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六):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下)

 昵称503199 2012-12-23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六):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下)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六):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下)

关于教学的深度。这问题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上课的老师除了略略提到贬谪背景外,并没有引入、穿插其他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总好像差了点儿什么。就八十多个字谈八十多个字,这课,有点儿瘦骨嶙峋的感觉。但其他几个专家和我的意见不一样,他们说,为什么非要让一篇短文负载那么沉重的内容呢?为什么非要让学生通过八十来个字了解苏轼一生呢?没有这个必要嘛!完全可以把《记承天寺夜游》就仅仅当成一篇“夜游写景”的文字来欣赏,感受苏轼的闲情就可以了。语文教学应该减负,彻底地减。

对这个观点,下来我琢磨了好久。最后我还是坚持认为:适当地拓展可以给课堂增彩。苏轼这两个字,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不仅是文学的符号,还是精神的符号。他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对于后人,他是精神的高标,灵魂的慰藉。他不是被神化的,圣化的,是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一字一句证明着的,他有能力和实力担当这样的荣誉。所以,他的意义就不是杨朔笔下的荔枝蜜般的附着和拔高。教师只需要摆出他的经历和他的诗文,一切便都不言自明了。避开苏轼的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这对苏轼作品,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我们无需担忧学生因为在《承天寺夜游》中了解了一些苏轼,那么以后在读《念奴骄  赤壁怀古》或者《前后赤壁赋》时就不再感兴趣了。苏轼这样的人物,值得我们年年讲,天天讲,年年读,天天读。我们讲一辈子,也讲不完这个伟大而可爱的人物。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孩子们,讲苏轼,就是给予他们青春的最好礼物。这个人,讲他万遍也不厌倦,孩子听他万遍也当不厌倦。

当然,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度和量还是需要把握的。穿插就是穿插,辅助就是辅助。引入的内容再重要也是“伴娘”,咱们不能跟着“伴娘”跑了。一旦喧宾夺主,教学目标就可能完成不了,孩子们的负担也重了,课堂也臃肿了。课,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如果不是眉清目秀骨骼清奇,那总是费力不讨好的课。

对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还是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来定吧。孩子们吃不吃得饱,或者是不是已经吃撑了,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都会有很大不同。这种向纵深设计的上法,比较适宜有点儿基础的班级。七槐子老师主张“横势上法”,就是说不深究下去,另找几则类似情韵的文言辅助地去诵读,我看也是个好思路。听课前我专门请教了余映潮老师,他老人家上《记承天寺夜游》,既不纵深挖掘,也不横向开拓,什么材料都不引入,我看他的课,也很有味道。余氏风格就是这样的。淡定从容,重视基础,他死守语文的工具性阵地,自成一派,也是风景万千啊。

所以,教无定法。谁也没有必要要求别人非要怎么上怎么上,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仅仅是进行教研而已,探索而已。

 

说了很多,最后给上课教师提了些建议:

 

最关键的是重新设置主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切入呢?平时大家用得最多的是“闲”。这是当然的。因为这是“文眼”。无论你怎么上,最后都得归结到这个词语的理解上。“闲”弄透彻了,其他的就都迎刃而解了。但因为大家都这样上,要出新就很困难了。也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就从你的初稿“夜”字入手,我看也可以。普通意义上的“夜”,苏轼的这个“夜”,苏轼的人生之“夜”,最后还得归结到苏轼的这个夜游之“夜”的非同寻常上来。通过“夜”,是可以势如破竹的。也可以用“游”来切入。苏轼这一“游”不同凡响:时间、地点、伴侣、景色、心情都是非常之人的非常之游才可能有的。这“游”写得也很神奇。处处不写“游”,又处处在表现“游”。似游非游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心灵的游目骋怀啊。

好朋友日月皆伤兄弟还在昨天的博客留言中提出了新的思路,我觉得也相当有水平:

 

 

 

我曾上此文获得了骨干教师赛课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有此成绩源于我太爱此文了!猜猜昭君老师所说“提纲挈领的一个抓手”,不知是否是“月”这一意象,即文中 三个层次的“月”:看月是月——看月不是月——看月还是月。抓此意象有层次地一步步靠近苏轼的心灵,最终走到《前赤壁赋》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从而真正理解“闲”的意蕴。

 

 

 

甚至,我觉得,就是以“月色空明”中的“空明”二字大作文章也可以出彩。你看是不是,“空明”多美好的境界。心中有空明之情,眼前才会有空明之景。你心中有什么,眼前就是什么。这是骗不了人的。这两字,可是道家、佛家都推崇的,是世人修炼的最高境界。以此切入,也是天光云影啊!

这就是苏轼的好文章!不仅在思想上滋养后人,甚至作为后代的一个教学文本,它自身的资源就足可以让我们左右逢源!苏轼真是奇了!

 

其次是辅问题的层次性的问题。取景照像都必须有层次性,否则那照片就浑浊一片。穿衣戴帽也得有层次性吧,否则你穿得再昂贵身体的曲线还是出不来,美感就出不来。我们去理发厅,发型师提醒你得打理头发了,说得最多的也是层次性。层次性意味着课堂引导的阶梯设置,体现的是教师的思维层次,是对学生的关爱,是必须有的“预设”,是课堂能够产生高质量生成的保障。

比如以“闲”切入,辅问题怎么问?我提出的建议是:第一步:苏轼自称“闲人”,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来他是“闲”的。让学生扣文字自己去琢磨,比如:闲而不睡,闲而见月,闲而觅友,闲而散步,闲而赏月,闲而自得……还有很多,言之成理即可。第二步:苏轼真闲吗?这就需要适当引入材料了。乌台诗案后,苏轼是既闲又不闲。闲因被贬,有官无责,不让你做事。不闲是生活太艰难,需要自己租地耕种,于“东坡劳累”,尚不能温饱。这是有好些诗词可以证明的。总之,在这段儿,这个文坛领袖,劳动任务很重,经济状况是很潦倒的。第三步:身不闲,心真“闲”吗?回过头去再琢磨那写景的句子和感叹的句子。我的感受是,“心闲”是真的。苏轼是彻底接受了“生命中的不完美”,化腐朽为神奇了。他就是一个掉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辰的人,就是一个经历了生死历练之后千山有水千山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人。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不是在纸上,而是渗透于生命的每一个细节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苏轼基本算是超脱了。

有老师说他是“要官”也好,“假闲”也好,反正,不能说服我。从文字中,我看到苏轼天真极了,豪迈极了,通透极了,不像要官的样子。

讲到这个地步,适当引入他流放过程中的那些乐观奇绝的句子,只需两分钟,课堂的高潮就出来了。学生的心中,将会矗立起一个顽皮快乐,永远以赤子之心像个孩子般面对残酷生活的苏轼。够了,这样的课,咱们对得起学生了。

语文教学,从语言文字出发,最后培养的一定是学生的生命情怀和生命意识。课不上到这个地步,就很难有感染力──不管你的知识教学多么扎实。

 

最后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只有把课上“实”了,学生才会服气,这课,才有说服力。做到这点儿,教师得有硬功夫。对那些文字的奥妙,你自己首先得看得出来一些吧,你自己都看不出来,就甭谈设计了。我同意一个观点:语文教学,主要不是教“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是讲“怎么写”的问题,对语言形式的探讨,是重中之重,是所有情感教育的铺垫。没有这一步,那课就是政治课,历史课,不是语文课。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那句写景的千古名句,你怎么教。开头那位老师根本没有教,直接就拿出答案了。这当然是不行的。教呢?说简单也简单。咬文嚼字,不过就是增删调换,不过就是在增删调换基础上的变形朗读。比如:

去掉“盖竹柏影也”的“盖”读读试一试。你会发现,苏轼的形象就会模糊些了。

比如直接把本体“月色”拿出来,变为:水中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藻荇交横。可不可以,好不好?当然不好!

比如把“竹柏”换为“树”,可以吗?当然不好。我不说你也明白。

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人在积水空明中,又像什么呢?这必然可以掀起思维高潮。

还可以变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和背,你说美不美?

总之,方法是无穷尽的。只要你真读透了这个句子,你就能够想出招来。

 

语文教学,是一个从看不见到看得见,从看不清到渐渐看清的修炼过程。教师不读书,不思考,不深刻地体验生活,只抱着那本教参混,是不可能把书教出点儿神韵的。

积淀、眼光、情怀,决定着你的课堂的高度。

 

最后,我们安慰鼓励那位老师:评课只是研讨。信息量太多太杂。最后用不用,怎么用,全靠你自己的理解和取舍。不用全信!只有你最了解自己。课堂是你的,怎么上最拿手,还得自己说了算。别人说得天花乱坠,都只是纸上谈兵啊。加油吧!

(2012/6/1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