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走起 羊肉吃起

 苏迷 2012-12-17
 
  在木渎镇藏书办事处(原藏书镇)特产中,最具盛名的当推“藏书羊肉”。藏书羊肉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烧煮技艺,烹调成各色羊肉菜肴,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冬令进补佳品,成为传统的苏州地方风味小吃而风靡江南。藏书羊肉以活杀山羊为原料,以白烧羊肉、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为主要品种,运用传统独特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常食不厌而闻名,近年又推出“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莱肴。品种达30余种,分冷盆类、热炒、烧烤类、汤类、点心类等。

  藏书羊肉的来历

  《本草纲目》 有:“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 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常吃羊肉可增加人体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修补胃粘膜,并有抗衰老和护肤功效。常吃羊肉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产后气血两虚、腰膝酸软等虚寒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早在明、清时期,地处苏州西郊的藏书镇,境内群山绵延,植被丰富,有得天独厚的适宜养羊的自然环境,当地就有农民从事养羊、杀羊、烧羊、卖羊肉的行当,一般都以担卖或摊卖为主,直到清末才开始在苏州城里开店经商,俗称“羊作”。据乡志记载,光绪22年,藏书周家场(今兴奋村)的周孝泉曾在苏州醋坊桥畔开设城内第一家堂吃的“升美斋”羊肉店。宣统后都亭桥和临顿路两处又开设了“老义兴”和“老协兴”羊肉店。民国之后,藏书的羊肉店逐渐多了起来,在道前街、鸭黛桥一带有不少的羊肉店。“藏书羊肉”始于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名扬江浙沪等地。每逢秋冬,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小羊肉店(馆)羊肉飘香,食客络绎不绝。但长期以来,分散于各地的藏书羊肉店主推的一直是羊汤,即使是“大本营”藏书镇上的羊肉店,羊肉烹饪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以传统的红烧和自煮为主。为提升藏书羊肉品质,培育经典菜肴,促进“藏书羊肉”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藏书镇举办“藏书羊肉”美食烹饪大奖赛。
  藏书羊肉出名全在烹调方法独特,秘方世代相传,所以羊肉细嫩滑口,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藏书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让人掩鼻的腥膻味。烹调时只放盐不加辅料,将一只羊身切成4-6大块,旺火烧开,然后撇去浮沫“出水”,放在清水中清洗(称为“出水”),再清除锅底的沉渣(当地称为“割脚”),然后将羊肉重新入锅再放在原汤内,旺火烧煮3小时以上,其间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当,待肉烂汤浓后即出锅拆骨,装至特制的方形或圆形盆内。当地人用羊肉可以做出4050种菜肴组成的“全羊宴”,红烧、脆皮、爆炒、烧烤,不一而足。

  藏书木桶羊肉的做法

  藏书白汤羊肉出名,众人皆知。那可比火锅里的涮羊肉好吃多了。烹制的羊肉细嫩,几无膻味,羊汤又清又鲜。而它简单到只放盐而不放其他任何佐料的烹饪方法,让人们充满了好奇。
  一般来讲,挑选2岁左右的公羊最好,因为羊肉内含有大量脂肪酸,为了避免口感发酸,必须将其放在冰箱中片刻,用低温排酸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用急火,等汤水沸腾后将表层泡沫撇除,再改用文火炖烧。(你会看到他们煮羊肉都用一种颜色很深的木桶。这可是羊肉味道正宗不正宗的关键所在,把买回来的新鲜羊肉放到一个大木桶里熬上2个小时至肉质酥烂。)
  另外,在烹制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羊肉放置的位置。最下面搁放羊肉,上面是羊肚,而最上面则是鲜美的羊肝。急火烧沸后,便可将羊肝捞出,浸泡在淡盐水中,这样做出来的肝才不会变色变味。
  总结下来就是藏书羊肉味鲜可口,是有秘籍的。首先选羊以二岁龄羊为优,肉不老不嫩; 以百年木桶蒸煮一个半小时,火候讲究,煮出来的肉不硬也不烂,最后适时加入适量的特制调料,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羊肉细嫩滑口,再配上个人喜好的葱、蒜、盐、醋、辣酱等佐料,真是百味杂陈,令人回味无穷。

  羊肉汤的美丽传说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美女西施这天从井中突然发现自己的脸色有点黄,便哭天喊地地耍起了“美人疯”。吴王夫差心里那个急呀,恨不得从月亮上扯下一片光辉贴上美人的脸。一位姓李的大臣想到了羊脂羊奶能“白脸”的好处,当即供奉出家里刚煮的一大锅羊汤,请西施以此美白香腮和玉指。数天后,美女的脸上泛起了容光。
  于是,藏书羊肉作为吴国的国宝,从那个时候便兴旺起来。
  自称为那位大臣后人的小李,每每寒风乍起的时候,他在自个饭馆的门口支起大锅,用木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将剁成几大块的羊肉放进锅里和萝卜一起煮。为防止羊肉被烧糊,他总是先在锅底垫上一个木头架子,让羊肉安安稳稳地搁在上面完成由生变熟的过程。锅里的汤水煮沸后,他用勺子去掉一层层的沫,再往里面放入适量的盐、酒等等调料。经过一个晚上焖烧的羊肉,色白无瑕、口感细腻,食客们美称为“打耳光也不肯放”。店堂里整天是顾客盈门,叫作“地不分南北,客不管东西”,大家边尽享用羊肉美食,边聆听着小李关于他上代、或者上上代向美人供奉藏书羊肉羊汤的故事。当然,没人会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皱一下眉。每当这个时候,小李总是笑着,快捷着一双手,一碗碗地往羊汤里添加剁得细细的蒜叶,用他的说法,这叫做一个“够味”。

  藏书羊糕

  清朝光绪年间,在苏州皋桥头经营食品的小店很多,卖猪头肉、卖牛肉、卖糕团馄饨的都有,这条街香喷喷的。
  在藏书周家坊有个周老伯,原来在善人桥开了一家羊肉店,生意十分兴隆。当他听说苏州皋桥头的吃食店非常兴旺,也想到这里来卖羊肉汤。有一天北风呼啸,天阴沉沉的,天气十分寒冷,他到了皋桥头一看人头攒动,根本没有空隙的地方让他放个炉子,锅里的羊肉已经冻成了一块。他心里有点着急,就挑着担子往前挤,结果在人当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被挤得进退两难。
  这个时候一阵锣声响起,周老伯只见一队当差拿了木棍,打开了一条通道,一顶轿子在当差的保护下迎面而来,待队伍走过他就紧紧跟在后面,不料被当差发现了,飞起一脚就把羊肉担踢翻了,冻了的羊肉滚了一地。当官的从轿子里出来,问周老伯这是什么东西,周老伯心中十分愤怒,只是不敢发作,表面上还装着十分恭敬的样子,说:“老爷,这是藏书羊肉汤”。“胡说!怎么是汤,分明是糕”。当官的说。周老伯知道当官的最爱拍马奉承上司,喜欢高升。因为“糕”和“高”又是同音,就连忙附和着说“是糕是糕”,当官的听了很高兴,就不找他麻烦了,并说:“藏书羊糕这个名字很好,让我来尝一下”。周老伯忙从锅里残剩的冻羊肉里挖了一小块,递给当官的,官老爷一吃赞声不断:“味道真美”。并命令周围的人让出一块地方,让周老伯摆个摊。于是周老伯一边搭起摊子,一边喊“藏书羊糕,快来买藏书羊糕”,一会儿,冻成块的羊肉汤都卖完了,大家吃了都说好吃。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藏书卖羊肉的村民听说后都纷纷效仿卖起羊糕来。羊糕的美味就这样传了一百多年。

  藏书鱼羊双鲜菜

  苏州藏书穹隆山古木参天,泉水潺潺。自古以来这里的村民都养羊,作为养生的食物来源。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到了穹隆山,并与自己生身父亲陈阁老在上真观相见。有一天他无事,就带了几个随从外出看看山景。走到山脚下已是中午时分,忽然闻到一股肉香,他们朝着这股香味寻去,走进一户农家看到一个村妇在烧羊肉,香味就是从锅里发出来的。村妇平时不见大场面,现在见了乾隆皇帝心中十分慌张,不知什么是好。“你锅里烧的羊肉为什么这样香啊?”皇帝问村妇。“皇上,托您的福,因为这里水土好,羊吃了这里的青草,烧出的羊肉又香又嫩。”
  因为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又闻到这么香的羊肉,乾隆皇帝肚子早就咕咕叫了起来,真想尝尝这肉的味道。就对村妇说:“你把羊肉给我们尝尝,看看有哪样好吃吗!”村妇一听皇帝要尝她的羊肉,更加慌张了,因为她不知道皇上吃了满意不满意,如果皇上觉得不好吃,那有欺君之罪的,要杀头的。她一边烧,一边用小木盆往锅里面加水,不知怎么搞的把杀好的几条小鱼也一起倒进了锅里,等到她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羊肉烧好后只能硬着头皮连鱼连羊肉一起盛在碗里给皇帝吃。不料乾隆皇帝尝后,大加赞赏。并且自言自语地说,不愧为仓颉造字,“鱼”和“羊”放在一起真是鲜不可言啊?待皇帝走后,村妇尝一尝羊肉味道确实比过去更鲜了。
  自这件事后,穹隆山一带的村民都喜欢把鱼和羊肉放在一起烧了当菜吃。经过一代代的传承,现在这里的很多羊肉店推出了“羊脑鲫鱼汤”、“鱼羊双鲜”“天下第一鲜”等用鱼和羊肉一起烧的菜,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品尝的客人。

  羊肉小贴士

  什么样的羊汤才是好汤?

  汤色乳白、香气四溢、不腥不腻,一定要撒上一把细蒜叶,羊肉的鲜香被映衬得愈发妖娆。真正的藏书羊汤是10斤羊肉熬制10斤汤,添加羊汤不要钱也是藏书羊汤百年不变的温暖关怀。

  什么样的羊血才是好血?

  被好手艺关照的羊血才是真的好血。一刀对穿、落血秘笈,还得精确掌握放盐的数量和落血盆的绝对洁净。鲜羊血经过冷水调和稀释放在锅中用文火焖烧。上品羊血色泽发青、口感脆嫩。

  什么样的羊糕才是好糕?

  冻水和羊肉的比例是成就一块好羊糕的关键。浓缩一只羊,精华一块糕。须得结足梆硬,不松不散,耗尽一天文火熬制、一夜自然凝结,才能得到一块极品的羊糕,最鲜美的藏书羊肉味道,是下酒佳品。

  什么不适合和羊肉一起吃?

  《本草纲目》说:“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容易生火动血,所以吃羊肉不适合蘸醋,或者在羊肉汤中加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