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真国术!学武不想走弯路的同道必看!

 德慧书屋 2012-12-23

 

什么是真国术!学武不想走弯路的同道必看!

有志一起复兴国术的同道必看!

民间孙式内家拳隐者杨倾云老师谈国术

       
 

  
      
      这次去保定对于传统武术认识颇有收获。初次与杨倾云老师相见,个头没有我高,并且很瘦,带着一副眼镜。一个文质彬彬的学生的模样,使人丝毫感觉不到剑拔弩张的武者形象。 

      不过初次见面,在只有并排两张床,还有一个桌子的卧室空间里。空荡不过一张床多的空间里,初步展示了他的一些功夫。 他让我随便用自己学过的招式打他,友好起见,我用实战时候的速度,和打击位置,只是力度保留一些。我用的那个锁喉锤。没看清怎么瞬间贴住我的胳膊。然后轻轻快打了我头躯干至少两个拍子。又用顶肘,没想到左边肘部刚贴到他右胸,仍然在他胸上但是他本能一偏劲落空了。他一只手已经拍在我头上。后来又直接多次用散打的前手后手快速迎击他。没想到打在他身上总是偏过去。打左边往左偏。打右边往右遍。并且他的手总是虚着像毛巾一样在我出击时候半道搭在胳膊上,有时候身体侧对我中线,身体中正整个快速随前脚插入我身边,两手曲着虚着贴着我,然后随时出手轻拍我头部,经常一个划开或引开我手后,一手顺势抹眉,一手扶住腰,猛的往后一倾 。感觉脖子抵抗会断的感觉。很多时候我出拳迎击,他的手总能蛇一样快速的绕过我胳膊的空荡打中我头和胸腹。还有经常有时候我出拳迎击他,他一手虚着缠住我的一个胳膊。我要挣脱往回拉就把他整个平移拉过来了。然后他顺势贴在我身体就拍击上去了。友好起见打在我身上没有发劲。过后见过他专门发一些透劲。形意的虎扑对着塑料窗帘发了下我看看。窗帘像炸开了似的,名不虚传。还有许多时候和他交手,我快速正面迎击,总是没看清怎么就闪着贴着身走到我一侧肩膀来了。然后又一个抹眉 。
 
     他给我讲了孙禄堂武学体系的内容

     提到讲诉 内家拳的明劲 暗劲 化劲  。这三种劲分别可以三个方面理解。三个劲都有具体用法操作上技法层面的。 练习层次境界上的。 还有就是练功基础劲力层面上的。可以从应用上理解为,太极是化劲,形意是明劲,八卦是暗劲。
 
     并且总结了三个内家拳的所代表武术的能力与武术技法,太极是不丢不顶,敌人攻来贴身顺势而过,将敌人劲力化解,体现的是顺。不与敌人力量正面交锋,让其顺势而过,形意体现的是顶而不顶,即对方在有攻我意时我已察觉,使对方来拳或发力在途中阻截。使其攻击的劲力发不出,憋在身上,体现的是武术的截,八卦体现的是丢而不丢。即对方的攻击时候连闪带打,程廷华曾遇到几个歹徒后背以刀偷袭。结果刀扑空,这是丢而不丢 体现的是武术的闪 。

     他给我解释内家拳的以弱胜强,即是以对方之弱制对方之强,如引对方抹眉用对方脖子断对方头 。
 
     他告诉我内家拳不是只是用太极形意八卦的架子生搬硬套出来打人就是内家拳,而是用的一种思路,一种理论。不在于具体的招式技巧技击形式 。就一个简单动作而且,他分别用太极 形意 八卦 如何应对做了解释。对方以两手中指扣住自己手腕内侧,对方将两拇指按住自己无名指与中指的掌骨的中间向里按。    破解法一:手腕顺势内旋脱开 这是 太极  技法是顺 。破解法二:用另一只手按在被扣手掌合实,使对方按的力半道阻截。这是形意,体现的是截 。破解法三:将手面下按脱出,另一只手配合迎击、这是八卦,体现的是闪 。

      关于形意的练法,他不主张频频刚猛肢体催动发劲,劲从后脚蹬是车轮,腰上往前带步远窜的重要枢纽,丹田是发动机,意识是司机,跨是方向盘。他讲平时练崩拳等。不是练爆发力。是练的人瞬间移动身体的和爆发劲力灵动能力,练的可以让人爆发的能力。如猫科动物中老虎豹子,他们最厉害的不是爪牙,最厉害的是腰胯。柔软灵活的腰,坚韧有力的胯。仅凭腰柔则不足也,必有胯坚以济也。腰要实而柔软,胯须松而坚韧。国术真道。刚柔不可稍偏也。如果它们的腰不活。身体动作不轻灵,那么徒有锐利爪牙也无用,也不能顺便一窜几米瞬间扑到猎物。如一些只求频频发劲的形意拳练习者。就如练好了爪牙,原地发劲。实战起来扑不到猎物一样。还有提到了练形意拳讲究轻出重收。他提到了一个例子如用毛巾抽东西怎样力量大呢。是往外抽的时候注意用力,还有往回拉的时候用力呢。我作了实验先是用力向外抽,然后感觉抽上去没有很重。然后换了思路。抽出去不注意。往回拉时候猛拉 过来毛巾末梢啪的一声比上次重了许多  他提到练拳轻出重收是为了养气,技击时候老练家打出去都心里有数不在意,也不用在意,用对了都没问题,只关注收的时候猛收,频频往外发力,会耗损气 。

      还有也初步学习了孙氏太极的推手捧捋挤按。单推手,到简单双推手,在实践中体会太极拳要领。每天训练内容有三体式。他讲诉了三面 五线 六方劲 三角的要领,以及孙氏拳都讲究意轴 。从无极式起势,无极式两脚跟分开成90度,命门向后撑满。身体直立两手中指对指尖,两脚跟中点与会阴,百会形成的直线 即是意轴  然后变太极式 无论孙氏拳高低,意轴不变 。孙氏形意拳讲究动静合一,身步合一,刚柔相济。 无论技击进退,脚如行船,身体如桅杆 。杨老师提到孙氏太极推手,也要意轴不变不能前倾后仰。上步退步身体整个进退。 即使他和老师推手被发出去也是整个身体立直飘出去 。他提到劈拳用起来不是往下砸的。劈拳属金,如手持枪头,上步前顶。三体式实战意识为对准对方中线,眼看前手食指,将对方中线切割两半,可进步前脚插入对方两脚间,同时将全身带进来。对方来拳击头。不用理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可进步前手微微前送对方下巴。这里语言不便详述,所说并不全面,只说了一部分,难免挂一漏万,忘各位理解。 并且关于国术理想境界引导,和自己强化训练的方向,他提到了一些追求硬功绝技的误区,以及许多人只看重追求发劲的误区 。提到了国术技击的精髓理想境界方向。
 
      明确训练强化发展方向,练武,身体就如一个国家,意识是君王,全身是士兵,将士,军营,百姓。如何让一个国家强盛,百战不殆,以什么思路去强化训练士兵,和选择培养什么样类型的人才和将士对于适合利益战斗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君王糊涂,纵然将士很刚烈愚忠,也是无济于事,如练拳一味求硬功排打,只追求重拳铁腿,壮如马牛一般,一味死拼蛮力,疏于进退自如,灵活应变,疏于战术,遇到高手,遇到敌国的灵活擅变运筹帷幄的君主依然会落于下乘而不敌,而若有思路明确并英明的君主,强国针对性强化方面走对,也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技击的层次,他提到神打时说,台湾廖白理解的神打是眼神上的威慑,使对方产生错觉,而在技击中失势,杨老师提到他不是那样理解的,杨老师提到:上士打神。中士打气,下士打形。最次的打法是把对方形给打坏,直接使对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然后是在技击中以自己小的最小的代价不停的在对抗中消耗对方体能,气如军粮,让对方气力跟不上粮草已断,不战自败。最理想的是直接使对方丧失战斗意识,或者分散对方的神,从而攻其不备达到制敌的效果。如果抹眉时对方头部在我控制后仰,神自然慌张,若反抗头不保矣,不战自败,还有就是在技击中攻击可以选择的对方痛的地方,然后使对方原有的攻击计划与意图分散,局部一痛,神的注意力即调在痛处,围魏救赵也。又如,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被擒了,神被制了,那些拳脚士兵将领还能怎么样呢。武术与兵法便联系起来了。
 
 

 
 
 
      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

  剑云老师讲她的一些老师兄能够做到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我问老师,一闪是多少时间?是一秒吗?老师讲:“一秒太长了,一闪远远不到一秒钟。一秒钟张熙堂能打出9拳了,当年在国术馆测试的。我二哥、孙振川、孙振岱都能在一闪之中进退三次,看上去就是一晃。”这种速度也是自虚空而出,否则是出不来的。这个虚空就是一种状态,周身内外如志的一种状态。

  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不知当今世界顶级的技击家能否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一闪三步没有听说当今有人能够做到。但是一闪究竟是多少时间,老师只是讲远少于一秒钟,没有说具体是多少时间。所以难以比较检验。但是一秒九拳则是当年实测的数据。不知当今世界顶级的技击家一秒能打出几拳?如果把劲力完全打出来,我一秒钟只能打出3到4拳。与前辈们差之远矣。

  一闪是多少时间?根据眼睛的生理特性,眼睛驻留影象的时间是0.2秒,因此这一闪的时间应该小于或等于0.2秒。若以0.2秒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退三次,身法之快,非今人所及。此种进退闪动的能力与百米冲刺的能力完全不是一种速度能力。以本人为例,本人百米成绩11秒5,我认识剑云老师时,老师已经77岁,她跑百米绝对达不到11秒5,但是她的闪动能力却是我赶不上的。中、西体育有联系,有相通之处,但是也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区别。

  别人看不到三次,自己能够做到三次。如孙存周师伯与某宗师交手,对方看到他正面扑来,出手迎击间,手到人空,忽地侧肋上着了一掌,该宗师当即一口气没上来,蹲卧于地。这就是一闪三步的效果,第一步正进,第二步退出,第三步侧进,当该宗师眼睛里还驻存着存周师伯正进的影像时,存周师伯已经完成了退后的下一次侧进,故对方倒后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打上的。一闪三步不是表演给人看的,能不能做到?自己清楚就行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7fbd0100ffpg.html 摘自童旭东先生谈孙氏拳(二)
 
     这样的灵敏身法步伐与反应速度。不是现代体育搏击训练模式可以达到的。

 
 

 
转载梦入神机理解郭云深前辈拳术境界划分

第一:又称为明劲。武术中的境界叫做练精化气的过程。

练成明劲,通过锻炼,把全身的赘肉都练成肌肉,能随时调动身体,控制骨骼,运用腹腰腿骨骼各处的力量拧成一股,每一拳出去都有千斤重力。明劲练成,开发了身体的潜能,激发人体的极限,但是却不懂得收敛元气之法。是以练成明劲之人,力量虽然强,但是体力耐力都不能持久。而且并不能养生。人到青年还没有事情,到了中壮年,则元气衰败,一身肌肉得不到保养,都会松弛下来。人早衰早亡,身体到处都毛病。


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会调动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把精血体能化成元气能量热量的功率也小。练成明劲之后,每一拳一脚的发力,都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全身的精血体能化成能量热量元气的功率非常之大。正因为如此,若是只懂明劲,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则把身体的精血体能都打空了,所以比普通人还要衰败的快。(李小龙就是典型明劲,只发不收,最后早亡)


第二:先天之境。暗劲程度。明显的特征是太阳穴鼓起。达到一流高手境界的人乃是善于养气之辈。

何谓之气?人活动之时,没一个动作都要产生能量热量,这股能量热量就包含着元气。人剧烈活动,体血精力都会化做这股热量能量和汗水一起通过毛孔释放出去。这就是练精化气的道理。能不能含住这股气,则是养生和不能养生的本质区别。这也是内家和外家的区别!


内家拳能收敛住这股元气,外家拳则只练明劲。能发不能收,所以每一拳出去发力越猛,元气奔泻的越厉害。
如何养住气?


因为人剧烈活动到位之后,产生的能量热量会随汗水通过毛孔排放出去。全身的毛孔就像是身体的一个闸门。所以要闭住元气不外泄,首先要学会关闭这个闸门。也就是能在适当的时候闭住毛孔。
 


什么是闭毛孔?

人是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毛孔的。不过可以通过外部的刺激来感受到闭毛孔的特征。比如人洗热水澡,在热水中泡久了,全身毛孔受热都张开了,全身的元气会随着毛孔渐渐的散发出去,所以人洗热水澡会浑身出汗。元气散发得过多了,人会不适应,所以有人洗澡时间长了会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这就是元气奔泻过多的原因。但是这个时候,猛的一出浴室,被冷风一吹,人全身一个机灵,皮肤受冷刺激,鸡皮疙瘩一起,人会精神一爽,头脑立刻清明,这就是毛孔受刺激紧紧闭上组织了身体元气的流失。这个时候起的鸡皮疙瘩就是闭毛孔的特征。

练拳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拳发力到位,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全身的精血体能都化成了元气,要冲开毛孔散发出去,这就好比一罐子火药,装着的时候没有事,但是一但受到火焰,立刻化为能量,体积千百倍的膨胀,立刻炸破罐子迸发出去。

火药一炸,罐子也就完了,支离破碎了,人体也是一样,元气一冲出去,人就虚了。人体的爆发力虽不如火药,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一拳打出,当元气要冲开毛孔散发出去的时候,人就要控制身体,使得毛孔全部闭合起来,不能让元气冲出去流失掉。


如何闭毛孔?


野兽一受惊,尾巴先一竖,随后腰一挺,背一弓,全身的毛根根都竖了起来,这就是闭毛孔。人所以要学野兽,也要炸毛,先从尾巴开始,人的尾巴都退化掉了,但是尾椎还在。形意门中的站桩就是把重心放在尾椎上,然后骨骼一节一节往上推,等推到颈椎骨的时候,脑子里面一惊,全身就战栗,起了鸡皮疙瘩,汗毛倒竖,毛孔自然就闭合上了。
这也就是通常人突然遇到恐怖的,或者不可思议的情景时候,全身一股凉气从尾椎直冲到天灵盖的感觉。猛一出拳发力,全身元气冲出,刚刚到达表皮,人尾椎一惊,通过脊椎神经上身到大脑,然后大脑迅速做出指令,控制全身猛的闭上毛孔,又把元气逼了回去。当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劲的一热和收劲的一冷这么一激,嗖的一下,元气在体内升腾,就如凉水浇到烧红的铁上,太阳穴就鼓起来了。
这就是暗劲。

所以高手打拳,一发一收,全身元气劲力来回鼓荡,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无论发力怎么刚猛,打多长时间,都不会出汗。这也就是武侠小说中写的,某某高手一趟拳下来,气不踹,脸不红,身上没有一点汗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暗劲练到最高境界,元气一点都不外泄才能有的本事。闭毛孔是练拳时才有的,而打人的时候就要把元气释放出去,不要闭毛孔了。一拳打出,挨打的人不但要承受明劲的打击,还要承受住元气从毛孔中猛的冲出来的力量。

所以说,武术分为打法,练法,和表演三种。


练的时候要通过闭毛孔存住元气,而打的时候则把存的元气都一下放出去。


武术中的暗劲是元气冲出毛孔来打人,就如电击一样,也同万根针刺。高手打人,往往不用明劲,轻轻一搭手,心力一激,元气就冲出毛孔了。

人有的时候打几下拳不会出汗,但是遇到情急的事情,一激就浑身上下冒汗了。这急一下就是心力。心情的力量摧动元气比身体的运动要猛烈得多。所以养生之道就是要心境平和,不要大喜大悲,更不要急躁。
高手能控制自己的心境。用心力来激发暗劲喷出元气。

心力是心脏活动血液的力量。所以武功高手的心脏特别强。


所以武功的架势里面练到最后收功的时候都要双手提在眉心和太阳穴平齐,然后缓慢的下按到腹部。这一按大有名堂,是通过调节心情,把身体由练拳的紧张中还原到平常的宁静中来。通过心情的调节,上升的元气满满的沉降的下来,落到腹部两肾之间。五行之中,心是属火,肾是属水,肾水是主沉降的。血液在全身表皮,血管中流动,都要通过肾的沉降来过滤掉毒素和杂质,然后通过尿液排放出去,使身体始终保持洁净。

腹部连着大小肠,功能同样是过滤杂质,通过粪便排放出来。但是元气不是杂质,沉降到肾和小腹之间,会逐渐的渗透到两处器官之中,改造器官,增强功能。所以练武的人腰肾小腹的力量是最强的。小腹下面是丹田,元气下沉,一般都是沉降在里面的,并不外泄。人要发劲的时候,小腹一股,然后腹肌一动,元气就冲出去了。

经脉是表皮神经系统,是用来控制人的表皮每一寸皮肤的。人虽然一机灵,能在全身起鸡皮疙瘩,也能一火急,全身出汗,但那都是大范围的。真正打斗的时候,要小范围的打开毛孔。比如人有的时候无意一急,身上不出汗,手心却全部是汗,这就是无意之中贯通了手上的表皮神经。

 有一小部分人能控制自己的耳朵上下轻微的动,这是天生就通了耳部经脉的人。但这是无意识的,不能随自己的心意控制,是碰巧,是运气,没有用。高手比武的时候,释放元气都是控制在小范围内,也就是一拳打到了你身上,拳头接触到你身上的肌肤出汗,这才是真正精确到了位置,控制暗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小腹一鼓,腰一拧,进步,冲拳,拳头出汗,而身体却是全身紧绷,一点汗都没有,这才把暗劲练到了家,一点都不浪费。

全身的元气集中在一点爆发,力量这才大,比如一个水龙头,你堵住一半,另一半水的冲劲自然都大。要是你把水管扎得到处都是小孔,水都从小孔中喷了出去,压力减小,龙头口的冲劲自然就小了。

武功练到极致,能控制全身上下每一寸的表皮的张开闭合。用心力释放元气打人或者扛住打击。全身上下成为一个整体,这才是暗劲练到了家的整劲。也是控制精确到了每一分一毫的化劲。

所以程廷华说:“打人的时候心急要急在手上。” 六合之中,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人的意念一急,就要出汗,这就是意与气合。打人急在手上,就是气与力合。


人能控制住身体整个毛孔。这才是整劲。。内劲又叫做整劲,是这样一个道理。武林高手一掌下去,能打断钢筋石板,这不是靠肉体的硬度,是靠暗劲元气一下冲出毛孔的冲劲。暗劲一冲,先就破坏了钢筋石板的组织结构,然后顺着这的冲势,拳头再轻轻一磕碰,就断裂粉碎了。
不然以肉体的硬度是不能用同钢筋石板比较的。你同样,一棍子打在我身上,才接触到身体表皮的一刹那,那接触的部位毛孔松软之后,猛一张,冲出元气,然后一紧,毛孔闭上,鸡皮疙瘩蹦起老高,这样三重劲力,足够可以化掉任何程度的攻击。武功练到了一流高手到达先天的境界,不但五脏强化,腰肾强化,小腹强化,还能通过心力控制身体每一寸的表皮毛孔闭合,达到体呼吸的境界。到达了这种境界,那就是明劲暗劲大成,自然可以以一敌百。
  
第三:通神。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金丹,全身练成一块铁板,几乎无敌,但是却败在了如来的手里。最后去大雷音寺庙取到了真经,才最终成佛。这是为什么?

按照武功的道理来讲,孙悟空是到达了先天境界的人,铜皮铁骨,激发了人身体所有的潜力,所以能一下提起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但是他的武功却没有到达炼髓的境界。功夫到了先天,元气饱和,丹田气满,积无可积,这个时候功夫就要渗透到骨髓里面去。

骨髓是造血的,要想改变人体,必须要锻炼骨髓才能最终改造人身。


而骨髓无论怎么锻炼,都是锻炼不进去的,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通过声音的震荡来接引。
内家拳中有虎豹雷音一说,老虎和猫身体内总是有一股声音嗯嗯噫噫响个不停,所以老虎的骨骼特别的强大,虎骨虎骨。是最滋补的东西。
雷出山中,万物萌发,雷是产生在宇宙初开,产生生命的。宇宙最开始,是没有生命的,天空中雷电交加,产生氨基酸,演化成单细胞生物,最后进化成人。

天空中的闷雷悠远深长。涵义深远。


人学虎豹雷音,用声音震荡来锻炼骨髓,这是改造身体的根本。


佛家有一本经明为洗髓经,就是日日发音念经锻炼骨髓的方法。

所以孙悟空最后要到大“雷音”寺中取到能“洗髓”的真经,最终才能成佛做祖。

西游记是比喻修行的。里面把拳术讲得很清楚。洗了髓的人,造血功能强大,体力体能都大大增强,全身最终改造圆满。这样才能达到凡人看来种种不可思议的手段,以为你是神灵。

杨露蝉,董海川,孙禄堂,李洛能都到了这样的境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480bd0100vqfh.html引用摘自梦入神机《龙蛇演义》理解郭云深前辈拳术境界划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