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时辰论治失眠

 369蓝田书院 2018-11-16

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一昼夜出没的自然规律及日常生产、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记时方法,最早见于《 汉书· 翼奉传》,并沿用至今。每个时辰都精确的对应着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在每个昼夜中“阳气由升到降、阴气由消到长”的变化过程。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相对应,即气血起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于大肠,随后依次进入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子时入胆,最后在丑时流注至肝经,再到肺经,周而复始。人类遵守“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自然规律,子时即为入夜之时,从子时到寅时均为夜,此为最佳睡眠时间,寅时之后阳气渐盛而出夜觉醒。在子时到寅时这段最佳睡眠时间里,无论是入睡困难还是眠浅、梦多、易醒,均为失眠的表现,长期则影响健康。


在临床中,笔者在西安市中医医院王晓燕教授指导下,根据失眠发生的不同时辰,结合此时辰所对应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方用药治疗,做到从整体出发,因时制宜,这种分时辰论治失眠的方法效果甚佳,兹将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1  分时辰辨治失眠




1.1  子时失眠的调治  子时(晚上23时~凌晨1时),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段为胆经当令之时。《素问·六节脏象论》 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灵枢·营卫生会》曰:“夜半而阴陇为重阴。”阴极阳生,在此阴阳交替之时出现入睡困难,即为“阳不入阴”。治疗时应调和阴阳,使阳入于阴则可入睡。方以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生龙骨、生牡蛎、白芍、甘草、生姜)为主,根据兼症随症加减。方中柴胡属足少阳胆经药,在《医学启源》 中描述为少阳、厥阴引经药;用桂枝调和阴阳;龙骨、牡蛎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安神定志。全方敛阳入于阴,镇心神以定魂魄,从而使眠得以安。


1.2  丑时失眠的调治  丑时(1时~3时 ),又称鸡鸣,又名荒鸡,此为肝经所主之时。《素问·五脏生成》曰:“人卧血归于肝。”此时睡眠过程中能养肝血。而丑时阳气虽渐长,但阴气仍较重。在十二经中,肝经主升发,能引导人体内的阳气逐渐回升。此时段出现睡眠质量差、梦多易醒的患者,多因肝阳虚阴寒内盛、相火内郁而扰动心神,或因厥阴疏泄不利,气机失调,以致寒热格拒,升降失常而为病。治疗时应寒热并用,调和气血,方用乌梅丸。清·柯韵伯认为:“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在治疗丑时失眠时,根据兼症对原方加减化裁(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制附子、桂枝、人参、黄柏)使用,方证相对,用之见效。


1.3  寅时失眠的调治  寅时(3时~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此为肺经当令之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有患者在此时醒来后不能再次入睡,多因肾水阴寒不能藏龙,阴不敛阳,阳气生发过早,使人提前觉醒而不能再入眠。治疗此类失眠患者时,常选用自拟八味丸(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骨碎补、茯苓、白术、砂仁、黄柏)加减。此方由肾四味、四君子汤及三才封髓丹化裁而来。肾四味可温补肾阳,使肾水温;黄柏、砂仁可潜镇过早生发之阳气归于肾水之中。



2  病案举例



例 1:柴胡加桂枝龙牡汤证。刘某,女,55岁,2014年3月11日就诊。主诉:睡眠不佳半年,加重1周。诊见:入睡困难(需要1~2h左右方可入眠),晨起眼睛干涩,腰背困痛,怕凉,食纳可,二便调,舌淡胖、苔薄白,脉双关弦,余沉细。患者在晚上入睡困难,在23时~凌晨1时仍处于清醒状态,此时胆经当令,阴阳交替,阳不入阴则寐寤失常。治以调和阴阳,潜阳入阴,镇静安神,并加用本经引经药。处方柴胡、桂枝、桔梗、枳壳各12g,生龙骨、生牡蛎(均先煎)各30g,当归、生姜、川牛膝、制附子各20g,续断、炙甘草各15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3月18日二诊:睡眠好转,仍腰困疼。守上方加桑寄生15g,杜仲、独活各20g。7剂,如法煎服。


3月18日三诊:睡眠明显好转,入睡时间小于30min,腰困痛较前减轻,偶因劳累后略加重。守上方去制附子,加黄芪30g,红参(另炖)15g。7剂,如法煎服。服药后睡眠好转,入睡时间小于30min,腰困不显。


按:患者长期入睡困难,多在子时 (23时 ~ 凌晨1时)左右,在胆经当令阴阳交替之时出现问题,此阳不入阴而为病。治疗选用既有胆经引经药又能敛阳入阴,重镇安神的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佐以附子、续断等温肾助阳之品。服药后睡眠好转,又因患者平素腰背困痛,后期则将重点放于补肾强腰,以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强筋骨,缓解不适症状。


本例附子、甘草用量较大,但均搭配使用,意在用足量的炙甘草同煎来牵制附子的毒性。附子配甘草,意在以甘草甘缓附子辛热燥烈之性。附子得甘草则助阳散寒而不过辛烈,无伤阴耗气之弊,毒性大减,甘草得附子则温中益气而无壅滞之虞,可更好的发挥温阳散寒之功效。(以下2例附子、甘草使用均同此意)


例 2:乌梅丸证。马某,男,61岁,2014年2月25日就诊。主诉:睡眠不佳2年。诊见:夜间眠浅易醒(2时左右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平素偶小腹窜通,易出口疮,食纳可,大便干,每1~2天1次,小便正常,舌暗胖、苔薄白,脉沉细。患者于肝经当令之时睡眠出现问题,兼见小腹痛为肝经有寒;易出口疮则为上焦有虚热。此寒热错杂,气血阴阳失调而为病。治疗当寒热并用,调和气血。处方:桂枝、砂仁各12g,制附子、干姜、细辛、炙甘草各15g,黄连6g,黄柏9g,乌梅20g,生龙骨、生牡蛎(均先煎)各30g,夜交藤45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3月4日二诊:患者夜间仍易醒,醒后可再次入睡,大便略干,每天 1 行。守上方加清半夏30g,生姜15g,红参(另炖)10g,火麻仁20g。7剂,如法煎服。


3月11 日三诊:睡眠好转,每天可连续睡4~5h。守上方去砂仁、制附子、乌梅、细辛。7剂,如法煎服。服药后睡眠好转,睡眠连续,食纳可,二便调。


按:患者睡眠不佳,多在丑时,即夜间 时左右肝经当令之时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兼见小腹痛、易出口疮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表现,首次用药以被誉为“平治厥阴之主方”的乌梅丸来平调寒热,清上温下,并佐以潜镇安神之品以调节睡眠;后因患者大便干,腑气不通,给予火麻仁以通便,给邪以去路。方中附子、细辛超常规用量,使用时注意配伍甘草、干姜;同时在煎药时注意武火煮开后去药面浮沫,后文火久煎 1h 以此缓解、制约药物毒性。


例 3 :八味丸证。蒋某,男,70岁,2014年1月7日就诊。主诉:睡眠不佳1年,加重伴头晕1周。诊见:眠差,早醒(凌晨4时即醒),近1周晨起头晕,伴恶心欲呕、胸闷,无视物旋转,平素颈肩背痛,怕冷,舌胖尖红、苔薄水滑,脉弦大、双尺脉弱。患者早醒,视为阳气生发过早;兼见苔滑、脉弦大,此为肾水寒不能敛阳,使阳升过早。治疗当以补肾敛阳为主。处方:葛根、熟地黄、茯苓、白术、夜交藤、炙甘草各30g,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制附子、五味子各20g,桂枝、淫羊藿、砂仁各15g,黄柏6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1月14日二诊:睡眠好转,头晕、颈肩背痛减轻,仍怕冷,头昏沉。守上方加干姜30g,生姜、巴戟天各15g,威灵仙9g。7剂,如法煎服。


1月21日三诊:睡眠好转,颈肩背痛缓解。守上方减干姜、夜交藤、炙甘草各15g,加山药40g,党参20g。7剂,如法煎服。服药后患者睡眠时间延长,颈肩背痛不显。


按:患者就诊时以早醒为主症,多在寅时肺经当令的凌晨时觉醒,醒后无法再次入睡,此为肺气不降,肾不纳气,使得阴不敛阳,阳升过早。治疗时以八味丸敛降潜阳,加之五味子、地黄来增加气从右路降的力量;而颈肩背痛为太阳经经输不利,督脉不通,以葛根、桂枝解肌止痛。后加巴戟天、威灵仙等补肾强腰,缓解腰背疼痛。

3  小结


自然界遵循着昼夜交替的永恒规律,人类随着十二时辰的变化而作息。因此,睡眠与时辰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研究两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在临床通过分析失眠所对应的时辰而应用与之相对应的方药,分时辰治疗失眠,以一种新的角度认识失眠、治疗失眠,临床收效甚佳。

本文摘自《分时辰论治失眠》,作者/左瑞,祝泊远,指导:王晓燕。新中医。编辑/黎国昌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