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丽三医疗经验

  平凡的人 2012-12-22

戴丽三医疗经验

分类: 临床经验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凌波仙女 | 2009-10-17 15:00:26

最近“鸭梨”好大,进来轻松轻松吧~



戴丽三医疗经验-56


疟病阳气大虚



花×,男,二十八岁,在云南中越边境某地工作。解放

前其地多瘴疟,花某体质素亏,又加工作过劳,于夏秋之交
感染瘴疟,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病势日重,转来昆明就
医,经西药抗疟,中医用中药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等,亦无
效,乃来所求治。查其脉空而无根,舌苔白而厚腻,四肢厥
冷。面青,指甲乌黑,目无光泽,白睛如有蓝雾上蒙,冷汗淋
漓,毛发直立。其母代诉,患者背部时时恶寒,每日午后发
冷,寒战不休,牙齿鼓栗,旋即发热,热则涕泪口涎俱出,
如是已二月余。其家属甚为焦虑,惴惴不安。


析其病情,脉空无根者,肾阳大虚,体质亏损之至也。

舌苔白而厚腻,乃寒湿内蕴,胃浊不化也。四肢厥冷者.生

阳之气不能透达于四末也。太阳之经脉行于背部,太阳与少
阴相表里,今少阴之阳衰,而阴寒之气窜于太阳之经,故背
部时时恶寒也。午后为阴盛之时,阴盛则阳衰,故发冷加剧,
寒战不体,齿牙鼓栗,乃沉寒痼冷之候也。肾之精华皆上注
于日,肾精耗损,散目无光彩,如蓝雾所蒙。肾主五液,
今肾气大衰,气不摄液,故冷汗淋漓,涕泪口涎俱出也。以
上症状.皆肾阳过虚,阴寒过盛元气欲脱使然也。本病关键
在于肾阳大虚,尤其午后寒热交作如疟状,远较寒热往来之少
阳症,病势更为凶险,此为阴阳不相维系之故也。本病虽以
疟名,但不可按疟治,急应引阳归舍,整顿纲维,大固中焦,
能得阴阳调和,则寒热可止。然病已拖延日久,实非易
事,若再用小柴胡汤一类和解少阳,恐有阳脱之虞。宜急回
阳救逆.用《伤寒论))四逆汤和白通汤。处方:


第一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第二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葱白3茎



二诊:其母代诉,上方各服十二剂,病虽未增,亦无明

显好转。家属疑惧。然此病确为阴寒重症,除四逆、白通大
扶元阳外,别无他法。何以不效,非药不对症,乃病重药
轻,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仍守原方,将炙附片改用盐附
子,加大剂量以增强回阳驱寒之力,嘱各服三剂。


三诊:患者自诉,服药后,犹如坚冰消融,泻下黑水甚

多,冷汗渐收,手足渐温,午后寒热消失。此乃里阳得回,
阳气渐充,弥漫满腹之浊阴得以消除。改以附子理中汤。处
方:
黑附片90
潞党参15
白术15
干姜24
甘草9
戴丽三医疗经验-88
经漏血尿
王××,女,四十岁。已婚多年,从未孕育,性多忧
郁。1949年春,自感胁腹疼痛,经漏淋漓不已,并发尿血,
尿道灼痛。经西医诊断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未曾施
行。经某中医用导赤散、清心莲子饮等方未效,乃请余往诊。
按其脉,弦而涩。视其舌,青而滑。病已二月之久,以方衡
证,尿血而痛用导赤之类,未为不可,何以不效?因思患者
之急欲求医调治者,为求生育也。求而不得,抑郁伤肝,肝
藏血,肝气郁结,气血失调,此其因也。今观脉证,确系肝
郁。盖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故专事清利之导赤散
无益也,治劳淋之清心莲子饮亦无济于事。余因之而得到启
发,据其主因,不宜从小便之义治。但治经漏何能兼顾尿
?治尿血又怎能顾及经漏?惟既决断为肝郁夹瘀,其病在
肝。治宜舒肝解郁。肝气得舒,淋漓可止;肝气不陷,血自
归经,尿血可愈。乃处以下方:
白茯苓15
炒泽泻6
桂枝9
炒杭芍9
炙香附9
砂仁6
郁金6
青皮9
玄胡索9
川楝子6
甘草梢45
此温肝舒郁法也。茯苓、泽泻渗湿利水,杭芍养血柔
肝,香附、青皮、玄胡、川楝、郁金,皆调气舒肝之品,亦
能活血。砂仁理气通滞。桂枝一味,达木郁以升肝气,张锡
纯谓其“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
之条达。”


戴丽三医疗经验-97
寒凝经脉耳后起核
李××,女,八岁。患发热,面青、神迷,脉沉,舌
润、耳后起核,大如拇指。病已一周。脉症合参,证为阴邪
上犯,寒滞太阳经脉。今患儿面青无神,法当扶阳以祛寒。
处予麻辛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30
麻绒3
细辛25
此方之效用在于温经散寒。方中附片辛热、扶阳,麻
黄、细辛辛温散寒,使客邪外散,耳后之核可消,发热亦当
随之而解。
次日复诊,脉仍沉,核微消,发热已退,再处以下方:
黑附片30
桂枝6
炒杭芍9
生香附9
麦芽15
炙甘草6
烧姜3
大枣3
此桂枝汤加附片,再加香附、麦芽。方中附片温经散
寒,香附、麦芽行滞散结。桂枝汤调和营卫,兼散风寒。
服后,面色唇口均转红润,核已消三分之二,但出现鼻
衄,身出红斑。此乃阳气通达之象。继用封髓丹(黄柏10克、
砂仁3克,炙甘草6)三剂调理,诸症全消而愈。


戴丽三医疗经验-99
第一方,参苏饮加减:
沙参9
苏叶3
法夏6
茯苓9
陈皮45
炒枳壳45
桔梗45
葛根6
川贝母6
甘草3
第二方,参苓自术散: (改为汤剂)
苏条参9
自术6
茯苓9克扁豆9克莲子9
淮山药9
苡仁9
砂仁3
陈皮3
桔梗45
甘草3
大枣2
上二方交替服,二日服一剂,各服六剂后,饮食增进,
精神转佳,面色红润,病体康复。
[
]:《内经》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此症虽
以肺结核为本病,而症见寒热,脉现浮紧,则为表邪之征。
本“急则治标,先表后里”之原则,以解表为先。待标病解
除,则以培土生金而治本,使饮食增进,抗力增强,其病自
愈。病有先后,治分缓急,治本治标,应以当前所现病机为
根据。
加味桂麻各半汤,原系平淡之剂,竟能应手取效者,实
由于明辨证情,把握标本缓急得宜。中医不以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