被古人用过。但以我的速度,要讲完二十四史,大概一二十年也未必够,贸然以“廿四”为题,恐将招胡搅蛮缠之祸。所以,罢了。待此书写完,若再续写,不妨另拟他题。
    
  一写历史就免不了考证。考据的好处是,常常会有额外的收获,比如某个问题存疑已久,一直未获解答,而某天忽在查别的问题时查到。但坏处也随之而来,就是常常会跑题,从一个问题查到另一个问题,然后一连数日心思都在另一问题上。两个多月里,我已经跑题跑到几乎要忘记札记这回事了。眼看就要拖到三个月,才猛然惊醒,忙将新题搁下,先将旧题续上。
    
  另,看书看的越多,越自觉浅薄,羞于下笔,也是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  ☆  ☆
    
  上面提到“廿四史札记”一题已被古人用过,其实准确的说,古人所用的是“廿二史札记”——因《唐书》与《五代史》皆兼新旧两种而言,其内容实际包括全部的二十四史
  《廿二史札记》的作者是清代的赵翼(1727-1814),这本是极其明了的事。可偏偏在成书七十多年后,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同治九年(1870)七月初五日,却忽然捕风捉影的来了这么一段:
    
  阅赵翼《廿二史札记》。常州老生皆言此书及《陔馀丛考》,赵以千金买之一宿儒之子,非赵自作。以《瓯北诗集》《诗话》及《簷曝杂记》诸书观之,赵识见浅陋,全不知著书之体。此两书较为贯串,自非赵所能为。《丛考》犹多入小说,又不如《札记》之有体要,然于史事多是纂集之功,无所发明,笔舌冗沓,尤时露村学究口吻,以视钱氏《廿二史考异》固相去天壤,即拟王氏之《十七史商榷》,亦远不逮也。
    
  又在同治十二年(1873)十月二十八日再次说
    
  赵翼之《廿二史札记》出于常州一老诸生,武进、阳湖人多能言其姓字。
    
  认定赵翼攘窃他人之书——《廿二史札记》实是花钱买来并谎称自著的。其主要根据是几个常州老生的闲谈,至于常州老生究为何人,则不得而知。其次是说赵翼的其他著作,见识、结构等都与《札记》不同,所以《札记》不可能是赵翼所写。所谓“识见浅陋”自是妄评,这种路数古今同理,不待多言,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而《诗集》《诗话》及《簷曝杂记》(见闻笔记)与《廿二史札记》本就性质迥异,且著作时间有先后,原无全然一致之理,可偏有妄人拿来比较,还萌萌地问上一句“肿么风格不一样”。如此荒唐的质疑,真是跟那谁有一拼了。
  然而《越缦堂日记》,风行一时,极享盛誉,此种奇闻轶事又是世人所喜闻乐见的。于是赵翼十年辛苦——从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嘉庆元年(1796)——竟几乎要变成窃书贼。自李慈铭之后,便时时有人叫嚣《廿二史札记》不可能为赵翼所写。冤枉一个书生真是太容易了,只要说一句“我听有人说这书不是他写的”就够了,连那“有人”是谁都不必点明。
    
  嗯,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  ☆
    
  最后,上文参考了王树民先生的《廿二史劄记校证》,台湾杜维运先生的《赵翼传》,以及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李慈铭第二次提到赵翼窃书,日记是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王先生《廿二史劄记校证》前言中误作二十七日。
    
  司马少,2012年8月10日。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与传承
    
  一 造字之初
    
    
  从汉字的起源讲起,倒不是为了追古,只因后文的叙述,如不先明了上古记事的一些基本形式,便不免会造成一些误解,而这些误解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视为事实(比如人们认为最早的简策是以刀刻字之类),所以不得不先加以简单介绍。
    
  首先,汉字是谁造的?
    
  传说汉字是仓颉造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长着四只眼睛。
  下图便是这位圣人的画像: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看着有点晕。这要让孙悟空撞见,没准直接就一棒子打了。
    
  古书中的记载,如许慎《说文解字叙》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王充《论衡·骨相篇》说:“苍颉四目,为黄帝史。”等等。
    
  但这只是传说。因是传说,情节也格外出奇,《淮南子》说,仓颉造字,天雨粟米,夜有鬼哭。(《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天雨粟,鬼夜哭”的原因,据说是文字一经创制,诈伪便由此萌生,人们开始舍本求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上天知其将饿,故而雨粟,而鬼魂也怕被揭罪状,从此不得安宁,故而夜哭。(一说“鬼”是“兔”之误,兔子担心人们要取其毫毛来作毛笔,害及其身,故而夜哭。——这个比鬼哭还扯。)
    
  文字究竟是谁造的,现在已不甚了然。我们能看得见实物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但甲骨文虽是现存最早,却并非最原始。现存甲骨,所载字数已过百万,字汇则有五千左右,而这并非商代字汇全貌,毕竟所出土的甲骨是有限的,且那时写在简策上的文字,因材料的易损,久经岁月,屡遭兵燹,大概并无留存,我们也无缘得见(在商代,甚至更早,的确已经有了笔墨与简策,详见后文)。依据《说文解字叙》,汉字的构成法有六种,即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与假借。甲骨文中,六书齐备,详见下表: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字形并不固定,一字多形,变化颇大,且经常左右反向,这里选取的是较为美观的几个。其中“明”字,大家看着是不是有点囧?——不必感到奇怪,那真的就是“囧”字。“囧”字象窗形,“朙”即夜间月光透窗入室,会意为明。自然,“囧”有时也写作“日”,即日月为明。“頁”与“首”意思完全一样,都表示人头,“頁”画的是头部与人身,头上有头发,“首”则将人身省掉了。
    
  可见文字发展到商代的甲骨文已然相当完备,足以赋诗作文,远非史前彩陶上的符号可比——公元前四千年的半坡陶符,据说是最早的文字,但笔画简单,释读困难,这里姑且略过,仅附图如下: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此图截自钱存训《书于竹帛》插图。
  这些载有文字符号的彩陶,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为仰韶文化代表。
    
  我们小时候吵架骂人,写到脏话时,字汇不够用,于是就开始自己造字,在“男”字中间点一点,表示屌,在“女”字中间点一点,表示屄,这实在是与在“刀”字上面加一点表示“刃”有异曲同工之妙。
  休笑这造字法简单粗暴,事实上汉字的造字法就是这样。比如“母”,正是“女”字加了两点,象乳形。而上文提到的“屌”与“屄”,也显然就是后人所造的形声会意字。依着这方法,将来女字上面直接加三点表示靓女也说不定的。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上图左边二字是甲骨文“女”“母”,右边二字是《说文》中篆文“女”“母”。
    
  既然造字如此简单,可以料想,最初造字的绝不止一人。
  《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认为古时造字者极多,但只有仓颉一人传名于后世。其独传的原因是“壹也”,这“壹也”就是“专心一志”的意思。
  仓颉之所以专心一志,大概与其职业颇有关系。
  鲁迅说:“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复了,有些事情,如祭祀,狩猎,战争……之类,渐有记住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职的‘降神’之外,一面也想法子来记事,这就是‘史’的开头。况且‘升中于天’,他在本职上,也得将记载酋长和他的治下的大事的册子,烧给上帝看,因此一样的要做文章——虽然这大约是后起的事。再后来,职掌分得更清楚了,于是就有专门记事的史官。文字就是史官必要的工具,古人说:‘仓颉,黄帝史。’第一句未可信,但指出了史和文字的关系,却是很有意思的。”“……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自然,后来还该有不断的增补,这是史官自己可以办到的,新字夹在熟字中,又是象形,别人也容易推测到那字的意义。直到现在,中国还在生出新字来。”(《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暂告一段落,待续。)
  
  
  
  附注:
    
  《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谈文字的起源,似乎不应该省掉“结绳”这一节。但结绳怎么个结法,我们不知,古人一笔带过,大概也是觉得不知该从何说起。鲁迅《门外文谈》提到:“只有在秘鲁还有存留的‘打结字’(Quippus),用一条横绳,挂上许多直绳,拉来拉去的结起来,网不像网,倒似乎还可以表现较多的意思。我们上古的结绳,恐怕也是如此的罢。”注释说,这种“打结字”,线的颜色,线结的大小和多少,都表示着不同的意义,古代秘鲁印第安人以此记录天气、日期、数目等等的变化。
    
  正文所附六书图表,释义部分参考《说文解字叙》及段玉裁注。举例部分的甲骨文图片,截自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及钱存训先生《书于竹帛》的插图。——在《书于竹帛》中,也有这样一个图表,但只列了象形、会意、形声三种,于是举例不免与六书不合,比如将“上”“下”列为会意,将“凤(风)”列为形声。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这是说“文”与“字”也有区别。仓颉看见鸟兽踪迹不同,可以辨别哪种痕迹是什么动物,悟出可用不同笔画线条来表达不同意思,于是依类象形(指事、象形)造了“文”,又继续推衍,以形声、会意造了“字”。
  段玉裁注,引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说与仓颉一起造字的还有一位沮诵(“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二人都是黄帝史官,但各书从略,往往只说仓颉。因史官职司记事,须造记事之法,于是文字就被造出来了。唐代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也正是以沮诵、仓颉为最早史官(“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这也是上古造字者不止一人的一点文献旁证。
    
    
  附图:
    
  《说文解字注》一页: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两页: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同治九年七月初五日片段。
  
  前四史札记:从上古到三国(1) - 司马少 - 司马少
  
  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片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