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气运行之“轻守丹田”与“注意呼气”(转)

 梦迎 2012-12-23

 
标    题: 您的馆藏文章“真气运行之“轻守丹田”与...”已被标精
发件人:
时    间: 2012-12-29 12:41:41
馆友“梦迎”: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
真气运行之“轻守丹田”与“注意呼气”(转)”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12月29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运动/减肥”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真气运行之“轻守丹田”与“注意呼气”
 
 
卢连芳

我们有的老师在学员通督以后,就说一声“只要轻守丹田就可”;有的学员再问一句:“还需要注意呼气吗?”,回答说:“可以不再注意呼气了”。也就是说把真法“注意呼气”这个精髓给忽视了。通督以后是真的不再需要“注意呼气”了吗?多年来我对此向一些长期练真法、但效果不太显著的老学员作些请教:“你通督以后是轻守丹田,还是继续注意呼气,或是两者同时并举?”多数练功已十几年的老学员(老师)都说轻轻意守下丹田,呼吸自然,不再注意。“你身上疾病都康复了吗?”大多回答:“有所改善,但不能说根治,有时毛病发作还是要上医院”。最近,我还碰到一位资深的真法老师,他每天练功少则六个小时,多则十二个小时,可说练功时间太到位了。当谈到练功层次时,他说全身都充满着气,人鼓得像个气囊(橐龠),练功时什么感觉都没了,病气也排完了,是上层次了。但我见他很清瘦,好像还缺少点“三阳荣于面”的感受,说明他真气是足了但并未旺盛运行。还有,我们的新学员刚刚通督,正需要大小周天环流,但老师说不再需要“注意呼气”,那不是“釜底抽薪”?让他去做新的“老学员”。当然年富力强、不需要急于治病、练真法为了满足好奇心的年轻人,轻守丹田静坐,也不失为一种高级练法。练丹功不是有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的练法吗?也不过是心神静定,长期静定而坐而已。
“注意呼气”,是李老60余年以来临床实验总结出来的首要经验。他说:“为了达到真气运行的一切要求,在调息上必须注意呼气。”并说:“长期注意呼气运动的训练,则可顺承自然规律而巧夺天工,是夺天地之正气的不二法门”。这就清楚表明,“注意呼气”不仅仅是为了通督,通督以后,也不是“注意呼气”的结束,而是更要继续发挥“注意呼气”对推动真气运行“巧夺天工”的作用。
什么是“巧夺天工”?请看下面一些例子: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血堵”问题,“注意呼气”可以加强真气运行的力度,尽快把主动静脉、微细血管“清扫干净”,软化血管,使有病者得到调理,未病者得到防治。
——消化道病,只要“注意呼气”,使热能温煦病灶,就足以解决问题。
——呼吸道疾病,更是应当“注意呼气”,排出肺中浊气,无论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痰积痰湿等,都能得到有效调理。肺主皮毛,使人在“注意呼气”中获得自然美丽。
——泌尿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也可以用“注意呼气”振奋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获得带病健康生存。
——中医所谓的阴阳虚实、免疫失济,也可用“注意呼气”调动真气运行的力量,将植物神经调整到最佳状态。
——中医所谓的痹症,即风湿痰引起的各种顽症,无不可以用“注意呼气”得到治疗。
——即使是现代常见的肿瘤疾病,只要“注意呼气”就能使体内氧气充盈,脾胃振奋,干扰素多产、免疫力提高等等,从而使机体得到“长治久安”。
“注意呼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巧夺天工”是:它与意守丹田一样,也是一念代万念的好方法。他不仅能调息,更重要的还能凝神。当练功全神贯注“注意呼气”时,思想杂念就随之减少直至消失。这时候呼气止于丹田,一呼真气下降,丹田开张,一吸真气上升,丹田闭阖,与呼吸同步开阖;久而续之又会推动丹田内转、毛窍开阖。正如李少波老师说:“真气运行法练到一定程度,全身毛窍皮肤都随呼吸而动,感到遍体通调,气机流畅”。令人感到唏嘘的是,一旦丹田内转,人的意念可以把气旋调到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帮助治病,意念一动以后他又回到丹田。但是也使我感到不解的是,无论丹田开阖、毛窍开阖,还是丹田内转,我问了很多练功十几年的“老真法”,他们都说没有这种现象,或者说不太明显。我分析这并不是因为他练功不到位,而是不自觉地把“注意呼气”这个动力忽视了。
同时,我在练功实践中有两点体会也是说明长期“注意呼气”后“巧夺天工”的反应:一是我有遗传性高血压,母亲因高血压长期头痛而长期服药,而我比母亲幸运,自从练了真法,并长期坚持“注意呼气”以后,在不知不觉中使高血压趋于正常或略高于正常范围,过去因此而头痛头晕的老毛病也不药而愈了。二是我过去练过多种功法,知道古人有“中脉通,百病消”之说,也听说有许多气功大师把通中脉作为他们练功的努力目标。而真法是不讲通中脉的。我们只知道《黄帝内经》讲的奇经八脉中的冲脉,没有看到过医书资料说过人体正中有中脉存在。李少波老师在印证《行气玉铭》中说:“由于贯通督脉,肾水不断灌溉脑髓,大脑控制力不断增强,生机旺盛,周天运转,在头顶表现出一种光色体,有力量,有形状;下丹田也有一种力量,功夫深了感到上丹田与下丹田像有一种磁力吸引。”又在〈练功指导〉练神还虚中说:“百会为百脉之会,此窍通而百窍通,全身通畅舒适,体呼吸旺盛,一念不起,上中下三丹田互相吸引”。这都是说明三丹田有吸引力、有力量、有光色、有形状,似乎与密宗所说的中脉非常相似。
密宗有通中脉之说,也有通中脉之法。其中长念三字根本咒是通中脉的,内陆佛家六字观音咒也一样,还有瑜珈六轮气脉,都是想用发音从顶心到海底轮把中脉冲开,而在发音中确能在体内中线产生气流而震动。李少波老师首创用“注意呼气”来推动体内气机运行,这就是说真法的“注意呼气”的气机与密宗、佛家、瑜珈诵念咒轮气机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几年我就不懂这一共同点,当我在练功时从头部到下丹田出现气柱旋转(有力量、有形状、有光色)还以为是丹田内转的反映,并在杭州学练小组上谈起过,大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长期不理会这种现象。但是近年来,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甚至一静下来就觉得三田同步开阖,或旋转,或下田向上拉、上田光色向下,或中线真气上下升降。这就促使我去找李老书上的依据,一查真的还有依据。当然,这种现象仅仅是一种过程,是真气旺盛运行的反映,每当练功进入灵空的时候,自己却又恍恍然不知所在。
以上总起来我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千万别把李少波老师创导的“注意呼气”这个精髓给忽视了;同时也提醒至今练功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同道,你是否真的、顺畅的、时时刻刻的在“注意呼气”,不要试一试,要长期坚持下去才有真正的效果。呼吸不能人为的去忘掉,而是练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微微感知或消失,不用说注意呼气连呼吸也感觉不到了。“注意呼气”可以一直呼到“万念俱寂”时候也就是自己也感觉不到呼气的时候会自动消失。注意呼气,目的不是让丹田多引气、多蓄气,而是通过任脉这条渠道和力量,促进真气旺盛运行,使大小周天顺畅环行,把体内真气练活了,避免枯坐,以使真气发挥更大,更快作用。练功到一定程度,注意呼气还能推动丹田开阖,入静越好这一进程来得越快。入静看你有没有无念,有念就注意呼气,无念守空,想守空就是有念,还是注意呼气,直到无念。注意呼气是入静的一个过程。早几年我是用内视法,但观来观去也是一种顽固的杂念,后来干脆什么都不观,就是注意呼气,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一点上,气顺了,杂念少了,待到高度入静的时候,连呼吸都感觉不到,还有什么注意呼气之念去顾念呢。
以上可知,“轻守丹田”主要是为了入静,而“注意呼气”是“一石二鸟”,既是为了入静,又能达到息调,使大道更为至简。年轻人不练功也会上火,上了火就是损伤元气吗?关键是水火能否相济,把呼气调顺了就不会上火。注意呼气与五步功法注意呼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意念与呼气相随,所谓不同的是呼气所止部位不同。我所谓“注意呼气”随意性较大,可以从上到下止于下丹田或轻守下丹田有意无意呼气亦可(轻轻呼气从上到下止于丹田,一般不要有起点,即呼气时,有个从上到下的意念就行,下行线路是任脉,意念要轻,不要刻意去注意。练到后来,呼气会似呼非呼,算是入静了,再到后来,鼻息微微,似乎感觉不到呼气了,而感到丹田开阖,体呼吸了。这一过程都是自然形成,不要追求为要。小周天通了不会有任脉堵塞,小周天未通,则必须按五步功法将小周天打通,然后再练注意呼气止于丹田,才不致误。当然功夫到家时,呼气可以有起始点,具体还要看练功到了哪层次),也可以不止于下丹田,可以有意念轻轻相随(勿守丹田轻轻呼气,集中注意力听呼气,听不到也注意听),也可以在入静较深时自动消失呼气意念,主要是根据本人体质自己进行自由调节(真研所在关于调息的说明中说:“真气运行第一、二步的锻炼,一定要注意呼气,也就是要求意念随呼气注意相应的部位。气沉丹田之后,包括通督后,由于真气已经发动起来了,甚至通了督脉,所以在锻炼时呼气和吸气实际上也分得不是十分清楚了,但锻炼者还是主要在呼气上用功,只不过是程度轻了,强调顺其自然。”)。热性体质,易上火,或真气已旺盛运行,呼气越轻越好,不必止于丹田,真气还不旺盛运行,或丹田能量不足,轻轻注意呼气止于丹田。如果自己还掌握不好,那就从上到下轻轻注意呼气即可,熟练后,呼气自己会自动调节,自无流弊。总之,如丹田真气不足,轻轻注意呼气止于丹或轻守下丹田有意无意呼气,如丹田气足或温热、饱满,轻守丹田或轻轻注意呼气各选其一,如丹田过热或口干舌燥等上火现象,则什么都不想不守,静坐即是,让丹田自已退温,退温差不多了,再轻守丹田或轻轻注意呼气,这叫调火候,调到火候阴阳平衡,即为最舒适点。这样反复的修炼,到后来,意念就不需要了,人处于静定无为状态,体内一切活动都会自动调节,心不静自静,息不调自调。如有功境出现,不惊不喜,顺其自然。注意呼气是人的本能,不需要刻意去练,熟练后,就形成习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意无意注意呼气,其呼气速度也非常缓慢,等于是在练功,不比轻守丹田容易走神。行走、睡觉都一样。适当练些动功,人在活动时需要大量的氧,动功能帮助扩大肺活量,所以学会上下河车搬运、五禽导引、漫步周天,且有一年以上学练经历,呼气就能达到微微感知,有时甚至感知不到呼气(当然要有静功基础),那么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达到练功要求,且越来越结合得很好,与练功并
无二致。


 

 感谢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