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过去的电影院

 江苏常熟老李 2012-12-20
记忆中过去的电影院
老木匠 发表于 2008-8-20 9:50:00 
 

我从小居住的上海虹口区,是中国电影院的发祥地,电影院非常的密集,可惜现在拆得差不多了。

从我家走出去,到四川北路后往南,走上个10分钟多一点,就是永安电影院。

这是个很高档的影院。过去这里是屈臣氏汽水工厂,1925年改成电影院,后来又被日本人买下来作为歌舞伎的剧场,已经有楼厅400座、大厅600座的规模,还附设了咖啡馆、舞厅等,叫做“上海歌舞伎座”,成为在上海的日本人活动中心。1945年美国空军不知为什么轰炸了这个地方,把房子给炸毁了。1947年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两层的。外观是表现主义的,非常的时尚,沿街的楼上是全玻璃的,形成一个休息厅。影院内部座席呈弧形分布,非常合理。唯一的缺憾是楼厅的位置较前,导致大厅后排座位有压抑感,尤其最后两排看到的银幕顶端已经要和楼厅的吊顶接在一起了。所以在这个电影院看电影最好是在楼上。影院内的天顶是弧形线条,非常的洒脱。影院的音响效果也很好。1947年起一直是放映美国电影的首轮影院,当时就叫“永安”。

这个影院靠近横浜桥外婆家,我二哥的小学就在旁边。从小就在这里看电影,一直觉得这个影院很高档。文革的时候曾改名“鲁迅”,不久就改回来了。到了1987年大修了一次,装了空调,很先进的一个影院,不知道为什么到了1997年居然全部拆光。造了一半的新建筑,又成了个烂尾楼,弄了好多年,搞成了一个商场!真是莫名其妙到了极点!

沿四川北路过了横浜桥,就在南桥头下,就是虹口区第二个人俱乐部。这是56年建的,有个影剧场,经常放映电影。外观是50年代流行的那种带一点民族风格(比如万字窗棂)、但屋顶却是俄罗斯传过来的平缓的斜屋面的建筑。里面的装潢是很简单的,座位也不是沙发椅,只是一排排的木椅,坐下站起,一片噼里啪啦的声音。四周的木窗户,放映时要费力的拉上窗帘,窗没关紧,风就会一阵阵吹开,银幕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80年代的时候这个简易剧场也拆掉了,进口的地方建了一个“白厦宾馆”。

再沿四川北路往南走5分钟,就是群众电影院。这原来叫“广东大戏院”,四川北路沿路有很多的广东人居住,是潮州宝石商人建了这个演出粤剧为主的剧院。1943年被日人接收为“虹口中华大戏院”,光复后就定名为“虹口大剧院”。1949年后改名为群众剧场,不过记得主要是放电影的,我们都叫它是群众电影院。这是个比较小的影剧院,不满千座,缩在一个商住两用的楼房里,从安全门里一出来就到了居民弄堂里。印象里这个电影院永远弥漫着一股霉味。

继续沿四川北路往南,再走个5分钟,到了海宁路口往东一拐,走几步就到了当时虹口最大的影院——国际电影院。外观和淮海路的国泰电影院非常相像,也是正中有个高高的几何线条的塔楼。1453座,没有楼厅,整个影院内像一个大棺材一样的长方形,座位有54排之多。内部装潢比国泰要差很多,音响效果也不好。这是1932年建的,当时叫“融光”。日占期间这里专门放映日本电影,光复后改称“国际”。直到80年代基本没有改变模样。

站在国际电影院门口,就可以看到位于海宁路、乍浦路、北海宁路三岔路口的胜利电影院。建筑外观是中国庙宇式的,和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协调。这是个变化最多的影院,1930年建成时叫做“国民大戏院”——实际上只有800座不到,1931年就被英国人买过去改名“威利大戏院”。日本人占领时期,又改名“昭南剧场”,光复后改名“民光电影院”。1949年后才改成这个名字,一直到今天。剧场的大门原来是开在路口的,进去后门厅非常小,直接就可以上楼梯到二楼。中学时有一年暑假在这个影院义务劳动,收票、带座位、清洗场地、帮助修理放映室做小工等等。每天都有免 费电影看,可惜的是没有什么电影,不是新闻简报就是地道战、地雷战。

和胜利电影院隔着海宁路的对面,就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上海首次放映电影,据说是在1903年。一个西班牙来的冒险家雷玛斯带来放映机和胶片,借了大马路(南京东路)的青莲阁等茶楼,生意非常火爆。1908年,雷玛斯又到上海,就把虹口海宁路南、乍浦路西的一块空闲地皮(原来是美国马戏团演出场地)租下来,盖起一个铁皮屋顶的电影院。有250个座位,号称中国第一个影院。后来叫“虹口大剧院”。1922年重建为710座的单层电影院。

不过到了我小时候的时候,这里就几乎不再放电影了,改名叫“虹口文化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地方。大约在2年级的时候,小学的老师挑了我和另外3个同学演一出“三句半”,是关于越南抗美故事的。参加区里的文艺汇演,地点就是在这里。工作以后经常在里面开会,电影倒是从来没有看过。印象里场子很局促,两边的走廊有柱子,装潢简陋。后来在80年代中被搞成了一个文化娱乐厅,门口花里胡哨装饰成山洞样子,里面唯一提醒人们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影院的,是附设的“雷玛斯咖啡馆”。1998年为了拓宽海宁路,这个地方被拆掉了。

在这个虹口文化馆隔着乍浦路的斜对面,就是解放剧场。外观也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表现主义的,门面二层以上有很大的落地玻璃窗。观众厅有3层(顶层只是两排座位的窄巷),楼梯间地板是马赛克的贴面,显得非常干净。中学时代没事干,到海宁路看电影,一个影院一个影院看过去,这里总是最后一站,喜欢这里很干净的门厅。观众厅纵深不深,是个呈正方形的平面。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日本人建的“东和剧场”,1936年请了日本知名的设计师河野建三设计建造,1006座,是专门的影院。光复后改为上海文化剧场。1949年后改成这个名字,白天放一两场,晚上经常是演戏的。我工作的时候,更经常的是在这里开会。80年代末的时候,有时还会逛到这里看场电影怀旧。印象最深的是,女儿刚会讲话时,和太太带了她逛街,累了就到这个影院歇脚,看了一场《罗马假日》。寥寥几个观众,女儿看到奥黛丽把鞋脱了,大声说:“阿姨把鞋鞋脱掉了!”又过了一会,她看不懂了,就嚷嚷:“爸爸调只频道!”

解放剧场现在改建成一栋商业用房,好像已经不放电影了。

这一段只有2、300米长的海宁路两侧,除了我小时候尚存的这4个影剧院外,在过去还有维多利亚影院(四川北路口,1909年建的上海第二个电影院,30年代拆除改为银行)、爱伦电影院(江西北路口,1913年建,1937年毁于813战火)、海光大剧院(靠近四川北路口,30年代建,日本占领时期改称“银映座”,专放外国片,1949年后拆除改为小公园)。

过了海宁路,继续沿四川北路往南,接近天潼路,就有邮电俱乐部。因为父亲单位关系,小时候经常到这里看电影,尤其是晚上到这里来看有名的邮电飞车队表演自行车杂技。这也是一个50年代的典型剧场,夏天看电影很闷热,打开着的窗口经常吹进来一阵风,带了些许凉爽的同时,银幕上一大块白斑。有时候俱乐部养的鸽子从窗口飞进来,黑暗中在观众头顶上飞来飞去,偶尔洒下一点排泄物。

从我家走出去,如果是走到四平路往南走,也是走个20分钟左右,到了嘉兴路口往左转,走过一个散发着热蒸汽和豆腐味道的虹口区豆制品厂,就是嘉兴电影院。这是一个很简陋的电影院,都是卖一毛票的(永安是一毛五到两毛)。也是20世纪30年代兴建影院高潮时建的,有楼厅,1931年建成时叫天堂大戏院,大概因为市口不好,这个影院经营不善,连着换了几个老板。太平洋战争后被日本人接管,改名日进剧场,放映日本影片。不知过去模样如何,我看到的外观朴素得像一座厂房。在这里看的一场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是《昨天?黎明》,苏联人拍的匈牙利事变故事片,上下集,要看4个钟头。记得妈妈带我去看的晚场,回到家里确实已经是凌晨了。当时我是读一年级,刚被体育老师叫去参加乒乓球队,早上6点开始训练。这个电影的结果就是,我训练迟到了,后来就自动退出。以后一直也没有学会打乒乓球。

从我家出去,沿着临平路往东走,走25分钟左右,就到了提篮桥,上海又一个影院集中的地方。

公平路海门路口那里是东海电影院,沿街的门面,已经想不起它原来的模样,只记得那里看电影比较方便,票价也比较便宜。好像是没有楼厅的,场子不很大。只记得有一次为了赶去看罗马尼亚电影《沸腾的生活》,我和几个同事下班后跑步到那里,热血沸腾的冲进去看人家的生活。印象里这是第一次听见电子音乐的颤音,一个意识流的镜头,主人公幻想自己骑马在海滩上奔驰,当时觉得很奇妙。现在那里已成了大浴场。

再走过去,到了大名路上,就有提篮桥一带最豪华的电影院——大名电影院。场地比较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开间很大,很空旷的感觉。在那里看过不少电影。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多灾多难的电影院。1933年建造后,名称是民安大戏院,居然因为经营上的问题,连续7年没有开业。1940年才以汇山大戏院名义——取名的缘由当然是因为靠近汇山Wayside码头,1923年起这个码头是日本邮船公司专用码头——开张放电影。不久日军看中这地方空间挺大,把它改成一个军服工厂。光复后恢复影院,1954年改称大名电影院。1200座,文革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作为会场,还改名叫红卫电影院。现在也已经被拆除了。

再往东走几步,到霍山路口是东山电影院。这是一个小规模的电影院,原来是百老汇大戏院,1930年建的。我工作的时候那里经常做会场,好像不放电影的。1987年改建成一个小规模现代化电影院。很快经营不行,现在改成了申申菜馆。

从提篮桥往西走长治路,还有一个很小的国光剧场,过去也放电影。原来叫普庆大戏院,1934年建成后才发现设计错误,疏散观众困难,被工部局告诫不得开业,引起营造社、业主、设计三方纠纷,长期不能开业。日军占领后,把它改成了仓库。光复后才改名国光大戏院开张。这里靠近唐山路,我参加1977年高考的时候,考场就在唐山路的一个中学。考试前预先买好了电影票,在最后一门考完后,就去这个剧场看了一场《女跳水队员》。老的彩色 片。

沿长治路走,又有长治电影院。原名华德大戏院,1933年开张。抗日时期停业,也被改为水产冷藏仓库。1946年恢复放映电影。1954年改名长治电影院。工作的时候看电影常去那里。现在也已经改头换面了。

过了苏州河,就出了虹口区了,那是到市中心高档地段了。那里的电影院有几个印象很深。

最豪华、最气派的当然是大光明电影院。它是邬达克的代表作,1932年建的,所谓的“国际风格”,洗练的外观,在水平分割线基础上,做几个垂直的隔断装饰性的几何图形,贴上浅色调的瓷砖,非常的时髦。进去的门厅非常大,又以黑色大理石的隔墙来标示出观众厅入口。观众席有1913个座位,两层分布很合理,大厅的装饰风格也是洗练为主。现在大光明好像在翻修了。

在西藏路上现在已经拆除的大上海电影院,也是一个过去经常去的电影院。是个很大的电影院,单层观众厅,有1528个座位。设计者是民国时代知名设计师陈植,1933年建成开张。也是采用国际风格的大楼,将底层作为电影院。底层外墙是黑色的玻璃贴面,里面镶嵌霓虹灯。内部是所谓的“橡皮地板”(地板有橡胶夹层),走上去感觉很舒服,又有隔音效果。整个观众厅向银幕的倾斜度比较大,和现在的放映厅相仿。座位也很宽敞。文革的时候曾改名叫“遵义”,1972年就改回原名。

这两个“大”当头的影院外,宁波路上的新光电影院也是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影院。它是个小小的影院,1930年开张,外观是南欧风格的建筑,外墙贴着红色的墙砖,里面的装饰风格是一种改良的洛可可,有弯柔的曲线,天花板被装饰得金碧辉煌。才大约800座的规模。1931年开张放映的是国产片“雨过天青”,1933年后成为明星电影公司的首映影院。可是在我记忆里,这个影院却总是和国外引进的“内部片”联系在一起。大约从70年代起,这里就一直上映种种内部片、参考片。记得在这里看了老版的《罗宾汉》、《战争与和平》等好莱坞电影。第一次公开放映的美国电影周,我也是在这里看的《猜猜谁来吃晚餐》和《星球大战》。

另一个在那时放映内部片比较多的是黄浦剧场,在北京东路上。过去叫做“金城大戏院”,也是本土国华影业公司投资的,1934年落成,也是当时流行的装饰主义风格建筑,原来是放映国产片的专门影院,规模很大,两层观众厅,有1612个座位。在70年代这里也是上映内部片很多的地方。后来到了我读大学的时候,记得是在这里观看教学片,4部日本“军国主义电影”,《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军阀》。

有这么多的好电影院,可是我却出生在一个只有很少公映电影的时代,真是一大悲剧!

印象里在6、70年代,看过的电影很少。而电影院在当时很大的一个作用,是为人们提供避人耳目、独处于黑暗的唯一场所。很多谈恋爱的,可以在黑暗的影院里亲昵。不过也有很多的做皮肉生意的“拉三”,和她们的顾客“模壳”,也是在电影院里完成交易。一些比较偏的影院比如嘉兴、群众,是这些情况最多的地方。有一些心理阴暗的“文攻武卫”(后来叫上海民兵,和现在城管类似),专门躲在影院值班,号称“捉流 氓”。

到了80年代,电影院才热火起来,好看的电影多起来了。可是我好像已经过了最佳的影片观赏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