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年轻化 饮食用药常见迷思

 鑫森淼图书馆 2012-12-12

痛风年轻化 饮食用药常见迷思

  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发作时快吃止痛药?其实,豆腐、豆花与红豆与花豆等豆类及制品,可以适量食用,由于患者趋于年轻,饮食控制及正确用药是一辈子的重要功课

  林口长庚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余光辉今天表示,临床经验上曾治疗过的痛风患者,最年轻者在20岁以下,台湾近年痛风患者已有年轻化趋势。

  他说,10年前男性痛风首度发作年龄低于40岁以下者,约占所有痛风患者3成,如今超过半数,10年内年轻痛风患者人数成长7成。最新研究发现,痛风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约为尿酸值正常者的2倍,整体死亡风险高出约50%。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蔡嘉哲指出,痛风患者常见老生常谈又似是而非的错误认知,例如痛风自行吃止痛药就好、急性痛风发作时先到国术馆推拿,或是以为豆类会提高尿酸数值,所以痛风病患完全不能吃等错误观念。

  余光辉参考「台湾常用食物的嘌呤和嘧啶含量之分析」资料,将豆干、豆腐、豆浆、味噌、绿豆、红豆、花豆、黑豆等豆类及其制品,以及旗鱼、黑鲳鱼、草鱼、鲤鱼、红鱠、秋刀鱼、鳝鱼、鳗鱼、乌贼、螃蟹、蚬仔、鱼丸、鲍鱼、红魽、鲨鱼皮、虾等食物,列为患者依照医嘱,宜限量的食物。

  至于黄豆,鸡肝、鸡脾、猪小肠、猪肝、鸭肝、牛肝等肉类与内脏,加腊鱼、白鲳鱼、鲢鱼、虱目鱼、吴郭鱼、皮刀鱼、四破鱼、白带鱼、乌鱼、鲨鱼、海鳗、沙丁鱼、小管、草虾、牡蛎、蛤蜊、蚌蛤、干贝、小鱼干、扁鱼干、乌鱼皮、白带鱼皮、吻仔鱼等水产品,以及晒乾香菇、紫菜、酵母粉等,最好不要食用。

  余光辉表示,理想的血中尿酸值不超过6(mg/dL),使用降尿酸药物,可减少低急性发作、关节变形、肾脏伤害的风险,患者应长期追踪治疗,搭配饮食控制。

  监于部分病患降尿酸药物的治疗反应不佳、耐受不良、药物过敏或无法使用,卫署已核准降尿酸药物成份(febuxostat)上市,是40年来首见新降尿酸药物,无法使用或对老药疗效反应不佳的病患,使用新药可获健保给付。

  据药害救济基金会统计,从1999年至2010年,疑似痛风老药成份(allopurinol)严重药物过敏的救济申请案件145例,其中43例为死亡给付。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提醒,痛风患者对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严重皮疹反应,例如史帝文生氏-强生症候群,严重时导致死亡风险,应寻求医师诊断及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