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慧通灵脉功

 微信号1830429 2022-08-14 发布于广东

慧通灵脉功是修持进阶至中成次第时应用的开关展窍通经的功法。它是以行有为法,存无为心的修习法则进行操作的。释家有定而生慧之说。慧通是在元神主宰,元炁循行的境界中施功的,是以无为法达到通经、开关、展窍的功夫。它由两个功法组成:八脉通经功是贯通奇胫八脉、开阴跷库这个关键之关键的关窍的方法,慧通中脉法,是贯通中脉、打通人体中脉和中脉上的几个要窍——阴跷库、下丹田、黄庭、玄膺、泥丸的功夫。八脉通经功在筑基,功成周天行气功后即可操作,它是炼精化炁的先行功法。慧通中脉功则在炼精化炁功成后施功,配合卯酉周天功的性光出现,诱发开天目等特异功能。同时中脉贯通后,气脉增加有利于“天人相应”的施功。此两功法的具体安排,视系统进阶的火候适时取用。

一、八脉通经功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它们既不直属任何脏腑,与之也无表里关系,别道奇行,故为奇经。气功习练的功理与功法与奇经八脉的关系十分密切,很多功法都是锻炼奇经八脉的,这主要指任、督两脉,称为“小周天”、“大周天”,此为练功者所熟知。然面,专功行气八脉却鲜为人知。朱代著名的道学家张紫阳《八脉经》:“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由此可见,注重奇经八脉的修炼是提高气功次弟的重要手段。奇经八脉是沟通十二经脉的枢纽,能调节十二经的盛衰,改善人体经络系统的整体功能,对强壮体魄,延缓衰老、开智生慧大有裨益。道家龙门气功认为,开道奇经八脉、驱除阴邪之气,促使阴消阳长,久久累功,最后可达到纯阳。该功法是为了下手炼精化炁的周天修真打基础。该功法古之称“玉液炼形”。《太一神功》的八脉通经功是二步功:第一步功以动功为主,以意领气,心到意到,气行脉通,做到气与脉合;第二步功以静功为主,通过桩式、禅式,静极生动,元神主宰,真炁生而行循,神炁相依,做到炁与神合。

第一步功:动式通经法

正身端立、调神调息、入静存神。两掌从体侧拢向阴跷库前,掌指相对,掌平成阴掌,掌心向下,存念于阴跷库。

(1)吸气,将手掌向两侧拉开至大腿两侧多呼气,将掌翻阴为阳,掌心向上;吸气,两掌由体侧呈弧形侧平举至头部。意念随之提肛、提会阴、气由尾闾沿督脉上行至泥丸。(见图1-(1)所示)

呼气两臂在头部,掌心相背经任脉下行、返回阴跷库。(见图1-(2)所示)

还原成预备式,然后用文火存神于阴跷库。

(2)呼气、大拇指沿腹中线到脐轮。(见图2-(1)所示)

呼气,大拇指沿带脉至腰眼。(见图2-(2)所示)

吸气,从背部上行至肩胛下角、然后手臂穿过腋下成立掌。(见图2-(3)所示)

向两侧拉开成立掌侧平举。意念随手的运动,由阴跷库上提至带脉,循带脉走向背部,沿阳维经、手臂外侧循行到中指尖。

然后改为阴掌持平,翻掌成阳掌,吸气屈肘,意气走手臂内侧阴维经至锁骨申线。(见图3所示)

呼气,手经两乳下行到带脉,内合脐轮、返回原式。文火存想于阴跷库。

(3)吸气,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提至绛宫,佴不能超过绛宫,走冲脉;呼气翻掌向下,降至阴跷库成原式。以文火存神于阴跷库。(见图4所示)

(4)吸气,拉开两掌,以大拇指对环跳穴,紧接翻掌,以掌心劳宫对环跳,呼气,走阳跷,手掌行气从大腿外侧至脚眼走向脚背中趾。(见图5(1)所示)

意念从中指至涌泉,吸气、手掌导气从大腿内侧阴跻上行到阴跻库,继续上行至丹田,然后呼气,掌心向下回到阴跷库成原式,存神于阴跻库。(见图5一(2)所示)

以上为一遍,每次练功应行气3、6、9......以三的倍数视行功需要而增加。做完最后一遍时,存神于阴矫库后,提气至下丹田,以收功法收之即可。

第二步功:神气循行法

该功是在动式通经法十分熟练后进行。开始第二步功时,先以形练动式通经法数遍(即3、6、9.....遍),后成桩式,用神练法,用意念行功,走完八脉的循经路线,用神行、意到、气随的方法进行,操作时严格按呼吸、意识要求,循经速度要与动式相一致。熟练后,可以存无为心操作;或以禅坐式行八脉通经功,以元神主宰,以真气运行。

【工诀内密初释】

《性命法诀明指》:“人身通气八脉,总根在生死窍,上通泥丸,下通涌泉,真气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血脉周流,全身贯通,和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开花,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乃是生气之根,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

上述数语道破了修习中开阴骄库,通奇经八脉的重要性。行功时,关键之处在于神意观照阴骄库,每遍之首尾,均起于阴骄库,止于阴跷库,并皆须净心息虑存神于窍腔。目为阳中之阳,用阳火炼注阴骄库,久之,阴渐消蚀,阳渐生出,以使阴骄库逐渐达到纯阳。阴骄库为八脉的总根。从阴骄库起,往返循八脉运行,气血流畅则百病不生。行功应注意很好的运用升降吸呼的操作,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达、气随。把心、神、意、气合而为一,才能达到预期功效。二步功法,是从形练到神练。形练是手段,神练是目的。形练求形气相合,神练达神气相合,只有神气相合,才能不断进阶修习。形练用有为法施功,神练桩式向无为法过渡,逐渐在有形无相上下功夫,神练禅式更向无为法深入一步。八脉通经功功成的征兆是阴跻库开,二候(炼精化炁之二候)到来,才是八脉真正开通。

二、慧通中脉法

慧通中脉法是开发中脉的修持功法。中脉上自泥丸。经玄膺、膻中、黄庭、下丹田至阴骄库止。这是身体正中的垂直气脉通道。众所周知,人体重要腺体和神经丛都位于这个垂直通道上或其邻近的位置。如脑下垂体、松果体、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性腺都居于这通道上。自古以来,养生学家都异常重枧对这些腺体功能的开发。中脉的修持及对中脉的道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太一神功》的独特的慧通中脉法能有效地加快修持次第的进阶,能直接提高气功修持的“天人相应”的功夫并开发人体超常功能。慧通中脉法由意气升降法,太和沉降法和光声贯通法组成。习练者可以由浅入深地逐一训练,也可选择对已较为适合的方法习练。

(1)意气升降法

正身端正,松静自然,调神调息至虚无境界,存神于阴娇库,神入气穴、阳气生发时,吸气将意念提至下丹田,呼气时存想于下丹田;吸气再将意念提至黄庭,呼气时存想黄庭;吸气时将意念提至膻中,呼气时存念于膻中;吸气时意念提至玄膺,呼气时意存玄膺;吸气时意念提至泥丸祖窍,呼气时存念于泥丸祖窍;吸气时存念于祖窍,慢呼缓降将意念引至阴矫库;吸时意念升至泥丸,呼气时意念降至阴骄库。如此反复一提一降,阴阳气上下自然浮沉。久而久之,功夫积累,中脉渐通,关窍齐开。

(2)太和沉降法

太和者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习练太和沉降法是取太阳之纯阴刚暴之气与体内至柔之阴气会合冲和,功久阴跷库之阴渐消,阳日长,中脉通畅,关窍遂开,达到良好的灵通中脉的效果。行功时正身站立、松静自然,调神调息至寂静境界,两手从体侧缓缓拾起,两掌虎口相对,手指放松微张,以虎口交搭的中心对准下丹田。眼微睁开,远眺太阳。此功在清晨,太阳刚出地平线时习练最佳,太阳光刺眼时,不宜练习。闭目用祖窍观照阳光。用鼻根和祖窍同时吸气(记住《太一神功》基本都用逆呼吸法)。意念随吸气由祖窍直达泥丸,呼气时气由泥丸处下降,直至阴跷库,同时用神光送气归窍。稍事在阴跷库停顿存想片刻后,再从祖窍吸至泥丸,呼气时从泥丸经玄膺、膻中、黄庭、下丹田到阴跻库。如此三十六息为度。结束时,两手握固置于体侧(握固即以大拇指捏住无名指的内侧掌指关节上的筋处,然后四指紧握成拳),叩齿三十六下,搅海二十四遍,将天池之津液分三口目送咽至阴跷库,最后以收功法收功。

(3)声光贯通法

声光贯通法是受徐岱先生所授的光功启发而改编的。功法通过音频不同的声波和光气冥想,配合呼吸,导引的操作进行的。行动使中脉的生物能量场被激活,有效地触发关窍的开合,提高腺体和神经丛的活力,打通中脉、开拓中脉的功能。

其操作方法是以正身端立,调神调息,令身体内静外松。然后,两臂斜上举,掌心相对,意想宇宙空间充满白色的气场,浓度逐渐增加,逐渐透明纯正。吸气,呛奄字诀,气流从手臂形成的喇叭口涌注百会,同时两臂屈肘,掌心拍向百会,约距头顶5~10厘米。接着呼气,念阿字诀,气流从百会直灌中脉,充满中脉呈红色,同时手掌沿中脉向下导引,直至肘臂伸直,掌至阴跷库为止。继缄呼气,转念哗字诀,意想气流由两腿、经脚底出去,呈蓝色。手臂伸直,掌指将气流向脚外导引。继续想象蓝光发出是个良好的气场流,可以有利于其宫生物体。如此反复进行,行功日久,颜色越发透明、纯正,整个中脉琉通了。

若要开关展窍,可在气流贯穿中脉时。依次用意念存想泥丸、玄膺、膻中、黄庭、下丹田、阴跷库等部位。想象光流至这些窍穴,色泽更为纯正,越发亮堂。每至窍穴处,用唵字诀时吸气,想象中脉白光注入窍穴,用阿字诀咐呼气,存想窍穴,窍穴呈红色,接普呛咋字诀,气息从窍穴出,呈蓝色。再想象下一段中脉为白色,再向下一个窍穴行功操作,直到阴跷窜为止。最后用几遍整体法,即白光从体外进,红光充满中脉,篮光发放出体外的行功结束存想。收功。

【工诀内密初释】

慧灵通脉功的贯通中脉法,主要是开拓中脉的功能,打开中脉的几个人体最重要的关窍。从而提高气功修持的功能和功力。是较为简便的行功操作方法。一般应在小周天通达后用功,这样才不致于影响小周天的行功。贯通中脉行功的关键是神为主宰。“定而生慧”,功用慧通必须静极生动,发动真炁行功。神与炁的体用是通达中脉的基础。习练时以意气升降法入手,以太和沉降法和声光贯通法圆满中脉功成。无论施于何功,皆应以神回凝注阴骄库,发动真炁使之升降。清代道家养生家闵一得的《泄天机》,直露中黄直透法的秘机,其中要旨为,“法用天目照于阴骄。但随真阁辟,微微吸动阴骄,随息起伏,行照若亡。自觉尾闾之前,启有灵窍,现觉窍内飕飕然,如磁吸针,天地之真气,入于阴骄。升从脊前心后夹缝中,直达泥丸。学须存留,约至三五息。听下华池,降由重楼,下阙下丹田。两地均须存留。约有三五息。又至阴骄,吸接后息所入之气。而须大存九息,始听上升。”其行功关健,文中有述:“境则极虚而寂。故所经注,只容先天。”其行功的征候是:“阴跻与尾闾有虫蚁蠕动之状。乃其候。”其操作手法:“急用手诀,缓提谷道,并提小便。鼓动秦符,(棄籠:冶铸用的致风器,橐者外之椟,所以受篱也,答者内之管,所以鼓案也。此指运用呼吸吹嘘之法)则吾身之真气,遂引天地之阳气,从尾闾飕飕而入。随橥箭巽风升上泥丸。定观不动,则斯阴阳二气化为玉露下洒绛宫。此液一点,凡焰金消。而元炁出现与之相交,入于黄中结成一块死硃,称之为己也。

上述几段文字可供学者行功时参习,定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